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分为上、中、下三篇。上篇是宗教对话与宗教学术交流的时代意义;中篇为中西信仰模式的比较;下篇为宗教教育对全球伦理普世价值的作用。本书企图为全球化下的宗教对话提出理论、实务与方向上的建言。上篇透过学者对于宗教对话的反思,提出在全球化脉络下宗教对话的意义与价值,中篇则是实际说明中西方对话的实际成果,如儒家与基督教本体之比较,下篇则是针对全球伦理作出响应,点出宗教对话对于全球伦理的补足、借鉴等方面。
| 图书 | 觉醒的力量--全球宗教对话与交流 |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共分为上、中、下三篇。上篇是宗教对话与宗教学术交流的时代意义;中篇为中西信仰模式的比较;下篇为宗教教育对全球伦理普世价值的作用。本书企图为全球化下的宗教对话提出理论、实务与方向上的建言。上篇透过学者对于宗教对话的反思,提出在全球化脉络下宗教对话的意义与价值,中篇则是实际说明中西方对话的实际成果,如儒家与基督教本体之比较,下篇则是针对全球伦理作出响应,点出宗教对话对于全球伦理的补足、借鉴等方面。 内容推荐 本书在全球化的脉络下,体现了跨宗教研究、跨学科对话及跨地域交流的三大特点。深入探讨了宗教对话与宗教学术交流的时代意义、中西宗教信仰模式的差异以及宗教教育对全球伦理普世价值的作用等。 目录 主编序 上篇:宗教对话与宗教学术交流的时代意义 第一章 宗教学术研究对宗教理解的贡献 一、前言 二、宗教学术研究中的宗教认知之回顾 三、将宗教研究作为一门“谋心”之学 四、将宗教研究作为一门“谋事”之学 第二章 走向第二轴心时代的宗教对话 一、前言 二、从对抗到对话 三、从一元论到多元论 四、从本质到关系 五、从第一轴心时代到第二轴心时代 六、结论 第三章 宗教研究的多元格局与宗教学术交流的意义 一、前言 二、科学与宗教的关系 三、宗教学基本理论定位 四、宗教研究的基本方法 五、结语 第四章 全球化与宗教研究:再思伊利雅德的“新人文主义” 一、前言 二、“全球化”的背景与特征 三、“全球化”下的宗教认知 四、宗教研究的未来方向 五、结语 第五章 基督宗教对话神学的演进与全球化 一、前言 二、对话模式的层层演进 三、宗教对话与全球化 四、结论 中篇:中西宗教信仰模式的比较 第六章 天与神—儒家与基督教本体之比较 一、前言 二、“天”字的普遍涵义 三、“天”的宗教性特征 四、西方宗教传统中神的特征 五、结论:天与神的比较,宗教涵义 第七章 论中国民间宗教的信仰模式 一、引言 二、世俗化是中国民间宗教信仰模式形成的前提 三、中国民间宗教的多神信仰模式 四、中国民间宗教的末世信仰模式 第八章 从玄奘大师的印度取经来看现代佛教的海外留学 一、前言 二、玄奘的早年学习生活 三、玄奘在印度的留学 四、玄奘返国从事翻译 五、现代佛教海外留学的一些思考 六、结语:取经典范与科学典范 下篇:宗教教育对全球伦理普世价值的作用 第九章 佛教教育对人类伦理普世的意义 一、序论 二、佛教“止恶修善”的伦理普世教育 三、佛教“戒杀放生”的伦理普世教育 四、佛教“清规戒律”的普世教育 五、佛教“知恩报恩”的伦理普世教育 六、结论 第十章 宗教教育与世俗教育 一、教育和宗教在人类社会进程中的作用和地位 二、现代社会的特征之一:所谓宗教与教育的分离 三、宗教与教育分离的利弊 四、宗教教育与世俗教育适度互动的历史趋向 第十一章 儒家伦理在全球化下的时代意义:社会学观点的考察 一、前言 二、“普遍主义”与“特殊主义”:书伯与派深思对基督新教伦理与儒家伦理的比较 三、儒家伦理的“脉络化的普遍主义”:以“仁”为例作说明 四、韦伯学说与儒家伦理在全球化下的时代意义 五、当代西方社会学家看全球化下的“普遍主义”与“特殊主义”:以贝克(Ulrich Beck)的“脉络的普遍主义”为例作说明 六、当代西方社会学家看全球化下的“普遍主义”与“特殊主义”:以罗伯森(Roland Robertson)盼“全球在地化”为例作说明 七、结语 第十二章 论—行禅师的“十四戒”与全球伦理之建构——兼论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 一、前言:“全球化”问题就是“全球伦理、”的问题 二、“十四戒”——入世佛教的十四个规范 三、“十四戒”的思想基础 四、关于“十四戒”的译名 五、将“十四戒”融入全球伦理的可行性 六、亨廷顿的危险论述 七、结论:建构中的“全球伦理” 第十三章 全球化下的中国台湾佛教:灵鹫山教团的经验分享 一、前言 二、佛教史上的全球化 三、中国台湾的佛教全球化简述 四、全球化过程中的荚鹫山佛教教团 五、结论:展望爱与和平地球家的未来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觉醒的力量--全球宗教对话与交流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释了意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宗教文化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2543157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295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250 |
| 出版时间 | 2010-09-01 |
| 首版时间 | 2010-09-01 |
| 印刷时间 | 2010-09-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314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B91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9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28 |
| 宽 | 153 |
| 高 | 15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