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佩蓉教孩子学礼仪
内容
编辑推荐

家庭永远是孩子的第一所学堂,父母永远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对于家长来说,究竟我们要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选择什么样的教育模式?教给孩子什么样的价值观?什么样的社会交往方式:如何与小伙伴、同学、老师、家长、长辈打交道?铸造孩子什么样的品格?如何提高孩子的情商?带给孩子什么样的视野和未来观?对于目前的中国来说,家庭教育是条深河,希望《佩蓉教孩子学礼仪》作者蒋佩蓉所拥有的专业、实践、视野、真诚和热情能给您指明航向。

内容推荐

蒋佩蓉所著的《佩蓉教孩子学礼仪》是一本教孩子如何在家庭、学校、社区及特殊场合下举止得体的礼仪书,包括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的礼仪。

相关的书籍将讨论的重点多放在如何培养孩子外在的礼仪、礼节上,作者认为礼仪、礼节如果缺少心灵的参与则都是空谈,只有我们帮孩子从内心深处去触摸做事的准线,将内心的位置摆正了,那孩子外在的表现才能与内心的世界相得益彰。

因此教孩子礼仪要从“心”开始。礼仪的“心”,它处处表明对方是个配受尊重的人;真正发自内心的礼仪,传递着生命之间的彼此尊重和欣赏。可以说,作者将儿童礼仪提高到建造孩子生命的高度来讨论。

这其中最关键的,是作为父母的您的参与。因为您才是《佩蓉教孩子学礼仪》的实践者。

目录

目录

推荐序一

推荐序二

推荐序三

自序:我们为什么要教孩子学礼仪?

品格篇

 礼仪是什么

 管教你的孩子

 真正的绅士

 真正的淑女

 领导力是训练出来的

家庭篇

 用餐好习惯从幼儿做起

 每周一次的约会

 管理个人物品

 家庭用餐礼仪

 饭桌上的话题

学校篇

 幼儿园要学的功课

 成为学生的礼仪

 校园这个社交场

 解决冲突:敢做敢当

 比赛中的体育精神

社交篇

 第一印象管理

 智慧地使用语言

 聊天的艺术

 外出就餐的礼仪

 生日派对礼仪多

 凯安的生日派对

特别场合下的礼仪

 旅行的礼仪

 宾馆住宿的礼仪

 春节礼仪

 公共场合的礼仪细节

 做观众要了解的礼仪小细节

附录

 父母常问的问题

试读章节

礼仪是什么

中国素来有“礼仪之邦”的美誉。而如今,尤其在我们孩子身上,礼貌的缺失,已经不是个别现象。我们做父母的需要做点什么呢?怎样才能让我们的孩子成为谦谦君子呢?

礼仪的关键是什么?是知道在正餐的时候使用什么餐具,或者在用餐时,某个客人应该坐在什么位置吗?其实,良好的礼仪并不意味着繁文缛节: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礼仪的实质在于:

首先,礼仪的金科玉律就是待人如己。这点常常被人忽略。西方也有一句类似的话,“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这被称为是人际关系的黄金法则。我们可以要求我们自己和我们的孩子去“待人如己”。如果我们能够在公共场合或个人生活中都用这条金科玉律来要求自己,那么,如果你到白金汉宫与英国女王一起共进下午茶,即便你不会使用任何餐具,也能表现得优雅自如。因为在宴席中,你已经把焦点集中在怎样让人感到舒适愉快。

其次,在礼仪中有两个非常重要的素质:恩待与优待他人。在英文中“恩待(gracious)”源于“恩典”一词,意思是给予别人他不配得到的恩赐。比如,当你和朋友共进晚餐的时候,有人总是忘记你孩子的名字,而你的孩子却回答说:“没关系,我也经常忘记别人的名字,我不擅长记人名。”这样就能立刻让那位朋友感到很轻松,并且将其从当众失礼的尴尬局面中解救出来。优待他人,就是以他人为先,并将敬意付诸行动。在以前,中国人讲究的是尊重长辈和前辈。而现在,这个价值观也同样适用。它并不是“拍马屁”或往别人脸上贴金。恰恰相反,这是礼仪,无论你感觉那人是否配得,那是一种对其年龄与经历的敬意。

