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走近最初的自己(单车走川藏)/寻路文丛
内容
编辑推荐

《走近最初的自己(单车走川藏)》是吴知源在2010年单车走完川藏线回来后,用了一年多时间完成的作品。这是以骑行川藏为背景的系列旅途故事、作者心路历程和作者旅途日记为素材构成的游记散文集。这是一本关于骑行的书,一本关于梦想的书,也是一本关于自我探索的书。骑单车走川藏已经成为了众多骑友的共同追求,318国道作为中国人的景观大道,也是一条朝圣的路,川藏南线是318国道风景最美的路段,也是路况最为复杂的地区,这条路赋予了走在路上的每一个人不同的意义。作者通过骑行进行自我探索,不断追问人生的意义。通过不断的思考,走近了最初的自己。为迷失在生活这座围城中的许多人打开了一扇窗。

内容推荐

吴知源著的《走近最初的自己(单车走川藏)》是一本关于单车骑川藏的书,这也是一本渴望回归真实自我的书。《走近最初的自己(单车走川藏)》有作者在川藏线上的见闻,这些见闻并非流水账般平铺而来,它们好似一抹一抹的色彩,点亮着作者在川藏线上前行的艰辛和感悟。

作为一个即将迈入而立之年的80后,单车骑川藏的勇气与挑战,既是作者本人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行为,也可作为一代人敢作敢为、完善自我的精神写照。书中的作者起初试图通过骑行来卸却现实的压力与烦恼,抹去当下生活中的种种不快与愁思,却在不断回忆与追寻的过程中,走近了本真与最初的自己。

目录

[代序]有些路,一生只能走一次

Ⅰ 朝圣的路上

 1各自的朝圣路

 2不真切

 3山环水抱一桃源

 4十八岁生日

 5垭口媳妇

 6自由的灵魂

 7宠坏

 8逐雨

 9抢劫

 10情系日多

 11七十二拐

 12一人一条

 13东达山

 14老顽童

 15袋子里的山

 16男女有别

 17一路格桑花

 18八廓街

Ⅱ 最初的自己

 19寻找最初的自己

 20心灵神物

 21梦想

 22留白

 23祝福

 24墓志铭

 25轻舟瘦驴

 26青蛙与骑士

 27岁月如歌

 28自由骑士

 29一方水土

 30闲云野鹤

 31万物静观皆自得

 32从客栈说到家

 33笔迹心灵博物馆

 34我的黄金时代

Ⅲ 旅途日记

 35一邛二雅三成都

 36青衣江

 37二郎山

 38溜溜城

 39折多山

 40风情塔公

 41高尔寺山

 42世界高城

 43海子山

 44温泉山庄

 45芒康

 46一天有四季

 47觉巴山

 48烂路

 49青稞地

 50勇士山脚下的村庄

 51安久拉山

 52波密

 53通麦

 54山居鲁朗

 55高原明珠

 56飞花碎玉尼洋河

 57米拉山

 58圣城拉萨

[后记]

试读章节

各自的朝圣路

“兰兰,你说要是他们这辈子努力赚钱,移居到拉萨,以后他们的孩子是不是就可以不必再费这么大的劲大老远地从四川朝拜到拉萨了?”

“应该不行吧,他们有一些藏民是直接到大昭寺前,然后在那里磕头上万次。”

“宗教的力量实在是太强大了。”

“他们出发前,村里人为他们送行那场面可以和旧时候中状元相媲美。”

翻越觉巴山的那天,我们沿着澜沧江一路前行,在到达脚巴村时,我们遇到了雨。雨零零碎碎地落下来,不大不小,远处有一片蓝蓝的天洞,于是我们在路边停下来避雨,期待着天洞能越来越大。避雨的间隙,一群朝圣的年轻人从我们身边路过,都是二十几岁的样子。我们相互寒暄了几句,得知他们是从理塘出发到拉萨大昭寺的,已经在路上走了一个多月,还要再走五个多月才能到达。看着他们细雨中一路跪拜、慢慢远去的身影,多少让我有些百思不得其解。

