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文宜编著的《中国文气论批评美学》是山西大学建校110周年学术文库之一,本书抓住中国美学中的“气”这个范畴,把它从“史”和“论”两个方面加以展开,力求与西方美学贯通,力求与当代的批评美学的实践融合,提出了许多新的见解。
| 图书 | 中国文气论批评美学/山西大学建校110周年学术文库 |
| 内容 | 编辑推荐 侯文宜编著的《中国文气论批评美学》是山西大学建校110周年学术文库之一,本书抓住中国美学中的“气”这个范畴,把它从“史”和“论”两个方面加以展开,力求与西方美学贯通,力求与当代的批评美学的实践融合,提出了许多新的见解。 内容推荐 从中国“气论”哲学到文论批评中的“文气论”,是中国真正原创的批评美学.它不仅曾是历代诗文评的轴心话语。于今亦有着重要的学理意义。侯文宜编著的《中国文气论批评美学》分上下两编。《中国文气论批评美学》上编“本体论”从哲学美学的角度对文气论批评的思想渊源、本质属性及审美发生予以探究;《中国文气论批评美学》下编“历史考”就文气论批评的历史发展与演变进行了具体考证;余论中立足当代涉及中西比较和价值评说。 目录 序一 序二 引论 回到批评原点 一时代语境与中国“气”的母题 二文气论研究:从范畴、观念史到批评美学的维度 三中国文气论批评体系的梳理与构建 上编 气生万物——文气论批评本体论 第一章 气论大宇宙生命美学:文气论批评的渊源与属性 第一节 阐释的历史性与现代“文气”诸解之囿 一才气/个性/风格说 二语气/气势说 三文术说 四对现代“文气”诸解的反思与超越 第二节 文气论批评溯源:古朴的气论宇宙观与生命意识 一“气”字的源起、涵义及符号象征 二从周代史籍中的气论到《管子》的生命哲学雏形 第三节 文气论批评原理:中国气论哲学美学 一《周易》:从卦象说到儒道合流的大宇宙生命哲学 二庄、孟气论开创的大宇宙生命哲学/审美图式 三气论大宇宙生命哲学/美学——文气论批评的本原质性 第二章 文气论批评的发生:从人到文的气化审美与理论自觉 第一节 秦汉时期从大宇宙观到人的“才性气质”论 一时典中对人之体气、清浊之分的认知 二董仲舒、王充元气论的人性论与个体差异论 第二节 人物品藻中重“气”之旨的审美中介 一汉魏人物品藻风习的形成及流行 二重“气”的审美向度与刘邵《人物志》的影响 第三节 艺术问的互文性 一自古以来以“气”论乐的思想 二音乐美学原理的文学位移 第四节 雅好文学的氛围与理论批评自觉 一建安时代的大宇宙生命感和生命唱和 二理论批评自觉与“文气”说的提出 下编一气流动——文气论批评之历史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文以气为主”的批评 第一节 浑朴文学和以“气”为美的批评时代 一严羽对四个时期诗歌的比较分析I 二“全在气象”的建安文学 第二节 曹丕“主气”的文学批评 一曹丕“主气”的批评实践 二曹丕“文以气为主”说的理论建构 第三节 刘勰“主气”的文学批评 一刘勰“主气”的批评实践 二刘勰对以“气”论文的发展和系统建构 第四节 钟嵘及其他“主气”说批评 一钟嵘“主气”的批评和“气动一物感”说 二令狐德菜、刘宰等对“主气”说批评的延续 第四章 隋唐时期:“意主气辅”的批评 第一节 “意”范畴与批评史上重“意”的观念 一“意”、“言意”的范畴内涵 二批评史上陆机的“患意”和范晔的“主意”说 第二节 从魏晋南北朝“主气”到隋唐“主意”的转向 一“主气”说在隋末唐初的余波 二从“主气”到“主意”的变化 第三节 古文运动与韩愈文气批评的“意为主”倾向 一古文运动批评中的“道”“气”“辞”构筑 二韩愈文气批评的道德化转向和“气盛言宜”说 第四节 杜牧“文以意为主,气为辅”的批评论及后世延续 一杜牧“意主气辅”说的提出 二“意主气辅”的内涵及其在文气论演变史上的意义 三唐以后“意主气辅”说批评的延续 第五章 宋元时期:“理主气辅”的批评 第一节 “理”范畴与批评史上重“理”的观念 一“理”的范畴内涵 二宋元前文论批评史上重“理”的观念 第二节 宋代理学思潮与“理气”论思想的审美渗透 一宋代理学思潮与“主理”的审美转向 二理学思潮中的“理气”论及其审美渗透 第三节 宋代文气论批评与“理主气张”的批评论 一叶梦得、三苏的文气批评及苏辙阅历/见识 “养气”说 二从黄庭坚“以理为主”到吴子良的“主之以理, 张之以气” 第四节 元代文气论批评与吴澄、刘将孙的“诗文以理 为主,气为辅” 一由宋入元的理学思潮与元代“理气”论批评 二吴澄、刘将孙“理主气辅”的批评论 第六章 明清时期:“神主气辅”的批评 第一节 “神”范畴与批评史上重“神”的观念 一“神”的范畴内涵 二明清前文论批评中重“神”的观念 第二节 明清时期“神神理神韵”的转向与张扬 一明代重“神神理”的转向与通变“入神”论 二清代重“神”的延展及“神韵”论批评观之尚 第三节 明清“神气”谐和的批评与刘大槐的“神主气辅”论 一明清“神气”谐和的文气论批评 二刘大槐的“神主气辅”说及“神气音节”论批评体系 第四节 桐城派及清代文气论批评的终结性意义 一贯穿整个清代中后期的桐城派文气论批评 二晚清到现代初:后学再构与“西学”冲击下的淡出 余论 后现代生态时代:中国文气论批评美学的当代性 附录 从“气”到“文气”重要命题列表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中国文气论批评美学/山西大学建校110周年学术文库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侯文宜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6106723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450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460 |
| 出版时间 | 2012-10-01 |
| 首版时间 | 2012-10-01 |
| 印刷时间 | 2012-10-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638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I206 |
| 丛书名 | |
| 印张 | 29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35 |
| 宽 | 160 |
| 高 | 25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