奥古斯特·勒施是二战前后德国著名的经济学者——生产区位论者,曾任德国基尔大学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经济空间秩序》是勒施的最重要的著作。本书是西方区位论理论发展史上一部承前启后的专著,总结了以前的区位理论,从静态的单方面的农业区位和工业区位论,扩展为动态的综合的有体系的空间经济理论,不仅从理论上把研究对象扩大到区位体系,市场区,经济区地区劳动分工,地区经济,国际贸易等广大的领域,而且涉及区位选择、地区规划、城市计划等方面的方法论。
图书 | 经济空间秩序/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
内容 | 编辑推荐 奥古斯特·勒施是二战前后德国著名的经济学者——生产区位论者,曾任德国基尔大学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经济空间秩序》是勒施的最重要的著作。本书是西方区位论理论发展史上一部承前启后的专著,总结了以前的区位理论,从静态的单方面的农业区位和工业区位论,扩展为动态的综合的有体系的空间经济理论,不仅从理论上把研究对象扩大到区位体系,市场区,经济区地区劳动分工,地区经济,国际贸易等广大的领域,而且涉及区位选择、地区规划、城市计划等方面的方法论。 目录 第一篇 区位论 第一部 区位问题系统的表述 第一章 区位问题的意义 第二章 各部门的区位理论 一、区位的相互作用 1 个别企业的区位理论 2 一般的区位论 二、各种区位的相对位置 1 基本类型 2 区位的集积 第三章 地域的境界 一、单纯的地域间的境界 二、地域体系间的境界 第二部 关于区位的若干重要问题 第四章 工业区位理论 一、一般原理 二、区位选择的手续 1 单方面的指向 2 正确的方法论 3 区位指向与边际区位 第五章 农业区位理论 一、局部的(单方面的)区位指向 1 以杜能理论为基础的体系 2 杜能环圈的倒置 3 接邻的耕地不形成环圈而进行混合耕种的场合 4 混合耕作与环圈 二、全面的解 1 农业生产的区位 2 一个区位的农业生产 三、农业区位理论和工业区位理论——一个比较 1 不同的竞争条件 2 独立经济单位数的最大限度化的共同倾向 第六章 城镇形成的位置和它们产生的理由 一、城镇形成的理由 1 企业区位的自由集积(自然的体系) 2 区位被限制的集积(历史的体系) 二、城镇形成的位置 1 个别城镇的位置 2 城镇的区位体系 第七章 地带形成的位置和原因 一、生产同类财货的区位地带的形成 1 专业化的利益 2 专业化的不利 二、不同区位的地带 …… 第二篇 经济区论 第一部 简单条件下的经济区 第二部 在复杂困难条件下的经济区 第三篇 贸易论 第一部 关于均衡的描述 第二部 均衡状态的扰乱 第四篇 例证 第一部 区位 第二部 经济区 第三部 贸易 后记:论空间 人名对照表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经济空间秩序/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德)奥古斯特·勒施 |
译者 | 王守礼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商务印书馆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007268701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650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10-12-01 |
首版时间 | 2010-12-01 |
印刷时间 | 2013-10-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经济金融-经济-世界经济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622 |
CIP核字 | 2010117748 |
中图分类号 | F119.9 |
丛书名 | |
印张 | 21.88 |
印次 | 2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03 |
宽 | 140 |
高 | 29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