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双CHEN记(南夏)
内容
编辑推荐

在《最小说》上,陈晨一直以散文见长,那个最贴近他个性和气息的散文世界,是完全独属于他的国度,质朴优美的文字,细腻丰富的情感,唤醒人内心最深处的感动与思考。继黑暗尖锐的《浮世德》、目眩神迷的《骑誓·蛊骑士的灵印》热销之后,这一次他带来了最擅长的清新感人的散文图文集——《双CHEN记(南夏)》,朴素浪漫的文笔饱含神韵,不仅对当地的世俗民情进行了描述,更是对生活、生命、内心的追逐做了最深厚的诠释。

内容推荐

“下午回琅勃拉邦,又是一段艰辛的路程。两个小时的渡船和四个小时的山路。渡船的时候,那些孩子依旧站在码头,他们每天都会这样,看着背包客们的离去和到来。好像他们这样站着,就可以看到希望,看到未来。或许,他们这一生,不会再拥有其他可能的未来。”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马来西亚——《双CHEN记(南夏)》以作者陈晨本人为期两个月的远行为线索,记录了一路行走的五个国家的真实见闻。

《双CHEN记(南夏)》朴素浪漫的文笔饱含神韵,不仅对当地的世俗民情进行了描述,更是对生活、生命、内心的追逐做了最深厚的诠释。

目录

序:悠长假期/安东尼

一个人上路

炎境

老房间

南国的孩子

清晨布施

长途夜车

边境

夜宿

莲花旅馆

只是夜行人

他们

理发师

大河

日出,日落

最后的夏夜

灿烂的夜晚

后记:南国之夏

试读章节

四月,是琅勃拉邦一年当中最热的月份。那段旅途,和炎热有关。

白天的气温接近四十摄氏度,夜晚的温度也低不了多少。长期在东南亚旅行,让我已经习惯了这样的气温。旅行的时候,住的也大多数是没有冷气的房间。只是想节省旅费而已。但在琅勃拉邦,当地的气温,还是让我有些吃不消。

琅勃拉邦是老挝最富有的一个城市,但是空调绝对是个稀罕物,除了一些鬼佬开的咖啡馆和银行,其他地方都没有空调,包括还算高档的酒店。原因之一是因为电少,而且电压不稳定。在老挝的那几天,刚好赶上当地的新年,但是仍旧经常停电,而且是整座城市都没有电。很多时候,像是跳表般的,冥冥中有“啪啦”这么一声,整个城市突然地就陷入黑暗之中。只是所有人都已经习惯,不喧哗,也不起哄,只是安静地等待光明来的那一刻。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因为能源短缺,老挝的电费极其昂贵,大概是中国的十多倍。所以,它们的电扇,都是功率很小的。

刚开始的几天,白天在烈日下走,热汗哗啦啦地流,还算是畅快淋漓。一到夜晚,才算是难熬,深夜的温度依旧在三十五摄氏度以上,在河边散步,迎面吹过来的,都是让人窒息的热风。晚上热得睡不着,即使躺在冰凉的地板上,还是睡不着。那个时候,我会走到楼下的花园里散步。那天看到管家还没有睡,他在看电视,欧洲的足球联赛。于是就搬一张板凳和他一起看。

但是只要睡着了,就会睡得很沉。那些梦境没有内容,昏昏沉沉的,总觉得自己是清醒的,像是悬浮在一条大河上,随着河水的奔流前进,泅渡的终点是那片被日光照耀的大地。那时往往是太阳刚刚升起,天亮了,我也就醒了。

白天,我一个人拿着地图在这个日光小城里走,太阳非常大,挥汗如雨,皮肤也被晒伤。琅勃拉邦是一个非常小的城市,大概一个上午的时间,我就徒步把整座城市给逛完了。这座南国的小城色彩迷人,到处都是五颜六色的鸡蛋花,各家各户的门口,也都是花园。街上除了房屋就是寺庙,似乎有数不清的寺庙,每走几步路,就会看到一个。

那些寺庙,都保存得非常完整。金黄色的塔顶,干净的院落,庙里的墙壁都被刷得粉白。大多数的寺庙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但都和新的一样。

