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火的女儿
内容
编辑推荐

在钱拉·德·奈瓦尔身上,与生俱来的疯癫在未发作时,仅仅表现为过分主观,可以说比大家更加重视一场梦幻、一丝回忆,更加重视感觉的个人质地;对于现实,大家的感觉和觉察相同,他却更为注重……

《火的女儿》是法国大诗人奈瓦尔的小说集,包括他最著名的小说如《安婕丽嘉》、《西尔薇娅》、《奥蕾莉娅》等。

内容推荐

《火的女儿》是法国大诗人奈瓦尔的小说集,包括他最著名的小说如《安婕丽嘉》《西尔薇娅》《奥蕾莉娅》等,这些小说对法国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阿兰一傅尼埃的《大莫纳》、安德烈.布勒东的《娜佳》都从奈瓦尔那里受到启发。

法国人的“理想藏书”为奈瓦尔留下了重要地位:《奥蕾莉娅》被选人“神怪作品”最佳藏书前十本,《火的女儿》被选人“法国爱情小说”最佳藏书前二十五本,诗集《幻象集》被选人“法国诗歌”最佳藏书前十本,《东方之旅》也名列“游记”最佳藏书前十本。

目录

文学天才加疯子:奈瓦尔

火的女儿

致大仲马

安婕丽嘉

西尔薇娅

瓦卢瓦的歌谣与传说

杰米

奥克塔薇娅

伊希斯

科丽拉

爱米丽

奥蕾莉娅

第一部

第二部

记忆

《奧蕾莉娅》手稿片断

钱拉·德·奈瓦尔生平简略

试读章节

一声倒彩,一声不恰当的倒彩,当着她的面,针对她,因为她!一声她归咎于她自己——由于我的错(请明白这一点!)——的倒彩。你们将会问,当人执住闪电时,他会做什么!……哦!执住吧,我的朋友!曾经有一刻,我感到自己是那么真实,那么崇高,在你们舞台与幕布的戏剧中,在你们衣着华美的喜剧中成为不朽者!不要以侮辱回击侮辱,它只会给我一种我至今仍为之痛苦的惩罚,不要刺激整整一批平庸的观众冲上戏台,怯懦地给我以迎头痛击……曾经有一刻,我想到过,我产生过一个闪光的思想,这个想法甚至配得上凯撒本人,我想到,这一次,恐怕谁也不敢把这一辉煌的思想归到伟大的拉辛的名下,即最终烧毁剧院,烧死观众,还有你们所有人!只将她一个人救出熊熊大火,披头散发的她,半裸着身子的她,依照她的角色,或者至少依照布鲁斯的经典叙述。请坚信,世上没有什么能够把她从我手中抢走,从这时刻起,一直到上断头台!从上断头台一直到永恒!

哦,懊悔啊,我那狂躁不安的夜晚,我那泪水洗面的白日!什么!我能够做到的,而我居然没打算去做?什么!你们这些更应该把生命归于我的怜悯而不是对我的恐惧的人,你们还在侮辱我!把他们统统烧死,我是会这样做的!你们去判断吧:P剧院只有一个出口;我们的那个出口朝向后面的一条小街,而观众休息室却在舞台的另一边。我嘛,我只消摘下一盏带有油罐的油灯,点燃幕布,而这些,丝毫不会有被人发现的危险,因为舞台总监看不到我,我一边独自聆听布里塔尼古斯和朱妮之间枯燥乏味的对话,一边准备重新上场,完成造型。在这整个一段间隙期中,我一直在跟自己作着斗争。回到场上时,我在手指上套上一只我捡起来的手套,我等待着比凯撒本人更高贵地为自己复仇,为我曾以一颗凯撒之心感受到的一次侮辱复仇……好了!这些胆小鬼不敢再侮辱了!我毫无畏惧的眼神狠狠地将他们击倒,我再来宽恕观众,要不然,我就宽恕朱妮,只要她敢于……不朽的神明啊!……请吧,让我按自己的心愿讲话吧!……是的,自从那个夜晚起,我便疯狂地以为自己是一个罗马人,一个皇帝;我的角色与我同化为一人,尼禄的长袍粘在我的身上,灼烧着我的肢体,就像人头马的长袍吞噬着奄奄一息的赫丘利。让我们别再作弄神圣的事物了,哪怕是已经消逝了那么多时候的民族和年代的事物,因为,在罗马诸神的灰烬底下,或许还留着某种火焰!……我的朋友!你们尤其要明白,我所面临的问题,决不是对拘泥刻板的话语作些冷冷的翻译;相反,在这样一个舞台上,一切都活着,在这舞台上,有着相互斗争着的、机会均等的三颗心,在那里,如同在马戏表演中一样,即将喷流的会是真正的鲜血!而观众都清楚这一点,他们,这个小城市中的观众,他们对发生在幕后的我们的一切事情了如指掌。那些女人中的许多人会爱上我的,假如我打算背叛我惟一的爱情的话!那些男人全都会为了她的缘故而嫉妒我。而另一个,精心挑选出的布里塔尼古斯,那可怜的人神志不清地叹息着,在我的面前发抖,在她的面前发抖,但是,他必须在这残忍的游戏中战胜我,因为,只有最后的来者才能享有全部的特权和全部的荣耀……啊!爱情的新手懂得他的职业……他没有什么可害怕的,因为我实在过于正义,不可能对一个像我那样的在爱恋的人犯下一桩罪行,正因为如此,我才远离诗人拉辛时刻梦想着的那个理想魔怪:我会毫不犹豫地焚烧罗马,但是,在拯救朱妮的同时,我也会拯救我的兄弟布里塔尼古斯。

