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雍正帝陵历史之谜(图文珍藏版)
内容
编辑推荐

远离祖陵、另辟墓地,为哪般?到底是文韬武略还是阴险狡诈?弑父、杀母、屠兄、灭子是否属实?壅止真的死在吕四娘的刀下、成为无头皇帝吗?乾隆生母为何不与丈夫合葬?……

不管读者对雍正帝有怎样的评价,如今,他和他开创的“雍正王朝”都已不复存在,史书上的文学虚实难辨,唯一不会欺骗世人的就只有那默默伫立的陵墓。

这是雍正死后一百多年来第一部研究其陵寝的专著,是雍正玩转了历史,还是历史戏弄了雍正……揭开清西陵神秘面纱,探索雍正帝死亡之谜!

内容推荐

本书以正史、清宫档案为基础,结合当今史学界最新研究成果,并运用通俗、娴熟的笔触,向您讲述大众所关注的有关雍正帝本人及其陵墓的鲜为人知的秘密。书中配有多幅珍贵历史图片,让您在视觉震撼的同时,也能展开丰富的想象空间。

目录

前言 陵墓,记录历史的载体/1

序章 古墓悬案——雍正帝暴死之谜/1

第一章 “天”降阴宅/13

 一、故事在这里开始/14

 二、风景如画的陵园/16

 三、从东陵到西陵/18

第二章 黑色的历史漩涡/27

 一、康熙帝突然死亡/28

 二、皇帝与囚徒的辩论/34

 三、兔死狗烹的屠杀/42

 四、“逼母、弑兄、屠弟、杀子”的真相/56

第三章 大刀阔斧的政治改革/77

 一、回收奏折/78

 二、秘密立储/82

 三、设军机处/86

第四章 雍正:“朕就是这样的汉子”/91

 一、平凡的出身/92

 二、最恨“虚诈/97

第五章 掩盖下的秘密/103

 一、建造地下王国/104

 二、泰陵之谜/121

 三、管理与保护/129

 四、陪葬的两个女人/132

第六章 谜案重重的皇后墓/139

 一、不想与皇帝合葬的女人/140

 二、创新的皇后陵/142

 三、再现历史新谜团/146

第七章 大杂院里的怨女/161

 一、21个女人的渴望/162

 二、游荡在外的孤魂/172

 三、“格格”沉浮录/174

尾声 为了明天更好/179

附录/183

 附录1 康熙遗诏/184

 附录2 雍正遗诏/186

 附录3 泰陵圣德神功碑碑文/188

 附录4 康熙帝子女表/195

 附录5 雍正帝后妃表/205

 附录6 雍正帝子女表/209

参考书目/212

后记/213

试读章节

吕四娘途经一座深山时,被一老道劝阻,暂时放弃了北上报仇的计划,留在深山,隐姓埋名,跟老道学习武艺。5年之后,她出山混入京城,与一李姓男儿结婚,以此作为藏身之处。一日深夜,吕四娘短装外出,正遇雍正帝深夜召幸宫女,吕四娘便化装成宫女准备服侍雍正帝。雍正帝在深夜间灯下看美女,恰好选中吕四娘行乐,吕四娘在其欢乐后的未防备下,出其不意将其刺杀,从皇宫中提回一个血淋淋的人头,对丈夫称是从雍正帝脖颈上取下之物。丈夫对四娘的作为既敬佩又恐惧,遂陪同妻子当夜远遁而去。次日,圆明园内便传出了皇帝驾崩的消息。因为雍正帝的头已经被割下带走,尸首不全的遗体自然无法下葬,清廷于是便铸了一个金头安在雍正帝的尸体上,才将其葬人生前就建好的泰陵地宫中。这就是雍正帝金头之谜的来源,直到现在也有很多人坚信其真。

而有学者认为,吕留良之案,吕氏一门,男女老幼,俱已严禁,不能逃逸。就连吕留良父子坟墓,都加以监视,吕女不可能逃脱。并指出,当时办理此事的是浙江总督李卫,李卫以擅长缉捕盗贼著称,对于捉拿吕家钦犯,不会出现失误的,何况他曾为吕家题过匾,而在吕家东窗事发后,雍正帝没有责罚他,为了将功补过,李卫也应死心塌地地为雍正帝办好这、件差事的。何况皇宫大内,戒备森严,而且雍正帝更是怕被人刺杀,所以,吕四娘行刺雍正说,实属子虚乌有,绝不可信。

对于雍正帝之死,笔者不敢贸然评价,但要是说皇宫大内的戒备丝毫没有漏洞,则肯定不是如此。在清嘉庆时期,嘉庆帝曾在皇宫自己家门口,大白天遇刺,这就是人所共知的陈德行刺事件。

