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林主编的《应用光学(第四版)》是经光学仪器教学指导委员会审定大纲的九五重点规划教材。本书除了介绍高斯光学、光学仪器基本原理等传统内容外,还介绍了激光束光学,光纤光学,红外光学以及色度学等有关现代光学的基础内容。其它章节的内容和例题、习题也力图融进现代光电仪器的先进成果。
| 图书 | 应用光学(第4版) |
| 内容 | 编辑推荐 李林主编的《应用光学(第四版)》是经光学仪器教学指导委员会审定大纲的九五重点规划教材。本书除了介绍高斯光学、光学仪器基本原理等传统内容外,还介绍了激光束光学,光纤光学,红外光学以及色度学等有关现代光学的基础内容。其它章节的内容和例题、习题也力图融进现代光电仪器的先进成果。 目录 第一章 几何光学基本原理 §1-1 光波和光线 §1-2 几何光学基本定律 §1-3 折射率和光速 §1-4 光路可逆和全反射 §1-5 基本定律的向量形式 §1-6 光学系统类别和成像的概念 §1-7 理想像和理想光学系统 第二章 共轴球面系统的物像关系 §2-1 共轴球面系统中的光路计算公式 §2-2 符号规则 §2-3 球面近轴范围内的成像性质和近轴光路计算公式 §2-4 近轴光学的基本公式和它的实际意义 §2-5 共轴理想光学系统的基点——主平面和焦点 §2-6 单个折射球面的主平面和焦点 §2-7 共轴球面系统主平面和焦点 §2-8 用作图法求光学系统的理想像 §2-9 理想光学系统的物像关系式 §2-10 光学系统的放大率 §2-11 物像空间不变式 §2-12 物方焦距和像方焦距的关系 §2-13 节平面和节点 §2-14 无限远物体理想像高的计算公式 §2-15 理想光学系统的组合 §2-16 理想光学系统中的光路计算公式 §2-17 单透镜的主平面和焦点位置的计算公式 第三章 眼睛和目视光学系统 §3-1 人跟的光学特性 §3-2 放大镜和显微镜的工作原理 §3-3 望远镜的工作原理 §3-4 眼睛的缺陷和目视光学仪器的视度调节 §3-5 空问深度感觉和双眼立体视觉 §3-6 双眼观察仪器 第四章 平面镜棱镜系统 §4-1 平面镜棱镜系统在光学仪器中的应用 §4-2 平面镜的成像性质 §4-3 平面镜的旋转及其应用 §4-4 棱镜和棱镜的展开 §4-5 屋脊面和屋脊棱镜 §4-6 平行平板的成像性质和棱镜的外形尺寸计算 §4-7 确定平面镜棱镜系统成像方向的方法 §4-8 棱镜转动定理 §4-9 共轴球面系统和平面镜棱镜系统的组合 §4-10 棱镜的偏差 第五章 光学系统中成像光束的选择 §5-1 光阑及其作用 §5-2 望远系统中成像光束的选择 §5-3 显微镜中的光束限制和远心光路 §5-4 场镜的特性及其应用 §5-5 空间物体成像的清晰深度——景深 §5-6 红外光学系统的冷光度学基础 第六章 辐射度学和光度学基础 §6-1 立体角的意义和它在光度学中的应用 §6-2 辐射度学中的基本量 §6-3 人眼的视见函数 §6-4 光度学中的基本量 §6-5 光照度公式和发光强度的余弦定律 §6-6 全扩散表面的光亮度 §6-7 光学系统中光束的光亮度 §6-8 像平面的光照度 §6-9 照相物镜像平面的光照度和光圈数 §6-10 人眼的主观光亮度 §6-11 通过望远镜观察时的主观光亮度 §6-12 光学系统中光能损失的计算 第七章 色度学基础 §7-1 颜色视觉 §7-2 颜色匹配 §7-3 CIE标准色度系统 §7-4 CIE标准照明体和标准光源 §7-5 颜色测量 §7-6 孟塞尔表色系统 第八章 光学系统成像质量评价 §8-1 概述 §8-2 介质的色散和光学系统的色差 §8-3 轴上像点的单色像差——球差 §8-4 轴外像点的单色像差 §8-5 几何像差的曲线表示 §8-6 用波像差评价光学系统的成像质量 §8-7 理想光学系统的分辨率 §8-8 各类光学系统分辨率的表示方法 §8-9 光学传递函数 §8-10 用光学传递函数评价系统的像质 第九章 望远镜和显微镜 §9-1 望远镜的光学性能和技术条件 §9-2 望远镜物镜 §9-3 望远镜目镜 §9-4 望远镜的外形尺寸计算 §9-5 显微镜概述和显微镜的光学性能 §9-6 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 第十章 照相机和投影仪 §10-1 照相物镜的光学特性 §10-2 照相物镜的基本类型 §10-3 变焦距照相物镜 §10-4 取景系统和调焦系统 §10-5 投影仪的作用及其类别 §10-6 投影仪中的照明系统 §10-7 投影物镜 §10-8 投影系统中的光能计算 第十一章 光纤光学系统 §11-1 概述 §11-2 全反射光纤的光学性质 §11-3 全反射光纤的应用 §11-4 梯度折射率光纤 第十二章 激光光学系统 §12-1 概述 §12-2 激光束在均匀介质中的传播规律 §12-3 高斯光束的透镜变换 §12-4 激光谐振腔的计算 §12-5 激光扫描系统和册镜头 §12-6 光学信息处理系统和傅立叶变换镜头 第十三章 红外光学系统 §13-1 概述 §13-2 红外光学系统的功能和特点 §13-3 红外物镜 §13-4 辅助光学系统 §13-5 典型红外光学系统 第十四章 现代新型光电器件及其成像系统 §14-1 CCD和CMOS光电器件 §14-2 数码相机光学系统 §14-3 衍射光学元件 §14-4 非球面成像特性 第十五章 非成像光学系统 §15-1 照明光学系统基本组成 §15-2 照明光学系统的设计 §15-3 均匀照明的实现 §15-4 太阳光能量获取系统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应用光学(第4版)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李林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1045912903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298 |
| 版次 | 4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442 |
| 出版时间 | 2010-03-01 |
| 首版时间 | 2010-03-01 |
| 印刷时间 | 2011-08-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自然科学-物理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47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O439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9.25 |
| 印次 | 13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60 |
| 宽 | 183 |
| 高 | 11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44000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