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分为二大部分,第一、二、三章采用理论的方式阐述如何使用语言来描述、分析以及评价艺术与设计。
第四、五、六章则将理论结合实践,用前几章所介绍的理论方法来完成作业、论文、报告或评论文写作。同时还会将这些理论方法皮用于对话、口头陈述、小组讨论和评价艺术设计作品的过程中。
| 图书 | 视觉语言(如何将艺术与设计转化为语言) |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分为二大部分,第一、二、三章采用理论的方式阐述如何使用语言来描述、分析以及评价艺术与设计。 第四、五、六章则将理论结合实践,用前几章所介绍的理论方法来完成作业、论文、报告或评论文写作。同时还会将这些理论方法皮用于对话、口头陈述、小组讨论和评价艺术设计作品的过程中。 内容推荐 “书中的每一个画面都胜过千言万语吗?我们用什么样的语言来形容它们呢?”《视觉语言》用生动、概括的画面探索了语言、客观对象及其内涵之间的关系。本书的主要目的就是传授如何将视觉文化转化为典型语言的宝贵经验:正式的和非正式的语言,学术的和通俗的语言,或者是世界性的和地方性的语言。与此同时,本书还将诠释当代艺术与设计多样的语言表现形式。 从探索语言的多种表现形式开始,揭示如何用语言来进行讨论、描述、分析和评价艺术与设计。然后将所传授的方法实践于相关主题案例,内容将涵盖艺术设计史与理论研究中所涉及的书面或学术语言,还会包括报纸杂志和工作室惯用的非。正式书写和口头语言。 解析各种不同案例后,本书还将在学术领域帮助在校学生把无声的视觉文化转化为有声的语言:无论是作专业研究、论文写作、报告和评论、采访和调研,还是在艺术设计小组中进行讨论和评定完成出色的口头报告。本书非常适宜用来教导学生更有效地利用语言来为己添辉增彩。 目录 如何更好地利用本书 简介 01 语言和含义 语言、客观对象和含义 语言与艺术品 语言技巧 练习一:语言与艺术作品的关系 小结 02 正式语言:艺术与设计的学术专业 学术语言 超越规则的语言 语言与艺术设计史 语言与艺术设计理论 语言与意识形态 练习二:如何使用标准的学术语言 进行交流 小结 03 非正式语言:超越学术规则 通俗语言 语言和差异 语言和流行出版物 练习三:如何使评价表达得更好 小结 04 工作室对话 语言和口头交流 口头演讲 选择适当的语言 样本一 小结 05 论文 预期目标 分析作业要求 撰写论文 样本二 小结 06 其他书面文字 自我反思性文字 书面汇报 评论文 样本三 小结 总结 术语表 图片版权 索引 致谢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视觉语言(如何将艺术与设计转化为语言)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英)迈克尔·克拉克 |
| 译者 | 冯驭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8163841 |
| 开本 | 8开 |
| 页数 | 209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50 |
| 出版时间 | 2010-10-01 |
| 首版时间 | 2010-10-01 |
| 印刷时间 | 2010-10-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艺术概论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1.034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J06 |
| 丛书名 | |
| 印张 | 26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辽宁 |
| 长 | 300 |
| 宽 | 222 |
| 高 | 20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06-2008第158号 |
| 版权提供者 | 瑞士AVA出版公司 |
| 定价 | |
| 印数 | 3000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