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民间舞蹈/中国民俗文化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民间舞蹈/中国民俗文化丛书》编著者李北达。

中国民间文化是世世代代锤炼和传承的文化传统,其中凝聚着民族的性格、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真、善、美,是中华民族彼此认同的标志,是祖国同胞沟通情感的纽带。今天,我们将把民俗文化中的优秀部分和真谛展示给包括农民兄弟在内的广大民众,使他们对中华大地、对祖国同胞、对优秀的文化传统和淳厚的民俗民风怀有更深刻的眷恋、热爱和崇敬。本书是《中国民俗文化丛书》之一《民间舞蹈》,运用科学的方法论,通过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描述,把一个个晦涩难懂的理论融入在浅显易懂的语言中。详细介绍了中国民间舞蹈风俗。

内容推荐

《民间舞蹈/中国民俗文化丛书》编著者李北达。

《民间舞蹈/中国民俗文化丛书》内容提要:一个人从在胎中孕育直到死去,甚至到死去很久很久,都始终处于民俗的环境中。民俗像空气一样,是人们须臾不能离开的。对于民众社会来说,民俗又是沟通情感的纽带,是彼此认同的标志,是规范行为的准绳,是维系群体团结的黏合剂,是世世代代锤炼和传承的文化传统。本书是《中国民俗文化丛书》之一《民间舞蹈》,运用科学的方法论,通过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描述,把一个个晦涩难懂的理论融入在浅显易懂的语言中。详细介绍了中国民间舞蹈风俗。

目录

引言/1

第一章 领你认识民间舞蹈/1

中国汉族民间舞蹈/1

绚丽多姿的少数民族舞蹈/57

第二章 带你了解民间舞蹈/143

舞蹈的本体特征与审美/143

民俗和民间舞蹈/155

舞蹈常识/165

第三章 帮你解读民间舞蹈/179

如何赏析原生型舞蹈(土风舞蹈)/179

如何欣赏创作型舞台民间舞/188

自娱性舞蹈与表演性舞蹈的比较/195

“漫步”河北地秧歌和满族秧歌/205

写在后面的话/212

参考书目/213

试读章节

4.震撼人心的维吾尔族舞蹈

在“大阪城的姑娘辫子长,两只眼睛明又亮”的诱惑下,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中国内地掀起了一股支援新疆的热浪。到底人们见没见到这位美丽的姑娘“阿娜尔汗”?让我们进入新疆去领略一番它的风情与歌舞。

维吾尔族这个生活在西北绿洲上的古老的民族,依靠着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条件,创造出无比绚烂的民族文化。维吾尔一词,意为“联合”“协助”,维吾尔族经历了游牧、畜牧、农耕等经济生活阶段,曾先后信奉萨满、佛、伊斯兰等宗教。

维吾尔族以能歌善舞著称,每逢重大的节日、喜庆的日子或者是劳动之余,人们总是要载歌载舞进行欢庆,平时亲友欢聚,也要唱歌跳舞畅叙情怀。那些生动活泼、热情洋溢的舞蹈,充分显示了维族人民勤劳勇敢和爽朗乐观的性格。

维吾尔族的传统服装为男女老少均戴四棱小花帽。男子普遍喜欢穿对襟“袷袢”(长袍),内着绣有花纹的短衫。女子喜欢穿着连衣裙,外套黑色对襟背心,戴耳环、手镯、戒指、项链等装饰品,姑娘多梳小辫。维吾尔族人待人讲究礼貌。在遇到尊长或朋友时,习惯于把右手按在前胸中央,然后身体前倾,连声问好,家里来客都热情招待。

维吾尔族的舞蹈独具特色,是具有很强民族风格的,“十二木卡姆”是传世音乐作品。舞蹈中,女子舞姿轻盈优美,旋转快速多变;男子动作热烈奔放,强悍刚劲。传统保留节目有赛乃姆、刀郎舞、顶碗舞等。麦西莱甫是维吾尔族民间群众娱乐形式之一,每逢节日、喜庆或休闲时刻,人们会聚在一起,唱歌、跳舞等,尽情狂欢。

维吾尔族的舞蹈艺术,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古代维吾尔族人民常以唱歌跳舞来表达游牧、狩猎的情景和丰收喜悦的心情。她不但继承和发展了自己的民间舞蹈,还广泛吸收了新疆地区、中原地区和东西方许多国家乐舞的精华,特别是古代新疆文化中心龟兹和疏勒、高昌的乐舞。

