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教研究论辑》由北京天主教与文化研究所主办,并得到英中文化交流协会机构和宗教文化出版社支持。本论辑暂定每年一辑,为天主教(基督宗教)与文化研究的学术性刊物。论辑所设栏目名称均取自《诗经》或《尚书》,以示中西文化交流之鹄的。栏目内容包括天主教神学研究、天主教本地化研究、圣经研究、天主教伦理道德探讨、天主教社会学理论与实践、天主教法学理论、天主教礼仪探讨、天主教神学家研究、基督宗教历史研究及文献发掘、宗教对话等。本书为2010年第7辑。
| 图书 | 天主教研究论辑(第7辑2010) |
| 内容 | 编辑推荐 《天主教研究论辑》由北京天主教与文化研究所主办,并得到英中文化交流协会机构和宗教文化出版社支持。本论辑暂定每年一辑,为天主教(基督宗教)与文化研究的学术性刊物。论辑所设栏目名称均取自《诗经》或《尚书》,以示中西文化交流之鹄的。栏目内容包括天主教神学研究、天主教本地化研究、圣经研究、天主教伦理道德探讨、天主教社会学理论与实践、天主教法学理论、天主教礼仪探讨、天主教神学家研究、基督宗教历史研究及文献发掘、宗教对话等。本书为2010年第7辑。 目录 序言 天维显思:天主教神学理论研究 耶稣基督 贡天成命:天主教著名神学家研究 若瑟·拉辛格的末世论——一个对死亡与永生的默想 奥古斯丁《忏悔录》中的“承认”和“认识” 振古如兹:基督宗教的历史研究 明末历法新旧斗争考 清初历法新旧斗争考 玛利诺外方传教会传入广西教务考 民国时期陕西方济各会传教活动研究 微言大义:圣经研究 福音叙述与历史上的耶稣——基督学应始于何处 明末清初天主教早期圣经翻译 协和万邦:宗教对话文化交流理论研讨 浅析元朝政府对天主教的政策 怨恨与价值中立 敬明其德:天主教伦理道德理论 天主教尊重他者的可能进路——从汉斯·昆的全球伦理谈起 天主教的婚姻观及其当代价值 惠我无疆:天主教社会学理论及其实践 约瑟夫·霍福纳的基督宗教社会学 民国时期武汉天主教中学德育课程研究(1935—1949) 利玛窦研究:纪念利玛窦逝世四百周年 利玛窦“合儒易佛”路线及其对中西天主教的影响 利玛窦:中国“文艺复兴”的先驱 利玛窦与中国乡村社会 寻求友谊——对利玛窦生平与作品的处境化阅读 “利玛窦规矩”在当代中国社会的适切性 利玛窦在华传教的成就及启示 利玛窦与王阳明人性论及人生修养论比较 “独身”与孝道——试论《天主实义》对儒家孝道的重构 17—18世纪朝鲜儒学家对利玛窦《天主实义》的理解和批评 《交友论》与利玛窦传教成果之间的关系及“梵二”会议精神下今天的福传 征稿启事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天主教研究论辑(第7辑2010)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赵建敏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宗教文化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2543324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476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370 |
| 出版时间 | 2010-12-01 |
| 首版时间 | 2010-12-01 |
| 印刷时间 | 2010-12-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51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B976.1-53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5.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03 |
| 宽 | 140 |
| 高 | 22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