宗教应该是出于一种敬畏之心,一种对幸福的向往,于是不惜冒着生命危险去寻求信仰的意义。因为自己不信,所以我无法体会他们如此虔诚一路跪拜的所感所悟,也无从理解朝圣对于他们的意义,甚至无从想象在拜与不拜之间会有怎样的区别。

在青藏高原上,一旦出现感冒将是件很麻烦的事情,特别容易出现肺水肿等问题,引发生命危险。而对于朝圣的人来说,生死仿佛已被置之度外。据说要是朝圣者在路上遇难身亡,同行的人会将其掩埋,然后把死者的两颗门牙带到大昭寺,证明他已经来过。

在川藏路上,我们遇到许多朝圣的人们,他们磕着长头,像尺蠖一样用身体丈量着大地。大多数的朝圣者把拉萨的大昭寺作为最后的圣地,而有一部分朝圣者则以布达拉宫作为圣地。在前往巴塘的那天,我们还遇到了以理塘寺作为圣地的朝圣者。

这些虔诚的信徒,有的三步一叩,有的七步一叩,翻越了群山,不远千里前往心中的圣地。朝圣者中有正当年少的,有头发花白的。经济条件好一些的会有拖拉机之类的保障车跟在后面,经济条件欠佳的会用板车,经济条件差的只能一路沿途乞讨。

史铁生说:“信仰不是一个处所,而是在路上。”三藏法师玄奘西行取经从凉州出玉门关,历经艰难抵达天竺,小说里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史料记载中耗时十七年。如若放在当下,乘飞机从东土大唐去往西天应该不需费多少周折,然而那样也许所取到的就不是真经了。

如果说非得在信徒经历了磨难与痛苦之后,才能把幸福吉祥赐予他们的话,那么我们所景仰的神灵就显得有些幸灾乐祸,而不是大慈大悲了。

宗教大多是引导人们向善的,并为人们勾勒出了一个理想的国度,在那里可以安放人们的灵魂,可以享受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生活,于是人们不惜一切朝那个方向靠拢,用今生的千辛万苦去换取那遥不可及的来世。

我不相信释迦牟尼,也不相信世道的轮回,所以在朝圣这一问题上,总觉得那是一件劳民伤财的事,是一件得不偿失的事情,所谓的得仅仅是祈福,而所祈之福仅仅是精神世界里的一点慰藉。

在我以卑微之心度朝圣者圣洁之腹时,我不得不承认虽然他们的物质条件显得匮乏,但是在精神的世界里他们每一个人都充盈得像一个国王。

每当我们遇到朝圣者的时候,他们都会停下来对我们抱以会心的微笑,送上一句“扎西德勒”。我总是选择在远远的地方偷拍他们跪拜的场面,不敢从正面去影响他们。但是在经过海通沟的那天,我看到一个自驾游的人趴在朝圣者的前方拍照片。面对游客问这问那的时候,朝圣者依旧是面带浅浅的微笑,不卑不亢地一边回答一边继续跪拜。

在那微笑中,我看到了一种心态叫做大度,看到了一种状态叫做从容。虽然他们的衣服破烂不堪,虽然他们的双手沾满了泥土,虽然他们的脸蒙着灰,但是他们的心最最干净。

在川藏路上,有的朝圣者走累了,会坐在路边休息,有的走困了,会选择一处在那里小憩。虽然在许多人看来,骑单车走川藏已经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但是相比那些朝圣者,我们什么也算不上。在川藏的路上,不免会遇到恶劣的天气,遇到艰难的路段,这时有的骑友选择了放弃,有的骑友选择了搭车。我不知道那些在朝圣的路上用身体来丈量川藏线的信徒们是不是也会困惑,是不是也有人因为承受不了而选择放弃。

正如对于我们这些踩单车走川藏的人来说,同样的一条路赋予我们每一个人的意义是各不相同的,于是同样的一条朝圣路对于那些虔诚的信徒而言也是各不相同。在朝圣的路上,在精神世界里,每一个人都在独自前行。P3-6

