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针灸学(精)》由陈少宗和巩昌镇所著,系统介绍了现代针灸学的基本理论及其临床应用。全书分为四篇,内容包括:经穴系统及经穴疗法的基本理论、耳穴系统及耳穴疗法的基本理论、穴位的定位与作用、常见疾病的针灸治疗。
图书 | 现代针灸学(精) |
内容 | 编辑推荐 《现代针灸学(精)》由陈少宗和巩昌镇所著,系统介绍了现代针灸学的基本理论及其临床应用。全书分为四篇,内容包括:经穴系统及经穴疗法的基本理论、耳穴系统及耳穴疗法的基本理论、穴位的定位与作用、常见疾病的针灸治疗。 内容推荐 《现代针灸学(精)》由陈少宗和巩昌镇所著,系统介绍了现代针灸学的基本理论及其临床应用。该体系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机制的阐明完全立足于现代科学意义的相关知识体系,即以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学说及腧穴作用规律、针刺作用的四大规律为该体系的理论核心;临床治疗以辨病为主导,针刺手法注重的是强弱刺激与针刺效应的关系,主要侧重于现代针灸学理论对临床治疗的指导和应用。本书还全面介绍了“微针疗法的基本理论”——全息生物医学理论及对耳穴临床运用的指导作用。 《现代针灸学(精)》包括4篇23章,涉及近120种疾病的治疗。涵盖了现代针灸学核心体系各个方面的研究成果。其中第一篇、第二篇介绍两个不同穴位系统的“基本理论”;第三篇介绍两个不同穴位系统的“定位与作用”;第四篇介绍在现代针灸学理论指导下运用两个不同穴位系统对“常见疾病的临床治疗”。经穴的介绍顺序尊重了经穴的作用规律,即按照部位(神经节段分区)自上而下进行。疾病的介绍顺序也是按照部位由上而下进行的。这种结构安排既与经穴的作用规律相呼应,也便于掌握取穴规律。 《现代针灸学(精)》既适合于广大针灸临床医师作为工具书阅读,也适合于有关专业的在校本科生、研究生阅读。 目录 绪论 现代针灸学理论指导下的针灸治疗体系 第一篇 经穴系统及经穴疗法的基本理论 第一章 穴位与神经的形态学关系 第二章 针刺信号的产生与针刺信号的外周传入 第三章 针刺信号在中枢内的作用过程 第四章 针灸对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系统的影响 第五章 经穴作用的基本规律与经穴分类 第六章 针刺作用的四大规律与针刺效应的分类 第二篇 耳穴系统及耳穴疗法的基本理论 第七章 全息生物医学理论 第八章 全息穴位的信息传递机制 第九章 耳穴及耳针疗法的几个理论问题 第三篇 穴位的定位与作用 第十章 经穴的定位与作用 第十一章 耳穴的定位和作用 第四篇 常见疾病的针灸治疗 第十二章 治疗总论 第十三章 头痛的针灸治疗 第十四章 五官及颜面部疾病的针灸治疗 第十五章 颈肩部疾病的针灸治疗 第十六章 上肢部疾病的针灸治疗 第十七章 胸背部疾病的针灸治疗 第十八章 上腹部疾病的针灸治疗 第十九章 下腹部疾病的针灸治疗 第二十章 腰骶部及臀髋部疾病的针灸治疗 第二十一章 下肢部疾病的针灸治疗 第二十二章 脑部及脊髓疾病的针灸治疗 第二十三章 妇科疾病的针灸治疗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现代针灸学(精)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陈少宗//巩昌镇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郑州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4503024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486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931 |
出版时间 | 2011-01-01 |
首版时间 | 2011-01-01 |
印刷时间 | 2011-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医学-中医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1.15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R245 |
丛书名 | |
印张 | 31.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河南 |
长 | 286 |
宽 | 210 |
高 | 23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