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天外来客--地球上的不明飞行物/飞向太空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UF0目击事件通过网络渠道呈现在了人们的眼前,而一些媒体为了利用人们的好奇心理来制造卖点,频繁地大肆渲染有关UFO的发现,在这种背景下,民众对UFO的兴趣也被激发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

UFO,真实还是炒作?让我们随着本书去一探究竟!

内容推荐

一直以来,人类就梦想着更加自由地飞翔,也渴望着更加近距离地去探索太空的秘密。随着我国“神舟”系列飞船的陆续升空,以及新一轮登月竞赛在各国间的展开,全球的目光再一次被吸引到辽阔的天空以及更加浩瀚的宇宙,那些关于飞翔的梦想也更深入地植根于青少年朋友的脑海里心灵中。

目录

引言 真实还是炒作?——不断涌现的发现报告

第一章 古籍里的惊天记载

1.史籍:不安分的的“日”“月”

2.史籍:难以理解的“怪星”

3.生动的目击报告

4.《赤焰腾空》

第二章 沉默的遗迹

1.荒原上的“跑道”

2.远古的飞行器

3.神秘的杜立巴石碟

第三章 踏雪有痕

1.泥石上的发现

2.绿色冰块

3.植物缘何变焦?

4.奇异的电磁现象

5.莫名其妙的“头晕”

第四章 档案里的秘密

1.凯克斯堡:“钟”从天降

2.沙格港:水下行动

3.柯拉瑞斯岛:致命光束

4.蓝道申森林:神秘之光

5.揭秘“3·18UFO”事件

6.都溪林场:空中怪车

第五章 亲历者的讲述

1.天降残片

2.透明圆环

3.庞然大物

4.飘动的“渔网”

第六章 依旧持续的争论

1.谁在阻止取证?

2.是什么造成了大爆炸?

3.这真是一场闹剧吗?

4.火焰为什么不冒烟?

5.飞碟是否曾经撞机?

试读章节

5.飞碟是否曾经撞机?

1974年8月25日,22时7分。一个宁静的夏日夜晚。

墨西哥,古亚米(COYAME)——这是个在地图上都很难找到的小镇。这里四周都是茫茫戈壁,人迹罕至。这里没有图书馆,没有档案馆,也没有当地的历史学家。

正当镇上的居民们准备睡觉的时候,在800千米外的地方,美国空军防御系统突然在墨西哥湾上空发现了一个不明飞行物。它飞行高度达到2万米,时速超过4000千米——如此高水准的东西绝对不是当时地球上的人类所能制造出来的。

一开始,人们以为它可能是颗流星,但1分钟后人们发现,它下落时的轨迹显示出阶段性变化,而流星的轨迹是一道弧线。它的飞行目标似乎是美国得克萨斯州。

22时09分,这个不明飞行物突然左转,在得克萨斯州布朗斯维尔南60千米的地方,进入墨西哥领空。

美国方面继续追踪着这个令人费解的飞行器。雷达里显示出来的是,一架小型飞机正朝着这个飞碟飞去。

这架小型民航飞机从得克萨斯州埃尔帕索出发,在夜幕的掩盖下,飞往墨西哥的首都墨西哥城。

但是,这架飞机离开得克萨斯州后,始终没有到达目的地。同时,美国军方的监测部门发现,那个不明飞行物突然在雷达上消失了。

1974年8月26日上午8点,即民航客机在沙漠地区失踪9小时后,墨西哥派出的搜索小组找到了坠毁的飞行器。

在边境的另一侧,上午10时35分,美国情报机构截获了墨西哥军方的无线电报告:失踪飞机的残骸已经找到,就在古亚米郊外。不久,他们又获得一份令人震惊的报告,报告称发现了第二具残骸……但那不是飞机。

据说,搜索小组发现了一种银光闪闪的碟形飞行器。它的表面好像是用抛光金属制成的,直径大约5米,呈流线形,厚度为1.5米。上面没有任何标志,也没有灯,里面也没有尸体。看上去似乎被撞了两次,也许第一次是和客机撞的,而第二次则是撞在地面上。

