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林智慧琐谈(续3)》主要从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文献和老一辈革命家的生平、业绩、著述中,发掘了对人们富有指导、启迪、借镜意义和警示作用的选题,或文献新解,或旧事钩沉,或人物论说。每篇文章简短,晓畅有趣,夹叙夹议,以小见大,彰显随笔文风。由此延伸,也可逐渐选发一些古今中外历史文献中的人和事,以开阔历史视野,以助资政育人。
图书 | 史林智慧琐谈(续3) |
内容 | 编辑推荐 《史林智慧琐谈(续3)》主要从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文献和老一辈革命家的生平、业绩、著述中,发掘了对人们富有指导、启迪、借镜意义和警示作用的选题,或文献新解,或旧事钩沉,或人物论说。每篇文章简短,晓畅有趣,夹叙夹议,以小见大,彰显随笔文风。由此延伸,也可逐渐选发一些古今中外历史文献中的人和事,以开阔历史视野,以助资政育人。 目录 领导智慧和工作方法 1.毛泽东怎样听汇报/3 2.毛泽东对山东省莒南县三个村典型经验的批示及启示/9 3.毛泽东:“看邓小平的报告好像吃冰糖葫芦”/14 4.毛泽东如何对待群众的激烈言行/19 5.“不做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26 6.周恩来谈总结与检查工作中的求真求实问题/32 7.艺术·政治·历史/38 ——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成.为经典的背后 8.1957:刘少奇调研“群体性事件”/44 9.邓小平倡导“开短会”、“讲短话”/51 10.邓小平怎样应对关于改革开放的国际舆论/58 11.“把主要精力放到经常工作方面”/66 ——邓小平提倡的一个重要的思想作风和工作方法 12.陈云在北满根据地是如何指导和发动群众的/71 13.1949年叶剑英在北平是怎样解决摊贩问题的/77 14.“高屋建瓴”、“势如破竹”/83 ——漫谈领导者的主动权 15.古田风范:从矛盾分歧到团结统一/88 蓄才用人和成事谋国 16.从毛泽东的读史评论看“出主意,用干部”/97 17.毛泽东关于中国工业化的思考和论述/106 18.毛泽东关注人民海军建设:“太平洋还不太平”/112 19.莫使西风空吹沙/119 ——漫谈西部大开发中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 20.《甲申三百年祭》“要永远读下去”/126 21.“五花判事”及其他/132 22.“不历州县不拟台省”/140 ——唐宋官员选拔中对基层经验的重视 23.唐代的治水良吏姜师度/146 境界与情怀 24.毛泽东的“群众情结”/155 25.毛泽东与父亲毛贻昌、母亲文素勤/161 26.有感于毛泽东六十多年前给小学生的题词“又学习,又玩耍”/165 27.“既是坐轿者,又都是抬轿者”/170 ——毛泽东与司徒美堂交往记略 28.毛泽东的“君且去,休回顾”究竟为谁?/176 29.读者来信与“一字之师”/183 ——《毛主席诗词十九首》发表后收到的三位读者的建议信 30.南开“镜箴”与周恩来的气质/186 31.有感于周恩来提倡工间操/191 32.永不脱离群众母亲/197 ——刘少奇谈安泰故事的启示 33.朱德入党的一波三折/203 34.“如兹美风仪,天下知重师”/208 ——朱德尊师重教的几件往事 35.邓小平:“家庭是个好东西”/213 ——兼及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领导人有关共产党人应如何对待家庭的论述 36.读书是智慧的事/220 ——老一辈革命家读书二三谈 37.“信仰的逻辑”/230 文献记事和史诗考订 38.和历史约会/241 ——体会一九四九 39.新中国开国那一天的人和事/261 40.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是怎样诞生的/268 41.毛泽东批准打平型关战役/273 42.毛泽东在石家庄选编《毛泽东选集》补遗/278 43.最早出版的毛泽东诗词外文译本是哪两种?/283 44.青年周恩来和天津《益世报》的一段文字缘/287 45.周恩来1927年如何脱险碣石湾/294 46.谢觉哉在延安时期对党政关系的思考/296 47.中央文库的曲折经历/301 48.胡乔木领导下的西柏坡新华社总编室/307 49.特殊时期的密写文件和伪装刊物/312 50.回忆1958年《文艺报》的一次文风研讨/317 51.人民共和国就是民主共和国/320 52.“新中国成立”的称谓比“建国”更妥当/325 53.当代人应治当代史/330 ——从胡乔木谈张荫麟的当代史情结想到的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史林智慧琐谈(续3)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中央文献研究室党的文献文献与研究编辑部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央文献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7332698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34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97 |
出版时间 | 2011-05-01 |
首版时间 | 2011-05-01 |
印刷时间 | 2011-05-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党政读物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7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D23-53 |
丛书名 | |
印张 | 21.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27 |
宽 | 150 |
高 | 2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