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往事随想(精)
内容
编辑推荐

《往事随想》分为回首往事、故人杂忆、何以解忧三个部分,文章写作的时间跨度长达半个世纪,从中可以看到吴祖光先生风雨一生的快乐与忧思。这里面有大爱,也有大悲;有欣喜、有激越、也有反思。不同经历的过来人都能从中得到些许共鸣。

内容推荐

吴祖光(1917—2003),当代中国影响最大、最著名、最具传奇色彩的文化老人之一,江苏常州人,著名学者、戏剧家、书法家、社会活动家。

本书《往事随想》收录的就是他的散文作品,共计51篇,分三辑编排:“回首往事”、“故人杂忆”、“何以解忧”。

《往事随想》是大家文库中的其中一本。

目录

◎回首往事◎

记《风雪夜归人》

话说《沁园春·雪》

三十年书怀

《闯江湖》后记

爱妻新凤霞和她的书

《吴祖光剧作选》后记

枕下诗

怀念父亲

电影从业十年

父亲的画

永世难报的恩情

胡同生涯

东安市场怀旧记

《凤凰城》始末

情系杭州

“永远抹不去的青春岁月”

“回酋往事”

◎故人杂忆◎

我不能忘记的一个演员

讨人欢喜

三十七载因缘

哭赵丹

怀念程砚秋先生

怀念老舍先生

我与潘汉年

《发愁》后记

“哲人其萎”

六十年交情

故人杂忆

我与夏衍

◎何以解忧◎

自疚

偷钱

我的自行车

贞节牌坊

溜冰的故事

宵禁解除之夜

跳电车

职务和权力

乌龟的生活

雾里峨眉

三百年来旧查楼

春来

将军失手掉了枪

相府门前七品官

论昼寝

拆掉景山墙

虎豹别墅与琉璃厂

何以解忧

“二流堂”真相

半夜跌跤记

万里长城断想

我的冬天太长

编后记

试读章节

我想没有一件事再比别人说过的道理而在自己身上得到证实更值得惊喜的了吧?今天,由于一部作品,我又结识了一个新朋友;那作品就是自已的这部《风雪夜归人》,所以那朋友也不是外人,正是我自己。

说到直到今天才认识自己,才跟自己作起朋友来,似乎是颇为离奇的事;其实这道理也并不新鲜,就因为我一向过日子都是迷迷糊糊的,二十几年的光阴虽不算短,然而像是从来没有为自己的生活定过计划,就是偶尔想到我明天该做什么事,后天该到哪里去,也常常是临时就忘了,或者因为别的事就改了主意。譬如这部剧本,也何尝不是无意中立意,无意中想想;更在毫无计划,毫无预算的无意中,连自己也似乎始料不及地把它完成了。

我羡慕许多人,常会给自己下“考语”。说:“我这个人一向是怎么样,怎么怎么样……”或者说:“我的为人你是知道的……”我呢?说真的,我是怎样的人,自己是弄不清楚的,只是有时候,下意识地忽然觉得:我还好;或者,我很好;或者,我很不好……那想来就是我时常在变,不是自己所能把握,所能捉摸的。

向来我不愿重读自己写过了的东西,那总是会给我以无限的后悔与愧怍。然而今天我是多么惊奇,重读这部《风雪夜归人》,却破题儿给了我前所未有的亲切的感觉;我惊奇于那些人物对我如此熟悉,有我,有你,有他,竟是一些同我熟悉的人们的再现。从这里找到我的朋友,并不致使我太出意外——我写的该原是我熟悉的,或者是我爱好的——意外的却是在这里面看见了自己,我才知道自己原来就隐藏在这每一角落里。

因为从不计算到将来,所以也就很少回想到过去:但是由于今天的这个“无意为文”的小小的剧本,却引我回味起多少逝去的风光。

首先让我怀念的,是那北国的无边的风雪——

在初级中学读书的时候,曾记得有一个冬天的早晨,醒来拉开窗帘,看见外面大雪纷飞,狂风怒卷,就不觉心中欢喜。想着:好呀!可以到学校跟同学们堆雪人,打雪仗,把雪团塞到围着炉火的女同学的脖子里去吓她们一大跳……穿好了衣服,围好围巾,披上斗篷,戴上绒线帽和手套,就跑到车夫小冯的窗底下。我捶着窗子叫:“小冯!小冯!送我上学去。”

过了半天,我急得在窗外跺脚了,小冯才慢腾腾地走出来。他刚起床,揉着眼睛很不高兴的样子;外面的冷空气一激,便不由得打了一个寒战。他斜了我一眼,说:“还早得很呢。”

我说:“要早去,到学校打雪仗去。”

小冯不再多说,开了街门,把车子拖了出去,我便跳进车子;他又给我围上了车毯,放下了棉帘子,把车拉起就走。

我喊:“小冯!快呀!快呀!快跑呀!”

