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弥天
内容
编辑推荐

一场历史的弥天大谎,一个时代的灵魂悲剧。

《弥天》由刘醒龙著,讲述的是:1973年的冬天,在乡土中苦熬的大批农民,于春节前夜被强行派往作为红旗工程、位于鄂皖交界处的秀家寨水库工地。高中刚毕业的乡镇青年温三和,逃脱了必须下乡当知青的命运,通过父亲的关系,作为技术人员也来到此。在痛苦繁重的劳动中,在特定的政治环境里;人性在革命的名义下被扭曲变形,情爱在恐怖的阴影中被奸污强暴,本能中的邪恶在政治的口号下大摇大摆地肆虐。更为可怕的是,明明知道眼前的一切都是美丽的谎言,但所有的人都心照不宣地参与其中,为了种种这样那样的隐秘目的,徒劳无功地用汗水泪水乃至鲜血成就了一场历史的弥天大谎!小说在对这种历史谎言进行解构的过程中,通过一个不谙世事青年痛断肝肠的思索,对那不曾远去的历史进行鞭辟入里的反省。读来人心震撼,欲哭还悲。

内容推荐

《弥天》由刘醒龙著,讲述的是:高中毕业以后的村镇青年温三和,为了逃避去农村修地球的命运,通过父亲的关系来到了乔家寨水库。乔家寨水库是一个红旗工程,是县里的一个形象工程,这一年的冬天,无数村镇的农民在春节前夜被强行大批召往水利工地,在痛苦繁重的劳动中,在特定的时代环境里,人性在革命的名义下被扭曲变形,本能中的邪恶在政治的口号下大摇大摆地肆虐,更为可怕的是明明知道是一个肥皂泡一样酊谎言,但所有的人都心照不宣地参与其中,为了种种这样那样的隐秘目的,镟劳无功地用汗水、泪水乃至鲜血成全了一场历史的弥天大谎。《弥天》在对这样的历史谎言进行过程性解构的过程中,以一个作家的写作良心和深刻的思索,对历史进行鞭辟入里的反省,,震撼人心,引人深思。

目录

第一章 问山河

第二章 小河落令

第三章 叫黑

第四章 西方红太阳升

第五章 枪蓝

第六章 骷髅起

第七章 肉体关系

第八章 安徽有鬼

第九章 有种人很狗屎

第十章 一六零五

第十一章 女儿尖尖

第十二章 雪上灯花

后记:过去是一种深刻

试读章节

一九七二年的冬天非常暖和。过完年,日历换成了一九七三,仍没有雪飘落下来。上一个冬天可不是这样:放寒假的那天,大雪将小一点的路伪装得完全失去了模样。闭学典礼后,温三和挑着同班同学金子荷的箱子与棉被送她离校。温三和是干部子弟,肩上挑、手里提的活干得少,还没出校门就将金子荷的箱子摔破了。金子荷来不及责怪温三和,便慌慌张张地蹲在雪地里收拾那些散落的东西。金子荷暂时没有理睬自己的花衣服,她首先从雪地里捡起来的是一本有些泛黄的书。金子荷将书揣进怀里的那一刻,温三和正好看见了书名。不管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上,《普希金爱情诗选》都是禁书。温三和与金子荷一直是同学,相互间有些两小无猜,所以他想也没想就问这书是不是倪老师送的。在温三和的想象中,倪老师是唯一有可能拥有这种书籍的人。金子荷红着脸不肯承认,她说温三和的眼睛被雪映花了。

现在,温三和已经读完高中,赋闲在家。没有雪的冬天让他过得很难受。前几天,县里分下来三个上大学的名额。区委干部家有几个与温三和一起毕业的同学,因为他们是吃农业粮的,可以不经锻炼,直接推荐,一个个因此而神采飞扬。按政策,凡是吃商品粮的应届高中毕业生都得下乡当知青,温三和没有下去,是县委洪书记特别批准的。温三和家太困难了。看着别的同学都在忙碌地想办法上大学,母亲怕温三和埋怨父亲,就给了五分钱,要他到东汤河去洗个温泉澡。温三和是那种比较听话的一类,他见家里人的心意到了,也就不再深究,拿上五分钱,就到区委院子里邀人去洗温泉澡。没想到正在家里等消息的同学们都要去。大家一起上公路,拦了一辆到县城去接人的拖拉机。

