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纪念六祖惠能圆寂1300周年,由省宗教文化交流协会、省佛教协会主办的,主题为“和谐社会·幸福广东”的纪念六祖暨禅宗六祖文化节系列活动,将于今年9月4日至8日在广州、韶关、云浮三地举行。为配合本次活动,《禅和之声(2011-2012广东禅宗六祖文化节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下)》主编(明生)特意精选了在过往两年禅宗六祖文化节的学术研讨会上发表的论文,集结成书。
| 图书 | 禅和之声(2011-2012广东禅宗六祖文化节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下) |
| 内容 | 编辑推荐 为纪念六祖惠能圆寂1300周年,由省宗教文化交流协会、省佛教协会主办的,主题为“和谐社会·幸福广东”的纪念六祖暨禅宗六祖文化节系列活动,将于今年9月4日至8日在广州、韶关、云浮三地举行。为配合本次活动,《禅和之声(2011-2012广东禅宗六祖文化节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下)》主编(明生)特意精选了在过往两年禅宗六祖文化节的学术研讨会上发表的论文,集结成书。 目录 上册 坛经研究 慧能“见亦不见,痛亦不痛”之辨:心含有情,自悟自成成中英/002 《坛经》思想与遮诠法姚卫群/006 旅博本六祖坛经的学术价值及其录文整理研究黄连忠/014 关于《普慧藏》中惠昕本《六祖坛经》混入《神会语录》部分内容的一处错 排董群/037 西方学术界对慧能大师与《六祖坛经》的研究报告 ——以英文体系为主 依法/044 《六祖坛经》心性论研究李万进/060 《金刚经》与禅宗崔峰/073 《坛经》的涅槃思想丁小平/086 《坛经》的出世思想傅映兰 丁小平/095 慧能《坛经》的“自性”范畴及其佛性论赖功欧/103 六祖慧能的韶州因缘与《坛经》创作李明山/113 惠昕所述《坛经》的版本谱系研究白光/122 《坛经》呈心偈的流变及其逻辑研究 白光/136 基于语料库的《六祖坛经》黄茂林英译本与Dwight Goddard英译本比较 宋伟华/147 禅宗思想 《六祖坛经》人文道德思想管窥明生法师/158 “一行三昧”之研究:以《坛经》与早期禅宗思想史为中心赖贤宗/164 论禅宗的正法性冯焕珍/183 佛鉴惠勤禅师生平略述徐文明/191 论大慧宗呆的禅学批判及学理性试解读刘奉祯/195 The Second Teaching in the Platform Sutra J0hn Jorgensen/205 僧肇的般若无知论 陈平坤/217 禅宗顿悟说的认识论解读刘立夫/239 圆明万善归实相 ——永明禅师《万善同归集》的五个思想向度刘洋/249 论云门文偃的禅风特色伍先林/255 试论南泉普愿对慧能禅宗顿悟禅的阐扬与发挥伍先林/275 吕潋与早期禅宗史研究 ——兼论其对慧能之学的评价吴忠伟/284 虚云大师崇高的生命境界徐仪明/291 叶县归省禅师生平事迹略论徐文明/298 试论禅宗的“以心传心”之法唐忠毛 汪照亮/303 虚云和尚的禅戒圆融思想及其时代意义存德/309 Chan Critiques of the Platform Siitra Albert Welter/314 宋代禅宗的丧葬制度 ——以《禅苑清规》为中心 张敬川/326 六朝江南禅风和江南比丘尼的禅修活动周玉茹/336 简论慧能《坛经》的道德修养思想邓名瑛/347 下册 广东佛教历史 关于元代宗宝是光孝寺住持的考察 杨曾文/002 禅僧德清的曹溪之愿及其践履 ——明末高僧憨山大师在广东中兴禅宗六祖惠能创立的曹溪祖庭大业江灿腾/006 光孝寺六祖慧能迹址考析林有能/030 50年代以后中国内地的禅学论述 ——从胡适禅学研究的余波说起龚隽/045 中国禅学史上的“坐禅”观念 ——以初期禅史为中心 龚隽/065 铃木大拙的中国佛教印象 陈继东/080 东汉三国的交州佛教以及《理惑论》的成书及其意义杨维中/088 岭南奇僧石濂大汕达亮/100 天然函星禅师“不是诗”理论现代诠释孙国柱/120 神秀与慧能关系考韩传强/131 公羊学与佛学:康有为托古改制的奇思妙想蒋海怒/143 汉传佛教翻译刍议法成/155 略述《楞严经》与岭南佛教释星力/177 鉴真和尚岭南行踪考吴平/186 大颠禅师形象的流变与转化 ——从真实的高僧到衍生的传奇人物 刘洋/196 广东佛教现状与未来 提升人类佛教心灵财富为构建文明和谐社会释则明/206 当代中国的文化信仰思潮 ——以佛教禅宗文化的兴盛为例 李向平/211 茶禅阐幽:茶禅的渊源与流派的一些被忽略的环节赖贤宗/218 六祖坛经惠能禅悟思想与广东佛教盛世禅风黄连忠/232 广东佛教与岭南医药文化李铁华/241 禅唱与当代声明:以赖贤宗的“佛曲唱持”为例黄建波/250 “菩萨公民”与广东佛教的现代发展刘建平/263 论禅理对当代艺术创作的影响赵玲/273 论禅宗对中国佛教艺术的影响张同标/283 “人间佛教”的理论演进及其当代社会价值谭苑芳/298 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慈善 ——广东省佛教协会开展慈善公益事业经验总结 段基亮/305 广东佛教寺庙管理现状浅析和问题前瞻何方耀/309 佛教寺院物业社会化管理利弊分析与对策探讨 ——以广东佛教寺院的实践为中心 何方耀冼秀芝/323 佛学与科学的相遇 ——20世纪初的讨论江泓/334 史诗时代印度民族幸福观的学理探究 李朗宁/347 Khammatthana Practice in Thailand Phramaha Palrat DrlammatlD0/355 Mental Healing in Buddhism Pbr、amaha Sutrlep SuDandlto/359 Satipatthana in I)aily Lif.e Phrakhrupalad Suvatharlavachirakhun(Sawal)/362 Dhamma Pracdctie to Develop the Vakle of Life Phra Khruvlnalthorn Samut/365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禅和之声(2011-2012广东禅宗六祖文化节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下)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明生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羊城晚报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54300596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719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1000 |
| 出版时间 | 2013-09-01 |
| 首版时间 | 2013-09-01 |
| 印刷时间 | 2013-09-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1.376 |
| CIP核字 | 2013200560 |
| 中图分类号 | B946.5-53 |
| 丛书名 | |
| 印张 | 46.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广东 |
| 长 | 260 |
| 宽 | 185 |
| 高 | 49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