维吾尔族舞蹈艺术含蓄、优美,女性姿态柔软、舒展;男子则奔放、矫健。民间舞蹈,擅长于头部和手腕的运用,通过移颈,头部的摇和丰富多变的手腕动作,再加上昂首、挺胸、立腰等姿态,以及眼神的巧妙配合,使舞蹈色彩浓郁,别具一格。微颤(膝部)、旋转是维吾尔族民间舞蹈中富有特色的表演风格。维吾尔族舞蹈种类繁多,可以分为自娱性舞蹈、礼俗性民间舞蹈和表演性民间舞蹈三种类型。在自娱性民间舞蹈中,塞乃姆是其中最为广泛流传和著名的。

“赛乃姆”是表演性较强的自娱性民间舞蹈,属于舞者不歌、歌者不舞的形式,在新疆各地普遍流传。赛乃姆一词源于音乐节奏的名称,其节奏平稳,适用于各种旋律、曲调,使舞者在乐声中自由起舞,成为最普遍的舞蹈形式。

“赛乃姆”广泛流传于天山南北城镇乡村,深为广大维吾尔族群众所喜爱。赛乃姆舞蹈自由活泼,没有固定的程式,舞者即兴表演,合上音乐节奏即可,可一人独舞、两人对舞或三五人同舞。舞蹈动作抒情优美,婀娜多姿。赛乃姆舞蹈时,一般由中速逐渐转快,当歌舞进入高潮后,大家常用热情的声音呼喊“凯——那”(“加油啊”之意)。这时人声、鼓乐声欢腾喧闹,把火热的气氛推向高潮,使所有参加者无比激动、兴奋。

在婚礼上,男女老少一起跳赛乃姆,并穿插传送碗花、酒杯、腰带等游戏,有时也演唱木卡姆,猜谜语、吟诗等。比如在举行婚礼的第一天,一般由男女双方的朋友分别把新郎、新娘及亲友邀请到家里进行庆贺。当天傍晚,新郎和他的朋友们一起前往女方家里迎亲,一路上管弦齐奏,载歌载舞,这一天自始至终都是跳赛乃姆。表演赛乃姆时,大家围成圆圈,乐队聚在一角伴奏,群众拍手唱和。舞者不唱,伴唱者以婉转动听的歌声,除演唱群众熟悉的歌曲外,还用旧曲调即兴编新词,描绘当场的情景,表达大家的欢乐心情。

赛乃姆的风格与地区有密切的联系,从而形成南疆、北疆和东疆的三种不同的类型。南疆以喀什地区为代表,其舞蹈风格明快、活泼、深情优美;北疆以伊犁地区为代表,舞蹈风格潇洒豪放,曲调中带有草原的气息;东疆是以哈密为代表,其舞蹈风格平稳安详风趣,曲调中带有汉族音乐的色彩。

舞蹈特点首先表现在头、肩、手腕、腰、小腿部分的巧妙配合上。如头部有移颈、摇头;手腕动作有绕腕、翻腕、揉腕等;腰的部分有胸腰、侧腰、后腰;小腿部分的动作就更为丰富,如点、踢、跺、辗、转等。其次在步伐上脚步平稳,略有微颤,干脆灵巧。在伴奏乐器上,一般多使用手鼓,使舞蹈气氛热烈,鼓舞人心。赛乃姆的舞蹈姿态大多是从生活中提炼的,如最常见的有托帽式、挽袖式、拉裙式、瞭望式、抚胸式等。当表演到高潮时,舞者一腿跪蹲,手在腹前击掌耸肩,然后双手向下打开右手抬至头上方绕腕,左手指扶于膝上,轻轻移颈二次。动作有拍掌、耸肩、绕腕,而最后的移颈则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突出表现了舞者怡然自得的心情。

此外,善于运用生活道具也是维吾尔舞蹈的特点之一。其中代表性民问舞“盘子舞”就是一例。舞蹈在经过发展、吸收,加上了许多杂技技巧,难度大,观赏价值高。舞蹈表演时,头顶数碗,手持盘子,在打盘子的同时,不断变幻做出各种动作,稳健柔软、姿态性强。音乐多采用民间的抒情性歌曲,节奏舒展动听。盘子舞是维吾尔族古老的民间舞蹈之一,产生于古老的库车,流行于乌鲁木齐、伊犁、喀什等城镇,属于女性抒情舞蹈,动作婀娜多姿,优美动人。P85-89

