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道教史/百年经典学术丛刊
内容
编辑推荐

《道教史》突出之处,主要在于它是第一部道教的专史。许地山先生因而也便成为系统梳理道教历史的先驱者。是在占有大量材料和吸取众多成果的基础上,为大众读者写的有关道家知识的讲义。它从科学方法入手,讲述了道家学派的渊源与演变,着重讲述了老子,庄子思想的核心内容,及其他对于中国文化的影响。它没有涉及现在所谓的宗教问题,是学习道家知识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入门经典之作。

本书既是文史爱好者了解民国学术文化的一条重要渠道,也是值得书友珍藏的珍品。

内容推荐

许地山编著的《道教史》是一部道教通史,以时间为经,以教派分化为纬,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道教产生、发展和流传的历史。《道教史》所记时限始于道教产生前的秦汉社会状况和思想渊源,止于当代道教在世界各地的传播。所记内容涉及道教及各支派的经籍、教义、人物、教制、教职等等,同时兼及道教的节日、礼俗、圣地、遗迹、建筑、文学、艺术等等。在对道教作全面考察的同时,书中还对道教与中国古代政治、社会、经济、文化、思想的关系,作了深刻的分析,对一些重要史事和学术问题也提出了不少新的见解。

本书既是文史爱好者了解民国学术文化的一条重要渠道,也是值得书友珍藏的珍品。

目录

《道教史》导读

弁言

绪说

  一 上品道中品道与下品道

  二 方内道与方外道

  三 清静说炼养说服食说及经典科教说

  四 正真教返俗教训世教

道教前史

第一章 道底意义

第二章 道家思想底建立者老子

  甲 老子是谁

  乙 道德经

  丙 老子底思想

  丁 道论

  戊 人生论

  己 老子底论敌

第三章 老子以后底道家

  甲 关尹子

  乙 杨子

  丙 列子

第四章 道家最初底派别

  甲 彭蒙田骈慎到底静虚派

  乙 假托管子所立底法治派

  丙 假托太公底阴谋派

  丑 庄子一流底全性派

  子 庄子

  丑 庄子底著作

  寅 庄子底思想

   (一)齐物论

   (二)逍遥游论

  卯 庄子门人底思想

  辰 承传稷下法治派底庄子学

  巳 承传稷下阴谋派底庄子学

  午 秦汉儒家化底庄子学

  未 承传杨朱派底庄子学

第五章 秦汉底道家

  甲 吕氏春秋及养生说

  乙 淮南子及阴阳五行说

  子 阴阳思想

  丑 五行说

第六章 神仙底信仰与追求

第七章 巫现道与杂术

  甲 尸与巫底关系

  乙 巫底职能

  丙 秦汉底巫祠

  丁 杂术

附录:道家思想与道教

试读章节

第四章 道家最初底派别

自老聃关尹以后,道家思想弥漫天下,杨朱、列御寇、魏牟各立一说,于是道家渐次分为两派。依武内先生底说法,第一是关尹、列子底静虚派,第二是杨朱、魏牟底全性派。静虚派主张人当舍自己底欲望,断绝知虑,顺着天赋的真性来生活。全性派以为情欲乃人类底本性,当舍弃人间底名利,放纵本能的情欲。前一派可以说是消极的道家,为田骈、慎到所承传。后者为积极的道家,庄周底学说从这派发展而来。

齐威王、宣王在位底时代,自西历纪元前三五七年至前三。一年,五十七年间,齐底都城为中国文化底中心。当时底齐都即今山东临淄,城周五十里,辟十三门,其南门名为稷门。因为威宣二王礼聘四方学者,于是天下人物都聚于临淄。邹人孟轲,楚人环渊,赵人慎到,宋人宋轻,是外国学者中受特别优待底人物。他们受王金钱及邸宅底厚赐,地位等于上大夫。还有齐国本地底学者,如三位驺子、淳于髡、田骈、接子等也聚于齐都。淳于髡是仰慕晏婴底学者,见梁惠王,一语连三昼夜无倦。惠王要留他,待以卿相之位,辞不受。三驺即驺忌、驺衍、驺夷。《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载:“齐有三驺子。其前邹忌,以鼓琴干威王,因及国政,封为成侯,而受相印,先孟子。其次驺衍,后孟子。”驺衍是宣王时人,唱五行说,倾倒一时。驺爽稍后,采驺衍之术以纪文,颇为齐王所嘉许。这几位都是齐人所称许,当时有“谈天衍,雕龙赉,炙毂过髡”底颂。对于田骈、接子,当时也号为“天口接田”。在这班人以后还有齐襄王时底苟子。当时他们底邸宅多在稷门之下,所以齐人称他们为“稷下先生”。

在稷下著书底学者,《史记》、《汉书》里还留着些名字。其中与道家思想有关底,如环渊、接子、慎到、田骈,和后世假托底《管子》及《太公书》。环渊为老子弟子,从楚至齐,为输道家思想入齐底第一人。他底学说已不可考,《史记索隐》说:“环渊、接子,古著书人之称号也。”《史记·孟子苟卿列传》慎到传下说:“环渊著上下篇。”《汉书》作《娟子》十三篇。蜗子就是环渊。接子底著述也失传,《史记正义》记“《接子》二篇,《田子》二十五篇。”《汉书》同,记《田子》二十五篇,《接子》二篇。《史记》记“慎到著《十二编》”,《汉书》有《慎子》四十二篇底名目,《隋志》、《唐志》有滕辅注底十卷本。后来连十卷本也不传,从《群书治要》录出七篇。马聪《意林》录《慎子》佚句十三条,宋以后,只余五篇残本。田骈底书今亦不传。驺衍底五行说到战国末年各派也染了它底色彩,在道家思想上最为重要,当于说庄子以后略论一下。

