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对明清思想文化的变迁作了深入的研究。主要内容包括:“宋明启蒙说”的误解与迷失;嘉道经世思潮与晚清思想的近代转型;明代文艺启蒙的三次冲击波;章学诚道论浅说等。本书内容丰富,分析透彻,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图书 | 明清思想文化变迁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对明清思想文化的变迁作了深入的研究。主要内容包括:“宋明启蒙说”的误解与迷失;嘉道经世思潮与晚清思想的近代转型;明代文艺启蒙的三次冲击波;章学诚道论浅说等。本书内容丰富,分析透彻,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目录 “早期启蒙说”与中国现代化 ——纪念侯外庐先生百年诞辰(代序)/萧■父 许苏民 “宋明启蒙说”的误解与迷失/蒋国保 嘉道经世思潮与晚清思想的近代转型/郑大华 论中国近代史叙事的内发原生模式 ——中国近代史开端新探/许苏民 中国早期启蒙思潮的三大主题/许苏民 儒学的民间化与世俗化 ——论泰州学派对“阳明学”的超越/蒋国保 易道与身心修养 ——以“龙溪”、“近溪”的易学思想为例/周群 从阳明到卓吾的中介 ——论罗近溪思想的定位/周群 明代文艺启蒙的三次冲击波/许广民许苏民 论李贽文艺思想的新理性主义特征/许苏民 论冯梦龙的情一元论/朱义禄 金圣叹与钱谦益的思想渊源/吴正岚 论佛教“因缘”说对金圣叹文学理论的影响/吴正岚 明清之际历史哲学的演变/蒋广学 从傅山肯定“无理”范畴的角度看其反理学思想的社会政治指向/吴根友 顾炎武哲学的问题意识与思想理路/许苏民 论王夫之的历史进化论思想/萧■父 许苏民 论顾炎武经济思想中的近代性因素/许苏民 论顾炎武政治思想的三大特色/许苏民 论王夫之法律思想中的近代性因素/许苏民 王鸣盛对中国史学近代转型的贡献/许苏民 赵翼与中国史学的近代转型/许苏民 钱大昕史学思想新论/许苏民 试论阮元哲学思考的语言学路径及其得失/吴根友 万斯大《学礼质疑》的学术特色/中屠炉明 刘文淇《左传旧疏考正》中五经疏中的定本问题的再讨论/申屠炉明 论章学诚对袁枚的学术评价/申屠炉明 章学诚道论浅说/许苏民 清人的学术兴趣与文化视野/童强 人文史观视阈下的中西大分流 ——对“为什么江南不是英国”之新思考/许苏民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明清思想文化变迁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许苏民//申屠炉明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南京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5064777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524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430 |
出版时间 | 2009-09-01 |
首版时间 | 2009-09-01 |
印刷时间 | 2009-09-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50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B248.05 |
丛书名 | |
印张 | 16.6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江苏 |
长 | 210 |
宽 | 145 |
高 | 21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15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