是的,我的兄弟,是的,同我一样的可怜孩子,可怜的艺术与想象的孩子,你征服了她,你只是在与我相争中才配得上她。苍天阻止我滥用我的年龄、我的力量和这由我的健康带来的傲慢无礼的脾性,它阻止我用这些来打击它对她的选择、它对她的偏爱,打击我梦中与生活中的那万能者,那公道者,那神圣者!……我只是长期地担忧我的不幸不能给你换来任何好处,担忧城里的风流美男子把只有我才丢失的东西从我们所有人身上都剥夺干净。

我刚刚从拉卡维尔讷那里收到的信让我对这一点完全放下了心。它建议我丢弃“一种不适合我的,而且我也不需要它的艺术……”可惜啊!这一玩笑是苦涩的,因为我从来就不需要更多的什么了,我需要的除了艺术,就是艺术的辉煌成果,这就是你们没有明白的。你们自以为做得够多了,把我当做一个著名人物推荐给苏瓦松的权贵,仿佛他的家族不能抛弃我这样的名人,但是他的恶的暴力却能迫使你们把我遗弃在路边。你们的拉朗库纳出现在市政厅里,出现在我主人的家中,俨然一副西班牙头等大老爷的派头,仿佛偶尔时运不济,忍辱负重地临时在这如此倒霉的地方凑合过两个晚上。你们别的人,在我极度沮丧的第二天,不得不争先恐后地从P剧院跑出来,我设想,你们没有任何理由要来到这里,来充当下贱的笑剧演员:在人们不得已而为之的地方,任凭这假面具重重地卡在脸上,这已经足够了。但是,我,我会说什么呢?我又怎样从拉朗库纳刚刚把我投入其中的要命的情节之网中摆脱出来呢?高乃依的乞讨者那著名的段落肯定被他用来编造他的故事,因为一个像他那样的无赖的设想是不会高明到哪里去的。想象一下……我又会对你们说什么呢?你们知道它的后果,你们一起制造阴谋来陷害我。那引起我种种不幸的薄情女人难道没有在这里头纠缠在乱成一团的锦缎丝线中吗?她那阿拉喀涅般的手指能够捋平这乱麻,并铺展在一个可怜的牺牲者身上吗?……漂亮的杰作!好吧!我输了,我承认,我让步,我求饶。你们可以毫无担忧地重新把我带在你们的身边,假如在差不多三个月之前曾经把你们带上佛兰德斯之路的飞快的驿车,今天已经被替换成了卑微的四轮马车,第一次带我们出行,那么请无论如何也要接受我,哪怕是作为魔怪,畸形人,或者是用来召集人群的小丑,我的回答是:我将努力履行这些不同的职责,尽量满足那些最最挑剔的外省爱好者……现在,请您给我回信,寄到邮局,因为,我害怕我房东的好奇心,我会派人专门去取您的信,派一个在这家中对我忠心耿耿的人……P12-15

序言

一八五五年一月二十六日,巴黎人清晨起来,看到满地积雪,这一夜巴黎奇冷无比,气温低达摄氏零下八度。位于中央菜市场不远的老路灯街上,人们发现一家公寓中吊死了一个人,他不是别人,正是当时文坛著名的疯子才子钱拉·德·奈瓦尔。到底是上吊自杀,还是被人勒死,当时没有定论,即使在一百多年后的今天仍旧是一个谜。说他自杀的人认为,奈瓦尔疯病多次发作,发疯时癫狂不已,苦不堪言,在清醒时,他自己也清楚地意识到这种病的危险与痛苦,自杀不失为一种彻底摆脱的方法。认为他是被杀的人提出异议:死以前,奈瓦尔活动正常,他在收到《奥蕾莉娅》的校样后还认真作了修改,就在一月二十五日晚上,他还去法兰西剧院找朋友商量修改剧本之事,并在菜市场旁边的一家小饭馆吃晚餐。两种结论,各执己见,谁都说服不了谁,但谁又都拿不出确凿的证据。法国文坛上的疑谜不少,但像奈瓦尔之死这样的大谜却实属罕见。

