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享誉整个西方的经典名著!在本书中,约翰·基根从“一切文明都(部分地)植根于其战争缔造”这一前提出发,探究并辉煌地表述了在长达2000年以上时间里世界许多不同社会和民族进行的战争的内在涵义、动机和方式。
| 图书 | 战争史 |
| 内容 | 编辑推荐 一部享誉整个西方的经典名著!在本书中,约翰·基根从“一切文明都(部分地)植根于其战争缔造”这一前提出发,探究并辉煌地表述了在长达2000年以上时间里世界许多不同社会和民族进行的战争的内在涵义、动机和方式。 内容推荐 本书作者约翰·基根尤其长于洞察塑造战争性质和面貌的社会文化要素,连同它们与政治、技术和军人心理的复杂交互作用。在其享誉整个西方的经典名著《战争史》中,基根从“一切文明都(部分地)植根于其战争缔造”这一前提出发,探究并辉煌地表述了在长达2000年以上时间里世界许多不同社会和民族进行的战争的内在涵义、动机和方式。伴随着对于从石器时代到核时代的战争——人类有组织的大规模暴力——的近乎全系列的具体战例讲述和历史演化论说,他生动、雄辩地展示了世界近乎所有重大的“武士文化”(Warrior Cuhures):从例如祖鲁人、日本封建武士和西亚高原游牧大军直到现代西方军队及其著名的战争统帅们的尚武心理与战略文化。基根表明,为何不管其文化环境如何,荣誉追求总是被归诸于军人美德,战争本身又怎样始终左右尚武人类的想象力,以至达到“人类心灵最隐秘的深处,在那里自我毁伤理性目的,骄傲支配一切,激情至高无上,本能凌驾其余。” 目录 致谢 导言
第一篇 人类历史上的战争 什么是战争? 克劳塞维茨是何人? 作为文化的战争 复活节岛 祖鲁人 马穆鲁克 日本武士 没有战争的文化 插论一 对战争的限制
第二篇 石 人们为何打仗? 战争与人性 战争与人类学家 某些原始族裔和他们的战争 亚诺玛莫人 马林人 毛利人 阿兹特克人 战争的开端 战争与文明 插论二 防御工事
第三篇 肉 战车武士 战车与亚述 战马 大草原的骑马民族 匈奴人 骑马民族大观(453至1258年) 阿拉伯人和马穆鲁克 蒙古人 骑马民族的衰落 插论三 军队
第四篇 铁 希腊人和铁器 方阵战 希腊人与两栖战略 马其顿与方阵战的极致 罗马:现代军队的孕育地 罗马之后的欧洲:没有军队的大陆 插论四 后勤和供给
第五篇 火 火药与防御工事 实验时代里的火药战 海上火药 火药战中的坚毅 政治革命与军事变迁 火力与普遍兵役文化 终极武器 法律与战争终止
结论 注释 参考文献选目 索引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战争史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英)约翰·基根 |
| 译者 | 时殷弘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商务印书馆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0054867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587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
| 出版时间 | 2010-01-01 |
| 首版时间 | 2010-01-01 |
| 印刷时间 | 2010-01-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军事理论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548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E19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9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04 |
| 宽 | 140 |
| 高 | 23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