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新中国(附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
内容
编辑推荐

一百年前一个梦,一百年后变现实。这部准确预言上海召开世博会的旷世奇书——《新中国》,是由晚清作家陆士谔写的一本科幻小说。在书中,他预言了2010年上海会开世博会,而且世博会就在浦东举行。是不是很神奇,很神秘?你是不是觉得很惊讶,甚至很怀疑?那就赶快来看看本书吧!

内容推荐

《新中国》是陆士谔在32岁写下的一部以梦为载体的幻想之作。发表于1910年,作者预言100年后,中国将举办万国博览会,地点便在上海浦东。

同时,他还精确预言了浦东的开发:跨江大桥横跨浦江两岸,黄浦江底也铺设了过江隧道,电车可以快捷地直行浦东,我们在惊叹之余,不能不佩服他那超凡的预见力!

本书还收入了同为预言未来中国的梁启超的《新中国未来记》。

梁启超借小说预言六十年后(1962年之)之中国繁荣富强,百业俱兴,万国来朝,成为国际政治格局中重要的一员!

书中以倒叙方式,叙自1902年以来六十年间中国历史的发展,旨在“发表政见,商榷国计”,主干部分记述改良派与革命派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辨论,驳诘往复达四十四段,几乎囊括了20世纪初关于“中国往何处去”论争之基本要言。

目录

新中国

 [第一回] 三杯浊酒块垒难消 一枕黄粱乾坤新造

 [第二回] 冠全球大兴海军 演故事改良新剧

 [第三回] 创雨街路政改良 筑炮台国防严重

 [第四回] 催醒术睡狮破浓梦 医心药病国起沉疴

 [第五回] 辨女职灵心妙舌 制针厂鬼斧神工

 [第六回] 遵间教统帅畏妻 除大害国民拒赌

 [第七回] 汽油车风驰电掣 游憩所光怪陆离

 [第八回] 放烟火国耻难忘 话旧事信疑参半

 [第九回] 腾云驾雾不异登仙 破浪乘风快偿夙志

 [第十回] 合浦还珠渔翁得利 除恶务尽国手逞奇

 [第十一回] 吴淞口大操海军 胡咏棠纵谈异事

 [第十二回] 立宪四十年普天同庆 大会廿三国决议弭兵

附:新中国未来记

 绪言

 [第一回] 楔子

 [第二回] 孔觉民演说近世史 黄毅伯组织宪政党

 [第三回] 求新学三大洲环游 论时局两名士舌战

 [第四回] 旅顺鸣琴名士合并 榆关题壁美人远游

 [第五回] 奔丧阻船两睹怪象 对病论药独契微言

试读章节

第一回 三杯浊酒块垒难消 一枕黄粱乾坤新造

话说宣统二年正月初一日,在下一觉醒来,见红日满窗,牌声聒耳,晓得时光不早,忙着披衣下床。开出门来,见客堂中双烛辉煌,香烟缭绕。向外挂着神轴,旁配着珊瑚笺对联。桌上十多盆高脚锡盆,满满的装着茶果。几椅台凳,都饰着红披坐垫。蜡台上红烛,已烧去二寸有余。当地铺着红毯,这都是居停主人布置的。

对厢居停见了我,忙着出来,道:“云翁,我们拜个年!”兜头作下辑去,口里尚说:“恭喜恭喜!发财发财!”害得我还礼不迭。我是素来不善应酬的,只得约略敷衍了几句。居停道:“大年初一,天气异常清朗,这是难得的。今年生意一定发达。大家发财,大家发财!”我道:“我是半生潦倒,一世清贫。这发财,只好瞧着阁下发了。”居停道:“云翁牢骚太甚,连元旦也不知忌讳一点子。快请里边来坐坐!”

我随即走进,只见十多个人围成一桌,内有一人喊道:“八落底,自捕二!”又喊:“庄上天对,上门地子九,下门别十,天门人对,统吃!”又一人喊:“庄上旺得很,幸得打的小!”我知道是推牌九,没甚好瞧。居停道:“可要发发利市,出手打一记?”我回说不解。

老司务送出茶来,我喝了一口,忽听大门口两个化子,一唱一和的,在那里索钱。什么“节节高,年年高,一年四季招元宝”,“发财发财,元宝搭台”。我暗想,化子也晓得心理学,知道元旦日人家喜欢吉利,就把吉利话来乞钱。