小冯低低哼了一声,只不过快走了几步。

然而,天呀!我现在看见了什么呢?前面高高插云的牌楼同路旁的枯柳,都变成了风雪里的一片模糊。从正面棉棚子上的小玻璃窗里,看见车夫小冯,弯着腰,低着头,向前攒劲;路滑,风大,车子又是逆着风走;大风挟着雪在他全身鞭打。小冯连帽子都没有戴,从颈子到光光的头顶都冻得通红。

“站住!站住!”我叫,“小冯,你站站。”

车子正在下坡,小冯又冲出几步才站住了,费力地回过头来,他的耳朵同鼻子已经变成了紫红紫红的颜色,鼻孔同嘴里冒出来的气同风雪搅在一起,几乎教我看不清他的面孔了。

我已经取下了自己的帽子同围巾,就从帘子缝里递了出去。

小冯睁圆了眼睛,满脸的惊奇。

“这干吗?少爷。”他问。

“给你……”我再也不能多说一个字。

小冯笑了,我看见在风雪中受苦难的小冯笑了,傻傻的,酸酸的,又是多么善良的笑啊!

小冯伸出他的一只大手,往棉棚里推,说:“不要。我不冷。” 我说:“拿去,拿去,那帽子能松紧,你戴得下的。……”

然而小冯终于不要。他说着“真不冷”,硬将“我的”帽子“我的”围巾——那算是“我的”么——仍旧塞回车子里来。随后,他转面向前,一声不响,迎着风雪,一路佝偻着背脊,拉到学校。

车子一到,我就跳了出来,帽子同围巾还是拿在手里的,我真是难为情,只低着头往学校里跑,虽然小冯在后面喊着:“为什么不戴上……”我怕听他的声音,我也不能回身看他一眼。

虽然看见校园中同学们已经在雪里玩得不亦乐乎,便把这档子事忘记了,便也加入进去玩作一团。然而当天晚上在家里偶尔经过“下人”的窗下时,小冯的声音又送到耳边来,他在对李妈说话,他说:

“少爷待我真好。今天早上我拉他上学,他怕我冷,还把他的帽子跟围脖儿给我戴。”静了一会儿,李妈说:“少爷是好,心眼儿好。”

我不敢再听,我年纪还小,还想不出什么道理来,只觉得心里有点难言之味,就悄悄地回到我的小屋子里去睡了。

现在想想,可耻呵!流血汗的奴隶们从不抱怨自己所受的不公平的苦难。只消一丝一毫的不值钱的“慈悲”,便使他们觉得这就是人类的温暖与恩典;而那些“幸福的人们”是连这一点点的“慈悲”也还吝于施舍的。

P4-7

后记

记得是在一九九八年的八月中旬前后的一天傍晚,我曾去北京吴祖光先生的寓所去拜望,当时,新凤霞先生刚刚去世不久,吴先生仍处在哀思之中。那一段时间吴先生的情绪一直比较低落。那天具体谈了一些什么话题,现在一点印象也没有了,不过,当时应该是有日记的,现在想找出那天的日记也是要费一番力气的。前些天,在整理书房时,我欣喜地在一本册页上看到了吴先生“生正逢时”的题字,还有我请他题的“书缘”二字,这样回忆起来,那天的话题大约总是与书有关了。还有就是那天吴霜也在家,我们也有过一些简单的交谈。这就是我与吴祖光先生一面之缘的记忆。

后来,我在与吴祖光先生的一些朋友的交往中,也会常常听到一些他的故事,不过,虽然都是间接听到,但却总有一种温暖的感觉。

十多年后,由于良友书坊策划的“大家文库”之缘,我有幸再次读到吴祖光先生许多文章,我特别喜欢祖光先生所写的忆旧怀人之作,这里面还有一点就是他文章中写到的一些人和事我都很有兴趣,并且其中的有些人在近二十多年中我也有幸与他们一些或深或浅的交往,这也许就是书缘人生的乐趣所在吧。

这本书分为回首往事、故人杂忆、何以解忧三个部分,文章写作的时间跨度长达半个世纪,从中可以看到祖光先生风雨一生的快乐与忧思,这里面有大爱,也有大悲:有欣喜、有激越、也有反思,我想,不同经历的过来人都能从中得到些许共鸣吧。

本书在编选过程中得到了吴彬、吴霜及黄世玮先生的帮助和支持,在此,谨致我最诚挚的谢意。

二0一0年六月九日中午于金陵古城之西安门,时雨过放晴,清风徐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往事随想(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吴祖光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青岛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3671478
开本 32开
页数 430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255
出版时间 2011-05-01
首版时间 2011-05-01
印刷时间 2011-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57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67
丛书名
印张 13.75
印次 1
出版地 山东
210
140
3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2:4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