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跟曹操学管理
内容
编辑推荐

曹操凭借其雄才大略,驰骋华夏,扫荡群雄,统一北方,居天下三分有其二,不愧为出类拔萃的英雄。然曹操终能成大业,识人用人是其重要原因。

曹操是三国中最善于从对立面去看问题的人。

本书总结了曹操管理人才方面的经典事例,展现了曹操用人管人的智慧,为现代管理者提供了实用的管理经验和建议。

内容推荐

在三国的明主中,曹操就是一个不同寻常的人。他的不寻常之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敢作敢当,意志坚决;二是高瞻远瞩,雄才大略,具有慧眼识人的能力。这样的领袖才能为更多人杰指明方向,带领大家百折不挠地前进,继而部署才恩能够由信而敬,由敬而忠。如此一来,运用权术,易如反掌。

目录

第一章 “发掘人才”的识人之法

 行大事小而大之,行小事大而小之/2

 任人唯贤,聚一贤而众贤聚/5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11

 人木三分,慧眼识人/16

 德才兼备,以德为先/22

 问计于人,综合考察/26

 以察为先,知人善任/30

 以才为贵,爱才痴狂/35

 亲名士,近名流/40

 不拘一格,王室平民同台竞技/44

 唯才是用,求才若渴/50

 阴谋阳用,天下文人尽收囊中/55

第二章 “仁者用仁,智者用智”的用人方略

 唯才是举,任用天下之智力/60

 知人善任,人尽其才/63

 用合适之人,任非常之任/68

 择人任事,因事择人/73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81

 关键时刻,自己兄弟上战场/86

 大胆用人,不负所望/89

 知人所短,用人所长/95

 反复小人,舍而弃之/100

 慎无苛求,剪裁贴补尽可用/103

第三章 “宽以待人,海纳百川”的容才胸1不

 宽以待人,因祸得福/108

 焚书定心,既往不咎/112

 不念旧恶,给人留有余地/116

 厚待归顺者,化敌为己用/121

 四海之内皆兄弟/126

 推崇文士,谋为赏本/128

 用智慧来达成心愿/132

 感佩正直之人/136

 不计较私仇用人才/138

 容人所长,知错必改真君子/142

 开诚布公,集思广益/145

 知错就改,善于纳谏/150

 广纳群臣言/154

第四章 “恩威并重,以情动人”的攻心之法

 恩威并施,以情动人/160

 以诚换诚,留住人才/165

 该哭就哭,哭出真情赚人心/171

 以德报怨,敌为己用/174

 以义动人,道义换来忠诚心/177

 众望所归,方能得贵人相助/182

 阳谋之智成大事,阴谋之技弄小情/185

 不为虚名累,以丞相自居/189

 以民为本,方能治国安邦/193

第五章 “大谋治人”的驭下之法

 善于授权,部属归心/198

 大谋治人,无规矩不成方圆/205

 放权适当,指挥一人/210

 赏功罚过,人间正道是沧桑/216

 树立威信,身不正则令不从/220

 静观其变,重赏衣袍赢群心/226

 越挫越勇,激励士气/230

 香饵利诱,重赏之下有勇夫/234

 软硬兼施,恩威并重/239

 善用计谋,先发制人/244

试读章节

在三国群雄鼎立的年代,长时间以来,曹操疑忌刘备有得天下之志,而且对于曹操来说,刘备是一个劲敌。因此,为了了解刘备,曹操假借饮酒试探刘备。

那日,风雨变化,天外龙挂,关、张不在,刘备正在后园浇菜,许褚、张辽引数十人人园中,见刘备便说:“丞相有命,‘请使君便行。”刘备见来人气势汹汹,只得随二人人府见曹操。

随至小亭,曹操说:“适见枝头梅子青青,忽感去年征张绣时,道上缺水,将士皆渴。今见此梅,不可不赏。又值煮酒正熟,故邀使君小亭一会。”刘备见此,心神方定,跟随曹操行至小亭,里面已备有樽俎:盘置青梅,一樽煮酒。二人对坐,开怀畅饮。