辞了居停,走出门去,见马路上冷清清的,店铺齐闭着门,门里头牌声碌碌。有几家年锣年鼓,震耳欲聋。每家门首都挂着只纸糊袋儿,红笺黑字,有写着“迎柬”的,有写着“接帖”的。出店模样的人,挟着一大叠红帖,往来奔走。每到一家门首,就把帖子向纸糊袋里塞一张,算是拜年的——这却礼亡,仅存饩羊了。也有衣冠齐楚、乘着轿式马车往来拜贺的,大半都是商界里的道台大人,不是商会议董,就是公司总理。趁着这几天,正好显他的道台前程,摆他的道台架子;也有反穿着皮褂,在路上摆摆摇摇,逢着熟人,打恭作揖,满口“发财!恭喜!”乱说的;也有顶帽袍套,坐在东洋车上,一摇一摇,像东厨司命上天是的;更有妓女满头珠翠,半倚半坐的乘着马车出风头的;三五顽童,拿着丢炮,向人丛中“劈劈拍拍”乱丢玩笑的。怪怪奇奇,不一而足。

我心里头很是气闷,知道这几天走到朋友家去,不是牌局,就是骰局。我于赌钱一门不甚喜欢,所以到了年头反少趣味,只得走回家里。忽地想着个好友李友琴女士,送我一坛二十年陈的花雕,尚没有喝掉,遂叫小童给我烫了两斤。取过一本马史,揭开瞧时,齐巧是《项羽本纪》,喜道:“真好个下酒菜!”一面读书,一面喝酒。读到巨鹿之战,“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句,不觉连举十余觞。读至终篇,早巳醺然,遂和衣眠在榻上。

刚合上眼,只见外面走进一个人来,向我道:“睡着做什么?天朗气清,何不到外边去逛逛!”我不觉大喜,原来进来的不是别人,正是我的好友李友琴女士。我道:“外边没有什么好瞧,我方才出去逛过的,闹得慌,脑子里都晕起来,才回来喝了会子酒睡下的。”李女士道:“奇了!怎么我来并不见闹呢?”我听了不信。女士道:“不信?不妨同我出去瞧瞧。”

我就同着女士,走出门去。到马路上一瞧,不觉大惊,但见世界换了个样子。马路筑得异常宽广,两旁店铺鳞次栉比,柜台里靠着的伙友都满脸和气,不似从前都是毕板的、划一不二价面孔。那店家“真不二价”的招牌,也一块都没有了。又见马路中站岗的英捕、印捕,一个都不见,就是华捕,也都换了服式,都穿着中国警察号衣,不像从前,戴着红纬大帽,穿着青呢号衫了。

我正欲问时,只见两个外国人劈面走来。我恐他冲撞,忙着让避。那知外国人倒很谦和,见我让他,他也往左边让我,并不似从前,掉头不顾,一味得横冲直撞了。我这时候再也忍耐不住,问女士道:“怎么外国人这样的谦和?马路上外国巡捕又一个都不见?”女士笑道:“你怎么一睡就睡的糊涂了!现在,治外法权已经收回,外国人侨寓在吾国的,一例遵守吾国的法律,听从吾国官吏的约束。凡有华洋交涉案件,都由吾国官吏审问,按照大清新法律办理。外国领事,从不来开半句口呢!那租界的名目,也早消除长久了。凡警政、路政,悉由地方市政厅主持。不见站岗的巡士,都穿着本国警察服式么?”

我迟疑道:“你这一番话,弄的我越发糊涂了。领事裁判权几时废掉的?租界几时收回的?怎么我一些儿没有知道?”女士笑道:“你说糊涂,可真糊涂极了!这事已行了三十多年,怎么说一点子没有知道?”我骇道:“行了已三十多年么?今年是什么年?”女士道:“怎么,你连年份都会忘记了?今年是宣统四十三年——庚寅岁呢!”我道:“岂有此理,岂有此理!那有这样快的日子!”女士见我不信,便道:“云翔,你不信,我给你个证据瞧是了!”

P3-6

序言

2009年10月1日,《欧洲时报》刊出题为《百年预言看新中国六十年》的文章,文章一开头便说:“1910年,代表中国的清王朝已病入膏肓,中国五千年的国运处于前所未有的低谷。然而,就在这个时候,中国的知识精英并没有丧失信心——这也许是中华文明能够独步世界并最终成为人类历史上唯一衰落后可以再复兴的文明的原因。晚清小说家陆士谔出版了预言小说《新中国》,预言一百年后即2010年将在上海举行世博会一彼时的世界,世博会尚只是西方列强的专利。

除此之外,他还预言了过江隧道、地铁、大桥等新生事物。到今天,我们都不得不惊叹陆士谔先生预测之精准。更令我们叹服的是,他是在中国处于历史积弱谷底的时候做出这样预言的,这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在他作出预言的时代,这一切无疑会被西方视为梦呓,痴人说梦。

