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战后英共的社会主义理论及英共衰退成因研究/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共产党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这本《战后英共的社会主义理论及英共衰退成因研究》由商文斌所著,全书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为指导,在拓宽对战后英国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基础之上,着重研究英共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和未来社会主义设想的理论以及战后英共持续衰退的现象,力求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剖析英共理论政策主张的是非曲直和衰退的成因以及新世纪英国社会主义运动所面临的挑战与发展前景。

内容推荐

这本《战后英共的社会主义理论及英共衰退成因研究》由商文斌所著,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采用纵向研究与横向研究相结合、史论结合和比较分析的研究方法,注意借鉴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和宗教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以战后英国国内外的政治经济形势和国际共运的曲折发展为背景,比较全面地研究了战后英国共产党的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重点研究了英共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的理论,分析了20世纪下半叶英共持续衰退的原因,跟踪研究了英共发展的现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战后英共的社会主义理论及英共衰退成因研究》由五个部分构成。

第一部分主要研究二战结束前后英共所面临的新的国内国际环境以及英共根据形势的变化对其国内外政策所作的调整。本书认为战后由于国际政治力量对比的变化、“雅尔塔体制”的形成以及工党重新掌权、国有化和“福利国家”政策的推行与共识政治的形成,使英共生存与发展的国内外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战后英共依据变化了的国内外形势及时地调整了自己的战略与策略。在对内政策方面:充分利用政治竞技平台,积极参与战后民主改革的进程;注重维护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的切身利益;主动协调与工党的关系,对工党所发动的反共浪潮则坚决予以有理有节的回击。在对外政策方面:反对工党政府追随美国发动冷战;反对工党政府推行的殖民政策,支持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加强与世界民主进步力量的联系与合作。

第二部分主要探讨了英共“和平过渡”论提出的理论前提、时代背景、基本内容及其提出的影响与意义。本书认为英共关于英国革命道路的选择经历了由“武装推翻资本主义”到“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这一转变既符合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和平发展的思想,与葛兰西的阵地战理论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也是英共依据当时的国内外形势的变化所作出的战略调整。英共是西方发达国家中第一个制定和平过渡纲领的共产党,有一定的开拓创新精神。英共认为,英国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客观依据在于工人阶级占人口的大多数、议会的民主传统以及战后国际政治力量的变化和新式武器的出现;英国进行社会主义变革将是一个长期的、分阶段实现的过程,现阶段英国争取社会主义革命战略的首要任务是争取建立一个开始执行左翼政策的新型的工党政府,然后对英国着手进行意义深远的社会变革,以和平的方式改造旧的国家机器;在变革进程中建立包括资产阶级下层在内的“广泛的民主联盟”,把议会斗争与议会外的群众运动的结合作为争取政权的主要斗争形式;联合工党并争取加入工党;争取和建立社会主义的斗争应在政治多元化的条件下进行。英共“和平过渡”理论的提出特别是英共和平过渡纲领的制订对西欧各国共产党乃至对整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它不仅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革命理论,而且也有利于国际共运的健康发展,对当时的国际紧张局势的缓和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英共和平过渡理论也存在着明显缺陷,即分析多偏重于历史条件与客观因素的方面,而对主观因素与主观条件的分析明显不够;在斗争策略的规划上也只是作了一些原则性的规定,缺乏可操作性;同时英共还过高地估计了工党的社会主义因素,由于自身力量与影响有限,英共还把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的部分希望寄托在工党身上等等。

第三部分主要研究英共关于英国未来社会构想形成的历史背景、思想渊源、基本内容以及党的建设理论。本书认为英共关于未来社会构想经历了一个从“苏维埃英国”到“社会主义英国”的发展过程。20世纪50年代国际共运发生的一系列变化和战后英国经济政治社会结构发生的新变化是促使英共思考一种不同于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动因,而陶里亚蒂的“结构改革”理论和“欧洲共产主义”理论对英共的理论的形成也有着深刻的影响。英共认为由于各国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自己的特殊性,因而主张各国党应完全独立自主地根据本国的历史和具体条件去决定各自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英共认为未来英国社会将是一个个性得到充分发挥的、和谐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社会。这个社会在经济上以公有制为基础,经济的计划性和经济的民主性是其两大特征;在政治上主张由工人阶级及其同盟者行使国家政权,不再提“无产阶级专政”,主张实行议会制和多党制,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与自由,实行男女平等与妇女解放,保护人权;在外交上,主张奉行和平、缓和、共处、裁军、合作、反帝、反殖的对外政策,反对大党主义和大国主义,主张各国共产党都是平等和独立的。在党的建设方面,英共仍然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地位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特别强调作为工人阶级政党的共产党的群众性与民主性及其在实现社会主义斗争中的政治引导作用。从其基本理论主张来看,英共并没有越出欧洲共产主义的理论框架,但英共却从来不使用“欧洲共产主义”这个词。虽然英共的理论主张与工党的社会主义理论也有着不少相近或相似之处,但两者在指导思想、斗争策略、奋斗目标、组织原则、经济理论政策上还是存在本质的区别的。