嘉庆八年(1803年)闰二月二十日,嘉庆帝刚从大高殿行礼回来,进入神武门,正要进御花园后门顺贞门之际,提前潜伏在神武门内西厢房后面的平民陈德突然窜出,持刀扑向嘉庆帝。西厢房距顺贞门约有30米远,当陈德冲到顺贞门时,嘉庆帝已进了顺贞门,他并未亲眼看到行刺的场面。当时在场担任警卫的侍卫、护军有一百多人,被这突然出现的情况惊呆了,竟木然不动,只有定亲王绵恩等六人反应敏捷,迅速上前拦击,与陈德搏斗。陈德终因寡不敌众,力竭被擒。经数日刑讯后,被凌迟处死,其15岁的儿子陈禄儿也被杀害。如果陈德提前一两分钟行动,武艺再高强些,很可能会行刺成功。陈德是在贫困交加,走投无路的情况下铤而走险的。这件事情可以说明,有些人为了自己的目的,他们会想尽办法接近皇宫的。另外,还有一点值得关注的是,传说在雍正帝死后,清代帝王召幸后宫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并形成了专门制度,不允许留后宫的女人在自己寝宫过夜。

传说原先皇帝夜晚召幸妃嫔,随意性很大,没有固定的制度。后来则演变成皇上要想召妃嫔侍寝,定在每天晚餐之后,服侍的御前太监将写有妃嫔名字的绿头签放在一个银盘中,然后跪在地上高举银盘,听候皇上吩咐。如果皇上无意找妃嫔过夜,则只须简单地说一句“退下”;如果皇上看中哪位妃嫔,便会伸手将她的绿头签翻过来。御前太监退下后,把绿头签转交给当差听事的太监。他们的任务是先通知皇上选中的妃嫔,让她洗漱准备,然后用特制的羽衣将她赤裸的身子裹住,背到皇上的寝宫。皇上与妃嫔就寝后,太监要守候在寝宫的外面。若超过了既定的时间,太监就会在外面高呼“时间到了”!如果得不到皇上的回声,太监会再次高声呼叫。如此反复三遍,皇上必须回答,而且侍寝的妃嫔一定得送回原住所的。P10-11

序言

陵墓,记录历史的载体

帝王,作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最高统治者,由于他们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于是在风云变幻的政治环境中,他们的生与死,就关系着朝代的更迭兴盛与社稷的安危。同时,重大政治事件、宫廷世袭皇权的争夺也制约着处在政治巅峰的帝王的凶吉祸福。这些政治风云人物留下的历史悬案和难解之谜往往以遗骸的形式残存在帝王陵墓之中,帝王陵墓是有遗迹、遗址可查的中国古代帝王史。睹物思人,观今鉴古,帝王陵墓是历史的缩影和备忘录。研究历史,尤其是历史之谜,最好的方式就是从帝王陵墓开始。

清世宗雍正帝胤稹,在我国可以说是一位家喻户晓、充满传奇色彩的神秘皇帝,从登基到死亡,有关他的各种传说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诸如谋父、逼母、弑兄、屠弟、改诏继位、霸占父妃等都是百姓茶余饭后议论的主要话题。更为传奇的是,雍正帝制造了历史上著名的文字狱惨案后,亲手撰写了一本书为自己进行无罪辩驳。公元1735年10月8日,年仅58岁的雍正帝突然地离开了人世,有说是病死或说是中毒,还有说是被一个女子杀死并被带走了脑袋,清皇室做了一个黄金假头安在了雍正帝尸身上,算有个全尸才最终人葬。对此,民间传说与官方档案有南辕北辙两种评价。但令人想不到的是,这位自称心中坦荡、内心无愧的皇帝死后居然没有埋葬在皇父康熙帝身边,而是葬在了距皇父的景陵600多里远的易县泰宁山下,从此清王朝又开辟了一个新的皇家陵园——西陵,因而人们对西陵的出现产生了种种猜测,西陵为什么建造了三座规模一样的石牌坊?雍正帝陵寝中有何秘密?地宫中藏有哪些我们不知道的隐情?……这一切确实令人猜测和疑惑。

雍正帝在执政期间的作为究竟如何?他的陵墓为何远离自己的祖陵?乾隆帝生母为什么不与雍正帝合葬?是因为雍正帝毒害皇父而恐惧,还是因为耻于雍正帝登基的不光明?或者因雍正帝死后无头而害怕?或者其他的原因而不能或不愿意与雍正帝合葬呢?