突然之间,墨西哥方面要求所有搜索活动保持无线电静默。同时,美国方面主动联系墨西哥政府,希望为搜索工作提供“协助”。这个要求遭到了拒绝。

就在墨西哥搜索小组收集残骸的同时,美国也在得克萨斯州比利斯堡(FORT BLISS)忙着组建他们自己的精英搜索小组。

这个小组配备的是4架直升机,组建完毕后就一直处于待命状态,随时准备出发。而此刻美国的情报部门则正在密切监测事态的动向。

美国的监控系统显示,墨西哥方面已将飞碟装在一辆卡车上,运离事发地点。

随即,卫星照片又有了更惊人的发现:墨西哥方面的护送部队停了下来,似乎是什么地方出问题了。

从照片上可以看到许多死尸,显示那里发生了很不寻常的事。

8月27日下午2时38分,美国方面派出了他们的搜索小组。4架直升机连同搜索小组从比利斯堡出发了,士兵们穿着生化防护服,慢慢接近那只悄无声息的护送队伍。

他们发现,那个5米的银色飞碟被固定在卡车上。于是,他们解下固定用的皮带,把它接在那架中型直升机的吊索上。在确认安全的情况下,这个约重700千克的飞碟就被吊起运往美国。

飞碟运走后,小组立即将飞机残骸、护送队伍的车辆、墨西哥搜索小组成员的尸体集中起来,然后用高能炸药全部炸毁。工作完成以后,搜索小组返回基地。  至于飞碟究竟被送到了何处,则始终是一个秘密。有人猜测是亚特兰大,有人说是比利斯堡,还有人说是帕特森空军基地。

没有人知道这次飞碟坠毁事件是不是真的,人们也没有证据来加以证实。只有一些私下的传说提醒人们可能发生过这件事。

1991年,媒体报道了几十次发生在墨西哥境内的飞碟目击事件。其中许多互不相识、相隔几百千米外的人们,在同一天的同一时间里,看到了同样的东西。

1991年7月,有史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日食即将出现。而墨西哥是能够目睹完整日食的少数区域之一。早在一年前,所有的墨西哥人就都知道1991年将出现日食。

刚过下午1点,墨西哥上空的天就黑了。天文学家开始调整望远镜,数百万人都在注视着天空。就在那一天,许多墨西哥人都在用已成为普通消费产品的摄像机对准太阳拍摄。

令他们难以相信的是,墨西哥全国各地都在日食东边的天空中拍摄到了一个像金属一样的怪东西。

一时之间,日食飞碟成为墨西哥举国上下议论的话题。许多人马上宣布说飞碟在墨西哥出现,但也有许多人持怀疑态度。

在这个事件发生以后,有位瑞典的天文学家利用一个计算软件,计算出了墨西哥日食当天的天文景象。他发现在所有人指认出现了不明飞行物的地方,恰恰出现了一颗行星,那就是金星。

金星是从太阳往外的第二颗行星。它的亮度在天空中仅次于太阳和月亮。

在如今仅存的4种玛雅抄本中,有一个名为德累斯顿的抄本。这个抄本所记载的信息,包括了玛雅人对日食所做的预测;在这个抄本中,精确地预测出了1991年的那次日食。

抄本中写到:星星的兄弟们会相遇。好像玛雅人早就知道那天会发生飞碟目击事件。这究竟是巧合,还是他们早就知道呢?

很多墨西哥人都认为发生了不同寻常的事情。社会上掀起了一股关注飞碟的新高潮。

9月16日是墨西哥独立日,墨西哥会举行阅兵活动。空军出动,飞越墨西哥城。当飞机飞越头顶时,许多人都会用摄像机拍下这一幕。

1991年9月16日,当一位业余摄影师拍摄飞过头顶的飞机时,他同时也拍下了神秘的发光的圆形物体。

1992年9月16日,又发现一个不明飞行物从天空中飞过。

1993年9月16日,当一个直升机中队进行阅兵表演时,一个拥有类似金属外表的物体出现,并从它们的编队中穿过。

3年,发生了3次目击事件。但墨西哥军方对此没有做出任何评论。

2004年3月5日,墨西哥50l空军中队执行任务,搜索一架走私毒品的飞机。突然,飞行员看到了一个非常离奇的东西。从雷达上看,这东西似乎在不规律地改变着速度。在追踪时,机组人员打开了前视红外系统,它能拍摄到很多肉眼看不到的东西。

当空军巡逻队接近该物体时,机组人员却找不到目标了,无论是用前视红外系统还是用自己的肉眼。几分钟后,机组人员掉转方向准备返回基地。突然,前视红外系统显示云层中出现亮点,不是1个,而是同时出现11个,似乎正要穿越云层。机组成员觉得这些东西不单单只是跟着他们的飞机飞行,事实上它们把飞机围起来了。这让他们非常惊慌。