酒到半酣,忽阴云漠漠,骤雨将至。从人遥指天外龙挂,曹操与刘备凭栏观之。曹操说:“使君知龙之变化否?”刘备说:“未知其详。”曹操说:“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方今春深,龙乘时变化,犹人得志而纵横四海。龙之为物,可比世之英雄。玄德久历四方,必知当世英雄。请试指言之。”刘备说:“备叨恩庇,得仕于朝。天下英雄,实有未知。”曹操说:“既不识其面,亦闻其名。”刘备说:“河北袁绍,四世三公,门多故吏;今虎踞冀州之地,部下能事者极多,可为英雄?”曹操笑着说:“非英雄也。”刘备说:“有一人血气方刚,江东领袖——孙伯符乃英雄乎?”曹操说:“孙策藉父之名,非英雄也。”刘备说:“益州刘季玉,可为英雄乎?”曹操说:“刘璋虽系宗室乃守户之犬耳,何足为英雄!”刘备说:“如张绣、张鲁、韩遂等辈何如?”曹操抚掌大笑道:“此等碌碌小人,何足挂齿!”刘备说:“舍此之外,备实不知。”曹操说:“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策,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刘备说:“谁能当之?”曹操以手指刘备,然后自指,说:“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刘备闻听此言,吃了一惊,手中所拿筷子,不觉落于地下。时正值天雨将至,雷声大作。刘备于是从容俯首拾起筷子说:“一震之威,乃至于此。”曹操笑道:“大夫而畏雷乎?”刘备说:“圣人云迅雷风烈必变,安得不畏?”将刚刚大惊失色掉筷子的事情,轻轻掩饰过了,曹操于是不再怀疑刘备。

要识人,首先要知人。在三国的英雄中,诸葛亮能掐会算,可谓知天;孙权善据天险,可谓知地,但最能知人者还是曹操,其看人的特点可谓是人木三分。

在一般的人看来,知天最难,因为天高而不可测;知地次之,因为地广而不可知;知人为最次之,因为我们本身就处于人类之中。但事实并非如此,其实,天地固然难知,但俗话说“人心难测”,人之面乃心之表,人的神态表情无论怎样掩饰,也会在不经意中把心中的秘密外泄出来。所以想要知人,就要巧于察言观色,这也是慧眼识人的基本功。

曹操的知人不仅表现在他对于手下人才的了如指掌,也表现在他对于自己对手的洞悉和了解。世人常说曹操与刘备青梅煮酒论英雄是曹操对刘备看走了眼,其实恰恰相反,如果曹操藐视刘备,又何必要邀其饮酒谈心?曹操借饮酒试探刘备,而刘备就是怕曹操了解自己的志向,所以一直躲在田中做农活。当曹操问刘备对英雄的见解时,并不是真想论证谁是真英雄,而是察看刘备的反应。刘备闻听曹操对自己的评价时大惊失色,筷子都掉到地上,恰好此时雷声响过,才使刘备掩饰过去。如此天助人意,使得曹操并没有收到好的效果。

曹操对任何人都不会百分之百地相信,他的惯用技法是先以诚恳的态度待人,然后在对方松懈不备中提出问题,并让对方在惊恐中暴露真面目。因为有隐情,必形于辞色。自古善识人者,总能从对手的细微表情中发觉其中隐情,从而采取措施预防。这也就是曹操识人的高明之处。  不过,曹操青梅煮酒论英雄用意虽好,却的确还是受了刘备的蒙蔽,这一教训值得人们借鉴。曹操不杀刘备并非不知道刘备的抱负,实在是寻找不到杀人的借口,怕伤了自己在天下人心中的口碑。这也是曹操慧眼识英雄的一种智慧。

曹操对英雄的判断眼界很高。在三国时期,他对于孙策、张鲁、韩遂、张绣、袁绍等人的缺点无不一一点破,了如指掌,直言此类人物均非英雄。而对于刘备的语言试探,从刘备吃惊失常的反应中,其实曹操早已有所判断,但曹操心机很深,谈而不露,故而刘备以为骗过了曹操。至于后来刘备借故逃离曹营自立门户,此等举动也远非曹操所能预防得了的。

曹操是一个善于了解敌人的高手,他深知“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道理,尤其是在竞争中,更是要了解对手的情况,做到知己知彼。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知己知彼呢?

在我国古代兵法中,曾有这样的记载:“知战之地,知战之日,则可千里而会战。”意思就是说,要了解作战的地理地貌,了解作战的时机并能够加以利用,这样的话,即使远行千里去作战,也可以获得胜利。而曹操成功的秘诀就在于知己知彼而能够因势利导。P16-18

序言

提到曹操,免不了会让人想起《三国演义》中一幕幕真实刻画的人物形象。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瞒,沛国谯(今安徽亳州市)人。曹操处在一个社会动荡的时代,社会矛盾空前尖锐。史书对曹操的评判褒贬不一,但曹操识人用人,其气度与才干,着实令人折服。

常言道:“时势造英雄。”东汉末年,世事动乱,正是这种特殊的历史环境培育了曹操,使他成为三国时期一方的霸主。

曹操凭借其雄才大略,驰骋华夏,扫荡群雄,统一北方,居天下三分有其二,不愧为出类拔萃的英雄。然曹操终能成大业,识人用人是其重要原因。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称:“识拔人才,不拘微贱,随能任使,皆获其用。”史以为鉴,曹操之识人用人,实为今人之楷模。