再次,礼仪的黄金三角:尊重、体谅和诚恳。一个真正纯正的关系是建立在尊重的基础上的。同时,在与他人的交流过程中要传达对他人的体谅与诚恳。比如,我的儿子过五岁生日时,他的朋友送给他一张DVD,他告诉朋友,他早已经有那张DVD了,这让他的朋友非常尴尬。虽然他很诚实,但我还是鼓励他以礼貌的方式来回应。比如,可以礼貌地收下,表示感谢,这样既不必说谎也不会因为说出事实而伤害到朋友的情感。这种技巧需要用一生的时间去训练。这样,下次遇到同样的情况,他就可以巧妙地说: “谢谢你,安蒂,你怎么知道《小飞侠》是我最喜欢的电影,谢谢你为我准备的礼物。”接受礼物的同时,也可以上前去拥抱朋友。

最后,要警惕关于礼仪的四个误区。

1.“礼仪是一套严格的令条,人人都必须遵守。”

事实上,良好的礼仪是发自内心的,而不是靠外在的约束。礼仪的最高境界,是将尊重、体谅和诚恳的态度与心灵融为一体,因此,礼仪不是针对不同的环境深思熟虑之后的“正确”选择,而是你的言行举止都是这些内在美德的自然流露。

2.“只有社会地位高的人才应该讲究礼仪。”

事实上,不管你贵为首相还是低为贫民,每个人都可以做到彬彬有礼。无论你的教育程度或经济情况如何,只要是对人对己有尊重、体谅和诚恳的态度,你就是礼仪高手。

3.“讲礼仪已经过时了。”

事实上,礼仪在今天更加重要。研究表明,在全球排名前500强的企业中,那些成功人士具备的不是高智商或高学历,相反,他们具备的是高情商。良好的礼仪能提高孩子的情商,能帮助孩子在所追求的事业上取得成功。

4.“礼仪是虚伪的阿谀奉承。”

事实上,阿谀奉承和傲慢与“君子之风”恰恰相悖。君子不管处于社会的哪个阶层,都是优雅谦逊的,是被大众所欢迎的。他们无论在什么人面前,无论对方的社会地位或经济状况如何,他们都能一视同仁,他们永远都会表现得彬彬有礼。

或许,以下的故事可以用来说明礼仪的核心。

星期天,一个穿着破烂牛仔裤和黑条T恤的年轻人,对礼拜很好奇,就赤脚走进了一座漂亮的教堂。但他并没有注意到周围的人都穿得很正式:男士身着西装,女士身穿套裙。他不知道该坐哪里,就径直走到前面,盘腿坐在台前的地板上。这时,一个上了年纪的招待员穿着一套体面的西装走过来,场面立刻变得凝重而沉寂。大家都担心招待员会斥责这个衣冠不整的男孩,并把这个失礼的不速之客赶出去。

然而出乎大家意料的是,这个绅士招待员走到男孩身旁,脱掉鞋子,盘腿坐在了他身边。那天,许多人被这样的举动感动得泪流满面。这个招待员是真正的绅士,因为他对于那个不懂传统教会礼仪的人也表达了欢迎与接纳。

这就是礼仪的核心。

在这样的场合下,如果是你或你的孩子会如何表现呢?我希望我们都能培养出举止优雅的孩子,无论他们在白宫或在乡村,都能谈吐大方,彬彬有礼。你无法预知,在他的生命中将会有怎样的机遇之门向他敞开。

