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死亡双人舞(美国金融监管丑闻揭秘)
内容
编辑推荐

华丽的舞台转瞬间风光不再,原来所谓的盛世只是一张涂抹而成的画幕,当幕布被扯破,人们不禁为其后的黑暗和丑闻所震惊,政府、美联储甚至格林斯潘一时都成为千夫所指的罪人。

其实,在人类对利益的无休止追逐中,政府的监管不可能做到万无一失。当我们观察自然界,会发现自然中存在着巧妙的平衡,调节着物种之间、生物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它们互相制约,限制着任何生物的泛滥成灾,使自然界的平衡得以维持。在人类社会中,特别是在世界经济体系中,对于破坏秩序的犯罪,是否也存在类似于自然界的平衡机制呢?

内容推荐

在本书的故事中,我们将直面这样的人群,他们曾是社会的精英、站在商界之巅,然而他们背弃应有的职业信念,用他们高超的智商策划罪恶的计划,最终在给世界经济造成重大损失的同时,自己也只落得身败名裂的下场。

本书内容包括:安然缔造者、帝国之路、安达信的辉煌、虚伪的神话、集体性疯狂、诸神的黄昏等内容。

目录

前言

一、安然缔造者

二、帝国之路

三、安达信的辉煌

四、虚伪的神话

五、集体性疯狂

六、诸神的黄昏

七、不是结局的审判

试读章节

有人说,世上本无天才,人是通过后天的培养和不懈的努力,才创造出伟大的成就,至于那些真正的杰出人物,更需要特殊氛围的熏陶和特定条件的作用,才会产生,即所谓“时势造英雄”是也。这种看法在大多数情况下不无道理,但同样不容否认的一个事实是,人的天赋生来不等,而机遇更无公平可言。路边的野花无论如何培养,都无法长成盛放的牡丹,有些人一生机缘频频,却连一个机会都不能把握。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短跑健将,天赋、机会和努力,注定了只有少数人才能成为英雄。

拥有天赋的人,还必须找到适合自己发挥天赋的舞台,比尔·盖茨在计算机领域中叱咤风云,巴菲特在股市中屹立不倒,但如果两人互换行业,则可能又是另一番情形。人的天赋只有找到合适的平台,才能发挥到极致,只有在特定的领域,天才才能成为英雄。

杰弗里·斯基林绝对可以称得上是一个这样的天才。1953年11月25日,杰弗里·斯基林出生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西南部的匹兹堡,那里是美国的钢铁业中心。斯基林在四个孩子中排行老二,却总想争当老大,甚至拍照排队时,也总爱挤到哥哥的前面,争站第一号位置。聪明过人的他从小就表现出非凡的领导力,成了那群童年玩伴中的孩子王。

斯基林的童年和少年时代是在美国的新泽西州和伊利诺斯州度过的。由于家庭经常搬迁,年幼的斯基林时常需要去适应新的环境以及结交新的朋友。这样丰富多彩的早年生活使他从小便见多识广,敢闯敢于,也给予他很多发展的机遇和空间。1969年,16岁的斯基林就已经是伊利诺斯州奥罗拉市UHF电视台60频道的创始人之一和首席编导及制片人了!该频道虽然只在晚上和周末播出,而且节目全部是黑白的,但面向的却是整个伊利诺斯州,主要转播北伊利诺斯大学的橄榄球赛与“米老鼠和唐老鸭”的卡通片。斯基林是该电视台唯一的中学生业余工作者。他没条件做现场直播,就把比赛录在录影带上作转播。这个电视频道如今仍在运作,已演变为播放西班牙语娱乐节目为主,面向整个芝加哥地区市场。后来当杰弗里·斯基林成为安然公司首席运营官后,该频道的工作人员还都为有这样的创始人而感到骄傲。16岁少年斯基林的成就,就是以现在21世纪这个青少年早熟的时代而论,也属人中翘楚、凤毛麟角。

更难能可贵的是他的平衡和全面。杰弗里·斯基林担任电视节目制片人后,社会活动很多,但他的学习丝毫没有受到影响。中学毕业时,他是奥罗拉市中学600名毕业生中排名第16位的优等生。因为承担电视台的工作,斯基林几乎就是一个全日制工作者,在把节目办得有声有色的同时,还能让自己的学习成绩排在全校前3%以内,确属不易。

1975年,杰弗里·斯基林从南卫理公会大学(Southern Methodist University)毕业。说来也巧,肯尼斯·雷也是该大学的毕业生,比斯基林早了整整10年。两人可谓是师出同门。当时的斯基林正是风华正茂,踌躇满志,读书对于聪明过人的他以乎是那样简单,四年的大学,几乎是玩游戏一般度过。斯基林决心挑战自己,要进最有权威的学府去深造,经过各方面的权衡以后,他选择了去哈佛商学院(Harvard Business School)攻读工商管理硕士(MBA)。

