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把信送给加西亚/管理培训袖珍馆
内容
编辑推荐

《把信送给加西亚》是一本发人深省的经典之作,它表达了一种积极、健康、向上的人生观和人才价值观,它包含了许多优秀企业和组织对员工的厚望。

阿尔伯特·哈伯德编著的《把信送给加西亚》是帮助企业和组织锻造现代版的、中国式的“罗文”的最佳培训读本,是企业老板、政府机关领导送给每个职员最珍贵的礼物,将给每个阅读它的人带来全新的启示与收获。

内容推荐

阿尔伯特·哈伯德编著的《把信送给加西亚》是一本关于忠诚、责任和创造性执行的管理书。领导会倚重什么样的员工?团队会奖赏怎样努力的员工?什么样的人以及什么样的精神,才能获得牢固的职位和稳定的收入?责任和坚决执行,永远高于一切。这不单单是任务,更是一种使命。只有那些内心具有使命感的人,才会被赋予更高的价值。敬业、勤奋和主动是一个优秀的职业人必备的基本素质。优秀是一种习惯,平庸也是一种习惯,关键在于你自己的选择。

《把信送给加西亚》具有深厚的人文关怀精神,是建立企业和组织文化、提升企业和组织凝聚力、成就员工职业辉煌的指导手册和员工培训读本。适合所有企业员工、政府公务员培训和阅读。

目录

中文版序——敬业才能成就自己

英文版序言

1913年作者序言

阿尔伯特·哈伯德的商业信条

把信送给加西亚

一本可怕的书

指望上天为你做什么

怎样才能把信送给加西亚

主动比被动更光荣

让勤俭成为你的习惯

试读章节

世界各地都有失业者,当你和他们聊天时,会发现他们无一例外地对世界充满了抱怨和诽谤,他们内心充斥着不满和痛苦。这就是他们失业的原因——吹毛求疵,看不到希望,被动忍受,最终使自己的路越走越窄。

100多年前,一篇字数并不多的文章发表在一家杂志上,这篇文章讲了一个普通的美国士兵的故事。没想到,就是这篇看上去朴实无华的文章,竟然掀起了轩然大波,还成为图书出版史上销量最高的出版物之一。这篇文章就是《把信送给加西亚》,如今,这本小册已经被翻译成多种语言,行销世界各地。这本小册子到底讲了什么,竟然让数以亿计的人都对它感兴趣?

1899年,阿尔伯特·哈伯德和家人边喝茶边聊起了一年前爆发的美西战争,每个人都颔首称赞起义军首领加西亚将军,认为他在战斗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哈伯德的儿子波特认为,真正的英雄不是加西亚将军,而是罗文中尉——那个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波特的话让哈伯德内心久久不能平静,经过思索,他在《菲士利人》杂志上撰写了一篇小文章,题为“把信送给加西亚”。

当这篇文章在杂志上刊登出来后,哈伯德并没有投入多少关注。直到后来加印这期杂志的订单越来越多,他才留意到这篇不起眼的文章。雪片般飞来的订单,差点让杂志社的其他业务陷入瘫痪。

看着这些要求大量加印的订单,哈伯德不禁想,人们到底为什么对这期杂志情有独钟呢?经过询问,助手给出的答案令他惊讶,原来人们竟然是为了那篇朴实无华的小文章。订单数量从10万涨到了50万,又涨到了100万,最后,哈伯德不得不向那些需要量大的人出售版权,因为他自己已经无力印刷这么多数量的杂志了。

为什么人们都对这个名叫安德鲁·萨莫斯·罗文的美国中尉那么感兴趣呢?原因只有一个:大家都希望能找到像罗文一样能主动解决问题、承担责任的人!

1895年之前,古巴岛上的人民一直处于西班牙的残酷统治和压迫之下,为了反抗西班牙殖民者的统治,他们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民族独立战争。缘于一直以来对古巴的兴趣,美国这时成了古巴的支持者,一是因为两国地域相近,更是因为古巴是美国人热衷的投资场所。1897年,在哈瓦那大街上爆发了古巴民族主义者和西班牙驻扎士兵之间的冲突事件,成为大规模骚乱的导火索,此后,古巴境内局势进一步恶化。为了表示对古巴的支持,美国总统麦金莱派遣了美国政府强大武力的标志之一——主力舰前往古巴境内协助平息骚乱。作为美国下决心保护古巴的象征,这艘主力舰一直停靠在哈瓦那港湾内。由于一些因素的制约,这艘舰艇并没有参加古巴人民反对西班牙殖民者的斗争。

在1891年2月15日,发生了一次大爆炸,爆炸将这艘主力舰彻底击沉,地点距美国海岸边界已不足100英里。美国将这一事件视为对自己安全的严重挑衅,麦金莱总统终于向西班牙政府传达了最后通牒,警告他们要远离古巴。这一年4月,美国终于向西班牙开战,美西战争爆发。谁都没有想到,这场战争的结果不仅彻底解放了古巴,还给了亚洲的菲律宾群岛以自由的新生。

在美西战争爆发前,古巴境内就活跃着一支民族起义军,其首领为生长于古巴的克里奥尔人——加西亚将军。与起义军取得联系并与之合作,逐渐成为美西战争取胜的关键。为此,在宣战前,美国总统麦金莱曾专门召见美国军事情报局局长阿瑟·瓦格纳上校,询问他到哪里能找到一个能把信送给加西亚将军的人。加西亚将军此时正在古巴的丛林里带领起义军和西班牙军队作战,由于他是西班牙政府通缉的首要人犯,因此行踪十分隐秘,没人确切知道他在什么地方。

阿瑟·瓦格纳上校似乎都没有仔细考虑,就告诉麦金莱总统说:“有一个人,一定能把信送给加西亚,虽然他只是个年轻的中尉。他叫安德鲁·萨莫斯·罗文,如果有什么人能把信送给加西亚,那么此人非罗文莫属。”

一小时后,这个叫罗文的年轻人被带到总统面前。他接过总统给加西亚将军的信后,没有问任何问题,就离开总统办公室,开始了寻找加西亚的旅程。正如我们知道的,罗文顺利把信交给了加西亚,并带回了他的答复。

罗文在接过信时,并没有向总统或者军情局局长问:“加西亚在哪里?他长什么样?我通过什么渠道能找到他?我该乘坐什么交通工具前往古巴呢?”