小城里有非常多的和尚,他们像这个城市的居民一样穿梭在大街小巷。他们的生活很平常,并没有什么特殊。很多寺院里都有教室,教室里甚至有电脑,寺院里有各式各样的课程,他们每天除了念经,还要学习。很多和尚都会说英文,他们看到鬼佬在寺院里逛,不害羞也不大惊小怪,一副习以为常的样子。

我走进一个不知道名字的小寺院,坐在树荫下乘凉,大口大口地吸着冰可乐。

“嗨!你好啊!”远处几个正在扫地的小和尚,他们看到我,一脸调皮地朝我打招呼。

“你是哪里来的?”还没等我回应他们,他们又笑着问我了。

“中国。”我说。

“中国?你好,我爱你!”他激动地用中文说。

我被逗乐了,或许是从游客那里学的中文,他们好像只会说这两个中文词。他们拿着扫帚,站在那儿傻笑着。

我走了过去,和他们聊天。三个小和尚,一个九岁,其他两个十二岁。他们笑着问我:“你是中国哪里的啊?”我说:“杭州。”他们摇摇头,表示没有听说过这个地方。“那上海呢?知道吗?”“北京呢?”他们还是摇摇头。“那你们知道中国什么地方?”我疑惑地问他们。他们害羞地笑了,然后对我摇摇头。我也笑了。

他们或许不知道中国的任何一个城市,但是他们问我,你是从中国哪里来的呢?他们真的单纯得像一张白纸一样。

那天夜里,我走到楼下的花园里乘凉。我看到AJ和一个鬼佬在花园里聊天。AJ是我在大巴车上结识的伙伴,而那鬼佬我也记得,是和我们一起坐车从昆明来到琅勃拉邦的,那列车上,只有他一个白种人,很显然,他也是自己一个人来到这里旅行。

“啊?是你!”他看到我,热情地朝我打招呼。旅行中的际遇就奇妙在这里,我们明明不认识,在整整二十四个小时的车程里,我们没有打过招呼,也没有说过话。但在陌生的城市里再次遇到,却有种像朋友般的熟悉感。

“啊,你也住在这里?”我问他。

“不,我住在另外一间旅舍,今天逛街的时候遇见了她。”他指了指AJ。

他是德国人,年纪居然比我都要小一岁,他穿的牛仔裤都已经洗得泛白了,一件邋遢的衬衫甚至有破洞。他的装扮,是一个典型的穷背包客。他说他还在读大学,昂贵的机票花掉了他大部分的旅行经费,他说自己的钱可能不够了,但还想一直从老挝走下去,去泰国、越南,还有束埔寨。他把自己的想法说得天花乱坠,他说他找不到旅伴,只有一个人到这里来旅行。他说那句话的时候,我一瞬,我不愿意回答他什么。好像这并不是一件光彩的事。

那天晚上,小德国和我们一起聊到很晚。AJ英文很好,我英文很差,其实很多时候,我都不知道他们在聊什么。

很晚了,小德国说:“我们找个地方去喝一杯吧。”

“好啊。”我是夜猫子,很高兴地答应了。P32-36

序言

说到写序这么严肃而又“神圣”的工作实不敢当当初只是以为他开玩笑说说而已没想到前几天编辑说你是不是答应陈晨给他写序啊我说是然后编辑就发过来他新书的文档

陈晨同学见他第一面的时候是在北京的文学比赛上那时候他害羞地坐在我的旁边也不讲话后来我去北京看朋友买相机又遇到他他陪着我去了798工厂那里还在中关村买了相机于是渐渐熟悉起来他本来是杭州人结果在北京租了房子我问他整天在干吗他也说不清楚说大概就是写写小说整理下之前旅行时候的东西那时候我就想起来大概三四月份的时候他在南亚旅行那时候泰国在闹内乱他的编辑很担心他几乎天天在网上给他留言我问他那里好玩么他认真地说很好玩有机会还想去然后给我讲他旅行时候发生的故事我听着感觉精彩极了于是一直问他很多问题他不嫌麻烦一一解答看了他在北京租的房子我说你怎么住这么破的地方啊好像伤了他自尊心可是他也不计较只是和我反反复复强调那里的位置是如何的好窗外的风景如何的开阔