P3-7

序言

重温人生的重要课程

跟佩蓉约稿有一段时间了,不过却一直没机会见到她本人,然而,之前编辑给我看的一张照片却令我印象深刻。似乎是某家杂志社给佩蓉做的专访,拍了佩蓉与她的家人,她的三个儿子阳光、正气、自信,虽然只是一张照片,但那种“优秀”的感觉却非常的强烈——你不得不承认“相由心生、相由心转”的奇妙感。当时,我便很好奇,怎样的家庭、怎样的家教可以培养出如此优秀的孩子,在这本书中我找到了答案。

很多人称佩蓉是“礼仪专家”,专家就意味着技高一筹,可以指点迷津,但在“礼仪”这件事上,并没有速成的捷径。因为礼仪是通过言谈举止表现的,而言谈举止源于为人处世的观念、态度,显然,要去影响人的精神、意识并非易事。所以,最好的方式,便是在孩子年幼时就给予他良好的环境和正确的教育。

那么,教什么?

我想佩蓉书中的一些话很好地回答了这个问题:你需要知道的一切都在幼儿园里,黄金法则、爱、公共卫生、生态、政治、智慧地生活。比如与人分享、公平游戏、不打人、物归原处、不要拿任何不属于你的东西、伤害了别人要说“对不起”、过平衡的生活、出门注意交通安全、留意新奇现象……

国学启蒙《弟子规》中亦有: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轻訾;勿谄富,勿骄贫,勿厌故,勿喜新……

多么简单、却又那么难。简单到是幼儿的“守则”、“启蒙”,难到能做到的成人少之又少。

是谁导演了这个看似不合逻辑的现实?是家长?是教育?是历史?抑或是社会?

都有吧。

不过,我无意于做批判现实的“愤青”,那没有什么意义。我们更应关注如何根据孩子的认知、社交能力及心理的发展,让他们了解和掌握做人做事做学问的道理和方法。

比如,告诉男孩子,他们的力量要用来保护和帮助弱者,而不是欺负弱者。如果在孩子小的时候,对这个问题处理不当,男孩长大后,当他们本可以成为“英雄”和“冠军”时,他们却会成为欺凌弱小者或独裁者。

比如,教育女孩子要珍惜和欣赏自己的身体,还要照料好这副身体,要讲究卫生,护发护肤,穿衣打扮要合体,并合理使用肢体语言使举止优雅。

比如,训练孩子交谈的技巧,告诉他要多倾听,对对方的话表示肯定,并不断提问以示很感兴趣,而不是只顾自己侃侃而谈。

比如,克制自己不参与到一场消极的谈话中,也能克制自己不对此进行评判,以免给人留下审判者的印象,而对朋友的友情则充满自信,并不介意他们取笑自己。

所有的一切,佩蓉都在她的书中用生活中实际发生过的小故事娓娓道来,正是这些点滴,让她培育了3个足以自豪的孩子,也令她拥有了丰盈的人生。

因此,这本书并不单单是一本早教读本,更是一份幸福密码——

给正在成长中的孩子,

更给错过了人生重要课程的大人们。

——《时尚育儿》执行主编  陶莉

书评(媒体评论)

父母往往忽略了孩子不能输在品格与情商的起跑线上。喜欢蒋老师的这本书,欣赏她的气质,钦佩她的才华,更羡慕她养育了三个阳光男孩!

——CCTV少儿频道主持人 周洲

翻开佩蓉姐姐的书,就会发现:礼仪是展现自身品格、赢得和谐并有效提升生命质量的修炼。

——北京实验二小校长 李烈

这本书并不单单是一本早教读本,更是一份幸福密码——给正在成长中的孩子,更给错过了人生重要课程的大人们。

——《时尚育儿》执行主编  陶莉

我希望本书能成为你家教子征程的起点,为培养中国下一代的“小君子”做些贡献,这些“小君子”可是要在未来用他们的思想和作为来影响世界的。

——作者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佩蓉教孩子学礼仪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蒋佩蓉
译者 根基教育机构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5800776
开本 32开
页数 23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00
出版时间 2012-02-01
首版时间 2012-02-01
印刷时间 2012-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图书小类
重量 0.32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91.26-49
丛书名
印张 8.1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9
148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17:2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