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无关娱乐异性仇敌/闲话
内容
编辑推荐

《闲话》是一本意图持续出版的关于人物类的枕边读物,用“闲话稿约”上的话说:是整合掌故类阅读情趣和书话类阅读情趣的产物。其关注的对象自然是名人名家,但并非是关于名人的“八卦”,更多的是对名人名家的深度解析和揭秘。

藏杰、薛原主编的《无关娱乐·异性仇敌》为《闲话》之3-4合辑,延续了对文化名人生活和知识分子生活及趣味的关注,对殖民者、科学家也有了进一步的散点透视。

内容推荐

《闲话》是青岛日报报业集团良友书坊策划的一本连续出版的人物类人文读物,文丛整合掌故类阅读情趣和书话类阅读情趣,关注点是文人及闻人的生活,通过有文史价值的文字、有故事特征的叙事以及平实准确的语言,通过一种随笔式的对一些历史与经历的回忆,还原名流与知识者的人生世界,呈现学术与人生、文化与人生、艺术与人生、历史与人生的关系。

藏杰、薛原主编的《无关娱乐·异性仇敌》为《闲话》之3-4合辑。

《无关娱乐·异性仇敌》关注了名人名家,但并非是关于名人的“八卦”,更多的是对名人名家的深度解析和揭秘。

目录

“燕大校花”赵萝蕤的才学人生 (言文)

徐志摩与袁昌英的一段情 (蔡登山)

吴宓:殉情殉道两手空 (王开林)

1930年代的蓝苹 (大漠)

“百科全书音乐家”谭抒真 (张彤)

天涯歌女周旋与光影交织的老上海 (洪芳怡)

无关娱乐——王家店的艺人们 (蒋泥)

“诗人中的诗人”梁宗岱 (柏桦)

小丁《花街》创作的原型 (吕恩)

张冰独谈苏青 (周允中)

“王婉”之死 (王国华)

以赛亚·伯林:自由的恐惧 (蔡晓滨)

十二月党人:沙皇时代的流星雨 (苏祖祥)

受苦的“女神”颜文姜 (王月鹏)

火烧晨报馆事件 (智效民)

自称“绝物”的曹聚仁 (张耀杰)

我的导师冉欲达 (刘齐)

施蛰存:“我还是我” (黄伟经)

《闲话》稿约

试读章节

“江山不断美人出,风流先领两三年。”燕京大学“校花”赵萝蕤的故事,其八十六年的人生道路予人启迪多多。

钱穆先生在其《师友杂忆》中,追忆到抗战初期西南联大的生活时,有一节特别说到陈梦家,却不曾忘记带上绮丽一笔:

有同事陈梦家,先以新文学名。余在北平、燕大兼课,梦家亦来选课,遂好上古先秦史,又治龟甲文。其夫人乃燕大有名校花,追逐有人,而独赏梦家长衫落拓有中国文学家气味,遂赋归予。及是夫妇同来联大。其夫人长英国文学,勤读而多病。联大图书馆所藏英文文学各书,几于无不披览。师生群推之。

钱先生说:“梦家在流亡中第一任务,所至必先觅屋安家。诸教授群慕与其夫妇游,而彼夫妇亦特喜与余游。常相过从。梦家犹时时与余有所讨论。”可见老夫子对这对知书识礼的佳偶,有极好的印象。

对于这一时期的生活,赵萝蕤在《我的读书生涯》中自有忆述:“从七七事变以后,我一直是失业的。当时西南联大继续清华大学的老规矩,夫妇不同校……而且那时物价腾贵,金圆券不值钱,教书还不及当个保姆收入多,因此在联大的八年里我基本是操持家务。我是老脑筋:妻子理应为丈夫作出牺牲。但我终究是个读书人。我在烧菜锅时,腿上放着一本狄更斯。”

《我的读书生涯》,是1994年春夏间,北京大学中外妇女研究中心为即将在北京召开的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召开发动征文时,年已八句的赵萝蕤教授写出的一篇回忆录,随后收录在公开出版的征文集《她们拥抱太阳——北大女学者的足迹》(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8月版)之中。当随后北大出版社要结集出版她的代表性论著文集时,这篇文章被冠于卷首,并以之为书名。

可见“读书”是作者最美好的回忆,也是她晚年所认同的自己在学术上取得成就的本原。刘树森先生在《我的读书生涯》(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11月版)“编后记”中说:

