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声律启蒙故事精选(新课标国学读本)/国学故事坊系列
内容
编辑推荐

《声律启蒙》作为学写诗词的入门书流传久远而不衰。现代著名诗人流沙河曾说:“这真是一本奇书,低吟缓诵之际,但觉音韵铿锵,词藻华丽,妙不可言。”

这是一本告诉你如何作诗的书。这是一本讲音韵搭配的书。其中的故事读起来耳熟能详。让人悟出“熟读唐诗三百诗,不会作诗也会吟”的真谛——

原来成为诗人必须是音韵的高手呀!

内容推荐

诗词和对联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文学形式,《声律启蒙》是众多谈论诗韵的启蒙读物之一,也是流传最为广泛的读物。

《声律启蒙》按韵排列,从单字对到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对仗工整,平仄和谐,读起来琅琅上口。熟读这些句子,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掌握音韵格律,自然地领会平仄对仗,以后在学作对联和诗词时,便可以信手拈来。

目录

嫦娥奔月/2

沧浪之水/4

狼牙山五壮士/6

一床凉薜/8

刘勰佛殿借读/10

指鹿为马/12

空中楼阁/14

苏武牧羊/16

王吉休妻/18

古人避讳/20

寄征衣/22

人琴俱亡/24

管鲍之交/26

阮裕焚车/28

图穷匕首见/30

歧路亡羊/32

居里夫人/34

陈毅孝母/36

乐羊子妻/38

这条小鱼在乎/40

约法三章/42

望梅止渴/44

温总理心系灾民/46

浪子回头/48

克拉克一家的旅游梦/50

陆绩怀橘/52

岁寒三友/54

梁楚边地的西瓜/56

一箭退千兵/58

大树将军/60

紫气东来/62

苏轼游赤壁/64

冯谖买义/66

不记“一箭之仇”/68

千金买马骨/70

完璧归赵/72

结草报恩/74

七十岁的“顽童”/76

黄粱美梦/78

“吝啬”的福特/80

简朴的颜回/82

雪夜访友/84

桃花县令/86

友情似水/88

贾岛“推敲”/90

世外桃源/92

梦笔生花/94

忠诚的狗/96

将相和/98

萧何不取金银/100

白居易和琵琶女/102

酒仙李白/104

送你一轮明月/106

重阳节的来历/108

苏轼与苏堤/110

重义的渔夫/112

女娲补天/114

冯妇打虎/116

细柳军营/118

摇尾涂中/120

趣话围棋/122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124

“亚父”范增/126

守规矩的德国人/128

唇亡齿寒/130

苏秦锥刺骨/132

门匾上的警语/134

爱迪生惜时/136

以德为宝/138

愚公移山/140

路边的李子树/142

门神画/144

大义灭亲/146

阮成晒短裤/148

击楫中流/150

谢安敢讲真话/152

试读章节

《文心雕龙》是我国古代一部伟大的文学理论名著,对后世影响非常大。它的作者是南北朝时期的刘勰。

刘勰小时候聪明好学。可是七八岁时,父亲为国捐躯,20岁左右又丧母。家境贫寒,父母只给他留下了一堆书籍。刘勰爱读书,可是白天砍柴谋生,读书时间很少,晚上又没有钱买灯油。怎么办?他想起十几里外金华寺大殿里的长明灯。于是,一到天黑,他便偷偷溜到庙里借着佛灯读书。当时,寺里的主持和尚叫僧佑,很有学问,收藏着不少古代名著。

一天,僧刚念完早经。忽然,夜里值更的小和尚慌慌张张地跑来禀报,说大殿里佛爷显灵,听到了朗朗的诵经声。那僧佑长老半信半疑。

第二天天刚黑,僧佑暗暗藏在大殿等候。初更过后,仍没有动静。正在纳闷,突然发现有个身影从墙外跳进来,轻手轻脚走进了大殿。定睛细看,原来是个孩子。

“你夜晚翻墙入寺,想干什么?”僧佑从佛像后走出来,厉声问道。

“我……我是来借灯读书的。”刘勰掏出一本书,结结巴巴地说。

待刘勰把实情讲清楚后,僧佑很感动,说:“有志气!如你不嫌,就跟我读书吧!”他让刘勰管理藏经阁的图书,还提供各种便利。

刘勰在庙里苦学了十个春秋,终于写成一部著作。当时著名的大学者沈约对书稿赞誉有加,说它“深得文理”,并取书名为《文心雕龙》,意思是写文章要十分用心,就像雕刻龙身上的花纹一样。

悟语:

