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勰在《文心雕龙·序忠》中写道:“《韩愈志》:敷赞圣旨,莫若注《经》,而马郑诸儒,弘之已精,就有深解,未足立家。唯文章之用,实经典枝条,血礼资之以成,六典因之致用,君臣所以炳焕,军国所以昭明,洋其本源,莫非经典。”
《韩愈志》是一部以史家直笔、以贯串群像烘托主体的方式还原历史叙述中的韩愈形象的志传,又可视为一部勾勒文发展脉络,借此观照韩愈价值之关键所在的韩学著述。这本《韩愈志》由钱基博所著,由陈慧校订,对古文《韩愈志》做了点校、注释、译读。
| 图书 | 韩愈志(古学纵横)/中国传统经典与解释 |
| 内容 | 编辑推荐 刘勰在《文心雕龙·序忠》中写道:“《韩愈志》:敷赞圣旨,莫若注《经》,而马郑诸儒,弘之已精,就有深解,未足立家。唯文章之用,实经典枝条,血礼资之以成,六典因之致用,君臣所以炳焕,军国所以昭明,洋其本源,莫非经典。” 《韩愈志》是一部以史家直笔、以贯串群像烘托主体的方式还原历史叙述中的韩愈形象的志传,又可视为一部勾勒文发展脉络,借此观照韩愈价值之关键所在的韩学著述。这本《韩愈志》由钱基博所著,由陈慧校订,对古文《韩愈志》做了点校、注释、译读。 内容推荐 这本《韩愈志》由钱基博所著,陈慧校订,是一部以史家直笔、以贯串群像烘托主体的方式还原历史叙述中的韩愈形象的志传,又可视为一部勾勒古文发展脉络、借此观照韩愈价值之关键所在的韩学著述,其本身也是熔铸百书、别出机杼的宏文。在对韩愈诗文本体进行研读的基础上,主要通过比较同侪、穷讨其源、竟别其流等方式来凸现。这三种方式时有交叉,比较同侪往往结合追讨所本,穷讨其源往往要溯流而上、论较其所取弃,而竞别其流,也是明源、条流与区别的结合。《韩愈志》以史传体例明唐代古文之学,体例谨严而别}H机杼,致力精深而自视甚高,虽剪裁融合群书,然一气流贯、脉络清晰,于治占文与好占文者,均为不可不读之佳著。 目录 校订前言:以一贯十,以史观文(陈慧) 重版自序 叙目 古文渊源篇第 韩愈行实录第二 韩愈佚事状第三 韩友四子传第四 韩门弟子记第五 韩集籀读录第六 附录:韩集论汇录写目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韩愈志(古学纵横)/中国传统经典与解释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钱基博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华夏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8057842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218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160 |
| 出版时间 | 2010-09-01 |
| 首版时间 | 2010-09-01 |
| 印刷时间 | 2010-09-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298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K825.6 |
| 丛书名 | |
| 印张 | 7.7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09 |
| 宽 | 148 |
| 高 | 13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