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谜话曹操/曹魏文化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谜话曹操》选择另类思路,以猜射的方式来品评曹操。在曹操历史形象和艺术形象的基础上,用灯谜的形式,塑造一个曹操的灯谜形象。高级民间艺术师刘二安希望通过猜射灯谜来认识曹操,通过解析灯谜来解说曹操。变换一种读法,从灯谜的视角去披阅三国。

内容推荐

厚重的文化积淀,不时为古城安阳抹一笔重彩。

高级民间艺术师刘二安据手头的资料,撰写了这本《谜话曹操》,试图在曹操历史形象和艺术形象的基础上,用灯谜的形式,塑造一个曹操的灯谜形象,通过猜射灯谜来认识曹操,通过解析灯谜来解说曹操。

《谜话曹操》将谜话的写作放在首位,这些谜话以曹操为线索,参考有关历史资料和文学作品,涉猎诗词、成语、歇后语、戏曲、传说、书法等与曹操有关的内容,变换一种读法,从灯谜的视角去披阅三国;选择另类思路,以猜射的方式来品评曹操。

目录

谜话曹操

图个吉利

说到曹操,曹操就到

七十二坟秋草遍

西高穴之谜

不封不树

曹操刺董

三马同槽

绝影无影与爪黄飞电

曹孟德悔失丁仪

曹大家

当代灯谜中的“曹操”

海外灯谜中的“曹操”

白脸的曹操

非典,吾命休矣

将军魏武之子孙

“曹”姓与“曹”字

曹操“析”

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吾为周文王矣

曹操的后事

曹操的书法谜

《三国演义》回目中的曹操

绝妙好辞

一人一口酥

活+门=阔

鸡肋

挟天子以令诸侯

赤壁之战

华容道

身在曹营心在汉

割发·割须

青梅煮酒论英雄

铜雀春深

数不胜数

望梅止渴

曹操挨骂

对酒当歌

操心

曹操专题灯谜选

曹操之谜

当代曹操故事灯谜

历代曹操故事灯谜

曹操诗谜

《三国演义》回目灯谜

西高穴之谜

后记

试读章节

曹操墓发现不久,新版《三国》电视剧就与观众见面了,更为曹操热议推波助澜。新版《三国》选择了以“曹操刺董卓”作为全剧第一幕,一开始就定下曹操第一主角的身份。据网易娱乐报道,在小说和老版电视剧《三国演义》中,刘关张三兄弟的“宴桃园豪杰三结义”都是开篇故事,而新版《三国》中编剧朱苏进则选择了更加戏剧化的“曹操刺董”作为全剧开篇。在首集中,我们便可以看到曹操在王允寿日讨来七星宝刀,欲“手刃奸贼”却功亏一篑、无奈亡命天涯的精彩故事。新《三国》的编剧朱苏进认为“因为曹操是《三国演义》中创造出的最杰出的人物,所以要以他的故事作为开场”。除了“刺客”的故事更有戏剧张力,想必这也是新《三国》誓要扭转《三国演义》尊刘贬曹的局限,重回历史高点的重要姿态。

说到曹操刺董卓,自然会使人想到在中国灯谜史上同样有记载的一首童谣:

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

这是汉献帝元年初,长安流传的一首谶语式童谣。童谣采用了灯谜中的拆字、会意手法,实际上已是一则初具规模的灯谜作品了。三国时期,凉州豪强董卓(?~192)凶恶野蛮,率兵人洛阳,废少帝,立献帝,专断朝政。曹操与袁绍等起兵讨伐,董卓又纵火焚洛阳,挟持献帝西迁长安,自为太师。当时的老百姓对董卓的野蛮行径是深恶痛绝的。于是京都洛阳老百姓就创作了上述的一首童谣,且在洛阳流传开来。这首灯谜童谣是以“董卓”为谜底进行谋面创作的,“董”字将草字头和“重”拆为“千里草”,“卓”字由下而上拆为“十、日、卜”,再加上“何青青、不得生”的会意,则可理解为董卓虽权势正盛,如千里之草何其繁茂,但预卜他在短时间内当会死去的预言,谜底即为“董卓当死”。

民国时期著名谜家张起南曾以“十日卜,不得生”为谜面,猜一晋人名:毕卓。毕卓,字茂世,晋朝鲴阳(今鲴城)人,曾为吏部郎。毕,以姓氏别解为完结、完毕,谜底意为:毕命的董卓。

从董卓的残暴,引发了曹操刺董,但据专家考证,这个故事史实并无记载,而是罗贯中为了表现曹操的大胆与机敏,凸显“奸雄”之雄姿,凭空杜撰的。

《三国演义》第四回“废汉帝陈留践位谋董贼孟德献刀”这样描述:

