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系孔子研究院主办刊物,内容涉及对儒家经典、儒家历史人物、儒学历史等方面。分为“名家访谈”、“学术史谭”、“孔学探原”、“儒经诠解”、“简帛考释”、“儒史衡论”、“儒学与现代”、“儒学与圣地”等八个板块,共收录专业文章十九篇。
| 图书 | 孔子学刊(第1辑) |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系孔子研究院主办刊物,内容涉及对儒家经典、儒家历史人物、儒学历史等方面。分为“名家访谈”、“学术史谭”、“孔学探原”、“儒经诠解”、“简帛考释”、“儒史衡论”、“儒学与现代”、“儒学与圣地”等八个板块,共收录专业文章十九篇。 目录 ◆发刊词:孔子研究的使命 令名家访谈 中国古代文明之重估与孔子思想的再认识——李学勤先生专访 认识孔子思想需要正本清源——周桂钿先生专访 ◆学术史谭 走出历史的玩偶化——以古今对诸子百家的评论为例 ◆孔学探原 “灾害”与“政事”和“祭祀”——从《鲁邦大旱》看孔子的刑德观和祭祀观 试论孔子的人类习性观 ◆儒经诠解 《仪礼》诗乐之教及其伦理意义 明代《周礼》学概述 读章炳麟《春秋左传读》小识 ◆简帛考释 竹书《恒先》考辨 楚简《性情论》校笺 ◆儒史衡论 子弓非孔子弟子仲弓考——兼谈弓荀派与思孟派的思想分歧 论隋唐时期山东士人的儒学传统 ◆儒学与现代 孔子的伟大在哪裹?——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 论孔子的中和之道与当代温和主义 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的和谐思想对当代文明的启示 ◆儒学与圣地 汉唐之际孔氏家学与《尚书》流变 圣裔孔东塘 黄帝出生地争端平议 宋代钦定黄帝故里——曲阜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孔子学刊(第1辑)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杨朝明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上海古籍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2557608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243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300 |
| 出版时间 | 2010-12-01 |
| 首版时间 | 2010-12-01 |
| 印刷时间 | 2010-12-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528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B222-55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6.2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上海 |
| 长 | 260 |
| 宽 | 187 |
| 高 | 13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1800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