在我们身边,有像罗文这样的人吗?他不需要向上司提出任何问题,就能不折不扣地完成任务。他不需要雇主的监督和督促,就能按时、独立完成工作。事实上,我们中间非常缺少像罗文这样的人,因此很多雇主,不得不亲自去做本不该自己做的事情。

P55-61

序言

《把信送给加西亚》这本书文字并不多,也只讲了一个简单的小故事:

美国中尉罗文在接受了总统麦金莱的命令后,没有任何推诿,历经艰难险阻、百折不挠,终于把信送给了加西亚将军——当时没有人知道加西亚确切的藏身地点,这简直可以说是一个奇迹。罗文以自己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完成了一件在别人看来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用行动捍卫了国家的利益、捍卫了自己的尊严。

罗文在送信,更是在成就自己。

这里,我不想再老生常谈,说这是一本全球销量已经超过8亿册的小册子。

我也不想重复众人皆知的事实,说据《哈奇森2000年鉴》统计,这本书被列为有史以来全球最畅销图书排行榜第六名。

我只想问,这个送信的故事到底有什么样的魅力,竟然历经了100多年的时间,从美国传到欧洲,传到亚洲,传遍了世界上的每一个角落?

你一定遇到过这样的人,他们看到别人在事业上取得了成功,总会说:“如果我也有他这样的机会,我一定能比他做得更成功、更好。”他们看到和自己同时进入公司的同事已经升职加薪时,总会这样说:“他有什么了不起,如果我来负责他的项目,升职加薪的应该是我才对。”

“如果我……”是他们的口头禅,是他们解释一切失利的强大理由。当他们实在为自己的过失找不到什么理由时,还会说:“有什么大不了的。好工作到处都是,随便找找就一大把,这个领导不欣赏我,换个领导肯定会的。”草率辞职、随便跳槽的事在他们身上也屡见不鲜。

他们把自己放在老板的对立面上,永远不懂为自己工作,认为自己就是老板简单的赚钱工具,是被老板剥削、压榨的对象。当老板在办公室、时时刻刻盯着他时,他才能如期完成自己的工作,一旦逃出了老板的视线范围,松松垮垮、拖拖拉拉的作风马上又会出现在他身上。这样的员工如果得不到自己期望的薪水和待遇,他们就会抱怨公司刻薄、指责领导挑剔,却从来没有认真反省过自己的工作态度。他们根本没有意识到,真正能帮助自己、成就自己的,不是别人,正是他们自己!

更可怕的是,他们不仅耽误了自己,还会成为阻碍企业进步的一大消极因素。因为他们身上的消极、懈怠等职业病会像瘟疫一样在企业中蔓延开来,传染给周遭的同事。

对比一下故事中的罗文,他在接过总统办公桌上的信时,一直保持沉默,他没有说:“如果我……”之类的话,也没问任何问题。罗文把信送给加西亚的行动,看来只不过是小事一件,但罗文的伟大恰恰就蕴藏在他的主动、敬业和忠诚之中。送信,在这个故事中,已经不是简单的一个行为、一个动作,而是对责任的履行、对承诺的实践。

故事的魅力到此是否就可以揭晓了呢?我想是的,“把信送给加西亚”之所以成为职场上经久不衰的寓言,就在于罗文的执著、主动。这种精神是一切企业雇主钟爱的品质,是一切企业雇主希望自己员工能具有的品质。雇主们知道,像罗文一样的员工,即使对于最简单、最普通的工作,也不会掉以轻心,他们总是尽职尽责、全力以赴地完成任务。他们在每一件小事中诠释自己的能力和敬业心,愿意为任何一件小事付出全部努力,他们知道成功的光芒就隐藏在一件件小事里。

很多刚步入职场的年轻人,他们精力旺盛、夸夸其谈,却从不肯低头看看自己的双脚是否踩在坚实的大地上;他们得过且过、推诿塞责,却从不肯挺身而出站在团队的前列承担责任和重担;他们吹毛求疵、指责别人,却从不肯检讨自己的不足、弥补自己的过失。

我要送给这些人的忠告非常简单——成就你的人不是别人,正是你自己。当一个人通过工作获得自己赖以生存的薪水,并期望自己可以通过工作而生活得更好时,他必须先将自己的忠诚、主动和敬业奉献给企业和老板,同时,他应该为自己的付出感到骄傲和自豪。

阿尔伯特·哈伯德说:“文明,就是迫不及待寻找这种人的漫长旅程。”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把信送给加西亚/管理培训袖珍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阿尔伯特·哈伯德
译者 刘芳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新世界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0427114
开本 32开
页数 15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7
出版时间 2013-01-01
首版时间 2013-01-01
印刷时间 2013-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11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822.9-49
丛书名
印张 5.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173
105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5:4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