允避席问曰:“孟德有何高见?”操曰:“近日操屈身以事卓者,实欲乘间图之耳。今卓颇信操,操因得时近卓。闻司徒有七宝刀一口,愿借与操入相府刺杀之,虽死不恨!”允曰:“孟德果有是心,天下幸甚!”遂亲自酌酒奉操。操沥酒设誓,允随取宝刀与之。操藏刀,饮酒毕,即起身辞别众官而去。

曹操佩着宝刀,来至相府,问:“丞相何在?”从人云:“在小阁,中。”操径入。见董卓坐于床上,吕布侍立于侧。卓曰:“孟德来何迟?”操曰:“马赢行迟耳。”卓顾谓布曰:“吾有西凉进来好马,奉先可亲去拣一骑赐与孟德。”布领令而出。操暗忖曰:“此贼合死!”即欲拔刀刺之,惧卓力大,未敢轻动。卓胖大不耐久坐,遂倒身而卧,转面向内。操又思曰:“此贼当休矣!”急掣宝刀在手,恰待要刺,不想董卓仰面看衣镜中,照见曹操在背后拔刀,急回身问曰:“孟德何为?”时吕布已牵马至阁外。操惶遽,乃持刀跪下曰:“操有宝刀一口,献上恩相。”卓接视之,见其刀长尺余,七宝嵌饰,极其锋利,果宝刀也;遂递与吕布收了。操解鞘付布。卓引操出阁看马,操谢曰:“愿借试一骑。”卓就教与鞍辔。操牵马出相府,加鞭望东南而去。

这段惊心动魄、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自清末民初以来,就不断有人将其融于灯谜之中。

王允避席问孟德,除董贼有何良策(成语)借刀杀人/章品  这是原《中华谜报》总编章品先生的作品。谜面王允询问曹操如何除去董卓的计策,谜底是曹操的回答:“闻司徒有七宝刀一口,愿借与操入相府刺杀之。”曹操的回答正好浓缩成一句成语:借刀杀人,借王司徒之七宝刀,去杀董卓其人。借刀杀人是三十六计之一,比喻自己不出面,借别人的手去害人。成语中的“刀”是喻他人之手或他人之力,而谜底的“刀”却实指七宝刀,这一虚一实之间,便增添了灯谜趣味陛。

曹操借了王允的七宝刀来到相府欲行刺时,不想董卓仰面看衣镜中,照见曹操在背后拔刀……

董卓仰面看衣镜中(泊人名号,卷帘)操刀鬼曹正/黎国廉

这是民国初年著名谜家黎国廉的作品。谜底人物为梁山第八十一条好汉地嵇星操刀鬼曹正,曹正是开封府人氏,林冲的徒弟,祖代屠户出身,杀猪剥牛手段极好,人称“操刀鬼”,随杨志、鲁智深、武松、施恩一起归顺梁山泊。谜底卷帘倒读为:正曹鬼刀操,董卓正好看到曹操将七宝刀操持在手中,古语有阿瞒似鬼,故称曹鬼。

不想董卓仰面看衣镜中,照见曹操在背后拔刀(统计词语二)一览表、示意图/周昕

今人周昕将两个统计词语“一览表、示意图”断读为:一览/表示/意图,董卓从看衣镜的那一览中,便看出曹操表现、显示出了自己的不轨意图。于是,曹操只好随机应变,以献刀应付之。

后人无不为曹操行刺未果扼腕叹息——

董卓若非观衣镜(成语)操刀必割/乔北海

若非董卓仰面看衣镜(成语)操刀必割/邓德源

董卓若不回身问,孟德利刃定刺来(成语二)相安无事、操刀必割/陈清泉

操刀必割:操,持。手里拿着刀,一定要割物。比喻办事必须及时。语出《左传·襄公三十一年》:“犹未能操刀而使割也。”《六韬·文韬·守土》:“日中必彗,操刀必割,执斧必伐。”谜底将动词“操持”的“操”,别解作名词“曹操”的简称“操”,如果丞相(董卓)躺着安然无事,没有看到衣镜中曹操的影像,曹操手中的七宝刀必然会“该出手时就出手”,割下董卓的首级,那么,三国历史将会重写。P21-24

序言

因为曹操高陵的考古论证,我曾多次前往安阳,使我结识了安阳的一些朋友。近日,安阳朋友王兴学先生与我联系,并把他主编的“曹魏文化丛书”电子版发给我,让我写个序。

即将付梓的“曹魏文化丛书”包括《诗话曹操高陵》、《民间说曹操》和《谜话曹操》,均以曹操为核心内容,我想这是理所当然的,因为曹操不但是曹魏文化的构建者,更是曹魏政权的奠基者、曹魏时代的开创者。