本书汇集了赵萝蕤先生半个多世纪以来的著述中择选出来的三十四篇文章,是作者个人的一部文集。在文学翻译界、英语教学与外国文学研究领域,赵萝蕤先生均以其学术业绩闻名已久。以其翻译成就而论,从30年代的《荒原》到90年代的《草叶集》,口碑历来不同凡响。就教学建树而言,赵先生执教五十余年,至今仍在指导研究生,受益者难以数计。在外国文学研究方面,由赵先生担任主编之-的两卷本《欧洲文学史》及其诸多文章行世,研究成果在很多方面具有开拓性的意义……文集可谓赵萝蕤先生治学数十载的写照。读其文章,可知其人,可领略其治学之道。

赵萝蕤能够取得如此成就,同她父亲赵紫宸先生(1888~1979年)用自己的见识给予她的教诲是分不开的。

赵紫宸出身于浙江德清县新市镇一个贫寒的家庭。1914年东吴大学毕业后留学美国,1932年至1933年在英国牛津大学主讲中国文学。回国后先后在东吴大学、燕京大学任教授,冰心、雷洁琼、费孝通等都曾出自其门下。

关于这个赵家祖居地,赵萝蕤的印象是:“那时我已和陈梦家结婚。新市镇是水乡,物价低廉,生活极丰盛,天天吃的不是鱼就是虾。又因无书可读,空闲太多,因此或在桥头看赶鸭子过河,或看着一担担蚕丝茧子从门口挑过……”这是她1937年7月以后逃难返乡时得到的。

1912年,赵萝蕤出生在杭州,从此她获得的是良好的家庭教养和优越的知识教育:

我在苏州圣约翰堂附近的幼稚园玩了三年,七岁进景海女子师范学校的一年级,并在童年开始学英语。父亲1914年至1917年留学美国。因此我一进小学不但学了英语,还开始学弹钢琴,完全是美国的那一套。但是父亲又是个祖国文化修养极深的学者。他怕教会学校不注重祖国语言的培养,又亲自教授我《唐诗三百首》与《古文观止》,而且吟诵起来像是在唱歌……十二岁那年,苏雪林女士(绿漪)到我班上来教国语。她重视写作能力,我的作文常常受到她的双行密圈……六年级时我的语文成绩被评为全校第一,甚至超过了高中三年级的同学。

十六岁了,赵家有女初长成。1928年,豆蔻年华的赵萝蕤,考入燕京大学中文系。

她回忆说,“那时中文系的名教授很多”,有郭绍虞、马鉴、周作人、顾随、谢冰心等,她顿时优游在中国文学的海洋里;可是当二年级读毕,她却在美国籍教师的劝说下,转系读了英国文学,“那时的学校是很自由的;学生除上课外,可以自由支配自己的时间。我酷爱读小说,便从父亲的藏书中选读了狄更斯、萨克雷、哈代的小说,家里没有的就到图书馆去借。后来桑美德教授开了一门小说课,我选修了,但是她要求读的小说,我差不多都已读过。在大学的四年中,我选了多门音乐课,并继续学弹钢琴”。

1932年夏本科毕业时,赵萝蕤刚好二十岁。于是在父亲的鼓励下,她投考了清华大学外国文学研究所研学英美文学。

美人自多偏爱,才女更得天怜。从入清华之门始,赵女生就不断得到老师们的照拂和赏识。她回忆说:

当时研究所除英语外,还要考两门外语。法语及格了,德语却吃了一个零。但是我英语考了一百分。吴宓老师说:“行,德语等入学以后再补吧。”于是我被录取了,还得了一年三百六十元的奖学金。我对父亲说:“我不用花你的钱了。”那时小灶食堂一个月才花六元,还有二十四元零花钱。

在清华大学三年,她听了吴宓讲授的“中西诗比较”、叶公超的“文艺理论”,以及美籍教授温德所开的各种法国文学课程。由着自己的兴趣和学科指引的方向,赵萝蕤努力求着学求着知,而机会总是给予那些进取着的有准备的人。

P1-4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无关娱乐异性仇敌/闲话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臧杰//薛原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青岛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3671133
开本 24开
页数 21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90
出版时间 2011-04-01
首版时间 2011-04-01
印刷时间 2011-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52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67
丛书名
印张 18
印次 1
出版地 山东
208
164
2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9:4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