因为是白天,大家都在忙着修水利造大寨田,来东汤河洗温泉澡的人很少。温三和刚将衣服脱光,就有人盯着他的下身痴笑。为了不让自己不好意思,温三和也望着别人的下身笑。好像受到他们的影响,从隔壁女浴池里传来一阵的嬉笑打闹声,听声音都是安徽女子。这一带都与安徽交界,安徽佬过来,湖北佬过去,都是常有的事。听见女人笑,一个同学马上说,假如正洗澡时,中间这道墙突然垮了,那才好玩。另一个同学说,那样马上就会有人冲进来,要在我们当中找破坏分子。总听见大家说着关于女人的话,不知不觉地人就兴奋起来,温三和赶紧跳进水池并往出凉水的地方游。热水池里的凉水特别清爽,一会儿就让体内的不安分平静下来。温三和看到那几个同学正凑在一起说话,便游过去问。大家异口同声地说,他们想比比谁身上的毛长得多。这话若是放在以往说,温三和肯定会不理他们,可现在他不再是学生。既然是社会青年,就可以做些社会上的事。犹豫片刻后,温三和冲着他们说,要比就比。大家从水池里站起来,围成一圈。温三和的那一带从前年开始就像春季发芽的草地一样,冒出郁郁葱葱的一丛,但与同学们的样子一比,还是很惭愧。好在大家没有将此当成笑话说。他们一致认为,温三和要抓紧时间多与女人接触,最好还有实质性的内容。有两个同学还专门提到金子荷。他俩一唱一和地说,从高二开始,金子荷的乳房长大了许多,屁股也长圆了一圈,上高一时穿的衣服都绷不住它们了,这种样子的女人,最想与男人睡觉。听到这话,大家都劝温三和去和金子荷好一阵试试。温三和又觉得身子开始不听使唤。他猫腰坐进温暖的水中,正色地提醒大家,金子荷是王胜的未婚妻,他们的关系是小时候就由家里的大人确定的。大家听了都不相信,说是王胜如果这样封建,就不可能一下子从乔家寨大队的副书记跃升为区委第一书记。温三和只好将当初如何听倪老师说起这事的经过再说了一遍。一听这事是从倪老师嘴里说出来的,同学们就不再怀疑这事的本身,转而想知道倪老师是武汉人,又不是土生士长的本地人,他怎么会知道这种比搞皮。绊被人捉住了还令人害羞的事。

温三和不喜欢大家这样怀疑倪老师,他不客气说:“倪老师晓得的事比我们多一万倍。”

为了加强这话的分量,温三和还说:“倪老师曾经断言,过不了几年,上面就会取消推荐上大学的办法,回到从前的高考路线上来。”

几个同学一起惊讶地反问:“这样搞,不就等于资本主义思想复辟!”

温三和想起倪老师说这话时的嘱咐,马上叮嘱大家不要将这话告诉别人。

洗完温泉,穿好衣服出来,温三和走在一群人的最后面。温泉流成的小溪旁,蹲着十几个洗衣服的女人。一个十七八岁女子是刚出嫁的,女人们都在围着她说话。那个面相最苦的女人,声音最大,说她真苕,为什么不将她的丈夫招到安徽去当上门女婿,往湖北嫁,是找罪受。刚出嫁的女子说,她已经想到这一点了,所以户口还留在安徽,没转到婆家来。虽然是寒冬,温泉旁仍然很热,刚出嫁的女子只穿着一件毛衣,温三和的同学都在放肆地看着那只后腰上露出来的一段白肉。

温三和没有看她们,他发现路面上有一本崭新的《战地新歌》。

温三和冲着四周叫起来,问是谁掉的书。那个面相很苦的洗衣女人搭腔说,又不是捡到钱和粮票,捡到一本书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温三和坚持着又叫了几声。冒热气的水田里站起一个捞水浮莲的男人,说是刚才有几个女安徽佬从这儿过去了,可能是她们掉的。听捞水浮莲的男人一说,同学们开始重视这件事了。越是重视便越觉得奇怪:他们一直在前面走,白花花的一本书就在路上,要说某个人没注意是可能的,这么多人都没注意到,基本上是不可能的。既然发生了这种不可能的事,只能作为奇迹了。

在大家的建议下,温三和不再坚持要将《战地新歌》交给专门管温泉的那个男人。温三和也跟着将信将疑地认为,这是一段浪漫故事的开端。大家跟着那个专门爱说金子荷的同学一起认真地说,幸亏刚才没有对隔壁的女安徽佬乱说,不然就对不起温三和了。

