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沈奇诗学论集(共3册增订版)
内容
编辑推荐

《沈奇诗学论集(共3册增订版)》编著者沈奇。

沈奇是当代中国诗评界相当活跃的一位诗评家。他的诗评有着鲜明的特色;他密切关注诗歌发展的现实,他时刻关心诗歌潮流的涌动,他能够敏锐地把握诗歌发展的脉络,并及时予以总结和归纳。

本书为其诗学评论文集,共分为Ⅰ、Ⅱ、Ⅲ三卷。

目录

【辑一】

新诗与新世纪

口语、禅味与本土意识——展望二十一世纪中国诗歌

重涉:典律的生成——当前新诗问题的几点思考

告别时尚写作——也谈新诗标准问题

“体制外写作”与写作的有效性

我们需要怎样的新诗史——关于中国新诗史写作的几点思考

“说人话”与“说诗话”

九十年代先锋诗歌的语言问题

现代汉诗语言的“常”与“变”——兼谈小诗创作的当下意义

关于“字思维”与现代汉诗的几点断想

现代汉诗杂记——读瞿小松《音乐杂记》共鸣

为诗消肿

【辑二】

诗性、诗形与非诗

诗与歌

诗与道

小众与大众

说“懂”与“不懂”

小析“语境透明”

诗美三层次

不期而遇的诗意之旅

角色意识与女性诗歌

终结与起点——关于第三代后的诗学断想

1995:散落于夏季的诗学断想

拓殖、收摄与在路上——现代汉诗的本体特征及语言转型

【辑三】

第三代后:拒绝与再造——谈当代中国诗歌

运动情结与科学精神一当代中国新诗理论与批评略谈

过渡还是抵达——关于后现代诗的几点思考

间歇与重涉一对九十年代文学流向的几点认识

分流归位 水静流深一世纪之交大陆诗歌走势

热闹中的尴尬与困惑一从诗坛两个“排行榜”说起

秋后算账一1998:中国诗坛备忘录

中国诗歌:世纪末论争与反思

从“先锋”到“常态”——先锋诗歌二十年之反思与前瞻

怎样的“口语”。以及“叙事”——“口语诗”问题之我见

【辑四】

“动态诗学”与“现代汉诗”——再谈“新诗标准问题”

谁永远居住在诗歌的体内——试论:作为生命与生活方式的女性诗歌写作

“自由之轻”与“角色之祟”——有关“新世纪诗歌”十年的几点思考

梳理、整合、与重建——《中国新诗总系》初读谫论

不可或缺的浪漫与梦想——也谈新诗与浪漫主义

回到自性与单纯——关于新世纪诗歌的几点考察

我写《天生丽质》——兼谈新诗语言问题

诗心、诗体、与汉语诗性——对新诗与当代诗歌的几点反思

【辑五】

新世纪诗歌面面观——答诗友二十问

从“大中国诗观”到“天涯美学”——与洛夫对话录

传统与现代——与郑愁予对话录

诗心、诗学、诗话——与简政珍对话录

典律、可能性、与优雅的诗歌精神——与李森对话录

个人、时代、与历史反思——答诗友胡亮问

沈奇诗学论集:第二册

沈奇诗学论集:第三册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沈奇诗学论集(共3册增订版)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沈奇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045205802
开本 32开
页数 126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984
出版时间 2005-08-01
首版时间 2005-08-01
印刷时间 2013-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1.442
CIP核字 2005091248
中图分类号 I207.22-53
丛书名
印张 39.5
印次 3
出版地 北京
211
145
6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5:5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