后来他搬来上海开始整理这次游记的资料那时候我在上海装修房子加上澳洲签证的问题觉得忙不过来他看了房子tomma以后说真好如果我有钱就租这里那时我没说什么但是心里被说得舒舒服服的临从上海回墨尔本之前他请我在西餐店吃饭他说他很少吃西餐也不懂那东西但是估计我喜欢吃反正我要走了就去吃一家贵的吃着吃着他忽然说以后不一定什么时候还能见面了我说有机会就一起去旅行吧去欧洲然后他说好啊好啊于是一个双子一个白羊煽风点火地遐想起来

陈晨是一个小男孩他心思很细腻也容易被感动常常妥协自己成全别人他也很勇敢一个人踏上旅途偶尔出现在地图上也不曾标记的地方他在找什么东西呢也许他自己也说不清吧至于大学没有完成便休学旅行他自己很少提及但我想他心里也有很多困惑吧

看他的书好像是和他一起去旅行这小孩似乎毫无心机认认真真地讲他的见闻给你昕有的时候看到精彩的部分我真恨不得让他多讲几旬可是他就这样讲下去也不等你也是他这么年轻还有很多东西要看很多路要走很多个故事要经历怎么有空在一处停留呢

我想人人都有一个阶段反复地审视自己吧好在人生没有一个所谓正确的道路之前看的一个日本小说里写“把二十几岁的人生都用来无所事事好了”这么想的话陈晨的旅行也才刚刚开始吧

安东尼

10/05/2011

墨尔本

后记

这个名字。

有一次,在泰国,忘记是在哪个城市了,我住旅馆,登记护照的时候,前台的女生突然笑了起来,她说:“你的名字可真奇怪啊!”我说:“有吗?”她说:“是啊,很少看到名和姓是一样的人呢!”护照上,我的英文名是“CHEN CHEN”。

有好几次,在旅途中,当一些鬼佬知道了我的名字,都惊讶地说:“天哪,这个名字真特别啊。”在他们的概念里,一个人的名和姓是不可能一样的。这样一份特殊,竟然给我增加了一些与人交流的自信。

那个时候我就想,如果以后出一本游记,就叫《双CHEN记》吧。

说说南国。

南国,南方的国度,就这么简单。最初踏上东南亚的国土,只因那边签证容易。走得远了,才渐渐真正喜欢上了那片土地。炎热的气候,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每一刻都能让你大汗淋漓。真正的夏天,就应该是属于汗水的。

两个月的远行,最艰难的一段旅途是在老挝,最难忘的记忆也在那里。在开往琅勃拉邦的大巴车上,几个在老挝做生意的中国商人说:“去那里玩?呵呵,那边什么都没有。”于是,怀着忐忑的心情,坐了一天一夜的卧铺车,抵达了琅勃拉邦。

应该是亚洲几个极其贫困的国度之一。物资匮乏,连柴米油盐都依靠进口。大部分的乡村都不通电,至今没有通铁路,甚至连一条像样的公路也没有。也没有出名的景点。所谓的“什么都没有”,估计就是指这些吧。

但是,谁会想到呢,旅途中最快乐的那几天,是在那里度过的。在琅勃拉邦,和当地人一起度过了泼水节。在天还没有亮的时候,和老板娘一起去做布施。那是一段活在世外桃源里的日子。

关于旅行。

两个多月的远行,只带了三条T恤、两条短裤、一双球鞋。但背了四本厚厚的LP,一个人上路,也只有它能帮我。我的背包很重,大概有二十公斤,背上它的时候,我被压得弯着背,样子一点都不潇洒。

在旅途中碰到的人,很多都不知道名字。所以,游记里很少出现人名,只有用“小德国”“小福建”这样的名字来代替。

我从来不去想什么旅行的意义,为什么要想?想出来又有什么意义?旅行对我来说,就是——“走出去!玩!”就这么简单。享受在远行途中的每一秒自由,才是正经事。

但是,总有些人,总有些故事,悄悄地在我身上发生。有的时候,美好来得,你挡都挡不住。没错,我就是这样走过的。

这本书,纪念南国之夏。纪念二十一岁那个属于远行的夏天。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双CHEN记(南夏)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陈晨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长江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5451507
开本 16开
页数 19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00
出版时间 2011-07-01
首版时间 2011-07-01
印刷时间 2011-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4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67
丛书名
印张 13.25
印次 1
出版地 湖北
220
150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11:5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