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变龙记2096(Ⅱ碎裂天穹全球首发珍藏版天地灵近神三部曲)
内容
编辑推荐

《变龙记2096》作者吴尚借鉴了西方奇幻文学的超脱想象和时而与自然规律相悖的纯幻想故事;也还可以看到科幻小说的痕迹,即想象的科学与技术对社会和个人的影响。虽然其情节不发生在已知世界,但其基础是有关人类或宇宙起源的一种设想;还可以看到中国武侠、玄幻小说的影子,那些身怀绝技的侠客义士的见义勇为和叛逆造反行为。这些体裁,可上溯到东西方世界的古代神话与传说:黑暗之神降下灾祸,英雄挺身而出,解救世界。这种情节构成,便造就了魔幻现实主义和独创的憧憬文学。

内容推荐

《变龙记2096》作者吴尚的语言流畅自如,从遣词造句中看出了东方的智慧与幽默。那些富于哲学思辨的段落,则看出西方现代文学的影响,那就是哲学与文学的联姻。《变龙记2096》吸取了存在主义哲学家们的思想,如基督教存在主义者克尔凯郭尔,无神论存在主义者萨特以及尼采、海德格尔、加缪等。他们都兼有文学家的特质,他们的某些作品,将哲学、文学、美学融于一炉。加缪就曾这样说:“伟大的文学家也是伟大的哲学家”。这种借鉴,增加了这部小说的哲理内涵。

目录

第24章 擎天巨钻

第25章 六龙汇江城

第26章 晚星迷雾

第27章 月夜东归人

第28章 七龙西行记

第29章 夜灵人斯东尼

第30章 群怪彩绘肖像

第3l章 叉

第32章 西藏高原大战

第33章 疑问的交汇

第34章 造访太古岁月

第35章 天巅雪顶之战

后记

试读章节

上海世界语言研究中心,是隐藏在市井繁华深处一个静悄悄的中式院落。

四周的院墙比人稍高,波浪起伏的墙头洋溢着中国古典园林的含蓄流畅之美,墙上雕凿着风格各异的六角窗棂、月亮窗棂、鱼形窗棂。墙体是灰蓝色的亚光砖瓦。院内的主楼并不高大,是一座中西合璧的建筑,是由华人主持的一家著名跨国建筑师事务所的作品。楼前后是大片碧草莹莹的缓坡绿地。在楼前的草地上,沿着微微起伏的坡线,栽种着常年翠绿的小乔木和灌木。如果凌空观望,会发现这些翠绿、深紫、明黄、淡蓝的树丛,错落有致地勾勒成草书“语之海”三个巨大汉字。

对于新近发生的一切怪事,全中心的学者们各自都有一番思量。即使这四位老成持重的保守派语言文化大师也不得不感叹于世事的神奇莫测。但这种感慨并不仅仅是电视、报纸铺天盖地的消息,更多的,却是来自于手中那部书的启迪。

如果说,现实世界的喧嚣,浮躁丝毫不能扰攘象牙塔的纯洁神圣,那么上古世界的一点点风吹草动却足以深深触动满怀疑惑的人心。半个多月来,崔汉和另外三位世界级古代语大师,孜孜不倦地解读着被何远辉称之为《晚星轮回史》的古老“天书”。这在任何人看来都是一件极尽劳烦的事,但四位学者却满腔热情,干劲十足,时而惊诧,时而惶恐。

“你们真的也能认可……我们的整体破译方向没出差错吗?”崔汉教授再次摘下那副无框无腿,平时只用镶金长链挂在胸前的夹鼻眼镜,堆着一脸愁云说。

“怎么又在提这个问题?第一个作出此种判断的人是谁?第一个确定要我们三人加入破译团队的又是谁?崔,难道你对自己的真知灼见也含混不清,开始妄自菲薄啦!”帕兰达教授接过话头,毫不留情地回应道。

这个印度学者身体微胖,皮肤黝黑,身穿灰白色印度古典长袍,平时总是一副笑容可掬,彬彬有礼的模样。但此刻,神情之中却或多或少流露出不满之色。

“我想我们是正确的,崔。尽管先前我们是凭借百分之五十的分析和百分之五十的猜度来赋予那些字词含义。但同样的某个字或词,会在文章不同章节段落多次出现。所以,即使我们先前的猜度有误,也应该根据多次出现的上下文逻辑关系,最终确认出某个字词的真实含义。”埃及学者梅米娅操着她字斟句酌,一板一眼的腔调继续说道,“书中所有的字和词,我们不都是运用这一基本原则澄清其含义的吗?我想,忙了这些日子,我们已从猜词游戏晋级到逻辑推理游戏了。尽管这是一个源自上古世界的游戏,我们却已拨云见日!”

