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思想评论》学术丛刊,旨在推动海内外华人学者对基督教哲学的研究,加强国内外基督教思想研究的交流与合作。
本书(第12辑)包括“圣经的跨文化解读”、“中世纪神学研究”、“近现代神哲学研究”、“宗教现状”、“诗歌与书评”五部分、共二十余篇文章。本期的论题关注的是在中国的宗教文化处境中如何解读和理解圣经。
| 图书 | 基督教思想评论(总第12辑) |
| 内容 | 编辑推荐 《基督教思想评论》学术丛刊,旨在推动海内外华人学者对基督教哲学的研究,加强国内外基督教思想研究的交流与合作。 本书(第12辑)包括“圣经的跨文化解读”、“中世纪神学研究”、“近现代神哲学研究”、“宗教现状”、“诗歌与书评”五部分、共二十余篇文章。本期的论题关注的是在中国的宗教文化处境中如何解读和理解圣经。 目录 专题论文:圣经的跨文化解读 主题编者语 大卫王与晋文公:希伯来申典历史学和中国早期儒家编年史中的两位统治者范例 从《庄子》的逍遥与《雅各书》的自由论社会公义 敬畏耶和华是智慧的开端:《箴言》的亚洲式解读 试论儒家基督徒吴雷川对新约“主祷文”的解读 希伯来圣经中十诫与约的整合 中世纪神学研究 论马克西姆之“爱” 巴西尔论圣灵的经世 “忧伤”的荣耀 ——论尼撒的格列高利的葬礼演说 探析托马斯·阿奎那的快乐论 度析阿奎那对认识过程中理智与感觉合作问题的论证 试论阿奎那的上帝观 理智的静默与“不可言说的言说” ——十字若望“灵魂之夜”的否定神学 中世纪的信仰概念 近现代神哲学研究 加尔文文化观的现代解读 休谟“论神迹”的“一个论证”解读 《哲学片断》中国“真理与信仰” 论巴尔塔萨神学美学中客观维度的光辉学说 尼布尔思想的历史渊源 仆人、儿女、朋友 ——莫尔特曼的基督徒自由观及其生态意义 基督教之神圣价值的自行启示及其现实意义 宗教现状 以三个基督徒群体特征看当今中国教会 黄河三角洲地区基督信仰的初步考察 诗歌 有一种爱是无所待 书评 神圣与世俗:“两把剑”的交锋与对抗 ——评刘新利新作《德意志历史上的民族与宗教》 十字架的弃绝 ——读薇依的《重负与神恩》 《基督教思想评论》稿约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基督教思想评论(总第12辑)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许志伟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208096981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331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300 |
| 出版时间 | 2011-01-01 |
| 首版时间 | 2011-01-01 |
| 印刷时间 | 2011-01-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402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B978-53 |
| 丛书名 | |
| 印张 | 21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上海 |
| 长 | 228 |
| 宽 | 148 |
| 高 | 15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