突然之间,这些光点消失了,机组人员惊魂未定,只好返回基地。

在接下来的几周里,墨西哥军方对此事展开了调查。机组人员接受了询问,分析影像资料并对气象数据进行评估,但是并没有找到答案。

后来,军方打电话给调查墨西哥飞碟目击事件的专家、墨西哥电视台记者热姆·莫萨纳,授权他对此事展开调查,并把录像带交给了他,希望他能在媒体公布这份资料。

莫萨纳获准参阅所有的飞行记录、气象报告,还有最重要的是他可以与机组成员交谈。

5月11日,莫萨纳召开新闻发布会,向全世界公布了这份录像带。

有人肯定,也有人怀疑。

这些异常的不明飞行物,将飞碟专家和爱好者们聚在了一起。他们来自全国各地,共同讨论这个国家发生的众多飞碟目击事件。在他们所调查的飞碟事件中,就有1974年发生在墨西哥古亚米的那次飞碟与客机碰撞事件。1974年8月的时候,是不是真有一架飞碟在墨西哥沙漠坠毁?是否真有一支搜索小组死于未知的生物毒素?

人们也许永远也无法知道真相。但是,在墨西哥,的确发生了许多非常离奇的事情。

P193-200

序言

插上科学的翅膀,明天太空见

一直以来,人类就梦想着更加自由地飞翔,也渴望着更加近距离地去探索太空的秘密。随着我国“神舟”系列飞船的陆续升空,以及新一轮登月竞赛在各国间的迅速展开,全球的目光再一次被吸引到辽阔的天空以及更加浩瀚的星际空间。那些关于飞翔的梦想也更深入地植根于青少年朋友的心灵之中。

航空航天集中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科学技术、工业、经济、国防等综合实力的水平,航空航天文化渗透于经济、文化、教育旅游、娱乐和体育等各个领域。而航空航天科普更是科普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广大公众特别是青少年朋友对航空航天科技知识的了解,将直接影响到航空航天事业未来的发展。早在1998年召开的全国首届航空航天科普教育研讨会上,就有学者指出:“要发展我们的航空航天事业,也需要从娃娃抓起。”对广大青少年进行航空航天科普教育,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现代国防建设的客观需要。

当站立在月球之上的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说:“我现在迈出的是一小步,但在人类历史上却是一大步!”时,我们都知道,即使那“一小步”中,也包含了无数的知识积累、无数的理论探索、无数的发明创造、无数的试验模拟,以及无数的失败。那之中凝结了多少代人的梦想与激动,也就凝结了多少代人的智慧与汗水。在我们的国家航天员训练中心,训练时航天员因为要承受非常大的加速度,面部都会变形,眼泪也会止不住地流下来,鼻子堵塞,十分痛苦。航天员若实在承受不了,只要按一下手边的报警器,工作人员就会把训练器械停下来,但多年来,从没有一个人按过那个报警器。这不过是航天员系统中航天员训练的一个小小细节。而整个载人航天工程是规模宏大的现代化系统工程,除了航天员系统外,还包括空间运用、载人飞船、运载火箭、发射场、测控通信、着陆场等6大系统,涉及航空、船舶、兵器、机械、电子等诸多领域,参与的人员更是数以万计。从1999年到2009年,每一年都是科学攻关年;从“神一”到“神七”,每一次发射都是新的突破。正是这么多人这么多年的精诚合作,才保证载人航天工程的顺利进行。正如俄罗斯科学家齐奥尔科夫斯基所说,“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是人类不会永远生活在摇篮里。”这句话不仅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的航天工作者,还将激励着今天和以后的年轻朋友们。采取多种形式开展航空航天科普活动,寓教育于娱乐之中,不仅仅给予青少年朋友航空航天科普知识教育,而且还能发挥理想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智力启发教育和手脑并用教育的作用。今天,年轻朋友们除了怀有比先辈更多的好奇与梦想之外,还应该插上科学的翅膀,拥有更为广阔的视野和更为扎实的知识储备。如果你们在探索精神和勇敢精神方面同样不输于先辈,那么我真诚地欢迎你们,欢迎你们加入英雄的航天人团队,让我们相约——明天太空见!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天外来客--地球上的不明飞行物/飞向太空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潇//任江华//何建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10005855
开本 16开
页数 20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0-10-01
首版时间 2010-10-01
印刷时间 2010-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科学技术-工业科技-航空航天
图书小类
重量 0.2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V11-49
丛书名
印张 13
印次 2
出版地 北京
224
164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19:1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