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春晖回眸(1985-2010纪念上海市朱家角中学建校70周年)
内容
编辑推荐

上海市朱家角中学是一所上海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由于处于长三角腹地,学生大部分是农家子弟。

上海市朱家角中学的春晖文学社创建于1985年10月,至今已经25年。取名“春晖”,意为让广大的文学爱好者在春光的沐浴下茁壮成长。在这风风雨雨的25年中,春晖文学社由小而大,由微而显,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培养社员800多名,出版社刊《春晖》140期,发表文学社员习作5000余篇,全国各报纸杂志从《春晖》社刊中录用了文学社员的习作1200余篇……

《春晖回眸》(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是“纪念上海市朱家角中学建校70周年”系列丛书之一,收录了《春晖,真美》、《珍宝》、《“春晖”人要出书了》等文章。

内容推荐

《春晖回眸》(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是“纪念上海市朱家角中学建校70周年”系列丛书之一。

《春晖回眸》收录了《“春晖”人要出书了》、《难以忘记的少年情怀》、《春晖,让我重迈人生新征程》、《心语·思念》、《春晖礼赞》、《今天是你的生日》、《温暖我一生的阳光》、《春晖随感》、《有种真情叫感动》、《25年,万念俱”晖”》、《梦归处》、《永恒的印迹》等文章。

目录

序 走进春晖,亲近文学(徐绥琪)

 继往开来,再创辉煌(陆康其)

简介永恒的目标,不懈的追求(张国成李延来)

心语思念和流水一样长(吴玉泉)

 春晖,真美(费忠德)

 永远的春晖(李延来)

 春天的阳光,很美(马丽雅)

 因为付出,所以珍惜(顾月仙)

 春晖·文学(张国成)

情缘思念春晖(李贤)

 珍宝(吴灏)

 春晖情缘(蓝树东)

 沐浴春晖(黄有光)

 春晖,梦的开始(王炜)

 春之光华,灼灼其晖(姚建新)

 随感(章芳)

 润物细无声(阮黎萍)

 秋思(吕婵)

 “春晖”人要出书了(吴海鹰)

 难以忘记的少年情怀(王军)

 春晖,让我重迈人生新征程(王宇)

 心语·思念(王圳)

 春晖礼赞(钱海华)

 今天是你的生日(宋恩学)

 温暖我一生的阳光(卢松超)

 春晖随感(倪瑾)

 有种真情叫感动(倪方云)

 25年,万念俱”晖”(闻正兵)

 梦归处(高贤栋)

 永恒的印迹(罗金慧)

 我与春晖的故事才刚刚开始(吴越强)

佳作 党在我心中(许征)

 感悟点滴(张峰)

 老爷子(徐静芬)

 写作的习惯(潘恩华)

 漂泊海外备忘录(陆永生)

 救救孩子(姚永峰)

 湘西行(曹瑜)

 撞车(骞之林)

 朋友,请到这里来(刘春娥)

 泖河一日游(徐燕如)

 那个雨季不带伞(吴灏)

 假如我是一枝花(葛巧玲)

 做个局外人(吕婵)

 做最好的自己(陈丽英)

 漫游古镇朱家角(李佳萍)

 我担心这栋大楼会随时起飞(闻正兵)

 异乡的漂泊(宋恩学)

习作 《高考1977》影评(李姝磊)

 不荒不老,岁月刚刚好(谢佳璐)

 到底谁在喧哗(沈慧)

 徘徊在人生的空地上(周寒立)

 无畏的希望(杨丽霞)

试读章节

想到文学社,自然会想到“朱中”了,想到中学里的诸位老师:那个戴着眼镜、一丝不苟甚至有些古板的化学老师;那个幽默风趣、活泼可爱甚至有些无厘头的生物老师;那个顶着烈日满面通红地为我们做示范动作的体育老师;那个长得不帅、上课也不风趣甚或有些沉闷的历史老师;当然还有那些过于严格以致年轻不懂事的我有些无端地“反感”的老师们。惭愧的是,毕业至今,自己并无多少自信的成就向他们汇报。如果有的话,我愿意将今天的收获真诚地归诸他们,他们的学识与人格魅力让我受益终生、永志不忘。