P1-3

后记

过去是一种深刻

刘醒龙

不知不觉中,对过去的痕迹产生莫大兴趣已有一段时间了。在我心情郁闷时,这痕迹就像乡土中晚来的炊烟,时而蛰伏在屋后黝黑的山坳里,时而恍恍惚惚地飘向落寞的夜空。假如我的心情不错,本是无影无踪的痕迹,就会是雨过天晴之际,经由那肥硕的蚯蚓一耸一耸地爬过,犁出一条宛如房东女人的粗针大线,并且更像小路弯弯的五彩和七色。更多的时候,心平如水,一切如同从未没有发生。痕迹便成了秋收之后弥漫在田间地头的各种印花,有四瓣,有五

瓣,有墩实,有轻盈,那是狐狸和黄鼠狼,还有狗獾、猪獾,甚至还有果子狸,总之都是小兽们留下来的脚印。我明白,在这些想法的背后,是自己离开乡土太久太久,太远太远。

在人生的旅途上忘乎所以地走了又走,最终也不会像一滴白天而降的雨水,化人江湖不见毫发,就是因为我们的灵魂总是系着我们的痕迹之根。

在习惯里,灵魂是果实,是人的贡品;痕迹是枝蔓,能作为薪柴就不错了。其实,人是大可不必对灵魂如此充满敬畏,对灵魂的善待恰恰是对它的严酷拷问。惟有这些充满力量的拷问,才有可能确保生命意义与生命进程息息相关。

很多时候,一个看上去毫无异相的人,会用其生命爆发出一种异常强大的力量,无论从什么角度去看,得到的解释都与奇迹有关。与之相反的是那惯于登高振臂呼风唤雨的一类:他们的伟岸是不真实的,是别人的匍匐衬出来的。他们的强悍也不真实,因为与之对应的人并不是真的无法把握自己,是他们自己缴了自己的枪械,自己废了自己的功夫。在时光的长河里,只要有人敢于苏醒过来,哪怕只是对曾经的作为画上半个问号,那些自傲的巨人就会半身不遂,

筋骨酥散。坐着轿子行走,就算能日行千里,那本领也是虚伪的。问题的实质是,我们愿意还是不愿意对将拷问的鞭子对准自己的胸脯。事关历史的过去不会开玩笑,也不会闹误会,刻在它们身上的那些错误从来就不属于它们。过去的光荣与耻辱,甚至连创造这些过去的人都不属于!他们已经逝去,烟消烟灭了!不管接受还是不接受,它已经属于后来者。于是,有人认为过去是一堆包袱,有人认为过去是一笔财富,而我却认为,过去更应该是一根高悬着的鞭子。对于肉体,这样的鞭子毫无用处,它只能用于拷问后继者的灵魂。

怀想过去是实在的,无论它所带来的内容是憎恨、愤懑,还是懊恼与醒悟。站在生活雄关上的人,离未来只有几少之遥。真要走到那边去仍然很难。有过去在身后适时提出警醒,就是憧憬太多,也不会迷失方向。所有能够被称为过去的东西,都会有它的用处。

小时候,曾在一本书中读过一句让我终生不忘的话:若问朝中事,去问乡下人。放在过去,这样的话是不用多作解释的。可惜再提起这话时已是现在了。大批大批的人被现代化迷雾麻木了自己的思维,忘了乡土的遥远,足以使人的目光变得更加深邃和高眺,也忘了乡土的平淡,可以排遣阻碍自己认知与批判的滥欲。在这本书中,我一遍遍地问过他们。时间上虽然是过去,要问的道路却是现今的。同样,我也一遍遍地问自己。即便是蜗居在整日喧嚣的都市里,

我还是想听到有鞭子闪击而来,在头顶阵阵作响。

而我的写作是隐喻的。这是生活所决定。在过去,生活就是如此神秘地向我诉说着,能不能听懂完全是看我的造化。现在和将来,生活继续是这样。还有一句话,也是我常常听到的: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从我所写的那个七十年代算起,正好又到了新轮回新变迁的起始。生活的表象看上去有了天壤之别,生活的精髓变化并不大。仿佛还要经历一次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东。真的这样那也太可怕了。一个人如果毕生呆在炼狱里,不知道世上还有天堂,他一定会认为炼狱是最好的去处。值得高兴的是,不仅仅是我,很多很多的人都已经知道天堂是一种真实的存在。这一点正是过去了的东西不再在我们生活中轮回的力量之源。

2001年10月12日于武昌梨园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弥天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刘醒龙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2151547
开本 16开
页数 23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8
出版时间 2014-03-01
首版时间 2014-03-01
印刷时间 2014-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22
CIP核字 2014028418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14.7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30
156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16:5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