但是,时至今日,当这个神奇的预言就要实现的时候,我们又有多少人对这本小说以及作者其人有所了解。温家宝总理于2009年11月12日,在第七届世博国际论坛开幕式上说:“1910年一位叫陆士谔的青年创作了幻想小说《新中国》,虚构了100年后在上海浦东举办万国博览会的情景。”这不能不足以引起我们对陆士谔以及《新中国》的重视。

《新中国》是陆士谔在32岁写下的,它是一部以梦为载体的幻想之作。该书存稿仅余孤本藏于上海图书馆,书页有些破碎,已不便供读者借阅和复印了。它在结构上有些散乱,内容却让人惊叹万分。这部发表于1910年充满理想的小说共分12回,全书以“梦”贯穿。作者预言100年后,中国将举办万国博览会,地点便在上海浦东,书中主人公“陆云翔”其实就是作者本人。小说中写道:在上海浦东要召开一个万国博览会,中外游客都要来。在小说里,一觉醒来的陆云翔与妻子游历上海,惊讶地发现,租界的治外法权已经收回,昔日趾高气扬的洋人见了中国人彬彬有礼,而街头的新生事物更多,以往经常碰撞行人的电车也改为地下行驶,“把地中掘空,筑成了隧道,安放了铁轨,日夜点着电灯,电车就在里头飞行不绝”。更让陆云翔惊讶的是:“一座很大的铁桥,跨着黄浦,直筑到对岸浦东。” “现在浦东地方已兴旺得与上海差不多了。”妻子告诉他,大桥是为开博览会才建造的。小说结尾,陆云翔被门槛绊了一跤后跌醒,方知梦幻一场。妻子说:“这是你痴心梦想久了,所以,才做这奇梦。”丈夫却答:“休说是梦,到那时,真有这景象,也未可知。”从某种角度来讲,这是作者对中国的信心。

在《新中国》中,陆士谔首先为未来的上海设计了一张集地下、地面和空中于一体的宏伟都市交通网:上海城里城外,马路修筑得异常宽广,路旁商铺鳞次栉比。店铺后面均铺设了晴闭雨开的雨街,上覆琉璃瓦,通光而不漏雨。大马路下通了地铁。空中翱翔着各式飞车飞艇,可行可停,可升可降,往来自如。即便是水中,也有风驰电掣的各式汽油艇、电气船,人们还可穿上精致的水行鞋如履平地行走在水面,欣赏湖光山色。

同时,他还精确预言了浦东的开发:跨江大桥横跨浦江两岸,“长虹般的铁桥,横卧波心……一时渡过了桥,只见洋房鳞次栉比,马路八达四通,往来车马,像穿梭一般,那里是浦东!四十年前的南京路,也不过这样繁盛”。黄浦江底也铺设了过江隧道,电车可以快捷地直行浦东。如今,交通的便利加快了浦东的城市化进程,中国国家银行分行开设在浦东,世界博览会也在浦东召开。陆士谔在梦幻中设想的浦东华丽转型及世博会在一百年后的今天均要变为现实,我们在惊叹之余,不能不佩服他那超凡的预见力!

陆士谔有关上海的城市预言至今已有很多成为现实,这不是一种简单的巧合,而与作者丰富的想象力、渊博的知识面及其对政治的高度敏感性密切关联。陆士谔除了专攻医术外,还涉猎多方面科学知识,他广泛阅读科普报刊、史地书籍及西方科幻小说,掌握了比较前沿的科学知识和科技术语,除《新中国》外,陆氏的《新野叟曝言》等书中也出现了大量在二十世纪初尚较罕见的科学术语,如升降机、空气箱、月球、慧星、飞舰、隧车、万国博览会、社会主义等。所以他的想象并非闭门造车或传统小说中荒诞不经的神话,而是建立在当时已有的科学成就及科学推理之上,是科学与幻想的完美结合。

我们有幸能够在中国上海即将举行世博会的时候,对本书做一个系统的整理、刊印,让更多的读者能够领略到作者神奇的“预言力”。

在晚清小说璀璨的天幕中,有很多耀眼的明星,李伯元、吴趼人、刘鹗、曾朴、黄小配、陆士谔都是其中的佼佼者。但是,有一个人,他虽然不是专门写小说的,他的一部《新中国未来记》却足以引起我们的注意。和1910年陆士谔出版的《新中国》相比,《新中国未来记》整整早了他8年。梁启超借小说预言六十年后(1962年)之中国繁荣富强,百业俱兴,万国来朝。不仅实现了君主立宪,且成为国际政治格局中重要的一极!

