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入217篇文稿,分20世纪50-60年代、20世纪80年代、20世纪90年代、2002-2005年和2006-2008年六个阶段。内容涉及文化艺术界和出版界的领导人对连环画的支持,对连环画卓有成就的老画家的评介,对连环画发展史中重大创建的技术,对连藏活动的评价,中国连环画访日、瑞士从事交流的文章等。正文选入近千余幅连环画作品图录。黑白插图本。
| 图书 | 新中国连环画60年(上下) |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收入217篇文稿,分20世纪50-60年代、20世纪80年代、20世纪90年代、2002-2005年和2006-2008年六个阶段。内容涉及文化艺术界和出版界的领导人对连环画的支持,对连环画卓有成就的老画家的评介,对连环画发展史中重大创建的技术,对连藏活动的评价,中国连环画访日、瑞士从事交流的文章等。正文选入近千余幅连环画作品图录。黑白插图本。 目录 上卷 1 周扬同志致姜维朴的复信(手迹) 2 萨空了:《我所认识的姜维朴》 3 华君武代序(手迹) 1 卷前语 2 在忠实的读者面前(诗) 3 新中国连环画艺术的六十年 4 与世纪同行的中国连环画艺术 ——《中国现代美术全集·连环画卷》概论 5 巨大的鼓舞亲切的叮咛 ——追忆周恩来同志对连环画事业的关怀 6 面对世纪之交 ——关于连环画、年画、宣传画等通俗美术的一些思考 20世纪50—60年代 7 关于改进连环画册的编辑出版工作的意见 8 让主题思想更深刻些 ——对连环画文学脚本《杜十娘》的审稿意见 9 从群众需要出发——对目前工作的几项意见 10 供给广大群众更多更好的连环画 1l 略论人物形象的塑造 12 《孔雀东南飞》连环画脚本的成就及缺点 13 争取连环画更好地反映现实斗争 14 连环画脚本编写上的一些特点 15 要求出版更多更好的连环画 16 培养儿童新品德的连环画 17 学习鲁迅先生论连环画文章的体会 18 从书橱格子谈起 ……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新中国连环画60年(上下)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姜维朴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人民美术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2045160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1452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
| 出版时间 | 2009-07-01 |
| 首版时间 | 2009-07-01 |
| 印刷时间 | 2009-07-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少儿童书-启蒙益智-低幼读物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1.354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J218.4 |
| 丛书名 | |
| 印张 | 91.2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60 |
| 宽 | 185 |
| 高 | 80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2000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