板凳甘坐十年冷。只有耐得住寂寞,才能做出一番成就。

原文

仁对义,让对恭。禹舜对羲农。雪花对云叶,芍药对芙蓉。陈后主,汉中宗。绣虎对雕龙。柳塘风淡淡,花圃月浓浓。春日正宜朝看蝶,秋风那更夜闻蛩。战士邀功,必借干戈成勇武;选民适志,须凭诗酒养疏慵。

注释:

禹舜羲农:传说中的中国上古帝王夏禹、虞舜、伏羲、神农。 绣虎、雕龙:指善于撰写文章。绣虎是曹植的别称。雕龙可理解为南北朝时刘勰的《文心雕龙》。 秋风那更夜闻蛩:此句是说,秋风中心情郁悒,哪里还有心情听夜里蟋蟀的呜叫呢? 邀功:建立功业。 干戈:古代的兵器,这里指战争。 逸民:指避世隐居的人。 适志:如愿。疏慵:懒散。

韵译:

仁对义,让对恭。禹舜对羲农。雪花对云朵,芍药对芙蓉。陈后主,汉中宗。曹植对刘勰。柳塘清风淡淡,花圃月色浓浓。春光明媚,正宜早晨赏蝴蝶。秋风萧瑟,不忍夜里听蟋蟀。建功立业,战士舞刀弄枪一展勇猛;抒发志向,隐士饮酒赋诗颐养平和。P10-11

序言

古人写律诗,是严格地依照韵书来押韵的。为此,当时的文人编写了韵书,供写诗作联参考。韵书是把字按韵母分类编排而成。古代韵书众多,比较有名的韵书有唐代的《唐韵》、宋代的《广韵》《平水韵》、清代的《佩文诗韵》《诗韵集成》和《诗韵合璧》等。

《平水韵》是一大变革,之所以取名《平水韵》,是因为据说此书是南宋平水人刘渊编的。此前,韵的分类比较复杂,而《平水韵》的分类大为简化,把相近的韵并作一类,共有107韵,后人再减去一韵,成为106个韵,其中平声30韵,上声29,去声30,入声17。

仄声韵很拗口,做律诗一般只用平声韵。平声字多,分为两卷,即平声上卷、平声下卷,这也就是韵书中把平声韵分为上平声、下平声的依据,没有别的意思。

上平声有15韵:一东,二冬,三江,四支,五微,六鱼,七虞,八齐,九佳,十灰,十一真,十二文,十三元,十四寒,十五删;下平声也有15韵:一先,二萧,三肴,四豪,五歌,六麻,七阳,八庚,九青,十蒸,十一尤,十二侵,十三覃,十四盐,十五咸。《声律启蒙》等蒙学读物都是这样编排的。

那么,“一东”“二冬”等究竟是什么意思呢?其实很简单,“一东”是说第一个韵部是“东韵”,和“东”字韵母相同相近的字都归在这一类,“东”只是这一类字的一个代表字,称韵目,类似于字典的部首字。其余的道理相同。至于东冬这两个韵(以及其他相近似的韵)在读音上有什么分别,现在我们不需要追究它。我们只须知道:它们在最初的时候可能是有区别的,后来混而为一了。

再捎带说说平仄。平仄是声调问题,也是律诗最重要的因素。在古汉语的平、上、去、入四个声调中,平声即“平”,上、去、人三声即“仄”,“仄”是不平的意思。当然,古代的韵调与普通话不大一致。笼统地说,现代汉语的阴平、阳平可看作平声,上声、去声可看作仄声。平仄在诗联中交错运用能形成节奏协和之美。

《声律启蒙》是清朝康熙年间的一个名叫车万育的人编写的蒙学书(儿童发蒙用的教科书),其特点是全部选用常用的字、词和典故,编成按韵排列、平仄和谐、对仗工整、义理健康的联语,读来抑扬顿挫,朗朗上口。儿童念熟了书里的句子,就会初步熟悉音韵格律,自然而然地领会平仄对仗,学习诗词对联就容易多了。大概正是因为这一点。《声律启蒙》作为学写诗词的入门书流传久远而不衰。现代著名诗人流沙河曾说:“这真是一本奇书,低吟缓诵之际,但觉音韵铿锵,词藻华丽,妙不可言。”

王逸群

2010.11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声律启蒙故事精选(新课标国学读本)/国学故事坊系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逸群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有限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35350695
开本 32开
页数 15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1-01-01
首版时间 2011-01-01
印刷时间 2011-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图书小类
重量 0.2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07.21
丛书名
印张 5
印次 1
出版地 湖北
210
146
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3 0:5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