钱拉·德·奈瓦尔于一八○八年五月二十二日诞生在巴黎,本名为钱拉·拉布吕尼。出生仅仅一个月后,他的父亲便被任命为拿破仑大军中的军医,不久开赴德国前线。钱拉的母亲跟随丈夫一起出发。小小的钱拉则被寄养在巴黎郊区瓦卢瓦地方的舅公家中。母亲在他两岁时随军病死在异国他乡。父亲在六年后拿破仑战争结束时才归来。童年孤独的乡村生活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影响,也给他孤僻的心灵带来一丝大自然的慰藉。他崇尚自然,热爱乡野的美丽风光,酷爱旅游,怀恋传统的民间文化,厌恶现代城市,厌恶带来污染的工业文明,这种特别性格的形成与他早年在瓦卢瓦乡村的生活、游历、熏陶有着极大的关系。

奈瓦尔最初的文学创作是中学期间写诗歌、写讽刺小剧本、翻译德国文学作品。一八二八年认识雨果后,算是步入了浪漫主义文坛。一八三。年,在雨果的《爱那尼》首演之夜的浪漫主义与古典主义的决战中,奈瓦尔坚决站在浪漫主义一边,为雨果摇旗呐喊。

奈瓦尔的文学成就主要是诗歌、小说和游记。他结集出版的诗有《小颂歌集》(1832)、《抒情诗与歌剧诗集》(1852-1853)、《幻象集》(1854)、《幻象他集》(死后出版)、《杂诗集》(死后出版);他的小说有《奥克塔薇娅》(1842)、《法约尔侯爵》(1849)、《安婕丽嘉》(1850)、《西尔薇娅》(1853)、《潘多拉》(1854,未完成)、《奥蕾莉娅》(1855);散文集有《波西米亚小城堡》(1852)、《故事与笑话集》(1853)、《十月之夜》(1853)、《漫步与回忆》(1854);游记有《旅行书简》(1840)、《东方之旅》(1851)、《罗蕾莱》(1852)等。他也和大仲马等人合作或单独写过剧本,如《傻瓜的王子》(1831)、《拉喇》(1831)、《皮基罗》(1837)、《莱奥·布尔卡》(1839)等,但均无多大成功。

奈瓦尔的诗歌大都发表在诗人小圈子的刊物上,影响面并不很大,即便是像《幻象集》那样的力作,也没有引起人们多大的重视,至于其他的诗篇,则简直就像湮埋在故纸堆中一样。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奈瓦尔诗歌作品的超前性,到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超现实主义运动的诗人们对写于近一个世纪前的《幻象集》大加赞赏,甚至有些人还把它推崇为现代诗歌的典范。

奈瓦尔是个内心世界十分丰富多彩的诗人,即使他的小说,也具有相当浓郁的诗意。《火的女儿》(1853年结集出版)和《奥蕾莉娅》(1855年出版)一直被后人认定是他的小说代表作。在小说集《火的女儿》中,《西尔薇娅》似乎应该特别地提上一笔。这篇采用第一人称写作的中篇,描写了一种半为梦幻半为回忆的情景:主人公现实生活中对女演员奥蕾丽的钟爱,勾起他自己心中对往事的回忆;他在半睡半醒中回忆起了小时候对贵族家小姑娘阿德丽安娜、对淳朴的农家女娃西尔薇娅的朦胧“爱情”。于是,他重返瓦卢瓦乡间,在路途中又重构起对往事的记忆,阿德丽安娜进了修道院,而西尔薇娅有追求她的农家少年。路途结束,他来到瓦卢瓦乡村,美妙的梦幻世界消逝,他跌落到现实的痛苦之中,西尔薇娅嫁了人,从西尔薇娅口中,他得知,阿德丽安娜已经死了。而回到巴黎后,他听闻奥蕾丽也要结婚了。往事如烟,随风而去,惟有失望留在主人公的心中。《西尔薇娅》的题材属于典型的浪漫主义的爱情故事,而奈瓦尔艺术处理上的新颖之处,在于他放弃了他的同时代作家所惯用的直陈铺叙故事以宣泄情感的老套子,而以意识的活动为作品的框架结构,用回忆、梦幻、潜意识作为叙述方式,一一描述出体现着巴黎现代社会之豪华、上流社会之装饰美的奥蕾丽,体现理想的高贵、雅致、古典美的阿德丽安娜,体现质朴、天真、野性美的西尔薇娅,以为对照。这样的叙述结构和方式,无疑包含了一些非常现代性的东西。

