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阿德勒的超越自卑/相约在微博
内容
编辑推荐

卢一鸣编的《阿德勒的超越自卑/相约在微博》紧随时代潮流,采用互联网微博经典形式,展开对阿德勒超越自卑的探讨。本书从六大方面19个点,并附以通俗易懂的社会案例,将如何走出自卑的建议呈阅纸上。书中采用了阿德勒的经典名言,加以适当的解析,文章的最后更有广大网友对生活的见解之语,使读者对人生的概念以及克服自卑心理的方法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内容推荐

《阿德勒的超越自卑/相约在微博》摘取《超越自卑》、《儿童的人格教育》、《阿德勒的智慧》等阿德勒的著作中对于人性的认知以及对生活具有高度启示性的箴言,并加以分析和简要的评论,希冀通过对这位心理学大师的解读,给您的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提供一定的帮助与指导。

《阿德勒的超越自卑/相约在微博》作者卢一鸣。

目录

超越自卑,要学会品味生活

 承担责任

 学会合作

 奉献自己

 赞扬他人

超越自卑,要注重身心协作

 摒弃嫉妒心

 经历苦难

 战胜自己

超越自卑,要正视自己

 正视自身的优点

 不可自暴自弃

 逃避不会解决问题

超越自卑,要让灵魂升华

 提升自我,超越平凡

 为未来努力奋斗

 拥有一颗谦卑的心

超越自卑,父母应适当引导

 溺爱不是爱

 羞辱与惩罚让孩子更自卑

 合理协助规划孩子的人生

超越自卑,要给青春设防

 拥有创造精神

 增强自己的自信心

 重视合理的友谊

试读章节

世界上最愚蠢的事情就是推卸责任,因为这样做并不能把责任推得一干二净。

约翰是一家公司销售分公司的经理,他公司的产品在与他负责的区域接壤的地方发生了一起严重的质量事故。按规定,这种情况不应该由他处理,但负责那家分公司的经理陪同老总出国考察去了。约翰明白,按照惯例,这种情况必须由他出马,在第一时间内赶到现场处理。但是,基于对出事区域风土人情的了解和对处理同样事故的经验,约翰知道他面临的将是一项非常棘手的工作,一不小心就会引火上身。于是,在总公司给他下指示之前,约翰以身体不舒服为由,向公司告假。

总公司下达指示时,助理接完电话向约翰汇报,约翰以身体不适为由,让助理赶去处理。助理欠缺经验,使麻烦升级,陷入僵局,总公司不得不另外派人去处理。最后,风波虽然得到了平息,但公司却付出了很大的代价。

事后,总公司追究责任。经过调查发现,如果约翰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处理的话,就不会造成这么大的损失。但是约翰却以自己告假为由,称自己并不知道这事件的具体情况,一切都是助理自作主张,带领一帮人去处理的。虽然约翰把责任推到了助理身上,但总公司还是对约翰的工作态度和人品产生了怀疑,害怕他今后继续耍弄这种伎俩,影响分公司的团结和业务的开展,过了一段时间,总公司找了一个合适的机会就将他解聘了。

寻找借口虽然可以推卸一时责任,但却因影响了执行而给他人留下了不好的印象。

在工作中,员工与其为自己的失职找理由,倒不如大大方方承认自己的失职。上司会因为你能勇于承担责任而不责难你;相反,敷衍塞责,推诿责任,找借口为自己开脱,不但不会得到别人理解,反而会适得其反,让别人觉得你不但缺乏责任感,而且还缺乏诚意。

泰勒是一家大型汽车制造公司的车间经理,手下有100多名安装技工。有一次,他带着几名员工安装一辆高级小轿车。安装完毕,恰逢总裁和他的几个朋友到车间巡视,其中有一位发现了这辆小轿车安装上的失误,因为总裁在场,泰勒担心自己挨训,就把责任推给了下属。总裁一看他这种做法,勃然大怒,当着全车间的人,把他训斥了一顿。