“看似是许多离奇的上古传说,却都记载得有凭有据。如果它真是四古域学者的联袂之作。那么,我们四人今天的所作所为,难道不更具有强烈的象征性意义吗?”帕兰达说着,嘴角露出淡淡的、意味悠长的笑纹。

“当然,如果这书中的记录确为史实,我们也必将被载入史册。”大胡子霍斯教授在一旁开口说,“好啦,崔。如何阐明书中的描绘与今日中国各地所发生的事件的关系?才是值得我们继续煞费苦心的地方。”

“是的,现在不是重新返回起点,判断我们是否走了一条正确破译之路的时候。此刻的关键是,这部书对上古世界的离奇描述,在今天——就在我们应人之托,正破译这部书的同时——却以颇为相似的形式在我们周围重新上演,这本身就足以成为一件令人掩卷长思的事。你们不觉得这太富有戏剧美感,蕴藏着寓意深厚的浪漫诗意吗?我们仍在翻译中文剧本,而这出剧目已经在我们眼前的中国现场直播,像是对我们辛辣苦涩地嘲讽。到底是那些怪物演员用了盗版剧本,还是它们根本就不需要剧本?”帕兰达话锋尖刻,隐喻颇深,这和他温文尔雅的样貌截然相反。

“你不打算把我们的累累硕果,如实转告委托人何先生吗,崔?”大胡子霍斯教授的口气也充斥着不快之意,“这几次何先生打来电话,你为何总推三阻四?为何连只言片语都不愿透露?尽管他已回广州,却也能随时赶来。你这种无故的隐瞒让人不敢恭维。更何况,大家都清楚,我们非但不是毫无进展,而恰恰是收获颇丰!”

“听我说,亲爱的霍斯、帕兰达!我们该洗耳恭听崔汉教授阐述自己的观点。我相信,他这几天反复问大家的,必然是一个有感而发的问题。在我们还不了解这问题缘何而来之前,最好不要就此进行任何抨击。”梅米娅女士善解人意地劝慰道。P1-2

序言

我们是龙的传人

读过这部小说,你会得出一个结论:我们是龙的传人。

这部书传递了这样一些信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呼唤,改革推进社会前行的期冀,正义终将战胜邪恶的礼赞,世界归于和谐的企盼。

沈从文先生在《记胡也频》一文中写道:“文学是用生活作为根据,凭想象生着翅膀飞到另一个世界里去的一件事情,它不缺少最宽泛的自由,能容许感情到一切现象上去散步。什么人他愿意飞到过去的世界里休息,什么人他愿意飞到未来的世界里休息,还有什么人,又愿意安顿到目前的世界里,他不必为一个时代的趣味拘束到他的行动。若觉得在‘修正这个社会的一切制度’的错误,而把意识坚固,做一点积极的事情,他也仍然不缺少那个权利。他有一切的权利,却没有低头于一时兴味的义务。”这就是文学的独创性与独立价值,这也是作家的独立人格与良心。

鉴于这样一个主题选择,作者借鉴了西方奇幻文学的超脱想象和时而与自然规律相悖的纯幻想故事;也还可以看到科幻小说的痕迹,即想象的科学与技术对社会和个人的影响。虽然其情节不发生在已知世界,但其基础是有关人类或宇宙起源的一种设想;还可以看到中国武侠、玄幻小说的影子,那些身怀绝技的侠客义士的见义勇为和叛逆造反行为。这些体裁,可上溯到东西方世界的古代神话与传说:黑暗之神降下灾祸,英雄挺身而出,解救世界。这种情节构成,便造就了魔幻现实主义和独创的憧憬文学。