甲 彭蒙田骈慎到底静虚派

在旧籍里,彭蒙田骈慎到三个人常并提起。彭蒙底思想如何,已不可考。《庄子·天下篇》引彭蒙之师底话:“古之道人至于莫之是,莫之非而已矣。”看来,他所师承底是渊源于列子。田骈慎到底学说也不外是从贵虚说演出来底齐物弃知说。《吕氏春秋·不二篇》说“陈骈贵齐”,是知齐物论为田子所特重。齐物论底大旨是“齐死生,等古今”。以为古今生死乃是大道连续的运行,本不足顾虑,所以对此能够不动情感,不生执着底便是见道底人。慎到底学说是从弃知着眼。《庄子·天下篇》介绍他和彭蒙田骈底思想,说:“公而不当,易而无私,决然无主,趣物而不两,不顾于虑,不谋于知,于物无择,与之俱往,古之道术有在于是者,彭蒙田骈慎到闻其风而悦之。齐万物以为首,曰:‘天能覆之,而不能载之;地能载之,而不能覆之;大道能包之,而不能辩之。’万物皆有所可,有所不可。故曰:‘选则不遍,教则不至,道则无遗者矣。’是故慎到弃知去己,而缘不得已,泠汰于物,以为道理。曰:‘知不知,将薄知而后邻伤之者也。’溪髁无任,而笑天下之尚贤也。纵脱无形,而非天下之大圣。椎拍杭断,与物宛转;舍是与非,苟可以免;不师知虑,不知前后,魏然而已矣。推而后行,曳而后往,若飘风之还,若羽之旋,若磨石之隧,全而无非,动静无过,未尝有罪。是何故?夫无知之物,无建己之患,无用知之累,动静不离于理,是以终身无誉。故曰:‘至于若无知之物而已,无用贤圣,夫块不失道。’豪杰相与笑之,曰:‘慎到之道,非生人之行,而至死人之理,适得怪焉。’田骈亦然,学于彭蒙,得不教焉。”

彭蒙、田骈、慎到,都以为万物平等,各有所长短,若以人底知虑来评衡,那便违道了。故自身应当绝虑弃知,等观万物,无是非,无进退。假如有进退往还,亦当如飘风,如羽毛,如磨石,纯是被动,能任自然而后可。知虑于生活上无用,所以不必力求,由此可见天下之尚贤为可笑。墨子底尚贤论也当排斥。从这理论发展出来,人间一切若得其法,虽然没有贤智的人来指导也可以治理,结果,只要有了固定的法则,天下便治了。慎到被归入刑名家就是这个原故。《荀子·解蔽篇》说:“慎子蔽于法而不知贤。”有法无贤,是稷下道家底一派。这种对于法底全能底态度是道家一派转移到法家底枢纽。又,《荀子·天论》说:“慎子有见于后无见于先。”先后也是从《老子》底“圣人后其身”及“不敢为天下先”底意义而来。《吕览·执一篇》述田骈对齐王说:“臣之言无政而可以得政,譬之若林木无材而可以得材”,也是《老子》“无状之状,无物之象”底意思。可见法家与道家底关系。

还有从齐物思想引出农家一流底实行运动。这派假托神农之言,主张从事农业,自己生产,自己生活。社会分业是不对的,纳赋税给人君是不对的,物价有贵贱,交易用斗衡,都不对。社会无论是谁都要工作,齐贵贱,同物价,泯善恶,一味以归到自给自养,君臣并耕底境地为极则。关于这派底学说现已不存,《汉书·艺文志》有《神农》二十篇为战国时代底著作,而作者不详。《孟子·滕文公》出许行底名字,想当时这派底宣传很用力,《神农》书也许是他们所用底圣典。因为许行不主张社会分业,与儒家底王道思想不合,所以受孟子排斥。但《孟子》里没细说许行底思想,我们到底不知道他主张用什么方法才能达到目的。大体说来,不外是道家底齐物思想底具体化吧。《吕氏春秋·审为篇》记:“神农之教曰:士有当年而不耕者,则天下或受其饥矣。女有当年而不绩者,则天下或受其寒矣。故身亲耕,妻亲织所以见致民利也。”这也许是战国时底农家所奉底经句。社会组织越严密,人必不能不分工,齐物主义底不能实行,乃意中事。齐物主义是教人再反到自然去过禽兽式的生活,虽然实现,未必是人生之福。

P44-48

序言

中国传统学术,经历清后期的低迷徘徊之后,从清末民初起,涌现出了一批大师级的学者。他们以渊深的国学根底,融通中西,不仅擘划了学术研究的新领域,更开创了一种圆融通博且富于个性特征的治学门径与学术风范,而后者也正是当今学术界,经历了十几年的曲折后出现的“世纪回眸”热潮所尤为心仪的核心问题。本丛书辑取其中尤具开创性而篇幅不大者,并约请当今著名专家为之导读,不仅梳理其理论框架,剔抉其精义要眇,更着重揭橥其学术源流、历史文化背景,及撰作者当时特定的情境与心态,从而在帮助读者确切理解原著的同时,凸现大师们的学术个性。相信这一设计,会比单出原著,或笼统抽绎当时学风特点,来得更切近可靠。原著是垂范后世的经典之作,导读为鞭辟人里的精赅之论,珠联璧合,相得益彰。这也许是本丛书有别于坊间同类丛书不可替代的特点而弥足珍藏。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道教史/百年经典学术丛刊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许地山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2561544
开本 32开
页数 17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41
出版时间 2011-12-01
首版时间 2011-12-01
印刷时间 2011-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图书小类
重量 0.23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959.2
丛书名
印张 6.62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09
144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36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4 17:5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