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经传与易学史续论(出土简帛与传世文献的互证)》由廖名春所著,周易是影响最大的中国文化典籍。对周易的认识,往往存在着两种极端的看法。一是无问题论,认为周易所有的问题都已经解决了,毫无秘密可言。现在只要做做通俗化的宣传或应用工作就行了。一是不可知论,认为周易的大部分是读不懂的,其本义不可追究。因此,不是反对研究周易,就是把周易当成一个可以随意打扮的玩偶。
图书 | 周易经传与易学史续论(出土简帛与传世文献的互证)/文化中国书系 |
内容 | 编辑推荐 《周易经传与易学史续论(出土简帛与传世文献的互证)》由廖名春所著,周易是影响最大的中国文化典籍。对周易的认识,往往存在着两种极端的看法。一是无问题论,认为周易所有的问题都已经解决了,毫无秘密可言。现在只要做做通俗化的宣传或应用工作就行了。一是不可知论,认为周易的大部分是读不懂的,其本义不可追究。因此,不是反对研究周易,就是把周易当成一个可以随意打扮的玩偶。 目录 第一编 卦爻辞新考 《周易·乾》卦新释 《周易》释“艰 《周易》”童“义考 《周易》”惕“义考 《周易·夬》卦九二爻辞新释 《周易·晋》卦爻辞新释 《周易》比、履、离、泰四卦爻辞零释 第二编 楚简《周易》新释 楚简《周易·豫》卦再释 楚简《周易·大畜》卦再释 楚简《周易·颐》卦卦爻辞试释 楚简《周易·遯》卦六二爻辞新释 楚简《周易·睽》卦新释 从新出简帛释《周易·萃》卦初六爻辞 楚简《周易》校释记(一) 楚简《周易》校释记(二) 第三编 经传新论 二二相耦,相反为义--《周易》卦义新论 从”乾“”坤“之本字论《周易》的哲学内涵 《说卦传》八卦次序试论 《周易·系辞传》乾专直新释 《周易·杂卦传》的再研究 第四编 易学史纵横 长安西仁村陶拍数字卦解读 王家台秦简《归藏》管窥 《左传》《国语》易筮言”八“解 钱穆先生”孔子与《周易》关系说“考辨 《周易本义》(点校本)前言 李衡眉易学研究述评 吕绍纲《易学文选》序 附录 廖名春易学论著目录 访大陆《易》学专家廖名春教授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周易经传与易学史续论(出土简帛与传世文献的互证)/文化中国书系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廖名春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财富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4743213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62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85 |
出版时间 | 2012-10-01 |
首版时间 | 2012-10-01 |
印刷时间 | 2012-10-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54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B221.5 |
丛书名 | |
印张 | 23.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0 |
宽 | 170 |
高 | 2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