以往一些专家学者对雍正帝褒贬不一,评价不高,认为他只是凭借康熙创下的基业执政,国力才有所发展、强大,雍正帝本身没有多少治理和管理国家的能力,且贪图享受、留恋女色、残暴施政。

传说不是事实,但也不能全盘否定,如果对雍正帝历史地、客观地评价,应该说雍正帝是一位颇有作为的君主。他在位虽然只有短短的13年,但是他却雷厉风行地整顿了朝政,革除了许多弊端,为乾隆盛世的到来奠定了基础,铺平了道路。雍正朝处于康熙、乾隆两朝之问,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雍正帝在即位伊始,面对政敌林立,险象环生的严峻政治局面,必须也只能采取严酷的手段进行镇压,以巩固自己的统治,这是可以理解的,这在古今中外是屡见不鲜的。

笔者认为,如果仅仅以历史和传说故事评价雍正帝,那只能是“纸上谈兵”、“空中楼阁”。如果走进雍正陵寝来解读雍正帝一生,或许可以真正体会到在中国清代历史上,雍正王朝的辉煌与强大不是靠简单的文字记载就可以说明的,雍正帝也不是民间传说与历史记载的那样简单或复杂。

陵寝是古代帝王的坟墓,是一个王朝的浓缩、时代的投影、社会的折射,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留给后人的一笔丰富的文化财富,是遗留在山水间的真实历史记录。通过研究帝王陵寝,不仅可以知道历史上那个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宗教、文化、科技等诸方面的基本情况,有时候还可以正确解读历史之谜或者未曾记载的史事。清代光绪皇帝死亡之谜就是通过陵墓考古的方式予以破解的。雍正帝的死和他的继位,都有可能通过对他陵墓的揭示找到历史真相。打开地官看看有头无头,遗体是否真的有毒,也许答案就可以揭晓。

为了解开有关雍正帝的种种谜团,现在,就让我们通过清西陵雍正陵寝——这部遗留在世上的、沉睡的地下历史,去饵读、去还原曾发生在清代宫廷里面的那些闪烁着刀光剑影、散发着风雨血腥气味的故事吧。

后记

这是我写的第十本书,写完这本书后,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也许该停留一段时间休息一下了,包括工作,也包括心情。一些压抑了很久的心情是否能完全释放出来,对这些我却不知道,因为不仅有生活的压力,还有精神上的压抑。

小桥流水,静静的夜。蓦然回首,还在。问君月儿几时有?日:不可说。低头泪流,却上心头。

从感情上说,衣不如新,人不如旧,而以生命论长短,则人不如物也。古语有“雕栏玉砌”、“物是人非”的名句,因为人终究会成为一粒尘埃,烟消云散。屈指可数的短短人生,我却什么也没拥有过。心中不仅仅是苍凉,更是凄苦,自己所写下的文字只是别人的远远的淡淡的人生影子,自己则是哀愁、疼痛,一个只有自己才知道的灰暗人生。

夜深人静,一个人只想痛痛快快地大哭一场,发泄心中的所有压抑:在这个世上,我究竟怎么了,命运如此待我?

有人曾说过:“当你的眼泪忍不住要流出来的时候,睁大眼睛,千万别眨眼,你会看到世界由清晰到模糊的全过程。心,在眼泪落下的那一刻变得清澈明晰!”在夜里,我能看到什么?在我的人生路前面还能有什么需要我奋斗、需要我努力?在这个世界上,除了自己的父母,还有什么值得自己这么苦苦挣扎、留恋?眼泪、痛苦,也许就是陪伴我的朋友。

本来世上美好的事物很多,包括友情、爱情,可这一切却实实在在与我无关,甚至陌生或是一种伤害。现在的人不仅现实,也更加真实,看看那些在现实社会中说真话实话的人,都是怎么个下场?时间久了,看得多了,也就虚伪了,也就麻木了,也对一切都无所谓了。这也许才是真实的人生。有人说过,做人要“内正外圆”,那现在的意思则是说,做人一定要经得起谎言,受得起敷衍,忍得住欺骗,忘得了诺言,放得下一切,最后用笑来伪装掉下的眼泪,要记住越是忍住的泪水,则越会变成幸福的良药。

面对这一切,也许都能忘记,但真诚的眼泪不会。忽然间,天籁中传来“你没有那么多观众,别那么累”的声音,的确如此,因为这才是目前现实中的生活,生活是不相信眼泪的。我没有回头,脸上依旧挂着笑,但眼里是泪。

最后,我要感谢我的父母,是他们给予了我生命,给予了我善良、真诚的心。在此文中,年迈的老父亲还为我纠正文中的错误。同时,还要感谢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的李国荣研究员、中国考古文学著名作家岳南先生以及一些著名的清史专家和我参考过的书的作者,我借鉴了很多他们的著作和研究成果,再次深深的感谢!另外,还必须要提的就是清陵爱好者李宏杰先生,他在百忙中为我提供很好的写作意见,还为我做了雍正帝的皇子、皇女表,并在精神上给予了强力支持。谢谢!

一粒小尘土徐鑫

2010年6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雍正帝陵历史之谜(图文珍藏版)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徐鑫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辽宁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05069445
开本 16开
页数 21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00
出版时间 2011-01-01
首版时间 2011-01-01
印刷时间 2011-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图书小类
重量 0.35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928.76
丛书名
印张 14
印次 1
出版地 辽宁
240
171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3 21:4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