作者的语言流畅自如,从遣词造句中看出了东方的智慧与幽默。那些富于哲学思辨的段落,则看出西方现代文学的影响,那就是哲学与文学的联姻。这里吸取了存在主义哲学家们的思想,如基督教存在主义者克尔凯郭尔,无神论存在主义者萨特以及尼采、海德格尔、加缪等。他们都兼有文学家的特质,他们的某些作品,将哲学、文学、美学融于一炉。加缪就曾这样说:“伟大的文学家也是伟大的哲学家”。这种借鉴,增加了这部小说的哲理内涵。

这部小说有这样四重蕴含:1、故事层面,以变龙记把我们带进一个迷人的故事意趣中,有着人类孩童时代的天真趣味,源源不断地生发出新的故事;2、文学层面,采用散点结构,情节似断似续,想象奔腾恣肆,弥漫在事件、情节、人物、对话以外的氤氲,构成了特殊的魔幻色彩;3、思想层面,以极大自由度去再现生活,表现人生,抒发感情,非常注重于个人化表达,越来越逼近心灵世界;4、隐喻层面,表现在假托天命的东方玄幻色彩,如同谶语,对未来带有应验性的预言或隐语。

中华民族以“龙”作自己的图腾。龙的图腾特征就是兼容并包,将各种有用的部件组合在自己身上。这是我们始祖的特点,也就是开放的、包容的、向上的、融合的。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都曾创造过龙的传奇。近代的封闭,积弱积贫,使巨龙变成小虫。变龙记,呼唤着巨龙的雄起,中华的腾飞,它将战胜鹰、熊、象,乃至虎豹豺狼,走向世界,促进世界的和谐和发展。

我们是龙的传人,到那时,说这话底气就更足了。

燕赵客

2011年5月

后记

《变龙记2096》与无处不在的宇宙灵光

也许,本书写出了一部分70、80、90后乃至更小的朋友,对我们民族和整个世界的从前、当下的共同感受,以及对未来的共同憧憬(值得庆幸的是,近些年,已有许多更年长的朋友对作品传达的思想和情感表示了理解和支持)。

也许,本书只能阐明个人极为个别的情感特例。但无论人们的感受如何,我必须要表达内心这份感触、思绪、冲动。因为这是我用心灵与众神接触,用脑波和天地共振之后,获得的最真实也最直接的灵光体悟。

《变龙2096))约98%的文字写作于2002年11月到2004年10月。在那个时刻,我的确是怀着一种前所未有的复杂心境,写下了这些奇异的文字。由于环境和个人的诸多原因,沉寂近10年,才得以发表。

2002年,我还是个26岁的青年。从高中自愿辍学至当时,我打过三份工(快速消费品业、地产业、广告业。均为私人企业);得过一个全国奖(广告)、一系列地方奖(广告);创过两次业(广告公司、管理咨询公司。当然也是私人企业)。

1999年10月,23岁的我,为所在的城市赢得了第一个中国级别的广告创意奖。除了赚钱自足的生活需求外,自然而然地,心中树立了一个更高的目标:冲击世界创意巅峰——法国嘎纳广告节——的奖杯。不曾想,正因为心中有这样一个天性使然的梦想,苦恼和纠结便接踵而至……

宏观气候上,当时国家的开放程度还很低(找不到门,很不给力。更有甚者,主管工商广告的官员,不知嘎纳是‘何许人’也)。

纵观行业上,本土广告行业的理念依然保守并固步自封(嘎纳、奥斯卡算神马?比得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我想说的是,伟大的中华文化的确值得每一个炎黄子孙为之骄傲,但在历史的映照和当前的形势下,同样伟大的西方文化和随之而来的思维方式,也需要我们快速地吸收学习)。而且,几乎整个广告业都在靠叫卖房地产过活(到今天这一点也未改变。我们无法埋怨广告业必须面对经济现实这一基本的商业准则。只能说,世界性的广告一定得做给行销世界的品牌。没有科技和工业经济的坚实繁荣,广告业自然落寞。至于房地产,仍是街坊邻居的蜗居。插句题外话,至于前几年流行过的“蜗居”,当下流行的“神马”、“浮云”,也许因为无独有偶,您都能在这部更早年创作的书中找到原型)。

微观现实是,创意水准更高一筹的外资广告公司,不但全凭藉背后强大的跨国品牌客户而称霸智力高峰,并且清一色由外国人领衔。

个人始终认为,本土创意人一样能摘取世界创意桂冠(尽管台湾和香港华人早巳多次赢得此类殊荣)。稍感欣慰的是,曾经的个人梦想,8年后——在我从广告创意界转入管理咨询业,乃至又自我放逐入文学艺术领域——的2009年6月,终于被本土与智威汤逊的合资公司——广州旭日因赛广告公司第一个摘取。