序言

人生活于文化之中,正像人离不开空气一样。《周易》说:“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无论汉语“文化”一词是否由此而来,这段话至少说明,我们的祖先向来对文化的重要性有十分清楚和极其深刻的理解。文化确乎是人之所以成为人、人类之所以成为人类的根本标志。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创造了人,从这个意义上也可以说,人是文化的动物。

从文化本身来说,相当长一段历史时期的传统文化可以粗略地、也是相对地划分为两大分流,即所谓上层文化(或称高层文化、雅文化、精致文化……)和下层文化(或称基层文化、底层文化、低层文化、民间文化)。

民间文化是人民群众创造的最古老的文化,因为它的根源可以追溯到人类发展的初始阶段;民间文化同时也是最年轻的文化,因为它仍然活生生地存在于人民的日常生活和口碑之中。民间文化还是整个社会文化的基础,并且具有极强的生命力。上层文化往往是对民间文化选择、改造和精致化的结果。

民间文学、民间艺术是民间文化中最富色彩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在人类创造的一切艺术中,生命最活跃,涉及最广泛。它以古朴纯真的艺术手段,反映着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理想和追求。它的无数珍品,是当之无愧的美的典范。没有了它,人类将失去多少童真的回忆;没有了它,人类的爱祖国、爱家乡将会缺少多少实际可感的具体内容;没有了它,人类的欢乐、悲伤也将变得干枯而平淡;没有了它,人类将会失掉多少生活的甘美和幽默……

万家社区图书室援建和万家社区读书活动,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战略举措。我们作为受到农民兄弟哺育和培养的知识界、文化界,有义务用学来的知识回报衣我食我的广大农村的父老乡亲,这不仅是我们的社会责任,也是我们的荣耀。

中国民俗学会在这项重要活动中,承担有关中国民间传统文化的约50种图书的撰写工作。我们组织了学养很高的包括大批教授、研究员在内的专家队伍,来完成此项写作任务。他们在相关领域里,学有所长,业有专攻,所有作者都以光荣志愿者的精神,以科学严谨的态度,用生动活泼的文字,把相关的准确而丰富的知识,呈献给农民兄弟和城镇社区的读者。完成这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写作编书任务,是我们人生当中一件值得骄傲、值得自豪的事情。

中国民间文化是世世代代锤炼和传承的文化传统,其中凝聚着民族的性格、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真、善、美,是中华民族彼此认同的标志,是祖国同胞沟通情感的纽带。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的传统文化也是我们中华民族对人类文化多样性发展的巨大贡献。急遽变化的时代在淘洗着传统的民间文化。在当今时代,我们尤其有必要对我们丰富淳厚、历史悠远的民俗传统立此存照,将其中的优秀部分及其真谛展示给包括农民兄弟在内的广大民众,使他们对中华大地、对祖国同胞、对优秀的文化传统和淳厚的民俗民风怀有更深刻的眷恋、热爱和崇敬。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创造的非常丰富而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的幸事,也是我们的历史责任。

我希望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民间文化之花越开越鲜艳,为我们祖国、为我们中华民族赢得一个永恒的春天。

后记

写在后面的话

接到这本书的写作任务,我一直忐忑不安,不知是否能完成这样一项艰巨的任务,自己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任务很重,而且时问又很紧。但在马盛德老师的鼓励下,我仔细地梳理了一下这十几年从事民间舞教学的实践经验,从中找到了这本书的切入点。同时,受我恩师资华筠先生的指点,在“舞蹈生态学”理论的指导下,我运用科学的方法论,通过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描述,把一个个晦涩难懂的理论融入在浅显易懂的语言中。我要感谢娄影、高雅、苗芳菲、王珏、吴潇潇、郭团团、张硕、张琼等同学,是她们在非常繁忙的学习之余,帮我收集资料,打印、校对文稿。

另外我要感谢在学习上、生活上、工作中时时处处关心和爱护我的老师康玉岩先生,他把辛苦收集回来的照片无私地拿出来,任我挑选。我的云南的朋友也提供了丰富的照片资料。

希望这本书能对读者的学习和生活有所帮助。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民间舞蹈/中国民俗文化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北达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社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871364901
开本 16开
页数 207
版次 2
装订 平装
字数 100
出版时间 2008-03-01
首版时间 2008-03-01
印刷时间 2009-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艺术-音乐舞蹈
图书小类
重量 0.27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J722.21
丛书名
印张 14
印次 2
出版地 北京
225
167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18:3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