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血战天下(战国全史)
内容
编辑推荐

战国是中国历史上最有血性、最富活力与创造力的时代,对后世政治、经济,文化都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醉罢君山的作品一向以气势雄浑,风格遒劲著称,《血战天下(战国全史)》亦然。它以战国霸权更迭为主线,立体化、浓墨重彩地再现了这段壮阔历史。战国诸侯众多,事件繁杂,线索混乱,加之史料或有缺失,廓清真相尚属不易,遑论其他。醉罢君山匠心独具,以如椽巨笔,巧妙剪裁,以政治军事为主轴,用简洁、流畅、生动的语言,条理分明、清晰完整地将一幕幕恢宏的历史画卷呈现到读者眼前。全书考据详实,重点突出,内涵丰富,思想深邃,是近年来不可多得的战国通俗史佳作。

内容推荐

《血战天下(战国全史)》:

三家分晋拉开战国序幕,七雄并起,逐鹿天下。魏文侯挥鞭,取河西、定中山,开霸业之先河。齐威王后来居上,围魏救赵。决胜马陵,崛起于东夏。天下诸国,莫不以富国强兵为要旨。变法以图强。商鞅变法于西土,秦国由是而兴起;武灵王胡服骑射于北方,赵国因此而强盛。当是时,狼烟乍起,风云变色,铁血与权谋交错。名将纷涌,谋士迭出,或合纵,或连横。争雄斗霸。凭借着商鞅变法打下的坚实基础,秦国脱颖而出,对东方诸国鲸吞蚕食,一枝独秀。长平之战扫除了秦国一统天下的障碍,及至秦王赢政,奋六世之余烈,吞并东方六国,长达二百五十年的诸侯混战终于偃旗息鼓。

战国是中国历史最精彩的一段,《血战天下(战国全史)》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虽为乱世,却生机勃勃,诸子百家绽放思想之花,为中国文化史难以逾越之高峰。战国之尚武精神独冠干诸朝,血性张扬,重义轻生。聂政之刺韩,荆轲之刺秦,苏秦,张仪之励志,孙膑,范雎之复仇,都是脍炙人口的传奇。后世的思想文化、政治制度,其源头莫不始于战国,读懂战国,才能读懂中国历史。

目录

第一章 三家分晋

一 战国序幕

二 欲望无极限

三 见证奇迹的晋阳之战

四 瓜分晋国

第二章 霸业初兴

一 浴火重生的楚国

二 带头大哥魏斯

三 魏文侯的幕僚们

四 刺客聂政

五 披着羊皮的狼——田氏篡齐始末

六 吴起之死

第三章 中原混战

一 走向裂变的三晋

二 齐威崛起于东夏

三 围魏救赵

四 厚黑教主韩昭侯

五 孙膑的复仇

第四章 商鞅变法

一 我是商鞅(上):人秦

二 我是商鞅(中):变法

三 我是商鞅(下):车裂

第五章 纵横天下

一 城头变换大王旗

二 纵横家的祖师爷——苏秦

三 张仪的发迹史

四 合纵运动的兴起

五 雷霆出击:秦灭巴蜀之役

六 惊天骗局:六百里怎么变成六里

第六章 东西双雄

一 当明君遇到圣哲

二 趁火打劫:燕国之乱始末

三 张仪的忽悠术

四 通三川以窥周室

五 围猎楚国(上):垂沙之战

六 围猎楚国(下):楚怀王之死

七 孟尝君其人

八 鸡鸣狗盗之雄?

第七章 英雄不愧武灵王

一 胡服骑射:赵国的变革

二 吞并中山

三 沙丘遗恨

第八章 齐国的没落

一 白起的成名之战

二 称帝的闹剧

三 灭宋始末(上)

四 灭宋始末(下)

五 燕国复仇记(上)

六 燕国复仇记(下)

七 田单的使命

第九章 准能狙击秦国

一 渑池之会

二 哀郢都:屈原之死

三 华阳之战

四 阏与之役

第十章 大决战

一 范雎相秦(上)

二 范雎相秦(下)

三 长平之战(上)

四 长平之战(下)

五 邯郸之围

六 信陵君窃符救赵

七 九鼎归秦

第十一章 东方乱局

一 最后的合纵

二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三 春申君之死

第十二章 秦王赢政

一 从商贾到政客:吕不韦

二 嫪嘉之乱

三 李斯与谏逐客书

四 秦赵的恩恩怨怨

五 毕竟是书生——韩非之死

第十三章 秦灭六国

一 李牧之死与韩赵灭亡

二 荆轲刺秦王(上)

