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给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
改朝换代参与者的最后报告;
国共交锋亲历者的往事回忆;
时代剧变见证者的战地写真;
共和国军史丰碑上镌刻的经典战事。
《血拼兰州》由刘立波所著,1946-1950国共生死决战全记录。
图书 | 血拼兰州/1946-1950国共生死决战全纪录 |
内容 | 编辑推荐 献给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 改朝换代参与者的最后报告; 国共交锋亲历者的往事回忆; 时代剧变见证者的战地写真; 共和国军史丰碑上镌刻的经典战事。 《血拼兰州》由刘立波所著,1946-1950国共生死决战全记录。 内容推荐 《血拼兰州》由刘立波所著,本书讲述:兰州是国民党在西北的政治军事中心,国民党当局为确保青海、宁夏、甘肃,并钳制人民解放军一野部队不能经秦岭下四川,制订了“兰州决战计划”,同解放军在兰州展开了殊死搏斗。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在甘肃省兰州地区同西北民党军进行的战略性决战,也是解放大西北最激烈的一次决战。这场战役后,国民党在西北的势力被基本清除,也结束了马家军、胡宗南在西北长达40余年的统治。 目录 第一章 彭德怀受命经略大西北/2 1,大势已定/3 2,第一野战军亮相/8 3,彭德怀领兵太原/19 4,打仗打将/26 第二章 漫话马家军/42 1,血腥的发家史/43 2,残暴的军事统治/50 3,扩军备战/51 第三章 千里追击,钳胡打马/62 1,扶眉战役分割胡马/63 2,文广村决策钳胡打马/70 3,“平凉决战”计划流产/75 4,砸烂固关/77 第四章 危如累卵兰州城/92 1,血雨腥风逞凶狂/93 2,横征暴敛刮民财/97 3,可敬的地下党组织/101 4,马勺里炒大豆/104 第五章 侦察性攻击/112 1,三面包围/113 2,初攻马家山/120 3,受挫皋兰山/130 4,沈家岭是块硬骨头/138 第六章 总攻马家山/154 1,只给三天时间/155 2,彭总在前沿/158 3,血战古城岭/163 4,红旗插上窦家山/168 第七章 总攻皋兰山/178 1,毛主席期待着我们的胜利/179 2,曹德荣舍身炸峭壁/188 3,最后的攻击/195 第八章 总攻沈家岭/204 1,意外使总攻提前/205 2,正面恶战沈家岭/211 3,英雄素描/223 第九章 卡住黄河大铁桥/236 1,马继援决定天黑后逃跑,237 2,把敌人堵在城里“包饺子”/239 3,一点遗憾/251 第十章 “兰州人民翻身了!”/258 1,人民的力量是不可战胜的/259 2,告慰烈士,262 3,盛大的入城式/267 4,西逃的省政府投诚了,272 第十一章 胜利,献给共和国的厚礼/282 1、西宁已是一座空城/283 2、解放宁夏/287 3、和平解放新疆/289 试读章节 赵寿山副司令员原是国民党的高级将领。陕西户县人,他是杨虎城的部下,国民党的爱国将领,积极主张抗日,参加了张学良,杨虎城发动的“西安事变”。曾任国民党军第17师师长,38军军长,到绥德、延安参观,受到毛泽东、叶剑英和其他中共领导人的接见,他决心与共产党合作抗日,并获准入党。后率一部在河南洛宁起义,投奔解放区。1948年1月,赵寿山被任命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野战军副司令员,并参加了前敌总指挥部工作,直接与西北国民党军队作战。 参谋长阎揆要,陕西佳县人,黄埔一期毕业生。曾任国民党第3军骑兵营长,炮兵团长,1927年在陕北清涧起义,曾任杨虎城部队警卫团团长。抗战时期,任八路军总司令部参谋处处长、冀鲁豫军区参谋长。解放战争时期,任军委一局局长。在黄埔军校时,他和胡宗南同班,是无话不谈的好友,对胡宗南的脾气、秉性、志趣、爱好,尤其是作战招术更是明察秋毫。人称”智多星”,在对敌作战中,他总有出人意料的奇思妙想。 中央在组成第一野战军领导成员时,毛泽东曾与彭德怀商量,要调张宗逊或是阎揆要到军委工作,彭德怀皱起眉头说:“一野需要他们,你若委以重任,我不能本位主义,只有服从了。” 毛泽东笑了:”我知道调他俩你不高兴。” 彭德怀说出了心里话: “不仅是我彭德怀离不开他俩,更是西北战场离不开他俩。将不明,则三军大倾;将不精微,则三军失其机。我们多年合作,互补互助,相辅相成:有他俩在,我思路活跃;若没他俩,我脑子板结得用铁锤也难砸开条缝儿。况且,他们对西北地形熟悉,对胡宗南吃得透彻。” 毛泽东笑得更开心了:“如此看来,若解放大西北,就不能动你的这哼哈二将喽。没想到你彭老总早搞了。桃园三结义’喽!” 张宗逊和阎揆要,既是彭德怀的左膀右臂,也是得力的智囊,多年的相知相处,他们深为彭德怀所器重;同时,他们也非常敬重这位身为军委副主席兼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司令员的老首长。彭德怀说西北战场离不开他们那是大实话。他们熟悉西北、熟悉胡宗南,这只是其一,更重要的是,在我军弱于胡宗南军,更弱于胡马联军的情况下,就更需要他们这二位足智多谋的强将了。 第1军军长贺炳炎是位独臂将军。他是湖北松滋县人,1 929年参加革命后,先喂马、当勤务员,不久调到总指挥部手枪队当战士、班长。1930年,贺龙部在松滋杨林市地区遭敌重兵围攻,贺炳炎和手枪队的战士护卫贺龙、邓中夏等军团首长突围,与尾追的敌人奋力拼杀,但仍不能摆脱危境。贺炳炎急中生智,一刀砍破马驮上装银元的口袋,银元哗哗落地,敌人见钱眼红,顿时你争我夺,顾不上追赶红军了。待敌人主力扑来时,贺炳炎早已护卫军团首长突出了重围。他作战勇敢,曾把自己的枪让给战友,自己到炊事班操起菜刀突入敌阵,左劈右砍,勇猛无比,有“贺小龙”之称。1935年底,他已是红2军5师师长。在一次战斗中,他失去了右臂。后来在贺龙麾下的红军18团中,又出了一位名震西北的独臂将军余秋里,他失去的是左臂。大概是命运的巧合吧,在团长失去右臂不到一年里,团政委失去了左臂。这两个”一把手”成了最好的搭档。正是这一对好搭档,带出了一支铁打的队伍,成了第一野战军第1军的基本骨干。 P14-15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血拼兰州/1946-1950国共生死决战全纪录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刘立波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长城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8300786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95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60 |
出版时间 | 2011-04-01 |
首版时间 | 2011-04-01 |
印刷时间 | 2011-04-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军事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60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E297.4 |
丛书名 | |
印张 | 19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5 |
宽 | 185 |
高 | 2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10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