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哦嘘哦嘘
内容
编辑推荐

《哦嘘哦嘘》这部小说由两位年轻的作家艾芩、侈咄共同创作。两位作者对纯文学执着的追求,哲学思考的方向不谋而合,合力完成了这部长篇小说。小说主人公的个人生活也映照出一代人、一群人共同的欢乐与茫然。小说对 “我”的原生态呈现,形象地勾画出成长的焦虑和迷茫,正如一代人的青春备忘录。书的开头关于考试的梦境,是一代人成长历程中遭遇的挫败在潜意识中留下的痕迹。小说扉页上写道,“奢侈地来到人间,却再也找不到回去的路”。作者所做的,正是“找到回去的路”的努力。

内容推荐

艾芩、侈咄编著的《哦嘘哦嘘》这本书的特点在于它的真实。小说以朴素而不加雕饰的笔触描写了一个外省来到北京的艺术青年成长历程。书中以第一人称的口气,以半自传的方式描写了主人公童年玩乐、少年求学、参加高考、到北京中央美院读书、毕业后到外地教书、又回到北京读研究生的历程。

《哦嘘哦嘘》是一本长篇小说。

试读章节

四周黑蒙蒙的,我不知道自己身在何处,只是不停地奔跑,想赶快回家去翻看那些早已不知被丢到了哪里的课本。一会儿又坐上了火车,在人头攒动的车厢里使劲儿往前挤着,想赶快到房后河边的大树下看书。可怎么也挤不出来,一身的汗……

不是已经考上了吗?不是都工作过好几年了吗?不是研究生也要毕业了吗?怎么又得重新考呢?

我又在火车上了。车上拥挤依旧,到处塞得满满的,无从下脚,杂七杂八的声音与污浊的气味混杂在一起。拿着满满一手烧鸡的小贩照旧从人缝中挤过,不停地叫卖。一对儿男女自顾自地在衣服底下摩挲着……

我满头大汗,像一只无头的苍蝇,在美院的校园里四处打探专业课的成绩。一脸严肃的教授从门缝里伸出头来,告知以前的卷子全作废了,都得重考。我钻进了厕所。蹲坑的门上画满了交媾中的人体……

明天就要考试了啊,可怎么也找不着相关的课本。家里的书柜、仓房里的纸壳箱子以及教室里的课桌都翻了个遍,还是找不着。急忙骑车去问几个同学借,都说以为不会再用到了,早就当废纸卖啦……

坐在考场上,什么也不会了,内容都改了,和以前的完全不一样了。马上就要到点,可自己的卷子还是一片空白,心里催促着自己赶紧写赶紧写,可身上一点劲儿也没有,手怎么也不听使唤……

不是已经考上了吗?不是都工作过好几年了吗?不是研究生也要毕业了吗?怎么又得重新考啊!

几年来,我老是在这样的梦境中惊慌失措,怎么也睁不开眼睛。那种焦急,就像童年在梦中看完《列宁在1918》,想小便,却苦于到处是人、到处也找不到厕所时的紧迫。

那是一种带有深深不安的焦虑。那种焦虑对我来说总是伴随着担心,因为相同的结果无数次证明,等找到厕所,或终于在一个无人的地方畅快淋漓了之后,等待我的便是褥子被尿了个彻底的事实。

但正像每月不得不对付月经来临的女孩子那样,阶段性的重复也使我后来具有了对付这种梦境的初步经验:梦里要一直怀疑梦的真实性,并努力强迫自己赶快醒来,以享受醒来时那梦境并未真实出现的喜悦和快感——我不用考试。我已经是一所令人羡慕的著名高校的毕业生,而且我也曾在一个令人羡慕的城市的高校里拥有过测考别人的机会和权力。

我得承认我是幸运的。童年每次从那样的梦里醒来。必然受我尿炕事件牵连的妈妈总会在褥子上被尿湿的部位铺上干爽的衣物,以解当务之急,让懒得睁开眼睛的我能够在干爽中继续睡去,从而把事件对我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度。而比我大不了几岁的二哥就没有我这样的幸运了:虽然童年相同的梦为他提供了相同的发案几率,而他却只能在睡眼蒙陇中匆匆估计“作案现场”的位置和面积之后,换一个姿势,尽可能使自己少挨着那片儿潮湿部位,坚持睡下去,直到天亮。