据说,哈佛商学院的天是最蓝的,太阳是最温暖的,月亮也是最大最圆的,因为它离天堂最近。只要你能进哈佛商学院,你再也不用梯子,就可以够着月亮,摘得满天的星星。杰弗里·斯基林在一众考生中如同鹤立鸡群般引人注目,当与导师面对面进行入学面试时,对于导师的所有提问,他都能敏锐地抓住要点,回答时胸有成竹、出口成章。几个回合下来,斯基林的感觉越来越好,几乎得意到了忘乎所以的状态,当他听到“你有多聪明”这道题目时,甚至狂妄而粗俗地叫嚣道:“我真是×××聪明!”(“I'm fucking smart!”)导师们闻听此言,一时竟都目瞪口呆。

虽然斯基林的狂妄令人不满,但导师毕竟识才爱才,一眼便认定他是能成就一番大业之人,还是把他招入了哈佛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MBA班,让他成了伟大企业家摇篮中的一员。斯基林的狂妄的确也并非全然凭空而来,在就读MBA的两年里,他的成绩优异,名列哈佛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MBA毕业班排名前5%的最优秀学生中。哈佛商学院的工商管理硕士MBA原本就是全世界MBA的金字塔之尖,斯基林又是这尖子中的尖子。当他昂首挺胸地走出世界最高学府哈佛的大门,通向世界之巅的金光大道仿佛已在他的脚下。P7-9

序言

2008年,雷曼兄弟破产的噩耗,给了出版界新的兴奋点。一批有关金融风暴的书籍迅速出版,读者们的好奇心,也深入到了陌生的金融世界。

随着大量的金融欺诈行为被揭露,华尔街的黑幕被层层揭开。人们指责黑手搅乱金融秩序,比杀人放火的罪犯对社会的危害还要大得多;人们指责政府的监管系统严重失灵,造成的后果比法律框架出现漏洞还要严重。一些公司被推上被告席,在政府调查和法律诉讼中,最后走向倒闭;一些著名大企业的领导锒铛入狱,昔日的商界精英沦为阶下之囚,令人惊愕不已。

但这些惩治充其量也只是事后的处理,而这些犯罪对世界经济和社会所造成的伤害,却可能影响久远。如同被玷污的少女,即使罪犯被绳之以法,而她纯真的心灵却已蒙覆了浓重的阴影。保护人们幸福的关键,并不在于惩治,而在于防患于未然,从制度上杜绝罪恶可能滋生的空隙。

事实上,今天西方的社会制度,建立在这样的理念之上,即任何人理论上都是好人,但任何人也都可能做坏事。因此,任何社会事物均应在得到尊重的同时,接受严格的监督。那么,应该监督华尔街的金融大亨们的眼睛哪里去了呢,应该对那些欺诈公众的大公司负起监控责任的人是否睡着了呢?

通常认为,政府应该是社会的守夜人。但是,面对复杂的现代社会,政府不是万能的。他要担当起守夜的责任,必须大量地依赖专业的团队。在千变万化而利益巨大的金融世界里,更加如此。然而人们把自己的信任交付给政府的时候,却并不了解这样的事实:政府部门,包括议员们,也包括专业的美联储之类的机构,充斥着大量非专业人士,而那些金融方面的专业人才,其视野出于种种原因也相当受限。要想依靠这些眼睛来看住神通广大的华尔街和诸多的大公司,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在西方的金融制度框架中,有一项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专业的经济监督体系。这个体系依靠大量存在的会计事务所。会计事务所进一步发展,产生了具有全球活动能力的巨大的财务公司。近几十年,世界上冒出了几个著名的大财务公司。他们经手过的项目,无论在政府机构或者在公众心中,全具备毋庸置疑的权威性。

但现在的情形却是,对于这次影响了全世界经济的金融危机,这些大型财务公司居然根本没有发出警告,一些深陷危机、已经或即将倒闭的大企业,曾经在他们的眼皮底下安全地通过了审核。人们应该提出尖锐的质疑:专业的经济监督者们是睡着了还是另有隐情?我本人曾经在世界排名前三的大会计师事务所从业多年。面对在这次金融危机中财务公司的失职,出于一个专业人员的职业精神,我的内心是非常复杂和难过的。审计机构不是立法或执法机关,但会计师是最了解企业运营内幕的人,会计师的报告在经济和金融诉讼中往往成为关键的证据,为社会和公众提供真实的审计报告,是会计师这一职业最基本的职责。我决定根据我的知识和经验,写作本书,我的目的并不在于揭露更多的黑暗,也无意简单地指责政府的监管系统,而是利用安然丑闻这一著名的案例,从一个专业人员的立场进行深层次的剖析,使公众对当今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体制有更清醒的认识。我更希望我在书中的担忧只是杞人之忧,愿金融危机和经济诈骗离我们远去,人们可以在一个诚信的世界里追逐自己的梦想。

