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制史话》(作者谢保成)主要介绍历代统一王朝的官制,书中包括如何认识和了解古代官制;中枢决策系统;内阁与军机处的设置;翰林学士与枢密使的介入;罢除丞相,政归六部;台谏趋一,增设派出机构等内容。
本书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 图书 | 官制史话/制度名物与史事沿革系列/中国史话 |
| 内容 | 编辑推荐 《官制史话》(作者谢保成)主要介绍历代统一王朝的官制,书中包括如何认识和了解古代官制;中枢决策系统;内阁与军机处的设置;翰林学士与枢密使的介入;罢除丞相,政归六部;台谏趋一,增设派出机构等内容。 本书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内容推荐 随着君权的逐步强化,官吏治民的范围越管越宽,官僚队伍不断膨胀,设官分职越来越细密,君主对官吏的管理也越来越严密,形成日趋复杂的官制体系。《官制史话》(作者谢保成)主要介绍历代统一王朝的官制,采取按系统叙述的写法,分中枢决策系统、中央政务系统、地方行政系统、监察系统和军事系统五个方面进行叙述,《官制史话》以求通过各设官系统的前后变化情况反映古代官制的总体演变过程,同时考察君权与官制系统的关系以及官吏管理体制的得失。 目录 一 如何认识和了解古代官制 1.历代官制的演变线索 2.古代官制的基本特征 3.记载官制的主要典籍 二 先秦的王权与秦以后的皇权 1.以宗法权为基础的王权 2.趋于专制独裁的皇权 3.皇储、后妃与宦官 三 中枢决策系统 1.“事皆上尚书”与人主参决” 2.“中书出诏令,门下掌封驳” 3.翰林学士与枢密使的介入 4.内阁与军机处的设置 四 中央政务系统 1.三公九卿主外朝 2.“百司所禀”的尚书省 3.转型中的三省六部 4.罢除丞相,政归六部 五地方行政沿革 1.外服与封国、封邑 2.郡县制的发展 3.分省制的确立 4.边地的管理 5.乡里制度日趋严密 六 监察系统 1.御史中丞与司隶校尉 2.御史台独立 3.台谏趋一,增设派出机构 4.都察院取代御史台 七 军事系统 1.指挥机构与军队编制 2.禁军的建制 3.地方武装 八 官吏的管理 1.选官与任用 2.官品与爵禄 3.考课与奖罚 附录 主要朝代设官系统简表 汉朝 唐朝 宋朝(神宗元丰官制) 元朝 明朝 清朝(中叶以前官制) 改版书后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官制史话/制度名物与史事沿革系列/中国史话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谢保成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9724552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191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119 |
| 出版时间 | 2011-07-01 |
| 首版时间 | 2011-07-01 |
| 印刷时间 | 2011-07-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194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D691.42 |
| 丛书名 | 制度名物与史事沿革系列 |
| 印张 | 6.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09 |
| 宽 | 136 |
| 高 | 9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