三 荆轲刺秦王(下)

四 天下归一(上)

五 天下归一(下)

尾声  十年以后……

试读章节

第一章 三家分晋

一 战国序幕

没有谁是永远的强者。

春秋史证明了这点,曾有将近一个世纪,中国大地是晋国与楚国争雄斗霸的舞台,其余百十个诸侯国只是在背后摇旗呐喊,充当小喽哕的角色。然而当春秋的大幕徐徐落下之时,吴、越两国却令人瞠目结舌地异军突起,令老牌强国黯然失色。楚国差一点亡于后起之秀吴国之手,晋国命运虽不至于如此惨淡,却也狼狈不堪,不仅众叛亲离,失去霸主的宝座,甚至后院起火,自相残杀,遂使国力一衰再衰。

高傲且自尊的晋国人绝不愿意接受这样的结果,有着一流雄心与军力的大国,岂可沦为二流的混混呢?带领晋国走出低谷的关键人物,正是内战英雄赵鞅。

如果不是赵鞅,晋国恐怕旱就四分五裂了。晋国的强大得益于独特的政治制度,国家权力并不掌握在君主手中,而是在几大家族手中,即所谓的“六卿制”。到了春秋晚期时,执掌权柄的六卿分别是知氏、赵氏、韩氏、魏氏、中行氏、范氏,六大家族轮流做庄。这种灵活且富有竞争性的制度确保了晋国的政治活力与领袖的才能,在历代晋国元帅或执政中,几乎没有谁是庸才。不过这种制度却难以称得上尽善至美,它的副作用是各大家族间相互倾轧与血腥内斗,每积蓄一定时间便有一次大爆发,每次爆发势必有一个或数个大家族从权力舞台上消失。

公元前497年,晋国陷入大分裂的危机,六卿中的中行氏与范氏两大家族与其余四大家族矛盾激化,终于爆发内战。晋国的内战很快演变为中原的大战,试图摆脱晋国控制的齐国、郑国、卫国等联手支持叛乱的中行氏、范氏武装集团,对他们来说,这是削弱晋国实力的良机。树倒猢狲散,几乎所有的诸侯国都幸灾乐祸地看晋国的洋相,可是他们却低估了赵鞅坚忍不拔的意志力,他临危受命、力挽狂澜,率晋国政府军以一己之力挫败叛军与齐、郑、卫等诸国联军,捍卫了军事大国的荣誉并挽救了国家的命运。

凭借着无人可及的功勋,他当之无愧地在知跞去世后,成为新一任的晋国元帅与执政。可是要恢复晋国的霸主地位,任重而道远。一来是齐国缓慢地复兴,虽然国力不如晋国,但也足以领袖东方;二来是小喽啰见风使舵,一旦察觉到晋国没有以前那么壮了,便纷纷扬长而去,寻找新的靠山;三来是吴国在东南不可遏制地崛起,大有称霸中原之志。

赵鞅心里十分清楚,晋老大一呼百应的时代已经一去不返,内战的巨大损耗与创伤必须用时间去恢复与愈合。显然,晋国的对外政策要做出调整,称霸已经不是首要的目的,休养生息与积蓄力量才能有东山再起的一天。

事实证明,没有晋国领导的中原成了火药桶,“弭兵之会”后的和平局面渐渐被打破了。宋国与郑国爆发了十四年战争(公元前495一前482年),在此期间,宋国还顺手牵羊灭了曹国;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实力不算强大的鲁国也偷鸡摸狗,攻破邾国并俘其君主。最有雄心壮志的,当属后起之秀吴国,吴王夫差显然不甘心把自己局限在东南一隅,他野心勃勃,要驾驭马车凭陵中原。

公元前485年,吴王夫差终于迫不及待地发动对齐国的进攻,兵分两路从海、陆齐头并进。被吓破胆的齐国人借国君的人头乞降,他们杀死齐悼公以换取吴国的退兵。以“仁君”自诩的吴王夫差慷慨地放齐国人一马,司是齐国人还没来得及庆幸,就从边疆传来消息:晋国的战车已轰隆隆地开到了。

自从平定内乱后,赵鞅除r两次象征性地讨伐卫国与鲜虞国之外(此两国在晋国内战中均支持叛军),在对外关系上,晋国始终保持低调。其实卫国与鲜虞都只不过是小角色,在中原敢于叫板晋国的重量级对象,只有齐国。在赵鞅平定内乱的八年战争中,齐囝不仅一而再地出兵干涉晋国内政,而且在叛军失败后,又收容了叛军领袖中行寅与范吉射。扮演着反晋联盟领袖的角色。赵鞅早就想报仇雪恨,好好教训一下齐国人,可是心有余却力不足,一方面晋国实力的恢复尚待时日,男一方面敌人也太多了。如今机会来了,齐国在吴国的猛轰下,俨然成了落水狗,赵鞅也会做这种落井下石的勾当,此时不揩油,更待何时呢?