曹操作为曹魏时代的历史人物,他的历史影响不只是限于曹魏时代,也不只是限于某一方面或某一领域。曹操是结束东汉末年国家分崩离析,统一中国北方、开创三国时代、奠定此后西晋统一全国的政治家、军事家;曹操还是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影响深远的“建安文学”的开创者、奠基人与旗手。曹操是集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于一身的历史名人,这样的历史名人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可谓寥寥无几。中国古代历史上政治家不乏其人,如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等;著名军事家也有不少,如军事理论家孙子、开疆拓土的卫青与霍去病、“一代天骄”的成吉思汗等;至于著名文人更是为数众多,如楚辞大师屈原,“汉文章”的“两司马”(司马迁、司马相如),晋代的“书圣”之“二王”(王羲之、王献之),以李杜(李白、杜甫)为代表的唐代诗人,以“三苏”(苏洵、苏轼、苏辙)为代表的宋代文人,以韩愈为代表的“唐宋八大家”,还有宋词、元曲、明代小说家等。但是,他们或是政治家,或为军事家,或系文学家,个别也有政治家兼军事家,但是在政治、军事、文学三个领域均作出重要历史贡献者,则非曹操莫属。

曹操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影响最大、最深、最长的极为少有的历史名人,同时曹操又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争议最多、反差最大的历史名人,因此曹操也是为社会各界最为关注的历史名人。关于曹操的历史评价,时代不同,说法不一。如从时间的历史隧道走来,我们可以看到,隋唐及其以前历史上的曹操是一位盖世英雄,宋代以后的曹操,又被说成一代奸雄、枭雄!近代以来,从鲁迅、毛泽东到郭沫若等文化人、政治家、历史学家,又为曹操进行了“翻案”。再从涉及曹操的正史、诗词、小说、戏曲及其他民间文学形式来看,在总的时代历史背景之下、正史及相关文史资料:宋代以前的诗词多褒,宋代及以后的诗词、古典小说、戏曲等多贬,可谓褒贬不一!

正是基于以上历史背景。当曹操高陵2009年末在河南省安阳市安阳县安丰乡西高穴村被考古工作者发现以后,立即引起海内外的极大关注。考古工作者根据田野考古发掘的科学资料,采取考古学与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等多学科结合的科学研究方法,在多年来中国古代帝王陵墓,尤其是汉魏时代帝王及高等级贵族墓葬考古发现与研究积累的丰富科研成果基础之上,从西高穴大墓的墓葬形制、规模、出土遗物组合、陪葬品时代特点、墓葬的地望及其与西门豹祠遗址和古代邺城遗址相对方位关系、墓内出土刻铭石牌文字内容、出土入骨的体质人类学研究与相关历史文献记载等诸多方面,进行了综合研究,通过缜密、科学的论证,确认西高穴大墓为曹操高陵,按照规定程序举行了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公布了西高穴大墓的主要考古发现资料与研究结论。2010年1月13日,曹操墓考古发现被中国社会科学院举办的2010年考古论坛评为“2009年度全国六大考古新发现”;2010年6月11日,在国家文物局主办的一年一度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活动中,曹操墓被评选为“200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如前所述,由于长期以来人们对历史名人曹操的关注,当“说曹操,曹操就到”了的时候,反而令一些人觉得那样突然!那样无法相信!那样不可理解!加之由于近年来各种各样的“作假”、“炒作”等不端现象屡屡出现,造成社会公信力的下降,假的东西把人们搞怕了,当真的走到人们眼前时,一些人反而不敢相信这就是真的了!当然还有一些人对西高穴大墓田野考古发掘与研究的基本科学方法、理论持有不同看法,提出一些考古学“业内”认为不需要释疑的“质疑”。基于方方面面的原因,从2009年末开始的对曹操墓的“确认”与“质疑”的讨论,以至于发展到目前出现的曹操墓考古发现与曹操墓造假之争!就在这样的情况下,古都安阳的文化工作者,以其多年关于历史名人——曹操的文史知识的积累,集中精力,在不长的时间里,很快编写完成了包括《诗话曹操高陵》、《民间说曹操》和《谜话曹操》的“曹魏文化丛书”。作为普及型读物,“曹魏文化丛书”是一套很有特色的丛书。他们以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文学形式,再现了历史名人曹操在世世代代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佐证了考古发现的安阳西高穴大墓就是曹操高陵。“西陵歌舞永 摇落墓田通”与“疑冢风烟弥 韩琦王安石”等篇章,是《诗话曹操高陵》“以诗证史”的杰作,他们使文史交融,从多维角度揭示曹操与曹操高陵,使人们在诗的海洋中,走近曹操及曹操高陵。《民间说曹操》则利用了大量地名学知识和方法,揭示出西高穴村与曹操高陵的有机联系。“邺人话邺”的民间传说具有知识性、趣味性,其实“传说”也是历史,不过这种“历史”需要我们把那些“水分”予以蒸发,留下的也会-是真切的“历史”,“千年风云西高穴”就是个很好的例证。

