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水书揭秘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作者将以国外学者的眼光对水族人民的古文字、书籍“水书”进行解读:水书是如何创制的?水书与甲骨文是什么关系?人数不多的水族为何能传承历史悠久的水书?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何将水书称为“水书习俗”?水书为何不是社会通用型文字?水书为何难以独立运用?水书为何有“白书”、“黑书”之分?水书为何又称为“反书”?水书为何后继乏人?……

内容推荐

  水族是我国56个少数民族之一,人口约40万,主要生活在云贵高原大山中。水族先民曾创制过自己的文字,称为“水书”,其形状类似于甲骨文和金文,记载了水族古代天文、地理、宗教、民俗等文化信息。直到今天,水书在水族社会中仍然具有神圣而崇高的地位,被誉为象形文字的“活化石”,是破解、研究和传承水族社会历史文化的重要密码,也是深入探究中华古文化的重要历史遗存。水书于2002年入选“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2006年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有55部抄本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神奇水字,神秘水书。本书将引领你走进水书的世界,探索水书穿越数千年漫长的历史时空,依旧鲜活地存在于水族社会中的奥秘,从而揭开水书的神秘面纱。

目录

序言

前言

第一编

 水族的文化源头

 水书概况

 水书的古往今来

第二编

 水书的文字、文化解读

 水文体系的认识

 水书图画文字的传承

 书的“硬件”与“软件”

 水书篇目的命名

 水字地支多音诵读

 水书的省读、溢读法

 水书分“白书”与“黑书”

 水书与主流文化

 水书、水历的悠久历史

 水书抄本赏析

第三编

 水文与夏禹书、仓颉书、东巴文等的比较欣赏

 水字书法艺术赏析

 水书文化之旅,艰辛而快乐

后记

附录

试读章节

水书创制的年代十分古远。有些人士看到水书文字有一些与甲骨文相似的反写倒写,就武断地认为水书文字是模仿甲骨文创制的。其实不然。

清成丰十年(1860年),西南大儒莫友芝在《鄙亭诗钞·红崖古刻歌》中论及水书,他在诗的注释中特别说明:“吾独山土著有水家一种。其师师相传,有医、历二书,云自三代。……且云其初本皆从竹简过录,其声读迥与今异,而多合古音,核其字画,疑斯籀前最简古文也。”既然水书文字可作为考证西周初期虞国钱币文字的参考文字,他认定水书文字是秦宰相李斯整理籀书之前的文字,无疑就是先秦文字。

继莫友芝之后,民国年间岑家梧、张为纲教授等到水族地区调查。岑家梧在《水书与水家来源》中认定:“水书乃水家固有之文化,非得自外传者甚明。”“水书制造之时代极为古远。”“水书制造之地点,初在西北一带。”“至少水书与古代殷人甲骨文之间,当有若干姻缘关系,亦可断言也。”张为纲教授《水家来源试探》中认为“考水家著姓,首推韦氏,其先盖颛顼大彭之后,封于‘豕韦’(今河南滑县),世伯夏商,其苗裔遂以国为氏。”“今之水家,盖即殷之遗民无疑。”

诸位学者研究表明,远在甲骨文出土之前,水书早已在水族社会中广泛传承。1899年甲骨文出土之后,水族人民不一定知道,更不可能在百来年间普及成为全民族认可的信仰支柱。看来“水书是模仿甲骨文编写”之说,与史实严重背离。

关于水书文字源流问题,水族学者认为,“水族古文字产生在秦以前,作为单一的民族以后,是在原古文字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文化发展成为自己的独特文字。由于史料缺乏,水族先民在先秦以前的历史迹象是模糊的。恰恰,水族文字给我们展示了先秦的文化迹象。”“水族是骆越的一支发展而来的。而骆越又是怎样形成的呢?何光岳在《百越源流史》中作过浩繁的推论,虽有些论证还待于进一步探究,但有一点可给人以启发:他认为洛、雒、骆有必然的亲密联系。其先民有洛氏被商灭以后,一部分被迫南迁,成为周的臣民。随后在春秋初期沿襄阳入湖南,在楚国受到威胁而南迁,约在战国时期迁入广西,成为百越中的一支。”

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会原会长张公谨教授在《中国少数民族古籍论》中指出:“水族的水书与上述这些土俗字又有所不同……还有一些图画形象字和类似汉族甲骨文的字,故人们推测其创制年代更早。”

有学者还对安徽出土的含山玉版作了研究,认为“含山玉版为6000余年前之物,其图纹与水书、连山和归藏之太极均有关联。”“水书与连山,与古易太极必有亲缘关系。”

在贞观三年(629年)至开元年间,唐王朝在水族地区设置了应州、莪蒲州、劳州、抚水州,是水族先民历史上卓越辉煌的时段。抚水州是安抚水族先民而设置的行政建制,标志着水族先民以独立的族称跻身于中国民族之林。因此,唐代贞观之前,水族的族属在历史上是模糊的。