当被视为蛮夷的吴圉人高举“不伐有丧之国”的传统道德旗帜时,长期领袖中原的晋国人竟然抛弃了文明的核心价值观,礼的原则遭到践踏也预示着一个更加实际、更加残酷的时代即将到来。晋国的战车长驱直入,在齐国境内横冲直撞,占领犁丘、辕邑后,又摧毁高唐城,一直攻打到赖邑才尽兴而回。

尽管这次复仇行动十分解气,但是赵鞅的风头很快便被吴王夫差盖过了。一年后的公元前484年,吴国大军又一次兵临齐国,并取得了艾陵之役的伟大胜利,齐国军队战死三干人,损失八百辆战车,前线五名大将成为吴国人的俘虏。凶悍的吴围兵团又一次证明了他们是天下至强,三大传统强国中的楚国、齐国都成为其手下败将,只要再力压晋国,吴王夫差便可以实现号令天下的梦想。  晋、吴的交锋不可避免,但不是在战场上,而是在谈判桌上。

公元前482年的黄池之会,既是吴王夫差人生的顶点,也是他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晋、吴两国代表在嘴皮子上你来我往,争夺盟主宝座,双方僵持不下。低调隐忍的赵鞅差点失去了耐心,他愤愤地说道:“我们干脆击鼓列阵,跟他们干一仗,这样就可以分出谁先谁后了。”然而与吴国反目并不利于晋国恢复元气,在关键时刻,赵鞅强行咽下一口恶气,把盟主宝座让给了吴王夫差。

事实证明,赵鞅的隐忍是对的。吴王夫差并没有心情来享受盟主的快感,因为在黄池之会的同时,越国人乘机倾巢而出,进攻吴国的首都。吴国的命运由是开始直线下滑,一直到被越玉勾践将其版图从地图上抹去。原来“以退为进”可以是一种战略,原来隐忍是为了等待强大对手遭到致命一击。

……

P1-2

书评(媒体评论)

跨越二百五十年的漫长岁月,战国七雄纵横捭阖的英雄诗章,浓缩在醉罢君山的力作《血战天下》之中。这部洋洋洒洒数十万言的历史作品,大气而浑厚,叙述生动而流畅,结构清晰明了,于细节处则见其求实、求真的写作态度。人物虽多,事件虽繁,却能有条不紊,毫无杂乱,其驾驭文史之能力,亦足称道矣。

——《血腥的盛唐》作者王觉仁

在崇尚丛林法则,弱肉强食的战国时代,也是一个让人读之不禁为之血脉贲张的时代,在那个时代,英雄如星辰布满星空似的撒满大地,一个个争先恐后地闪亮登场,又无一例外的,一个个沾满血腥之昧黯然离场,徒令人扼腕叹惜;醉罢君山的这本书,真实而残酷,让我们见识了一个激烈时代里人性的激烈交锋,读之令人触目惊心,回昧无穷。

——《那时汉朝》作者月望东山

战国是中国历史上最有血性、最富活力与创造力的时代,对后世政治、经济,文化都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醉罢君山的作品一向以气势雄浑,风格遒劲著称,本书亦然。它以战国霸权更迭为主线,立体化、浓墨重彩地再现了这段壮阔历史。战国诸侯众多,事件繁杂,线索混乱,加之史料或有缺失,廓清真相尚属不易,遑论其他。醉罢君山匠心独具,以如椽巨笔,巧妙剪裁,以政治军事为主轴,用简洁、流畅、生动的语言,条理分明、清晰完整地将一幕幕恢宏的历史画卷呈现到读者眼前。全书考据详实,重点突出,内涵丰富,思想深邃,是近年来不可多得的战国通俗史佳作。

——《寂寞的王朝》作者者域桃源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血战天下(战国全史)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醉罢君山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现代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4317282
开本 16开
页数 42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4-01-01
首版时间 2014-01-01
印刷时间 2014-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468
CIP核字 2013262642
中图分类号 K231.09
丛书名
印张 27.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5
169
2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13:2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