“曹魏文化丛书”在收集、整理、研究了大量涉及曹操与高陵的古诗文、民间传说、谜话的同时,为了便于读者文、史对照,他们在丛书中设置了内容丰富、史料重要的附录,又编制了“曹操生平大事记”,我想这是非常有益于我们广大读者朋友们的阅读和对曹操及曹操高陵的进一步探索、研究的。我对“曹魏文化丛书”的编辑委员会成员和主编王兴学先生表示感谢,感谢你们为社会和广大读者所提供的这样好的精神食粮——“曹魏文化丛书”!

2010年8月

后记

厚重的文化积淀,不时为古城安阳抹一笔重彩。

继殷墟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后,我国第一座以文字为主题的博物馆——中国文字博物馆在安阳建成。灯谜是以文字为基础的,文字的产生,字谜的胚胎就孕育在内。甲骨文字基本已是六书具备了,灯谜是利用汉字的音、形、义的变化来表达的文义谜,同样是六书具备的,“制谜者恒准此为胚胎,至变化多方,莫可穷诘”(谢会心《评注灯虎辨类》)。在这座国家级博物馆的“大雅之堂”里,灯谜亦占有一席之地,不仅令安阳的灯谜爱好者欣喜,也使海内外灯谜界为之欣喜。

当我陪外地谜友参观开馆不久的中国文字博物馆,一同为灯谜入展而沉浸在愉悦之中时,又传来震惊中外的新闻——安阳县安丰乡西高穴村发现魏武王曹操高陵。七十二疑冢,曾为曹操墓蒙上扑朔迷离的疑影,成为千古之谜。而曹操本人,也与灯谜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可以说,曹操不仅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还是著名的猜制谜专家,曹操横槊赋诗、戎马倥偬之中不仅不失诗人本色,亦不失其谜人本色。据《世说新语》等古籍记载,曹操题门“活”字、盖上题“合”、解曹娥碑等,都是灯谜形成与发展的重要例证。历来还有大量以曹操故事和曹操诗句创作的灯谜作品。尽管曹操墓仍存在争议,但灯谜界借此社会热点,搞一些相关的灯谜研究与活动,不也很有意义吗?

为此,我据手头的资料,开始撰写《谜话曹操》,试图在曹操历史形象和艺术形象的基础上,用灯谜的形式,塑造一个曹操的灯谜形象,通过猜射灯谜来认识曹操,通过解析灯谜来解说曹操。

2010年春夏之交,我将谜话的写作放在首位,陆续写成了三十余篇。这些谜话以曹操为线索,参考有关历史资料和文学作品,涉猎诗词、成语、歇后语、戏曲、传说、书法等与曹操有关的内容,变换一种读法,从灯谜的视角去披阅三国;选择另类思路,以猜射的方式来品评曹操。写成后,已先后在《河南法制报·豫北新闻》、《安阳日报》、《安阳广播电视报》、《智力》、《文源》等报刊和《春灯》、《文虎摘锦》、《中华灯谜》等谜刊,以及新浪博客《谜博天下客》连载或选发了部分内容。

与此同时,我又在《全国灯谜信息》谜刊上开辟了“曹操之谜”专栏,广泛征集与曹操有关的灯谜作品,并搜集整理了历代(主要是清代、民国)有关谜作,共选编古今与曹操有关的谜作两千余条。其中,除当代与历代曹操故事灯谜外,着重整理了以“曹操”姓名新创作的灯谜一百余条,《三国演义》回目谜二百余条,曹操诗句灯谜中,将流传千古、脍炙入口的《短歌行》、《龟虽寿》、《观沧海》三首的全部诗句,分别作谜面和谜底,逐句进行了创作。

在本书编撰过程中,得到了赵乾民、郭富昌、张攻关、毛仲杰、秦向东、朱冀濮、聂震、冯湘平、李博闻、罗营东、朱墨兮、关德安、张旭升等先生的大力协助,得到了安阳县政府及县文联的鼎力支持,大象出版社耿相新社长、安阳县文联王兴学主席积极促成了本书的出版,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刘二安

2010年6月30日于一一斋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谜话曹操/曹魏文化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刘二安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大象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4760549
开本 16开
页数 23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10-11-01
首版时间 2010-11-01
印刷时间 2010-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33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77.8
丛书名
印张 15.5
印次 1
出版地 河南
240
170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23:2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