至于《奥蕾莉娅》,这部小说与作者本人的疯病,与他后半生的命运似乎有着息息相关的直接联系。不知是由于孤独的童年导致了性格的怪异,还是爱情的失败触发了情感的脆弱,从一八四一年起,奈瓦尔的疯病一而再地发作。我们只知道,他从一八三四年起就爱上了女演员简妮·柯隆,对她一见钟情。到一八三七年,他一直陷人对简妮·柯隆的狂恋之中,给她写了许多热情洋溢的情书。但一八三八年,简妮·柯隆与一个音乐家结婚,给了奈瓦尔很大的刺激。他打算以这一段热恋、失恋的故事为题材,动手创作《奥蕾莉娅》。谁曾想,当他刚刚动笔写作,就疯病发作,被送进了精神病院。从一八四一年起,疯病时好时坏,《奥蕾莉娅》也断断续续地写着,好几次,写作几乎搁浅,尤其从一八五三年起,他的疯病频繁发作,这一年的二月到三月,在杜布瓦疗养院休养。八月,疯病又一次发作,进入布朗什医生的病院治疗,一直到下一年五月。但到六月,他的疯病又重犯,病情严重。八月初,再次住入布朗什病院。最后,还是他的精神病大夫布朗什在关键时刻鼓励他,使他终于在死前基本写完了小说。

《奥蕾莉娅》借助于某种类似日记或回忆录的自传性质的故事,描述了作者最隐秘的内心感受,尤其是他失恋后的痛苦心态以及疯癫期间的思想行为。小说原来的副题是《梦与生命》,它也确实写了梦与生命,更确切地说,是写了“梦幻在现实生活中的流露”。奈瓦尔在这部特异的小说中惊世骇俗地提出:“梦是一种第二生命。”(也可以译为“梦幻是第二种生活990)他在小说一开头这样描写这种似睡眠、似梦幻、似回忆的东西:“梦是一种第二生命。我不可能毫不颤抖地冲破这些把我们与不可视的世界分隔开来的象牙或兽角的门。睡眠的最初时分是死亡的形象:一种阴沉沉的麻木攫住我们的思想,我们不能够确定,在什么样的精确时刻,自我在另一种形式之下继续着存在的使命。那是一个渐渐亮起来的模糊的地下世界,居住于虚无缥缈之境的苍白的形象从黑暗和夜色中显露出来,严肃地板着脸纹丝不动。随后画面形成了,一道新的光亮闪耀着,戏弄着这些露现出来的奇形怪状:精灵的世界为我们洞开。”读了这样的文字,这样的作品,人们实在很难把握其中的梦幻形象,这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梦幻毕竟是个人精神生活中的东西,其个性特点十分突出;二是作者想通过某种类似原始宗教奥义的神秘气氛的渲染,寻求对生存之烦恼的解脱;三是作品描述出来的谵妄状态是作者独特的个人经验,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正常人所能细细体会的。

不过,好在《奥蕾莉娅》中有关梦幻和疯狂状态的描写用的是一种极其清醒的笔调,把握着整部作品的是一种完美的、经典的语言,即使在反映极度的疯癫状态时也是如此,这就使得后人得以深深地潜入到作者自我内心中,对他的潜意识进行细致剖析。不可否定的是,这样的写作也或多或少地预示了二十世纪中许多的文学创举,如精神分析批评、超现实主义的自动写作法。

当然,《西尔薇娅》等另一些收集在《火的女儿》中的短篇,也多多少少含有这种把梦幻与现实混同一起、疯狂与清醒交织一体的叙述技巧,这些技巧对后人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