这能怪谁呢?养活着多个孩子的中国家庭,按照惯例,母亲总是和最小的那个睡在一起。从这一事实出发,母亲为我随时垫衬衣物便有了合理性的解释。

显而易见。我的幸运和二哥的不幸都来自我们出生的次序所导致的不可更改的结果。但事实上的不公平也是显而易见的:毕竟这样的次序安排,以及次序所带来的优越和特权,并不是通过个人的努力得来的,也并不能通过某种形式的考试加以确定。

然而,谁又能为这样的考试内容准确地命题呢?

这一次未经考试就轻而易举得到的资格并没有使我沾沾自喜,恰恰相反。在我身上似乎从来就不能真正发生作用的理智竟让我对此深感懊恼——因为在我的一生中,这一次序赋予我的优越和特权,似乎让我总是相信世界永远会被这样确定下去,而且名正言顺。从如今依然清晰的记忆来判断,我小时候至少在某些方面还是可以被归入到聪明孩子的行列中去的:我总是能准确地找到妈妈费尽苦心才最终确定下来的藏匿糖罐的地点;那次和几个小伙伴爬树,不幸遭遇看管树林的老杨头追赶,情急之下刮破了短裤之后,我总是以各种理由避免再次穿上那条已被妈妈缝补一新的短裤,怕给老杨头从来就不知疲惫地保持着机警的眼睛提供爬树所留的罪证;在成功地掩护二哥从布满铁丝网的果园里取出几个掉落在地面的苹果后,我总是在第一时间提醒他洗去上面可能残留的农药,并时刻警惕着过往的路人,当有穿着军装的人经过时,我总是不遗余力地去阻止他掏出衣兜里的果子——因为在我看来,只有身着军装的现役军人才具有足够的能力,一眼就看出我们手中的果子并不光彩的来历。

我生活在一个建设兵团。父亲是团部基建科的技术员,母亲在子弟学校里忠诚坚守着党的教育事业。早年,在“扎根边疆、建设祖国”歌声的号召下,父亲像天空中的云朵,从千里之外的海滨飘落到这片人烟稀少的荒滩上,一边体会着尚未成熟的青春,一边支援着西北的建设。接着,母亲寻歌声而来,与父亲相聚。后来,等我们一个个匆匆忙忙都到齐了,一家人就这样简简单单地在这儿扎下了根。

高高的水塔沉默地守望在清晨燃烧的天际和黄昏的薄暮中,成为我儿时寻找家的坐标。但那并不是这里最高的建筑,最高的建筑是父亲后来设计的洗澡堂上空的大烟囱。尽管大烟囱上有避雷针,在电闪雷鸣的阴霾里安全地摩擦着天顶,可每次风雨过后我还是放心不下,总爱跑去查看一番那个庞然大物是否还毫发无损地矗立在原地。团部办公室一排排砖红色的房子戴着墨绿色的屋檐,整齐的装束与周围四个圆形厕所里消毒的石灰粉一起散发出清洁的气味,每一天都在耐心地等待着大喇叭里提醒人们准时作息的号声。医院正门上方闪着万道金光的毛主席头像和招待所墙壁上的革命标语,是我童年目光最爱停留的地方——那逼真的头像和齐整的美术字可是这里最高级的艺术了。从团部到供销社的大道两旁,兵团战士们不知什么时候栽下的树木,从我懂事儿起,就一直郁郁葱葱地陪伴着我,水渠里片片的蛙声也总是像时钟一样按时宣告着每个春天的来临。满渠荡漾的春水,河岸边宽阔翠绿的树叶,枝头婉转啼鸣的鸟叫,填充在清凉的季节里,与父亲设计的那些建筑物一起,构成我孩提时代快乐的心灵地图。P1-5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哦嘘哦嘘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艾芩//侈咄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020094899
开本 32开
页数 28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6
出版时间 2012-10-01
首版时间 2012-10-01
印刷时间 2012-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6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74.5
丛书名
印张 9.1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9
148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2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12:0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