在重重困扰和沉重打压面前,“壮志未酬”,“有力无处使”的我,只好辞去工作,接连开始了两次意在改变周遭人群的封闭观念,但却极不成功的义愤性创业——创办广告公司(为改变我所能接触到的企业的营销和创意观念);而后又创办管理咨询公司(为影响官方,半官方企业和传媒的管理思维方式);再之后,干脆开始了文学创作(为触动弥散社会的观念——因为我不得不承认,我们社会的问题颇深,还有太多需要深思和进步的地方)。

但纠结的是,那时我几乎找不到太多有共同志向和思想的朋友,形成了单枪匹马挑战“城府”和“陈腐”的结果,这对“匹马”来说也许是悲哀的。但没马挑战的结果,对于集体无意识的失语马群来说,可能将是悲惨的……各类全球视野的新鲜创意构思乃至背后的思维模型,在迟滞甚至凝滞的现实面前,再次碰得头破血流。

2002年中期,26年的生活与7年的工作中积累的所有困惑和疑问,愈来愈尖锐而不可调和。自认为,早已领悟到世界与国家潜动的大势,并始终按自己的理解不懈努力着。所以,在日积月累的困惑和疑问面前,越加感觉到现实环境的“陌生”和周遭人群的“冷漠”。

26岁生日过后,想起17岁高中辍学时曾给自己定下的目标——25岁成为一名以正义方式(我决心不违背良心准则、不倚靠裙带关系、不官商勾结、不阿谀奉承、不卑也不亢)获得小成的商人——倍感失望和颓丧。除了对自身的不成器和不现实作“深刻的反思检讨”外,也想去考量求索外部原因,也想去追溯这一切“陌生感”的源头。

既然现实如此“冷漠”,我只好去拷问内心。我决定将自己放逐,将自己投入脑海中的虚拟空间,去尝试领悟这个现实世界,去尝试探索我们的社会到底怎样才能更加美好。

还记得,那是2002年初冬一个周末的下午,我在家独自面对电脑。突然间,那种强烈地想要抒发心中积存许久的感情的冲动终于爆发——我意识到自己内心憋着的许许多多情感、思绪和心灵体悟,已到了必须表达的时刻;我想只身一人前往未来,去发现那个更美丽的现实……这种冲动一旦爆发,便一下激起脑海的狂澜和胸中的炽焰,这汹涌的脑电波一开始激荡,便足足泛起十年长的涟漪;这澎湃的心血管一开始鼓动,便足足燃起十年长的焰息。

自己也没想到,那个下午,不经意间竟启动了人生的另一条路一一文学创作。

刚开始创作的半年,我正在打第四份工——在一间电视传媒公司任创意总监兼大客户经理。上班时,接待着油头粉面的“大客户”,重复着人云亦云的“大提案”(很遗憾,那时我的总经理和大多数客户依然在否定“一切新鲜的思路”)。一下班却立刻像换了个人,兴奋地跑回家,打开电脑噼噼啪啪敲打起键盘……

半年后,出于对公司经营策略和用人政策的不解,我辞了职(大约又过了10个月,原来的同事告诉我,公司倒闭了,总经理提前离开,两个幕后老板亲自收拾残局,损失千万。当然,这一切和我的辞职毫无关系,但和思路和策略一点也脱不开干系)。

或许是因为在电脑中创造的“未来新世界”实在太有魅力,辞了职的我不但没有像往常一样急于找工作或再次创业,竟然还几乎昼夜不息地闭门写作了一年半。其间,还一反常态地推托了许多找上门的业务和日常的应酬。

2004年10月,当由数十万汉字构筑的“未来新世界”建设完成时,心中的喜悦无法言表。回想创作过程中曾经的汗如雨下,夜不能寐,看着被自己敲掉了字母印痕的键盘(那时的兼容机外设,质量是有些不太好),读着已经泛花的显示屏上的字符,强烈的幸福感充盈肺腑。