在文学史上,奈瓦尔的诗歌、小说似乎可以归类于后期的浪漫主义,但他的许多艺术手法则超前地预告了象征主义、甚至超现实主义的诞生。奈瓦尔在浪漫主义小说中独树一帜的是,他把情调浪漫的故事引入到了梦幻、谵妄、回忆和神话传说的边缘。像《西尔薇娅》、《奥蕾莉娅》无论在当时也好,现在也好,恐怕难以称得上是本来意义上的小说,它们更是一些诗情洋溢的故事。它们最根本的特点,应该是对心灵所做的清晰而又精确的追忆,这心灵往往是一种向着勃发的忧愁、清丽的妩媚、迷茫的梦幻和可怖的疯狂彻底敞开的心灵。在文字形式上,它们集诗意与叙述于一身,似乎可称为诗小说或者散文诗。在叙事结构上,它们往往以真实与虚幻(或梦境,或谵妄)、现在与过去、回忆与思索的交替编织和对称安置为基础。当然,通篇始终充满着浓郁的浪漫主义的色彩。这些特点犹如一股营养的潜流,穿越了十九世纪后期波德莱尔等人的诗歌,而在普鲁斯特(《追忆逝水年华》)、阿兰尊尼埃(《大莫纳》)、布勒东(《娜佳》)等二十世纪小说大家的作品中绽放出令世人大吃一惊的绚丽花朵。法国批评家米歇尔`莱蒙在他的《法国现代小说史》中是这样写的:“从《西尔薇娅》到《大莫纳》和《追忆逝水年华》,从《奥蕾莉娅》到《娜佳》,都存在着一条既隐秘又明晰的线索。奈瓦尔的才能在于能创造一种与自己风格特色十分相适应的形式。小说体裁的概念被他冲破了。”无疑,《西尔薇娅》中的潜意识和梦幻活动的描写,与普鲁斯特的心理时间是十分相像的,至少,小说第一章《失去的夜》中报纸上的标题字词“外省花束之节”在主人公心中引起的回忆之流,与《追忆逝水年华》中玛德莱娜小点心从味觉上激发起的回忆之流,从本质上是相似的,从小说手法上是一脉相承的。

对奈瓦尔,我国国内介绍不多,仅仅限于几首短诗和一篇小说。而在作家的故乡法国,人们只要写十九世纪的文学史,就一定要给他留上篇章。在法国普通读者的心中,在文学史研究专家的眼中,他的地位虽然赶不上世纪之伟人雨果,也当是与乔治·桑、巴尔扎克、司汤达、梅里美、福楼拜、左拉、莫泊桑、马拉美等文学大师齐名的。法国人的《理想藏书》给他留下了地位,他的《奥蕾莉娅》被选人“神怪作品”最佳藏书的前十本,《火的女儿》被选人“法国爱情小说”最佳藏书的前二十五本,《幻象集》被选人“法国诗歌”最佳藏书的前十本,另外,他的《东方之旅》也名列“游记”最佳藏书的前十本。

为什么这样一位大作家,多年来却在我们国家得不到应有的介绍呢?外国文学研究专家的趣味恐怕是一个原因,由于奈瓦尔不属于所谓的“批判现实主义”阵营,其作品揭露当时社会黑暗面“不力”,故而难以像巴尔扎克、左拉、莫泊桑那样受到我们的青睐。他也称不上是“积极”的浪漫主义诗人,似乎总是保持着吟唱失落的爱情、叹息一去不返的童贞的格调。而且,他死得太早,其独具超前风格的作品只是埋没在了浪漫主义最后掀起的一丝浪花中;而受他影响的象征主义、超现实主义文学家们还要等上十几年、几十年,甚至半个多世纪,才能有他们的辉煌。

书评(媒体评论)

在钱拉·德·奈瓦尔身上,与生俱来的疯癫在未发作时,仅仅表现为过分主观,可以说比大家更加重视一场梦幻、一丝回忆,更加重视感觉的个人质地;对于现实,大家的感觉和觉察相同,他却更为注重。这种艺术秉性,用福楼拜的话来讲,导致把现实仅“用来当幻觉描绘”的天赋,导致造成假象的天赋,这原本用来描绘某种现实是很有价值的,最后却变成癫狂,正好切合文学独有的精华演变……

——马塞尔·普鲁斯特《驳圣伯夫》

从《西尔薇娅》到《大莫纳》和《追忆逝水年华》,从《奥蕾莉娅》到《娜佳》,都存在着一条既隐秘又明晰的线索。奈瓦尔的才能在于能创造一种与自己风格特色十分相适应的形式。小说体裁的概念被他冲破了。

——米歇尔·莱蒙《法国现代小说史》

在文学史上,奈瓦尔的诗歌和小说似乎可以归类于后期的浪漫主义,但他的许多艺术手法则超前地预告了象征主义甚至超现实主义的诞生。奈瓦尔在浪漫主义小说中独树一帜的是,他把情调浪漫的故事引入到了梦幻、谵妄、回忆和神话传说的边缘。

——余中先《文学天才加疯子:奈瓦尔》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火的女儿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法)奈瓦尔
译者 余中先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020085644
开本 32开
页数 35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90
出版时间 2011-06-01
首版时间 2011-06-01
印刷时间 2011-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6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565.44
丛书名
印张 11.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7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4:0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