因为这件事,下属为他的行为感到耻辱,在内心深处开始鄙视他的为人,并对他失去了信任感。在工作过程中,下属有意识地排斥他,而公司高级管理层也对他有成见。他的工作再也不能顺利展开,车间安装成绩直线下滑,他也因此被公司降职。

每个人都应该勇敢地去承担那些属于自己的责任,遇到问题要敢于面对,勇于解决,不要给自己找任何借口。无论当前的问题会产生多么严重的后果,我们都应该为自己的决定负责,心平气和地去接受所有的结果。

里根是连任美国第49、50届的总统,2004年,里根当选《时代周刊》评选的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5位总统之一。

有记者问里根:“你为什么能当总统,而且当得还挺好?”

里根没有正面回答,而是讲了自己1l岁时发生的一件事:1920年的一天,他在踢足球时不小心踢碎了邻居家的玻璃窗,邻居向他索赔12.5美元。在当时这是笔不小的数目,足足可以买125只生蛋的母鸡!闯了大祸的里根向父亲承认了错误,父亲让他对自己的过失负责。

可里根没钱,他为难地说:“我哪有那么多钱赔人家?”

父亲拿出12.5美元说:“这钱可以借给你,但一年后要还我。”P2-3

序言

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弗雷德·阿德勒(著有《超越自卑》、《生活对你应有的意义》、《理解人性》等)对自卑心理有着深刻的研究。

阿德勒1870年出生于维也纳郊区一个中产阶级犹太人家庭,但富裕的家庭条件并没有给他带来快乐的童年。在他的记忆中,他的童年生活是不幸与多灾多难的。他自己曾说他的童年生活笼罩着对死的恐惧和对自己的虚弱而感到的愤怒。

阿德勒认为与生俱来的自卑感激起了奋发而起的愿望。他说,我们在童年得到自卑的情感,然后我们建立起一种生活方式以补偿这种情感并成为命运的主人。生活方式包括我们对自己和世界的看法,以及追求生活目标时所采取的独特行动。

阿德勒的一生,是充满了与自卑抗争的成功的一生,他坚信自卑感自人一出生便如影随形。因此,通过自身的寻求优越与对他人的观察,阿德勒为人类自卑心理学研究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本书紧随时代潮流,采用互联网微博经典形式,展开对阿德勒超越自卑的探讨。本书从六大方面19个点,并附以通俗易懂的社会案例,将如何走出自卑的建议呈阅纸上。书中采用了阿德勒的经典名言,加以适当的解析,文章的最后更有广大网友对生活的见解之语,使读者对人生的概念以及克服自卑心理的方法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人的一生不能说漫长也不能说太短,但真正对人产生深刻影响的关键时期就那么几个,其中童年经历的影响尤深。心理科学的研究已证实,不少心理问题都可在早期生活中找到症结,自卑作为一种消极的心态也不例外。每个人总是以他人为镜来认识自己,如果他人对自己的评价过低,特别是较有权威的人的评价,就会影响对自己的认识,从而过低评价自己,产生自卑心理。对自我形象不认同,觉得自己长得不好。或者是对自己能力的怀疑,进人大学后的优越感降低甚至没有了,自己没有赢得别人尊重的本钱,于是产生了极强的失落感,原有的优越感一下子就成自卑感。

常言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弱点和优点,我们应该坦然地接受自己的优点,但也不忌讳自己的缺点,没有缺点优点也能以浮出水面。这样就能正确地与人比较,在看到自己不如人之处时,也能看到自己如人之处或过人之处。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阿德勒的超越自卑/相约在微博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卢一鸣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太白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1305082
开本 16开
页数 22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98
出版时间 2013-07-01
首版时间 2013-07-01
印刷时间 2013-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284
CIP核字 2013124859
中图分类号 B848
丛书名
印张 15
印次 1
出版地 陕西
230
166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15:4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