要特别感谢父亲、母亲和妹妹。当时全家人住在一起,创作期间的起居生活都是家人在照顾。没有亲人的关照,就没有这部作品的诞生。家庭从小的熏陶浸润,父母的文化素养和艺术遗传,给了我这第一次文学创作极大的助益;父亲的宽容豁达,母亲的关爱叮咛,无形中也促使我更快更认真地完成了作品;英文专业的妹妹经常充当我的英文指导——毕竟,那时还没有百度、谷歌和爱词霸。

记得2002年写作初始,曾懵懂地感觉,正在写下的文字可能就是对曾经那一系列困惑和疑问的自我解答。2004年创作完成时,我已28岁,那时又领悟到,电脑屏幕上闪烁着的汉字,可能就是我30而立时刻,能送给自己和所有亲人、友人、同仁的一份答卷或礼物(苦于当时,打工和创业都未能取得足以自豪的成就,权且把这些文字当作一种慰籍)。

未曾想到,作品完成之后,却开始了漫长的等待煎熬……

两年后的2006年,当我真正30而立那一刻,这部作品却未能按设想出版。不但如此,这一拖竟然一直拖到2011年。近10年漫长的等待(长辈们常说,人生有几个10年啊)……过程中陡见一座座希望高峰,而后又数度坠入失望深渊的感觉……我想,任何有过长期为某件事业辛苦劳作,而期待结果的人,都能体会那种如坐过山车般波澜起伏的“奇妙”感受吧。

2004年底,当满怀激情的第一波出版推荐备受冷遇后,我才傻呵呵地发现,我国的出版体制如此严重地滞后于经济社会的开放与进步……总之,当时我着实“被OUT”了一把(当然,今天我必须要感谢出版业的宽容解放)。

一气之下,2005年初,把小说约90%的内容上传到当时刚蓬勃兴起的原创网络小说平台上……结果既有欣慰,又有打击。打击的是:小说在首发平台上只获得了3万多个点击(我后来才从一些专业网络写手那里得知,专为网络而写的小说,提高点击的必须秘诀是每次上传最低限制字数,定时定点上传,尽可能增加上传频次,尽可能拉长上传时间。像我一般,半个月内一股脑地把全文毫无规律地传上网络,获得这样的点击已属难得);欣慰的是:很多“知名读者”给作品留下了令人倍感宽慰的评价。

无论如何,是网络给予这部作品最早的互动反馈,并给我了莫大的心理慰籍。在此,要向自由而平等得多的网络致敬。也颇感荣幸,《变龙记20962第10章一段关于网络的预言,几年后,真的率先在大洋彼岸的美国成为现实,接踵也发展到我国(多么希望这是一个反过程。但我愿意相信,以后会有其他创新的反过程传播):

1、人对人高度平等,实名交互的网络应用出现——2004年美国创立的FAcE。BOOK成为全球流量最高的网站(更不用说令人称奇的用户自组织“维基百科”,以及近年出现的“微博客”这样越来越平等、自由、博爱的伟大应用);

2、覆盖全球的互联网正将等级制的金字塔社会逐步平面化,正将跨国跨文化的樊篱快速拆散——2007年,美国作家弗里德曼出版的《世界是平的》中有很深刻的描述;

3、网络世界开始影响现实政治——2008年底,黑白混血的奥巴马先生竟在很大程度上依靠网络的力量当选为美国总统。

如果说,2002年小说中对网络影响世界方式的未来判断,还只是一种期许性预言的话,现在可以肯定地说:网络已切实成为日益系统化世界的物质基础。

事实上,从网络读者的评论中看出,当时真正读懂作品的朋友并不多(也可能源于我刻意保留了结尾几章构思没有上传,请那时的读者原谅我谋求出版的“私心”,毕竟彼时想依靠艰辛的心灵感悟过活)。在这里,要感激那些愿意留下弥足珍贵话语的读者。无论是赞赏,是批评;是喝彩,是挖苦;或是纳闷和不解,正因为有人愿意发出声音,才让我感觉在求索的路上并不孤独。

我也坚信,又经过近10年的现实亲历,更多过往的读者在此时此刻,将会真正理解我当时想表达的一切。

为了让“三十而立”的小小目标达成,2005年中期,一边为了生计第三次创业(承揽起企业电视片的摄制业务),一边快马加鞭地开始了新小说的创作。

2006年6月,心目中认为的两部更容易被世人理解和接纳的30万字青少年主题长篇小说《麦当劳秘境1:惊疑之旅》、《麦当劳秘境2:巫妖挽歌》完稿。这次做了充足的心理准备……虽然推荐出版的过程依然曲折离奇……但终归功夫不负有心人——三年后,2009年,我已33岁,开始步入中年的时候,这两部后写的小说终于面世。在此,特别感谢童书出版人杨佃青先生的首肯和插画代理人刘少庄女士的帮助。

