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张冠梓编著的这本《法律人类学—名家与名著》主要向你评述了著名法法律人类学者及其代表著作。每篇文章大致分为:作者小传;代表性著作的初版、再版、翻译版本情况;写作代表作的时代背景;该书的主要篇章结构与内容;该书的理论意义已历史意义;该书在法人类学发展史和世界学术史上的地位与特殊性。
| 图书 | 法律人类学--名家与名著 |
| 内容 | 编辑推荐 由张冠梓编著的这本《法律人类学—名家与名著》主要向你评述了著名法法律人类学者及其代表著作。每篇文章大致分为:作者小传;代表性著作的初版、再版、翻译版本情况;写作代表作的时代背景;该书的主要篇章结构与内容;该书的理论意义已历史意义;该书在法人类学发展史和世界学术史上的地位与特殊性。 目录 绪论 孟德斯鸠与《论法的精神》(1748) 萨维尼与《论立法与法学的当代使命》(1814) 斯宾塞与《进化的假说》(1852) 梅因与《古代法》(1861) 巴霍芬与《母权论》(1861) 摩尔根与《古代社会》(1877) 马克思与《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1881) 恩格斯与《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1884) 加罗法洛与《犯罪学》(1885) 弗洛伊德与《图腾与禁忌》(1913) 韦伯与《论经济与社会中的法律》(1921) 穗积陈重与《法律进化论》(1927) 马林诺夫斯基与《原始社会的犯罪和习俗》(1926) 霍贝尔与《原始人的法》(1954) 瞿同祖与《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1947) 费孝通与《乡土中国》(1948) 布朗与《原始社会的结构与功能》(1952) 利奇与《缅甸高原的政治体制》(1954) 格拉克曼与《部落社会的政治、法律与仪式》(1965) 穆尔与《准自治领域的社会控制》(1978) 弗里德曼与《法律制度》(1975) 胡克与《法律多元主义》(1975) 布莱克与《法律的运作行为》(1976) 昂格尔与《现代社会中的法律》(1976) 塞尔兹尼克、诺内特与《转变中的法律与社会》(1978) 川岛武宜与《现代化与法》(1994) 格尔兹与《地方性知识》(1983) 梅莉与《法律多元主义》(1988) 杜赞奇与《文化、权力与国家》(1988) 苏力与《法治及其本土资源》(1996) 后记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法律人类学--名家与名著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张冠梓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山东人民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209051989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429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420 |
| 出版时间 | 2011-01-01 |
| 首版时间 | 2011-01-01 |
| 印刷时间 | 2011-01-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566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K815.19 |
| 丛书名 | |
| 印张 | 27.2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山东 |
| 长 | 239 |
| 宽 | 170 |
| 高 | 23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