高中毕业,带着步入大学的喜悦,急匆匆地离开了母校,好像落了什么东西,又想不起来是什么。急着赶往下一个路口,追寻那些注定相识的人群。走得很急,愉悦中带点莫名的失落,也许,这种隐隐的失落会陪伴我很长一段时间。

前些日子,偶然听到母校还有老师会提到我还有我的同学。一位学妹告诉我说,老师经常在课堂上提起你和其他几个学生的名字,她会满脸幸福地回忆起你们每个人的脾气和禀性,谈论你们的学习和进步,就像谈论自己顽皮的孩子。听到这些话的时候,我的眼睛情不自禁地有些湿润。自豪?愧疚?感激?或者兼而有之吧。回想这些年来,自己由于学业与工作的缘故,庸庸碌碌,栖遑奔竞,除了起初几年给老师寄过几封信外,竟渐渐地和他们失去了联系,以至于音讯皆无,实在是自惭形秽。

如果说人类的历史是一部恢宏的英雄史,庸常的凡人没有资格留下痕迹。那么在个体的历史里,我应当怀着感恩的心,铭记每一位教育过我的老师。朱中,我的这一段青春,那些同路人,那些指引我们成长的老师,还有我们携手哺育的“春晖”。这些我最珍贵的,他们在我成长的年轮里刻下了抹不去的印迹。这种印迹绝不仅仅是陪伴我的一本厚厚的相册,也不是偶尔克制不住地买张门票进去逛逛“马家花园”的冲动,而是每当自己遇到工作中的重要选择的时候,那种让我精神抖擞的力量,那种让我信心满满的源泉,那种让我义无反顾的坚定。

如今自己已初为人母,母校也物是人非。有句话是说,一个人总是要走陌生的路,看陌生的风景,听陌生的歌。但我知道,那些曾经熟悉的老师们不会变,那些拥有“春晖”的年少时代不会淡忘,那些“朱中”的故事会历久弥新。因为这些都已成为我生命轨迹中永恒的印迹,这些印迹即使在信息的汪洋大海里也会率先跳出来,这些印迹是我继续前行的动力。

聚会结束回到家中,静静的思考着“我与春晖”,慢慢地,慢慢地,思绪涌上心头,新鲜而又稚嫩。

己丑年的那个9月,度过略带失意的那个夏日,带着一分颓唐和九分憧憬,踏进朱中的校园。些许真是有缘,当天便看到上一学年文学社招收新社员的海报,略有褪色却吸引万千,忘记了,内容是什么,只记得每人要交一篇习作。雷厉风行下,那个周末,一篇习作便从互联网上传递到了时任文学社指导的顾老师那里。忐忑的心中开始有了些许的期盼,第二周我便成了朱中2012届第一个春晖社员。一份春晖人的责任在心中萌动,或是荣耀?或是成就?但更多的是责任!一颗愿意为之努力的嫩芽逐渐地开始萌发了。

记得进社后不久,被告知进社交的稿子很可能要登上最新一期的《春晖》。一丝得意和窃喜洋溢在脸上。可结果呢?“吴越强,告诉你一个不好的消息,你的那篇稿子主题不够突出,被评审的那个老师Pass了”从指导老师口中得到这个消息,遗憾或亦是有那么一点的运气不佳。我陷入沉思,脑海中浮现出如斯的这么一句话“和机会擦肩而过,不是缺乏运气,而是没有足够的能力”。于是,我有了更坚定的目标!努力,学习,奋进!