换句话说,如果没有东汉后期的社会动乱,东汉就不会灭亡。也就不会出现曹操、诸葛亮、刘备、孙权等一批叱咤风云的人物了。是时代给这些英雄人物提供了发挥才能、表演自己,最终实现自我价值的舞台。

曹操是三国中最善于从对立面去看问题的人。所谓“大谋者小而大之,小谋者大而小之”,谋取天下做大事的人,即使最小的计谋也是大事;而只想做细琐小事的人,即使再大的计谋也是小事。

曹操深识欲统一大业,既需要顺应历史潮流,赢得百姓的拥戴。更需要一大批俊杰竭诚相佐。故操破山东黄巾军、领衮州牧之后,即“招贤纳士,卑礼厚币,四方求之”。

他重视人才,敢委重任。才过百人日俊,才逾千人曰杰。一时间谋臣武将频入其麾,若水之归下,操多委以重任。其间对郭嘉尤为敬重:“使孤成大事者,必此入也。”委以重任,诸事多与其谋划。郭嘉不负曹公所望,在破吕布、败袁绍、征乌桓等一系列统一北方的重大战事中,多出善谋,屡建奇功。

温酒斩华雄,曹操与袁术对比非常鲜明。关羽有功却遭袁术叱责,而曹操为讨董卓之大局,-慧眼识人,不计门第贵贱,敢为刘备结义三兄弟说话,看出了他们三人的才干,命公孙瓒带刘关张回寨。暗使人赍酒抚慰,表现了一个政治家的风度。

曹操胸怀宽广,不念旧恶,用人唯才,包括曾反对和骂过自己的人。官渡之战,曹操以弱胜强,打败兵多将广、粮丰草足的袁绍。清理战场时,从缴获图书中拣出书信一束,皆许都及军中诸人与袁绍暗通之书。左右建议:“可逐一点对姓名,收而杀之。”曹操却说:“当绍之强,孤也不能自保,况他人乎?”遂命人尽焚之,更不再问。这一烧使许多人放下了包袱,对笼络部属、安定军心起了很大作用。其他如起用陈琳、收服张辽等,皆体现了曹操不念旧恶、用人唯才的政治风范。

曹操爱惜人才,网罗人才,每见人才辄思网罗麾下,表现出爱才惜将的远见卓识和宽阔胸怀。尤其对于刘备的两次投奔,都显示了他慧眼识英雄的领导眼力。曹操用才或放手用之,或钳制用之,或用之独当一面,或数人组为一群,就像医生用药一样,主药与辅药无一不配备精当,使之天衣无缝。曹操对于用权,谋略不多,其阳谋为健全制度、发挥吏制作用,而其阴谋为广设亲信、阴阳相辅相成。

刘备两次投曹,实为“勉从虎穴暂栖身”之权宜之计,谋士力主杀刘备以绝后患,而操未做“除一人之患,以阻四海之望”的蠢事,说服群臣,始终待刘备如上宾。

自温酒斩华雄后,曹操对关羽更为器重,极力笼络。屯土山约三事关羽降曹,曹操拜其为偏将军,又表奏封为汉寿亭侯,恩礼并加。然关羽得知刘备的讯息后,便挂印封金,辞操而去。曹之下属皆忿忿不平,主张追而杀之,曹操力排众议,并亲自为关羽送行。

曹操不拘一格地选人用人,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用人不念旧恶,不计前嫌,留人以余地。曹操身边的谋臣良将或来自敌军,或曾出言不逊,但曹操对他们都非常尊重,从不会以偏见而打击报复他们。

在那君择臣、臣亦择君的年代,曹操如此恢宏大度,既吸引了贤才,又赢得了部属的拥戴。

世间万物,以人为贵,而人才更为可贵。正是因为曹操重视人才、爱惜人才,所以天下英雄接踵而至,四海贤俊趋鹜多归,帐下谋臣如雨,疆场猛将如云,呈现出“文有谋臣,武有勇将,翼卫左右,共图进取”的兴盛局面,成就了统一北方半壁江山的大业。

综览世事,凡欲成大业者,无不注重人才。决胜于市场竞争,关健也在人才。然无爱才之心,难聚天下之才;无容人之度,难得人才之归依;无用才之实,难使人尽施所才,也留不住人才。善用人才者胜,不善用人才者败,乃古今发展不变之恒理。

曹操用人管人的智慧就在于此。嗟呼!今欲成大事者,识人用人得如操乎!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跟曹操学管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史哲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三峡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2236387
开本 16开
页数 24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0
出版时间 2011-01-01
首版时间 2011-01-01
印刷时间 2011-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管理-管理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7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C93-49
丛书名
印张 16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68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17:5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