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不同于目前市面上其他的艺术欣赏的书籍,本书不单单向读者介绍艺术欣赏或艺术理论,而是把艺术理论的枯燥乏味与愉悦身心的艺术欣赏有机地结合起来,使读者在心情放松的情况下阅读,感受一本全新的艺术欣赏图书。
全书分为上、中、下三篇,主要探讨了艺术欣赏与文化精神,艺术欣赏与审美范畴等内容。
| 图书 | 大学通用艺术欣赏与审美教程 |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不同于目前市面上其他的艺术欣赏的书籍,本书不单单向读者介绍艺术欣赏或艺术理论,而是把艺术理论的枯燥乏味与愉悦身心的艺术欣赏有机地结合起来,使读者在心情放松的情况下阅读,感受一本全新的艺术欣赏图书。 全书分为上、中、下三篇,主要探讨了艺术欣赏与文化精神,艺术欣赏与审美范畴等内容。 目录 上篇 我们为什么要欣赏艺术? 第一章 我们为什么离不开艺术/6 第一节 真实的和正确的:从生活的世界出发/7 第二节 劳碌的和幸福的:从真实的人生出发/13 第三节 知识的和情感的:从艺术的体验出发/17 第二章 艺术是个什么东西/20 第一节 艺术是个什么东西/21 第二节 艺术和审美从哪里来/34 第三节 艺术是情感的符号/38 第三章 艺术展开了感动的世界/40 第一节 艺术与人的情感体验/41 第二节 林黛玉和陈晓旭:艺术的想象空间/48 第三节 艺术与技术的对立/53 中篇 艺术欣赏与文化精神 第四章 当我们站在艺术馆的门前/60 第一节 理解审美功能:塑造幸福的人生/61 第二节 理解审美过程:情感凝聚了感悟/65 第三节 理解审美背景:艺术和它的时代/72 第五章 西方艺术:人类成长的心灵轨迹/76 第一节 西方思想史:自我的觉醒和放逐/77 第二节 西方艺术史:心灵轨迹的形象表白/79 第六章 中国文化:审美的艺术和生活/87 第一节 什么足中国文化传统/88 第二节 中国文化和艺术的精神特质/99 下篇 艺术欣赏与审美范畴 第七章 丑陋的美丽:审美范畴例说/108 第一节 优美和崇高/109 第二节 艺术中的悲喜剧/116 第三节 丑陋与荒诞:审丑/120 第八章 主体的感悟:中国传统审美精神/125 第一节 中国传统美学范畴/126 第二节 中国古代美学观念/133 第三节 中国古代艺术评价标准/136 第九章 象与象的联接:艺术欣赏例说/142 第一节 条条大路通罗马:艺术类简介/143 第二节 大漠孤烟余落日:艺术世界的苍凉画面/147 第三节 天地悠悠江畔月:艺术世界的时空观/153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大学通用艺术欣赏与审美教程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刘长庚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2265671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159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
| 出版时间 | 2010-01-01 |
| 首版时间 | 2010-01-01 |
| 印刷时间 | 2010-01-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艺术概论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386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J05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0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上海 |
| 长 | 240 |
| 宽 | 180 |
| 高 | 8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3300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