虽然稿子被pass了,但我依旧能为春晖尽力,记得在第139期春晖刊印前夕,我拿着厚厚的一沓《春晖》编审稿,认真而仔细的审着稿子,在点滴中寻找细微的勘误,在微妙中寻找排版的失误,在寻找中确保春晖的无暇。审稿很累亦很枯燥,但在审稿中隐约涌动的还有那么一份自豪。当第一个拿到刊印好的最新一期春晖,翻开后猛然看到社刊上印下了的自己的第一个印痕:记者:吴越强。自豪,喜悦,感动。这是我这枝嫩芽在春晖上开出的第一朵花儿,鲜活的带着些许招摇。

在伴随“春晖”的日子里,我似乎是“春风得意马蹄疾”。直到有一天,竞选文学社社长。我在台上意气奋发地进行着自己人生中少有的竞选演讲。当时似乎自信心也爆棚了。几天后,当我兴致勃勃地来到指导老师的办公室,旁敲侧击地想询问竞选结果如何时。“吴越强,我希望你有个心理准备。”一听到这句,我顿时心就凉了半截,“可能竞选的结果会让你失望。”老师后半句话顿时证实了我的猜想。我又一次落选了。走着,走着,迷茫让我又来到了十字路口,我深思着竞选的失败:言语的失误,神态的“跋扈”,行为的“浪荡”。一种羞愧之情油然而起,随即一种扬帆的信心也接踵而至。我定要在挫折中爬起,在逆境中站立!尽管花瓣已被风雨打得七零八落,但坚定的根茎依旧挺立着。

在失落后,渐渐地我又重新恢复了平静,总想着即使不能成为社长,默默地为文学社尽点力,尽点心总还可以的。从此后,无论大事小事,能帮忙的时候还是依旧的义不容辞。“同学,请你把这个转交给你们班的文学社社员。”“同学,请你提醒你们班的文学社社员去老师那敲章。”“老师,不好意思打扰一下,请你们班的文学社社员出来一下,有个通知”质朴的言语伴随着文学社工作稳步前行。记得有几次,有不知情的同学问我:“你是社长吧?”我淡淡一笑,又轻轻地摇了摇头,我甩下依旧略带疑虑的同学,继续去忙碌着去实现我的“梦想”。尽心,尽力,尽责!根茎再次发出嫩芽,一样的本色,不一样的情感。

第140期春晖出版了,生平第一篇稿子终于刊登在社刊上,不由得让自己万分的欣喜。也许真的,默默地,默默地思索。在有话说的时候,拿起笔,三五成行,四六成段。内心无论是喜是悲,总能跃然纸上,不求作品能得到多少的荣耀,只求内心得到无尽的慰藉。新一届的换届又将到来,年前的失败,让我更显得成熟,也更加的淡然。任凭沉浮皆泰然,如能收获众人的信任固然好,如若再次差强人意,亦不会灰心。因为我知道,故事才刚刚开始,努力总能收获成功。

食指在诗歌中说“我坚信人们对于我们的脊骨,那无数次的探索、迷途、失败和成功,一定会给予热情、客观、公正的评定。”

为春晖的一切付出,和春晖人的全部努力,定将伴随嫩芽成长。一定会是那样,我坚信!P79-81

序言

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我们的《春晖》小报正式与大家见面了。

创办这张小报,是为了适应教育要实现“三个面向”、培养开拓型学生的要求而开设的第二课堂。它将面向全校学生,以发表春晖文学社社员和同学们的习作为主,同时刊发写作指导文章,作为同学们提高写作水平和增长知识的阵地。

在春晖文学社创建和《春晖》小报的创办过程中,我们曾得到了学校领导、老师和同学们的支持和帮助,在此一并致谢,但《春晖》毕竟还是百花园中刚刚绽开的新花,期待着老师、同学和社员们的长期合作和帮助,把小报办得好些更好些。目前限于人力和条件,《春晖》暂为不定期出版,欢迎全校老师、同学踊跃投稿。

这就是《春晖》的希望。

(本文是《春晖》发刊词,载于《春晖》第1期第一版)