序言

在我上中学的时候,有一次上课前,物理老师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说有四个小鬼在转世前,阎罗王找他们谈话。阎罗王对第一个小鬼说:“下辈子你将成为一头牛,你必须跟农夫下地,终日在日头下劳作!我给你50年的寿命。”小鬼说:“这种苦日子你要我活50年?让我活20年吧,20年后我回这里。”阎罗王同意了。然后对第二个小鬼说:“下辈子你将成为一只猴子,你必须带给人们娱乐,你必须让他们开怀大笑,耍把戏。我给你20年寿命。,’小鬼说:“让他们开怀大笑?做鬼脸耍把戏?10年就够了。10年后我还回这里。”阎罗王同意了。然后对第三个小鬼说:“下辈子你将成为一条狗,你的使命就是终Et坐在自家门口,有人进来就叫!我给你20年寿命。”小鬼反对说:“我也只要10年就够了,10年后我也回这里。”阎罗王同意了。阎罗王对第四个小鬼说:“下辈子你将成为一个人,你的工作就是吃喝玩乐睡大觉,尽情享受人生。只管享受,什么都不干。我给你20年寿命。”小鬼反对说:“20年哪里够,要不你把他们三个不要的都给我吧。”阎罗王同意了,但是在延长的寿命里,要求完成另外三个小鬼没完成的任务。于是人生的头20年,我们吃喝玩乐,尽情享受,无所事事。接下来的30年,我们终日像牛一样辛苦工作,养家糊口。之后的10年,我们像猴子一样扮鬼脸耍把戏让孙辈开心。最后10年,我们像狗一样待在家里,坐在门口,对人大叫。物理老师说:“我现在过的是牛的生活,之所以给你们讲这个故事,是希望你们可以好好地珍惜现在的生活。别总觉得自己还小,其实真正可以只为自己而过的日子并不多。”那年我17岁,物理老师讲的故事对我的触动很深,从那以后,一直拒绝20岁的到来。可是在匆匆的岁月里,该来的总会来,时间没有因为我的拒绝而停止流转,一转眼,我已经奔向而立之年。回首的时候,错过的已经永远地错过。

有一天,在和一个朋友聊天的时候,朋友说我有点理想主义,说想象不出我将来柴米油盐的样子。我说我可能会为了一个小小的梦想而典当仅有的口粮。朋友说等我有了妻儿,有了家累,就豁不出去了。朋友的话说得没错,当我有了妻儿,我不可能再这样随心所欲地想走就走,想停就停。我会鞍前马后,劳苦奔波,然后屁颠屁颠地到当铺把仅有的梦想典当成下一顿的口粮。用这样的态度去面对生活,似乎显得很消极,让人觉得日子乏善可陈。

给生活做种种设置是人类所特有的品性,我们常常会听到有人对你说20岁的时候你应该做什么,30岁的时候你应该做什么。我觉得这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情,就像养猪的人对出栏前的小猪要挨个地劁掉,因为那样猪长大了就不会发情,就会很快地长肥长膘。如果大家都按部就班地照着一个时间表去生活的话,那生活确实会显得索然无味。在一个圈子里生活久了以后,当你从周围的人身上看到十年后的自己,看到二十年后的自己,那么生活给我们的乐趣就不得不打折了。幸好,还有一些路我们可以试着去走走。

人生没有办法重来,于是许多遗憾就发生了。有一天,我到海边,去看海,海水屎黄屎黄的,沙滩上有许多美丽的贝壳,其中有一片非常非常的美,可是我却没有捡起,因为我去海边是为了看海,不是去捡贝壳。当我再去海边捡贝壳的时候,沙滩上已经什么也没有了,那时候,海虽然一片湛蓝湛蓝,而我却已无心欣赏了。我所能欣赏到的只是悲凉。生活中,有太多的遗憾,有些话,我们当时没有说出口,结果是永远也没有机会再表达;有些事,我们当时想到了没去做,于是就永远也没有机会再去实现。  川藏的路,有很多人走过,有很多人正在走,也有很多人将会踏上,然而我们都不过是川藏路上的匆匆过客。骑自行车走川藏,对许多人来说都是一生一次的,倒不是说走过了就不可以再走,而是因为再走的时候,川藏的路已经不再是原来的那条路,而我们也已经不复是原来那个自己。