第四部分在全面考察战后英共衰退历程的基础上,重点探究了英共衰退的原因,指出导致英国社会主义运动长期萎靡不振和英共持续衰弱的原因,除了那些引起西欧各国共产党普遍衰退的共性原因外,还有英共自身特有的原因,其衰退既是国际因素和英共自身因素的影响使然,更是与英国特有的经济、政治、民族文化传统的影响有关。从国际因素看,战后英共的衰退既与战后国际共运的曲折发展有关,也与战后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相联系。从内部因素来看,英共的党内思想分歧严重、派别纷争频繁,发生多次组织分裂,是导致英共衰退的重要原因。从经济政治与民族文化特性看,英国经济政治发展进程、发展模式、发展现状比较有利于以温和、改良、妥协、渐进为特征的民主社会主义的生存与发展。正是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最终导致英共比其他西欧大国的共产党衰退得更甚。

第五部分主要探讨冷战后英国共产主义运动的现状及其发展前景。苏东剧变使英共受到严重的冲击,出现了社会民主党化,英共更名为“民主左派”。但早先从英共中分裂出来的一些共产党组织派别,如英国共产党(CPB)(又称为“晨星派”)、新英国共产党、英国共产党(马列)仍坚持社会主义的旗帜,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其中英共(晨星派)人数最多、影响最大。英共(晨星派)在20世纪末和新世纪之初召开了多次代表大会,对党纲进行了新的修改,不仅重申了党的宗旨、目标、组织原则以及党际关系准则,而且制定了新时期的斗争策略和方针。新世纪经济全球化与新科技革命的进一步推进、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新保守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盛行、工党的“第三条道路”理论与实践等等,使新世纪英国的社会主义运动面临着严峻挑战。但是经济全球化和新科技革命也进一步促使英国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激化与制度危机的加剧,英国资本主义制度内部的社会主义因素的积累与增长以及社会主义中国的振兴等等,又给英国的社会主义运动带来复兴的希望。然而,英国社会主义运动的复兴从总体上看将是一个艰难、曲折、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

目录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本选题的研究现状

 (三)本课题的研究方法与基本思路

 (四)本书的创新与不足

一 挑战与调整:战后初期的国内外形势与英共政策的调整

 (一)曲折发展的二十五年

1. 英共的初创时期

2. 大萧条和反法西斯斗争中的发展

 (二)战后英共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

1. 国际形势

2. 国内形势

 (三)战后英共策略的调整

1. 英共国内政策的调整

2. 英共国际政策的调整

3. 战后初期英国工党的反共浪潮与英共的斗争

二 暴力与和平:英共关于英国社会主义革命道路的理论

 (一)英共“和平过渡”论的提出

1. 由“武装推翻资本主义”到“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

2. “和平过渡”论提出的理论基础

3. “和平过渡”论提出的时代背景

 (二)英共“和平过渡”论的基本内容

1. 关于英国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客观依据

2. 关于英国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进程构想

3. 关于英国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的策略方针

 (三)英共“和平过渡”论提出的影响与意义

1. 英共“和平过渡”论提出的影响

2. 英共“和平过渡”论提出的意义

三 模式与特色:英共关于未来社会与党的建设理论

 (一)英共对未来社会的探索

1. 由“苏维埃英国”到“社会主义英国”

2. 英共未来社会构想形成的历史背景与思想渊源

 (二)英共关于未来社会的基本构想

1. 社会主义英国的本质特征

2. 关于社会主义英国的经济特征

3. 关于社会主义英国的政治特征

4. 关于社会主义英国的外交政策

 (三)英共关于党的建设理论

1. 关于党的性质

2. 关于党的作用

 (四)英共与“欧共”和工党的民主社会主义

1. 英共与“欧共”

2. 英共与工党的民主社会主义

四 衰退与成因:战后英共力量和影响日渐式微及其成因

 (一)战后英共力量与影响的持续衰退

1. 战后英共衰退的主要表现

2. 苏东剧变与英共的社会民主党化

 (二)战后英共持续衰退的国际成因

1. 战后国际共运的曲折发展与英共的衰退

2. 战后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变迁与英共的衰退

 (三)战后英共持续衰退的内部成因

1. 理论政策的僵化与英共的衰退

2. 党内派别的纷争与英共的衰退

 (四)战后英共持续衰退的国内成因

1. 经济因素分析

2. 政治因素分析

3. 民族文化传统因素分析

五 重组与振兴:冷战后英国社会主义运动的现状及其前景展望

 (一)冷战后的英国的共产主义政党和组织及其政策主张

1. 冷战后的英国共产主义政党和组织

2. 英共(CPB)的理论纲领

3. 新世纪英共(CPB)的国内外政策

 (二)21世纪英国社会主义运动面临的挑战与发展前景

1. 21世纪英国社会主义运动面临严峻的挑战

2. 2l世纪英国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前景

附录:英国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

参考文献

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战后英共的社会主义理论及英共衰退成因研究/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共产党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商文斌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0490838
开本 16开
页数 25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80
出版时间 2010-09-01
首版时间 2010-09-01
印刷时间 2010-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党政读物
图书小类
重量 0.44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D356.1
丛书名
印张 17.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68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0 6: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