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内容是讨论中国人姓氏的起源,阐述中国人姓名的构成和内涵。写作此书希望能为中国特有的姓名文化延续传承贡献绵薄之力,纠正起名领域中的一些世俗误区。本书的宗旨是辩证地梳理和解析姓名学的内涵和外延,进而帮助读者能更加理性地而不是片面或绝对地应用传统文化知识去预测人和事。只有正本清源,才能使中国传统文化真正发扬光大,不被江湖上的神秘化和绝对化所误导。
图书 | 中华姓氏起源与内涵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内容是讨论中国人姓氏的起源,阐述中国人姓名的构成和内涵。写作此书希望能为中国特有的姓名文化延续传承贡献绵薄之力,纠正起名领域中的一些世俗误区。本书的宗旨是辩证地梳理和解析姓名学的内涵和外延,进而帮助读者能更加理性地而不是片面或绝对地应用传统文化知识去预测人和事。只有正本清源,才能使中国传统文化真正发扬光大,不被江湖上的神秘化和绝对化所误导。 内容推荐 本书是研究姓名的起源、构成与内涵的专著,包括姓名的起源与选择、姓名学的来由、起名的基本规则、五行的概念及其在起名中的应用等。论述了姓和名从远古时代至今的产生、发展历程,并从汉文化的角度分析了名字的文化内涵;介绍了近年来“姓名学”的各个流派,尤其对时下很流行的日本人推出的“五格剖象法”加以正本清源;对汉字的偏旁部首加以归纳分析,告知读者每个偏旁部首的读音和准确的笔画数,在此基础上给出了计算汉字笔画数的规则;介绍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极其重要的领域——五行学,确定汉字五行属性的方法及其在姓名学中的应用;介绍了采用中国传统文化中《易经》卦象和命理学起名的好方法及其局限性。 为方便读者查阅,本书将7100多个汉字的笔画数、五行属性编辑成字库,读者可以直接查询。这个字库是笔者的首创。 本书还特别强调应该用辩证方法理智地看待传统文化在姓名学中的应用,避免因片面理解传统文化而走人迷信的歧途。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姓氏的起源 第二章 名字的选择 第三章 姓名学的由来 第四章 起名的基本规则 第五章 如何排八字 第六章 五行概念 第七章 如何确定一个汉字的五行属性 第八章 如何确定一个汉字的笔画数 第九章 用姓名占卦的规则 第十章 起名案例 第十一章 用姓名占卦规则的思考 第十二章 常用汉字笔画五行属性检索表 附录一 《百家姓》 附录二 复姓一览表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华姓氏起源与内涵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周德元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广西民族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6361133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18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20 |
出版时间 | 2010-12-01 |
首版时间 | 2010-12-01 |
印刷时间 | 2011-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19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K810.2 |
丛书名 | |
印张 | 8.125 |
印次 | 2 |
出版地 | 广西 |
长 | 228 |
宽 | 155 |
高 | 9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8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