“水字是文字起源于巫术的典型例证,它为文字学理论提供了一个面貌清晰的特例。”水语研究专家、南开大学曾晓渝教授已出版水语专著3部。她在论著《汉语水语关系论》中认为水语和汉语的关系是:同源一分化一接触吸收,水语保留了大量的中原古音。同时认定“水字是自源型与他源型相结合的混合型词符文字”。其论述颇有见地。

华东师大王元鹿教授从水书文字出现图画、象形、抽象以及部分汉字的特点,称之为“拼盘文字”,具有文字研究的特殊意义。

“水书与夏代都城二里头陶片文字符号、殷商时代的甲骨文、金文,与中原古音等之间的内在联系,究其原因,源于水族先民发祥于睢水流域,地处夏商文化圈之中。”  由此看出,水书文字滥觞于夏商文化圈。源于夏商、流于诸野、自成体系的水书,不仅丰富了华夏文字起源、方块字造字的信息资料,而且水书中遗存的一些古文化信息,已远远超过水族社会的范畴,有助于解读一些已湮没的中原古文化内涵。

P84-85

序言

水书,不是用水写成的书,而是水族人民的古文字、书籍。

全国水族人口40万余人(2000年),主要生息在西南地区,贵州是水族的大本营,水族人口占全国水族人口的90%以上。三都是唯一的水族自治县,聚居全国近半数水族人口,周边荔波、都匀、独山、榕江、丹寨、从江、福泉等县市是水族主要散居区。此外,广西北部地区、云南东部的富源县也有水族村落分布。

水族自称“睢(sui)”,因发祥于睢水流域而得名。睢水位于今河南东北地区,地处古代夏商文化圈之中。

“水书是夏商文化的孑遗,属水族的精神支柱。”水书创制年代十分古远,据专家研究可追溯至夏商时代。殷商亡国,水族先民带着自己的文化举族迁徙融入百越族群之中。约于秦汉之际,水族先民又辗转溯源进入龙江、都柳江上游地带生息,形成后世分布的基本格局。在漫长的小农经济社会中,水族先民创造了属于自己的,以中原文化、百越文化为主流的,南北民族融合的二元结构形式的文化特征。水书就是水族最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形式。

水书是水族人民的精神财富,水书被誉为水族的“易经”、“百科全书”,传说中的水书创始人被尊崇为全民族的保护神。

一个人数不多的水族为什么能传承悠久的水书?

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何将水书称为“水书习俗”?

水书文字为何还兼容着图画文字、象形文字、抽象文字现象?

水书的神秘性到底反映在哪些方面?

水书为何不是社会通用型的文字?

水书为何有白书、黑书之分?水书为何难以独立运用?

水书为何又称为反书?

水书为何后继乏人?

……

这一切,让我产生了强烈的好奇!而让我最后下决心筹划本书选题的原因,是我看到水语研究的著名专家、南开大学博士导师曾晓渝教授在《汉语水语关系论》中的两段话:

“应当看到,《水书》里蕴藏着水族社会历史、语言文化方面的丰富资料,对于研究水族乃至中国古代的天象历法、哲学思想、宗教信仰、语言文字等等,具有重要的价值。”“虽然‘水书’已为人们所知,然而,对《水书》的学术研究却是非常薄弱的。”

于是,我开始了对水书的关注。  我从美国芝加哥大学来到水书的家乡,试图去解读水书的神秘!

后记

历时一年,我行走在水族的村村寨寨,一个民族的智慧与在特定背景下传承下来的水书文化一次一次地打动着我。水书文化能从遥远的过去走到今天,这与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习俗与信仰、文化的根是分不开的。它以一种古老的文字符号,记载着水族的民俗、伦理、哲学、美学、法学等文化信息,解读着水族远古的文明。

回顾我从芝加哥大学来到水族村寨、走进水书文化的这些日子,我得到了中国水书研究领域的权威专家潘朝霖教授、韦宗林教授和水书先生蒙家荣、韩荣祖、石映祥、石国璋、石占坤等人及三都水族自治县民族研究所的专家们的支持和帮助,才使得我的《水书揭秘》能够去解读水书的神秘,让更多的人了解水书文化,关注水族文化的发展。

《水书揭秘》也可以说是美国芝加哥大学与中国贵州民族学院合作的成果。在我编写这本书的过程中,费州民溴学院潘朝霖教授、书宗林教授就像带他们的研究生一样孓心尽力,帮助我修改编写提纲,指导我布局谋篇,还将也们的科研成果和大量的珍贵图片资料提供给我学习、参争、引用,为我丰富编写素材。尤其是潘朝霖教授,多次和我一起深入边远的水族村寨走访水书先生,获取第一手子料,体验水族的民风习俗。

《水书揭秘》出版的时候,我已身处异国他乡。我非常怀念这一年来给予我支持、帮助的老师和朋友们,我在大洋彼岸向你们表达我的感激之情,谢谢你们!

陈 思

2010.9.24于关国芝加哥大学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水书揭秘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陈思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光明日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1208958
开本 16开
页数 16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20
出版时间 2010-12-01
首版时间 2010-12-01
印刷时间 2010-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43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286.9
丛书名
印张 11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5
185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21:1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