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所选,乃中国现代文学理论批评论文(1917—1949)。
全书分为上中下三篇:上篇文学本体论、中篇文学文体论和下篇文学创作谈与作品论。上篇含5单元30篇,中篇含4单元25篇,下篇含8篇。
每单元前有一介绍,正文后有“注释”“导读”和“链接”;本书选文一般选自初刊本、初版本或权威的全集、文集;每单元前的介绍,主要是介绍该单元文论产生的时代背景和文化特征以及单元主题。
| 图书 | 中国现代文论选 |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所选,乃中国现代文学理论批评论文(1917—1949)。 全书分为上中下三篇:上篇文学本体论、中篇文学文体论和下篇文学创作谈与作品论。上篇含5单元30篇,中篇含4单元25篇,下篇含8篇。 每单元前有一介绍,正文后有“注释”“导读”和“链接”;本书选文一般选自初刊本、初版本或权威的全集、文集;每单元前的介绍,主要是介绍该单元文论产生的时代背景和文化特征以及单元主题。 目录 前言 凡例 上篇 文学本体论 一 文学观念 文学改良刍议 文学革命论 人的文学 文学研究会宣言 新文学之使命 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三月二日在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大会讲 文学的美 文学与人生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置身在为民主的斗争里面 二 文学思潮 文学上的俄国与中国——一九二○年十一月在北京师范学校及协和医学校所讲 自然主义与中国现代小说 批评与梦 现代中国文学之浪漫的趋势 关于革命文学 现实主义在今天的问题 三 文学论争 评提倡新文化者 论“海派” 论民族形式问题(节选) 五四运动之文化的意义及其评价 自由主义与文艺 四 文学与语言 建设的文学革命论 怎样做白话文 鬼门关以外的战争 门外文谈 五 文学的雅俗论 《啼笑因缘》序言 谈侦探小说 通俗文学运动 武侠小说在下层社会 论雅俗共赏 中篇 文学文体论 一 小说 论短篇小说 日本近三十年小说之发达——一九一八年四月十九日在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讲演 谈中国小说 谈写实的小说与第一人称写法 论情调 二 诗歌 谈新诗——八年来一件大事 诗的格律 望舒诗论 长篇诗在中国何以不发达 谈诗(节选) 新诗问答 《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导言 诗论(节选) 新诗现代化——新传统的寻求 三 散文 美文 絮语散文 小品文的危机 《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 报告文学简论 四 戏剧与电影 戏剧改良各面观 我的中国旧戏观 《少奶奶的扇子》改译序录 影片艺术论 话剧民族化与旧剧现代化 《权势与荣誉》的叙述法及其他 下篇 文学创作谈与作品论 《呐喊》自序 《女神》之时代精神 习作选集代序 《雷雨》序 爱情的三部曲——巴金先生作 论张爱玲的小说 论赵树理的创作 穆旦论 作者小传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中国现代文论选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陈思和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上海教育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4427289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437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
| 出版时间 | 2010-12-01 |
| 首版时间 | 2010-12-01 |
| 印刷时间 | 2010-12-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686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I206.6-53 |
| 丛书名 | |
| 印张 | 28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上海 |
| 长 | 261 |
| 宽 | 189 |
| 高 | 18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