《新中国未来记》初载《新小说》第一、二、三、七号,后收入1936年出版之《饮冰室舍集》。书中以倒叙方式,叙自1902年以来六十年间中国历史的发展,旨在“发表政见,商榷国计”,主干部分记述改良派与革命派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驳诘往复达四十四段,几乎囊括了20世纪初关于“中国往何处去”论争之基本要旨。

凡是对中国近代史有全面了解的人,都会认识到梁启超在变革时代举足轻重作用的。《新中国未来记》是他的幻想,也是他的理想:经过变法维新,“到二十世纪后半期,中国将跻身世界强国之列。这个新中国的国庆五十年(相当公元1962年)之日,世界列强皆派出头等钦差齐集南京,好不匆忙,好不热闹”。虽然,历史并没有像梁启超幻想的那样发展变化,但是如今的中国已经不是近代备受屈辱的中国,中国的经济、政治、军事实力在不断增强,已经成为一个屹立于东方的世界六国。

不过,梁启超在小说中关于暴力革命将引发的军阀混战、暴力革命后以民主名义实行专制的推论,让我们看到他的远见!他所思考的问题依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新中国未来记》中,他以极细腻的文字论述了自己的政治理想,表达其对中国富强昌盛的期盼。梁启超在人生的后期意识到中国文化内在的美,从而钻研中国文化也是出于此因。他提倡中西文化相互借鉴、取长补短是极富远见的。如今,上海即将举办世博会,梁启超先生如地下有知,也会感到一丝欣慰吧。

同为幻想中国未来的小说,陆士谔的《新中国》和梁启超的《新中国未来记》不能说没有丝毫的联系。陆士谔的《新中国》或多或少会受到梁启超的影响。我们把这两部小说编辑在一起,希望能够通过对两者的比较,领略到中国人对国家的期望以及一颗不灭的强国心。

书评(媒体评论)

晚清作家陆士谔写了一本科幻小说,他预言2010年上海会开世博会,而且世博会就在浦东举行。那个时候要建一个海底隧道。100年以后。世博会真要在上海举行了。我觉得这是一个梦想成真的故事。

——著名导演贾樟柯

1910年,代表中国的清王朝已病入膏肓,中国五千年的国运处于前所未有的低谷。然而,就在这个时候,中国的知识精英并没有丧失信心——这也许是中华文明能够独步世界并最终成为人类历史上唯一衰落后可以再复兴的文明的原因。晚清小说家陆士谔出版了预言小说《新中国》。预言一百年后即2010年将在上海举行世博会——彼时的世界。世博会尚只是西方列强的专利。

除此之外。他还预言了过江隧道、地铁、大桥等新生事物。到今天,我们都不得不惊叹陆士谔先生预测之精准。更令我们叹服的是。他是在中国处于历史积弱谷底的时候作出这样预言的,这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在他作出预言的时代,这一切无疑会被西方视为梦呓。痴人说梦。

——《欧洲时报》2009年10月1日

陆士谔的小说《新中国》出现的时间距离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举办时间相差整整一百年。复旦大学中文系黄霖教授不禁感叹说。当时的老百姓迫切盼望国家能够强盛起来。这源自于一种强烈的民族情绪。

身处上海中西文化交汇的城市生活中。陆士谔胸怀远大。从他的作品中我们看到了中国文人对外部世界的密切关注,渴望自己的国家通过举办世博这样的盛会。加强与世界的交流。变得更加繁荣与富裕。

——《文汇报》

“中国将举办万国博览会,地点便在上海浦东。”这是晚清小说家陆士谔在他的。1910年出版的小说《新中国》中,以写梦的形式畅想未来,这个预言百年后的今天,即将应验。

——《大公报》

清末民初一位名叫陆士谔的小说家,在他以梦为载体的幻想小说《新中国》里,虚构了上海浦东举办“万国博览会”的情形。小说在1910年发表,对跨越浦东、浦西的黄浦江大铁桥也作了细致的描写。无独有偶,早期改良主义思想家郑观应等人也在他们的作品里提到了举办“万国博览会”。100年前小说家、思想家的奇梦幻想。今天终于梦幻成真,上海将迎来举世瞩目的2010年世博会。

——《光明日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新中国(附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清)陆士谔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九州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0803284
开本 32开
页数 20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10-03-01
首版时间 2010-03-01
印刷时间 2010-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6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2.4
丛书名
印张 7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1
145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3:5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