后记

“溪上谁家掩竹扉,鸟啼浑似惜春晖。”“溶溶晴港漾春晖,芦笋生时柳絮飞。”“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在这儿,春晖是春光、太阳。,但更多的则比作母爱。它是我们心中永远的牵挂。摆在大家手上的这本书,收录的是春晖25年的有关资料和历届部分春晖社员的文章,共有70余篇。在书中,春晖人尽情抒展了对春晖的情感和留恋。  ,

在审读书稿的时候,编者一直被春晖人浓浓的“情”深深地感动。这里撷录部分春晖人的来函,让大家一起分享情感交流的快乐。远在德国工作的吴海鹰来函说:“春晖人要出书了,让我有些意外,也很欣喜。掐指一算,与春晖文学社结缘,结伴的日子已快是20年之前的事情了。”现在无锡公干的宋恩学说:“这几年在外漂泊,心境浮躁很多,有时静不下心来写点属于自己心灵的东西。春晖征文,敬请恩师斧正,不行的话我再重写。”现在深圳电视台忙碌的闻正兵来函说:“说实话,20多年了,想写的很多,下笔的时候却发现不知从何写起,感慨万千,千头万绪,最终写成的这篇文章也不是很满意。谢谢老师对我的栽培!谢谢春晖文学社对我的培养!”类似这样函件还有很多,己足以看出春晖人所特有的情是那么深,那么纯。

书稿决定以现在的书名面世。这是因为:春晖文学社成立25年来,社员们本着“自愿参加,课余练习,互相切磋,共同提高”的原则,先后出版《春晖》社刊140期,全由社员编辑。我们还先后多次择优吸收了24位外省市同学为文学社新成员。因此,春晖已在全区、全市、全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我们期翼通过对春晖历程的回眸,旨在论证,中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是极其广泛的,他们迫切需要不断充实自己的生活内容。因此,在中学生里面开展文学社团及其他学科兴趣活动是大有可为的。

春晖、《春晖》之所以能久盛不衰,关键是她与生俱来就拥有了学校领导的一贯支持、指导老师的认真负责、“春晖”人的不断追求等要素。“春晖”25年,从水乡古镇朱家角走来,走出青浦,走出上海,走向全国;“春晖”社员遍及全国十多个省市,“春晖”习作在全国七十多家报刊上刊用。在中小学的教室里,在大学学院的礼堂里,在乡村农家的茅舍里,在专家学者的厅堂里,在小蒸、练塘、乌镇、绍兴等文学名人生活工作过的地方,到处都能见到春晖人的足迹,或是调查研究、或是文学采风、或是名家专访、或是古迹寻觅,一次次与生活、与社会的广泛接触,练熟了春晖人的笔,更炼红了春晖人的心。

当然,本书也有一些不足。第一,本书所选文章只是众多春晖人中的极少一部分,这也许使得本书在完整反映春晖文学社成立25年的历程时会有所局限。第二,在编写过程中,有些地方由于一时寻找不到原始记录,故相互印证时可能会有所误差。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尽量进行了处理,但也没能使问题完全解决。第三,在征稿的过程中,我们在有限的能联系上的春晖人中,仍有一些终因工作繁忙而没有成文,试想如果所有春晖人都能参与,那本书的效果一定会更佳。 瑕不掩瑜,我们相信,本书的价值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更加宝贵。

当本书即将付梓之时,在我们的心底里,期望着所有春晖人牢记,春晖不朽的业绩,蕴含着各级领导的热情支持,指导老师的悉心辅导,才奠定了春晖多彩的昨天。春晖不俗的业绩,蕴含着社会各界的鼎力支助,文学社员的不懈努力,才铸就了春晖灿烂的今天。我们期待着春晖这朵缪斯之花在明天一定会开得更加亮丽、更加鲜艳。

我们有理由相信,一定会是这样。

编者

二○一○年十一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春晖回眸(1985-2010纪念上海市朱家角中学建校70周年)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上海朱家角中学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9079234
开本 16开
页数 23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72
出版时间 2011-03-01
首版时间 2011-03-01
印刷时间 2011-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84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17.1
丛书名
印张 16.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36
167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1:23:19