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曲作为中国最为古老的戏曲剧种之一,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深邃内涵,其题材全方位地揭示了中国人生活的价值取向。
其代表剧目《琵琶记》、《牡丹亭》、《长生殿》等,由于对人性的深刻探索而成为世界剧坛上具有水恒价值的艺术经典。
昆曲剧本创作形成了兼顾音律、曲词、念白、情节、结构等完整的编剧技法;演唱时倚声填词、依腔度曲,规范谨严;身段表演具有鲜明的“载歌载舞”的特征。
| 图书 | 昆曲/上海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丛书 |
| 内容 | 编辑推荐 昆曲作为中国最为古老的戏曲剧种之一,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深邃内涵,其题材全方位地揭示了中国人生活的价值取向。 其代表剧目《琵琶记》、《牡丹亭》、《长生殿》等,由于对人性的深刻探索而成为世界剧坛上具有水恒价值的艺术经典。 昆曲剧本创作形成了兼顾音律、曲词、念白、情节、结构等完整的编剧技法;演唱时倚声填词、依腔度曲,规范谨严;身段表演具有鲜明的“载歌载舞”的特征。 目录 总序 前言 昆曲溯源 由《玉华堂日记》说起 演唱艺术的痴迷者——曲圣魏良辅 水磨昆腔的场上之歌:《浣纱记》 如花似锦般的传奇创作 “临川四梦” 明末清初的昆腔传奇 “南洪北孔”的哀伤与反思 繁华过后的飘零命运 上海的昆曲作家和剧目 华亭曲家徐霖、沈采、王玉峰、 黄图珌和张照 传统剧目的点石成金 新编剧目:艺术形象力的延伸 昆曲表演艺术的传承者 旦角翘楚周凤林和上海早期的昆曲演员 “徐家做,俞家唱” 昆曲大家俞振飞 一代名伶言慧珠 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班社与剧团 “四大老昆班”在上海的演出 新乐府和仙霓社 上海昆剧团 曲友清客的结社习曲之风 上海的昆曲剧场 昆曲剧场的演变 著名的昆曲演出场所 昆曲人才的教育 家班演员的训练 科班:师徒相传的授曲方式 新型昆曲演员的培养方式 附录:上海昆曲满庭芳 新世纪上海昆曲大事记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昆曲/上海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丛书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叶长海//郭宇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上海文化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7406068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208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
| 出版时间 | 2011-01-01 |
| 首版时间 | 2011-01-01 |
| 印刷时间 | 2011-01-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戏剧影视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422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J825.53-49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3.2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上海 |
| 长 | 240 |
| 宽 | 183 |
| 高 | 12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