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尼采自传(重估一切价值图文本)/了如指掌
内容
编辑推荐

尼采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他的思想为什么会遭到人的普遍误解呢?弗里德里希·尼采编著的《尼采自传(重估一切价值图文本)》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听从内心召唤的真正思想者特立独行的一生,让后人得以理解他的学术轨迹和人生历程。

内容推荐

弗里德里希·尼采编著的《尼采自传(重估一切价值图文本)》讲述了:无疑,尼采是哲学史上“翻页”的人物,如果说苏格拉底开创了两千多年来西方哲学的传统,那么尼采则是这一体系的掘墓人。这位不可一世的天才却不得善终,至今他的幽灵仍在徘徊,深刻影响了后来的海德格尔、福柯、德里达、德勒兹……出于对自己成就的认可,这位目空一切的疯子写了自己的传记《尼采自传(重估一切价值图文本)》,让后人得以理解他的学术轨迹和人生历程。

目录

序言

为什么我这么智慧

为什么我这么聪明

为什么我能写出这么好的书

《悲剧的诞生》

《不合时宜的思想》

《人性的,太人性的》和两个续编

《朝霞》——有关道德即偏见的想法

《快乐的科学》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一本为所有人,和不为任何人写的书

《善恶的彼岸》——未来哲学的前奏

《道德的谱系》——一篇论战文章

《偶像的黄昏》——如何用榔头研究哲学

《瓦格纳事件》——一个音乐家的问题

为什么我就是命运

试读章节

我生活的幸福,或许还有生活的独特性,都来自它的厄运:用玄妙的方式来说,假如像我父亲,我已经去世了;假如像我母亲,我依然活着,并且逐渐变老。这双重的来历,就像生命之梯的最高一级和最低一级,既是没落的,也是个开端——如果这样说有点意义的话,它说明了派别的中立性和自由性,与人生的全部问题有关,这可能使我卓尔不群。对上升和下落的标志的感觉,我比任何人都更敏锐;我在这方面是个优秀的大师——我熟悉这两方面,我自己就是这两方面。——我父亲三十六岁时就去世了:他亲切体贴、和蔼可亲、体弱多病,就像是个命定的匆匆过客——这是对生命本身的亲切回忆,更确切来说,是对他的人生的亲切回忆。在我父亲生命衰老的那年,我的生命也开始衰竭:在三十六岁那年,我的生命力降到了最低点——我虽然还活着,但离我三步以外的地方都看不见。那时(1879年)我辞掉了巴塞尔大学的教授职务,整个夏天,像个幽灵似的生活在圣摩里茨(St.Motitz);我在瑙姆堡(Naumburg)度过了第二年的冬天,我一生中阳光最少的冬季。这是我人生的低谷:《漫游者及其影子》就写于此间。我那时无疑把自己看做一个幽灵……翌年冬天,就是我在热那亚的第一个冬季,愉悦和超脱(几乎伴随着严重的贫血和消瘦)带来了《朝霞》这部作品。该书反映出的开朗和喜悦,以及旺盛的精力,不但符合我身上严重的生理弱点,而且也符合我极度的痛感。虽然我连续三天受到头疼和呕吐的折磨。在这种痛苦中,我仍具有辩证学家清醒的头脑,极其冷静地仔细思考事情,而在健康情况较好的情况下,对这些事情的考虑反而缺乏毅力,不够周到,也不够冷静。我的读者或许知道,我如何把辩证法看做是颓废派的征兆,例如最著名的事件,即苏格拉底(sokrates,约公元前469-前399,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老师)的个案。——所有理智上的紊乱,甚至发烧届的那种半昏迷状态,都是我以前很少见的事情。对于它们的性质和反复性,我还要找学者咨询。我的血液流动缓慢。

P6-7

序言

因为预见到我不久就要向人类提出空前严峻的要求,我觉得有必要宣告我是何许人。事实上大家可能已经知道我是个怎么样的人。因为我的言行已经证实了我的存在。然而,我的使命是伟大的,而我的同时代人却是渺小的。这种不协调表现在,有人既不听我的话,也不看我一眼。我靠自己的信誉活着。说我在活着,这或许只是一种偏见?……我只要和任何一个夏天到上恩加丁山(瑞士山名。一本书全部注释均为译者所加.以后不再说明)上“有教养的人”聊聊,就能使自己确信,我并没有活着……在这种情况下,我有一种责任——这种责任根本违背我的习性,尤其违背我自负的天性——我要宣明:你们听我说!因为我是这么一个人,别把我和他人混为一谈!

例如,我绝对不是个妖魔,绝对不是个道德鬼怪。我的本性甚至与那些至今还被人尊为道德高尚的人相反。在我们当中,我觉得这正是我感到自豪之处。我是哲学家狄俄尼索斯(Dionysos,希腊神话中的酒神)的门徒,宁可做萨蒂尔(Satyr,希腊神话中耽于淫欲的森林之神),而不愿当圣者。然而,请大家读一下这本著作吧。我也许以此书大功告成,也许这本书并无他意,只不过是为了轻松友善地表达这种对立。我要允诺的最后一件事,也许就是“改善”人类了。我没有树立新的神像。但愿旧的神像知道,陶土制作的双腿有什么意义。推倒神像(我称之为“典范”)——这更可能属于我的手艺。当有人虚构一个理想世界时,也就使现实失去了其价值、意义和真实性……“真实的世界”和“虚假的世界”——用德语来说是虚构的世界和现实性……理想这一谎言向来是对现实的诅咒,而人类本身被这个谎言所欺骗,其天性降至最低点,而且变得虚伪,甚至去推崇那些违背人类,用以保证发展、前途和将来崇高权力的价值。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尼采自传(重估一切价值图文本)/了如指掌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德)弗里德里希·尼采
译者 麦湛雄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1661559
开本 16开
页数 12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00
出版时间 2011-11-01
首版时间 2011-11-01
印刷时间 2011-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西方哲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516.47
丛书名
印张 8
印次 1
出版地 黑龙江
230
170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9:5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