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雅舍小品(配图珍藏本)
内容
编辑推荐

梁实秋编著的《雅舍小品》是现代中国散文史上的一个奇迹,梁实秋似乎跳出了时代与现实社会生活的直接性,专心致志地描写人性。这些小品中自然流露着梁实秋的爱憎感情,也有形象的比喻,但是这种感情与想象力是受理性控制的,而且理性的因素还给文章增加了一种哲理内涵。作者根据自己的人生经验以及对这个题目的爱憎,展开想象的翅膀,从而使这种文体介于纯美的艺术品与逻辑论证的论文之间。

内容推荐

《雅舍小品》是梁实秋1939年在四川北碚雅舍所写的小品文的结集。当时,刘英士在重庆办《星期评论》,邀请作者写稿,作者用笔名一连写了10篇,即名为“雅台小品”。刊物停办后,他又写了10篇。战事结束后,作者又应张纯明之邀,继续以“雅合小品”的名义在《世纪评论》上陆续发表了14篇小品文。本书全部收录了这些文章。

目录

雅舍

孩子

音乐

女人

男人

洋罪

谦让

衣裳

结婚典礼

匿名信

第六伦

握手

下棋

写字

画展

脸谱

中年

送行

旅行

“旁若无人”

诗人

汽车

讲价

理发

乞丐

运动

医生

试读章节

到四川来,觉得此地人建造房屋最是经济。火烧过的砖,常常用来做柱子,孤零零的砌起四根砖柱,上面盖上一个木头架子,看上去瘦骨嶙嶙,单薄得可怜;但是顶上铺了瓦,四面编了竹篦墙,墙上敷了泥灰,远远的看过去,没有人能说不像是座房子。我现在住的“雅舍”正是这样一座典型的房子。不消说,这房子有砖柱,有竹篦墙,一切特点都应有尽有。讲到住房,我的经验不算少,什么“上支下摘”、“前廊后厦”、“一楼一底”、“三上三下”、“亭子间”、“茆草棚”、“琼楼玉宇”和“摩天大厦”,各式各样,我都尝试过。我不论住在哪里,只要住得稍久,对那房子便发生感情,非不得已我还合不得搬。这“雅舍”,我初来时仅求其能蔽风雨,并不敢存奢望,现在住了两个多月,我的好感油然而生。虽然我已渐渐感觉它是并不能蔽风雨,因为有窗而无玻璃,风来则洞若凉亭,有瓦而空隙不少,雨来则渗如滴漏。纵然不能蔽风雨, “雅合”还是自有它的个性。有个性就可爱。

“雅合”的位置在半山腰,下距马路约有七八十层的土阶。前面是阡陌螺旋的稻田。再远望过去是几抹葱翠的远山,旁边有高梁地,有竹林,有水池,有粪坑,后面是荒僻的榛莽未除的土山坡。若说地点荒凉,则月明之夕,或风雨之日,亦常有客到。大抵好友不嫌路远,路远乃见情谊。客来则先爬几十级的土阶,进得屋来仍须上坡,因为屋内地板乃依山势而铺,一面高,一面低,坡度甚大,客来无不惊叹。我则久而安之,每日由书房走到饭厅是上坡,饭后鼓腹而出是下坡,亦不觉有大不便处。

P1-2

序言

《雅舍小品》是现代中国散文史上的一个奇迹:自1949年出版之后,至今印行已经超过60版。梁实秋五四时期曾经写过新诗,从美国留学归国后又是以文学批评家的面目出现在文坛的。《雅舍小品》的巨大成功,鼓励了梁实秋进行小品散文创作,从此他一发而不可收,创作了《雅舍小品》的续集、三集、四集,以及《雅舍杂文》、《雅舍散文》、《秋室杂忆》、《实秋杂文》、《雅舍谈吃》等小品散文。这使得“雅舍”成为现代最知名的文人故居之一。梁实秋后来创作的小品散文各具特色,尤其是那些回忆文坛旧事的散文,不但文笔优美,而且颇具史料价值,但是就审美价值而论,代表性的小品散文集还是《雅舍小品》。有趣的是,当梁实秋的文化遗产在20世纪80年代末从台湾回归中国大陆时,人们几乎不认识他了,因为在大陆人的心目中,他是一个诗人、批评家、翻译家,不知道他在小品散文的创作上有更大的成就!

《雅舍小品》魅力何在呢?

现代中国文学基于民族救亡的忧患意识,往往与时代贴得太近,与社会贴得太近。这使得作品能够及时反映社会生活,但是缺点是超越性不够。而《雅舍小品》的魅力就在梁实秋似乎跳出了时代与现实社会生活的直接性,专心致志地描写人性。譬如《女人》、《男人》等文,写的就是一种“永久不变的人性”。在这些小品中,他没说他写的是哪个阶级的女人或男人,也没有说写的是哪个时代的女人或男人,毋宁说,他努力的方向,是想从无论哪个阶级、哪个时代的女人或男人中发现一种共同性,也就是“永久不变的人性”。如果说《女人》和《男人》写的是以“女人性”和“男人性”为特征的性别属性,那么,《病》、《客》、《脸谱》、《中年》等篇更仿佛是写“永久不变的人性”。

这些小品中自然流露着梁实秋的爱憎感情,也有形象的比喻,但是这种感情与想象力是受理性控制的,而且理性的因素还给文章增加了一种哲理内涵。事实上,“雅舍小品”的写法就是理性占主导地位的,它往往是以人生的一个大题目如男人、女人、孩子、中年,或人生的伦理道德行为如谦让、握手、第六伦、送行,或职业的分工如诗人、医生以及用人生的一些其他行为作为标题,然后就此题目展开论述,并非逻辑严密的理论论述,而是根据自己的人生经验以及对这个题目的爱憎,展开想象的翅膀,从而使这种文体介于纯美的艺术品与逻辑论证的论文之间。

从“雅舍”看出去,但见“山头吐月,红盘乍涌,一霎时,清光四射,天空皎洁,四野无声,微闻犬吠……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雅舍小品(配图珍藏本)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梁实秋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广东教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0679811
开本 24开
页数 18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0
出版时间 2010-10-01
首版时间 2010-10-01
印刷时间 2010-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0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66
丛书名
印张 8.25
印次 1
出版地 广东
215
160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3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9: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