劳心费神,虚无缥缈的创作,严重影响了切实的生计业务,第三次创业并未持久。《麦当劳秘境》的创作及出版推荐工作,占用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当中,客户慢慢出现流失,业务逐渐开始下滑。无奈之举,最后毅然决定停止牵扯精力太多的摄制业务,又开始了为糊口而行的第四次创业,开办了两家小型零售企业。这也许是唯一可以边创作边经营的事业。

在此,要对过往支持过我的客户和同仁表示深深地歉意,为了艺术创作,当时不自觉地冷落了许多更现实的朋友。

尽管《麦当劳秘境》系列的出版更早,但《变龙记2096》作为我的第一部小说,依然是心目中分量最重的作品。就个人而言,这部小说也的确是情感最真挚透明,思想最厚重深邃,艺术最精巧别致的灵光之作。

此时此刻,回头想来,工作十六年,从事过五个行业,担任过众多职务,唯一坚持不懈并取得了一丁点成就的竟然是半业余的创意写作事业。或许,自己最适合做一名社会思考者和艺术创造者吧。尽管,商人这个职业一直非常热爱,并始终未能放弃。但真的感到,在仍处于纷乱复杂、体制重叠、机制不顺的转型期的中国,想做一名以坚守正义的方法(或仅仅是比较正常)而荣膺成功的商人,何其困难。

最后,再来说说小说中另外2%的文字。

这些文字增补修订于2010年1月到6月。增补修订的目的是为了体现时代的变迁发展(虽然小说描写的是2096年,但经常会提及“遥远”的过去——也就是昨天和今天),书中诸如:四川汶川大地震、青海玉树地震(原来只提及唐山大地震。创作时,汶川和玉树的灾难还未发生。为死难的同胞默哀!)、叶问(原来只提及黄飞鸿。在《叶问》未上映之前,确实不知道佛山还有这位培养了李小龙的武林宗师)、M1之死(原来只提及列农之死)、上海世界金融中心的元宝中空(写作时,官方原设计为椭圆中空,因为疑似日本国旗而更改方案,作品中的提及自然也跟着改了)、奥巴马当选美国总统、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金融危机波折、环保减排……等等等等,凡是2004年10月后才发生或才知道的事和人,都出自这次增补。

说起为何直到2010年才开始增补,确实颇具反讽意味,因为我得感谢几部美国电影——62012b、《阿凡达》乃至不久后的《盗梦空间》。正因为这几部好莱坞电影在我、国的公映,已被我放弃推荐,尘封6载的《变龙记20963,又一次得到许多朋友的反馈——2010年初,连续一个多月,我的EMAIL、QQ、MSN不约而同收到很多朋友的邮件或留言,正是这些朋友,把正沉浸于《麦当劳秘境》后续创作和零售生意的我,拉进了许久未进的电影院(感谢你们还没忘记这部几乎被我自己忘掉的作品)。

在银幕前,恍然大悟——2010年好莱坞出品,立足西方,全球视角的《20123和《阿凡达》,竟拍出我2002年用文字描绘而成,立足东方,全球视角的一系列相近的情节和场景——首先是《2012》的西藏情节(虽然我不完全认可62012》的价值观,但在正常社会机制下以正义方式荣膺成功的奋斗者,应该受到全社会的尊敬)……紧接着,是《阿凡达》的奇异怪物、曼妙景致、敌我反思……处处都有相似的蛛丝马迹。甚至,《阿凡达》中的异星“纳美人”竟和《变龙记2096》中“刺羽鹰人”对“龙”的称呼完全一致(这一点非常耐人寻味,也令人有些微妙忧心……怪不得导演先生的名字叫詹姆斯·卡没龙)。

甚至开始怀疑,美国友人在网上看过这部作品,并进行了创作互动?