写下旅途中的故事,记下心路历程中的点点滴滴,典当我的口粮以换得此书的诞生,没想过对与不对,该与不该。我只想到这件事,一生只有一次,今天我想到了如果没有做,也许就永远都做不成了。

正如有些路,一生只能走一次。

后记

写下这本书,是我蓄谋已久的一件事情,正如我在蓄谋许久之后踏上了川藏路。

2010年的夏天,我骑了单车从四川成都的武侯祠出发,在历时24天,行程2327公里之后,到达了拉萨的布达拉宫。

在旅途中,有两个本子一直陪伴着我,一本是日记本,另一本是在出发之前,死党送给我的笔记本。死党在笔记本的扉页上写了两行字,一行是“寄居在贝壳里的海”,另一行是“用温情点亮生活,让细节打动人心。”于是在每一天骑行结束后,我都会用死党给我的本子写下一路上的所感所悟,用日记本写下每天的行走情况。可以说,是那两个本子孕育出了此书的形成。

从1997年开始,我养成了每天写日记的习惯,于是写日记成为了我每天生活中的一部分。在匆匆的时光里,一晃已经十多年过去了。虽然有时只是三言两语,有时不过几句流水账,但在那三言两语之中,却记录了一个真实的自己。

在现实的生活面前,曾经有过的纯洁理想都是那样的脆弱不堪。为了生存,于是我们戴着不同的面具,出席在不同的舞台。时间长了,习惯了舞台上的那个角色,却迷失了那个真正的自己。许多时候,我们并不清楚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只是机械地生活着。

有一回,朋友调侃说:“所谓殊途同归,讲的是以前所有有当飞行员、科学家、政治家梦想的中国小朋友们,成年以后的梦想统一变为买房!”这实在是一件让人觉得很悲哀的事情。许是因为这个梦想离我尚远,于是我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一直想随心所欲的做一些自己想要做的事情,想拒绝落入朋友引用的这一个魔咒。于是在周边众多同事和朋友的眼中,我便成为了一个异类,成了一个理想主义者。

为了完成这样的一次旅行,此前我做了许久的准备,也做了许多的思考,其中包括对于死亡和各类意外的假设。我庆幸自己顺利地完成了此次旅行,并通过这次旅行收获了一个全新的自己。

这一本书的完成,与其说是记录此次川藏之旅的所见所闻,倒不如说是对我走过的人生道路的一些所感所悟。人生的过程,原本就是一个在路上的过程,起点是在我们出生的那一刻,终点是在我们仙逝的那一天。一路上,我们都会为明天作出种种的假设和憧憬,但明天又始终充满着未知,于是人生的旅途才充满了乐趣。

本书分成三个部分,其实并没有严格的界线。朝圣的路上主要记录的是旅途中的故事,更多的是所见所闻;最初的自己主要是关于旅途带来的思考,关于人生的感悟;而旅途日记则是根据日记整理出来的行走足迹。

这是一本关于梦想的书,梦想本不应该是一件无所谓有所谓无的事情,但是在许多时候,我们把自己弄丢了,于是把曾经的梦想也一道忘记了。为了生活我们失掉了童真,失掉了诚信,失掉了羞耻心,失掉了罪恶感。最初的自己再也回不去了,我一直在寻找,走在川藏的路上,是一个寻找自己的过程,也是一个走近自己的过程。写书是我的梦想,通过文字和大家一起交流,启发一点点共同的思考,于我是一件相当有意义的事情。

此书得以出版,需要感谢一路上关注和支持我的亲朋好友,特别要感谢宁波出版社的工作人员为此书付出的努力,感谢老过在此书的出版过程中给我的许多帮助。  最后,感谢读者对我的支持,因为是初次成书,才疏学浅,不当之处,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二○一一年夏于借痴斋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走近最初的自己(单车走川藏)/寻路文丛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吴知源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宁波出版社有限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807438359
开本 32开
页数 24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60
出版时间 2011-11-01
首版时间 2011-11-01
印刷时间 2011-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5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67.4
丛书名
印张 8
印次 1
出版地 浙江
210
148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2 5:1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