事实上,现代大型企业中很多职业经理人的行为有时并不代表董事会和股东的利益与愿望,如果董事会与股东们能够及时发现经理们的某种运营方式将导致公司踏上险途,那么他们就有可能采取措施加以纠正。如果会计师对一切违法违规的行为都能像鹰抓田鼠那样出于本能加以揭露,那么,很多问题都可以在审计报告中反映出来,及时引起关注。公正的会计师事务所,必须拥有一大批具有会计师职业信念,同时精通业务的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他们就是会计师事务所的最大“资产”。  然而在我下面将要开始讲述的故事中,我们将直面这样的人群,他们曾是社会的精英、站在商界之巅,但他们背弃应有的职业信念,用他们高超的智商策划罪恶的计划,最终在给世界经济造成重大损失的同时,自己也只落得身败名裂的下场。这样的人才百里挑一,而培养他们成长更是耗费了无数社会资源,他们原本该为我们的社会创造出更多的财富。

有时我会想到,如果我们的社会能够未雨绸缪,在他们开始向罪恶之路踏出第一步时就及时地加以阻止,拨其乱而返其正,就像为运动员多做些保护措施,尽量避免事故,使他们有可能创造更多的好成绩。这样的想法,时常在我的脑中萦绕不去,也是我写作本书的动机之一。

在我开始写作的一个夜晚,恍惚间我仿佛听到耳边响起了古时守夜的钟声,与我心中的思绪产生共鸣。在我思考世界金融风暴的演变时,这钟声似乎在提醒我,在当今的经济金融领域里,谁是尽职的守夜人?谁应该敲响惊醒民众:的钟声呢?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来势凶猛,让人至今记忆犹新;2001年网络科技行业泡沫的破裂,使美国股市如同遭受了“9·11”事件的打击,宽幅震荡不止,纳斯达克指数一度从5000点跌到了1000点,当时就有人预言:美国乃至世界范周内的房地产泡沫的破裂一,将不可避免地接踵而来。但是,当美国道琼斯指数从8000多点又回到14000多点时,社会一时又恢复了繁荣的盛景。金融界巨头们无不举杯庆幸,认为当今的金融体系已经完美无缺,在严谨的管理制度下,风险被有效地分散和隔离,科技泡沫只抹去了大半的纳斯达克指数,而道琼斯指数仍可以再创新高,再造辉煌。专家们断言,世界性的金融风暴,就像新的世界大战一样,几乎很难再现人间。

坏消息还是在随后的几年间陆续出现,但似乎只是平静的大海偶尔涌起几个无关痛痒的浪花。2003年,当时世界最大的能源公司——安然公司忽然倒闭,其震波所及,也不过仅仅带倒了安达信一家会计事务所而已。然而直到2008年人们还悠闲地躺在海边晒日光浴的时候,“金融海啸”却突然席卷而来,其中心恰恰是来。自具有风险管理丰富经验的专业投资银行。先是美国的房利美和房地美面临破产而被政府接管,接着3月美国第五大投资银行贝尔斯登濒临破产,无奈被美国现代金融业“教父”摩根大通收购;9月,华尔街再次遭受金融风暴袭击,美国第三大投资银行美林证券难以维持,以440亿美元被美国银行收购;同月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具有158年悠久历史,经历过1929年经济大萧条洗礼,拥有6000多亿美元资产的雷曼兄弟控股公司回天乏术,申请破产保护。前后仅仅半年的时间,华尔街排名前五大的投资银行竟然垮掉了三家。

突如其来的巨大海啸,冲击着整个世界金融体系,由此引发的“经济瘟疫”又逐渐蔓延到实体经济。花旗银行的股价2007年5月21日为55.12美元,到2009年3月5日,已跌至0.97美元;刚刚收购了美林证券的美国银行也自身难保,不得已申请政府援助;庞大的汽车帝国——美国通用汽车滑落到濒临破产的边缘;美国的失业率接近了10%;冰岛和韩国将面临政府破产的危险,欧洲经济面临的危机甚至比美国更加严重……仿佛好梦方醒,全球性的破产和失业已扑面而来,人们惊讶地仰天发问:世界到底怎么啦?

华丽的舞台转瞬间风光不再,原来所谓的盛世只是一张涂抹而成的画幕,当幕布被扯破,人们不禁为其后的黑暗和丑闻所震惊,政府、美联储甚至格林斯潘一时都成为千夫所指的罪人。

其实,在人类对利益的无休止追逐中,政府的监管不可能做到万无一失。当我们观察自然界,会发现自然中存在着巧妙的平衡,调节着物种之间、生物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它们互相制约,限制着任何生物的泛滥成灾,使自然界的平衡得以维持。在人类社会中,特别是在世界经济体系中,对于破坏秩序的犯罪,是否也存在类似于自然界的平衡机制呢?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死亡双人舞(美国金融监管丑闻揭秘)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加)威廉姆·爱德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东方出版中心
商品编码(ISBN) 9787547302385
开本 32开
页数 15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13
出版时间 2010-11-01
首版时间 2010-11-01
印刷时间 2010-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19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711.55
丛书名
印张 5.2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10
147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13: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