不过,更有可能的原因,也许还是书中想表达的系统演进观点之一——无独有偶。

紧接着,2010年下半年上映的《盗梦空间》中的多重环形梦境,又一次让人开始惊叹这连续不断的“无独有偶”——事实上,《变龙记2096》的整体结构就是五个环形,环环相扣又交织缠绕的多重梦境。

也不禁有点哀怨,为何又要美国先拍出类似的影视作品(其实也仅是一点类似而已),大家才能回头来相信一个企盼东方崛起,并先于西方9年的同胞的文学想象力呢?!

哀怨过后,还是要感谢许多真诚帮助过我的朋友和机构。

特别感谢我的出版代理公司天禾佳诚国际文化传媒公司总经理洪振雷先生,客户经理江华先生及所有相关朋友。没有他们高效的操作和细致耐心的帮助,这部书不可能快速面世。

特别感谢本书的出版机构九州出版社的领导,编辑老师,发行老师……没有他们的首肯和大力帮助,就没有这部书的付梓发行。

感谢时任凤凰出版传媒集团编辑的黎平先生。2010年初第一次读过作品,黎平先生对作品给予了极高评价,认为无论在深度还是广度上,都超越并包容了《狼图腾》、《2012》、《阿凡达》等东西方的文学、影视作品(在《盗梦空间》上映后,我们又加上这部意识结构大作)。作为10年来第一个对作品有认真反馈的出版业人士,黎平先生和我有过近一年的沟通互动(10年来,一直在期待此类持不同价值观者的真诚互动)。过程中,黎平先生和我有很多灵感触发,互相也有许多珍贵收获。黎平先生的反馈,也让我自己更进一步认识了这部早年创作小说的丰厚内涵和意蕴。

感谢海归出版人高先生。高总高效率的反馈和坦诚的沟通,给了我巨大的鼓舞。同为70年代出生的我们,分别在2002年做出不同的人生抉择——出国深造和艺术创作。但这不同的选择背后,却是极为相似的个人情感、现实经历,乃至一致的困惑。这部书的出版,可能已为我们答疑解惑。

感谢多年创作历程中曾协助我经营生计业务的好友晓光、国平、胖军。

感谢我的三位重要的生计客户浩国先生、绍晟先生、韩悦女士。

感谢曾为我提供大量业务支持的刘先生、张女士、冀女士、杨先生、李女士。

感谢好友昂子,作为这部书最早的读者之一,不但给我提了很多珍贵意见,还帮我设计了精美的网络封面。

感谢在许多快乐或失意的日子,陪我深夜共醉的十多年的好友胖军、昂子、玉中、东坡、巍子。

更要感谢我的爱妻芬,没有妻子多年来在背后默默的奉献,我不可能花费如此大的精力创作并去促成这几部书的出版。

还要感谢许许多多不知名的网友,无论是支持者还是抨击者,都是鼓励着我不断进步的最大动力。

最后,我要把最深厚诚挚的感谢,奉献给正在阅读作品的您。

个人才疏学浅,书中的差错和疏漏再所难免。创作时,个人感情上虽冲动,但已尽可能保持理性上的冷静客观。无论如何,已尽己所能把最真实的感悟表达出来。自认为是个积极、乐观并认真的人(一方面是个人性格使然,另一方面也是吸收欧美文化的结果),但希望朋友们不要对书中观点太过较真,毕竟是文学创作,一切构想均与现实无关,都是想象力的结果。

书的内容似乎包罗万象,并尽可能兼顾了不同地域和不同群体,但个人经验毕竟有限,难免挂一漏万。写过这部书后,自己的体会是,历史已成历史,无从更改。当下,我们只能从自己做起,着眼未来,并尽己努力对后代有所交付。

同时,对民族、国家和世界尽可能多些建设性思考,刚毅、坚韧并永远保持团结,也许才是我们最需要的品质。

非常期许,您能在作品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心性之神”。但从您捧起这部书起,已成为我的“顾客之神”,“衣食之神”。只有您能从故事和文字中体会到温暖、明亮、洁白、真诚,合上书后又能若有所思、眼放光芒、会意微笑,我才能感受到来自内心深处的欣悦。不胜感激!

作者:吴尚

2011年5月20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变龙记2096(Ⅱ碎裂天穹全球首发珍藏版天地灵近神三部曲)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吴尚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九州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0809354
开本 16开
页数 20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0
出版时间 2011-07-01
首版时间 2011-07-01
印刷时间 2011-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3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13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7:4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